学术投稿

加强护工管理减少医院感染

靳吉庆;陈莉

关键词:医院感染, 护工, 管理
摘要: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及面临威胁越来越得到重视,而对护工的职业防护关注较少,护工因职业的特殊性,成为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对护工的健康和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1].因此,在创建二甲医院工作中加强了护工管理,根据护工职业工作的危险因素,进行培训、检查、考核.结果:护工加深了对医院感染重要性的认识,加强了医院感染工作的主动性,能保证护工工作的效果,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23价肺炎多糖疫苗90例临床观察

    目的:对23价肺炎多糖疫苗预防2~5岁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效益及接种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方法:180例2~5岁儿童分为疫苗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疫苗组接种后随访2周观察不良反应,同期追踪两组2年内下呼吸道感染、抗生素使用、住院治疗次数、天数、治疗费用等方面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接种23价肺炎多糖疫苗后不良反应少,接种后能减少下呼吸道感染的次数和程度,降低抗生素使用率,减少住院次数、天数,减轻经济负担.结论:接种23价肺炎多糖疫苗是目前预防2~5岁儿童下呼吸道感染有效,经济的方法.

    作者:丁平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尘肺合并肺癌患者的治疗和护理

    尘肺合并肺癌的患者以一、二期居多,经调查得知尘肺与合并肺癌的关系,与粉尘中的游离SiO2含量之间并无明显关系,取决于SiO2以外的种种因素,但含硅粉尘能增加某些致癌物的作用,并且吸烟对尘肺合并肺癌有协同作用.尘肺合并肺癌的发生率较低,2006~2009年收治尘肺患者300例,其中发现并发肺癌的患者15例.现将有关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糖尿病伴发抑郁症4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糖尿病伴发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及对血糖的影响.方法:对40例糖尿病伴发抑郁症患者在应用降糖药种类与剂量不变的情况下口服艾司西酞普兰,10~20mg/日,1日/次,疗程8周.治疗前和治疗第2、4、6、8周末采用HAMD 17、HAMA等对患者抑郁程度各评定1次,并定期测定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结果: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前后患者的抑郁、焦虑等症状的改善具有显著意义(P<0.001).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治疗糖尿病伴发的抑郁症疗效确切,起效快,不良反应轻,同时具有协同控制血糖水平的作用.

    作者:刘晓彤;肖文玲;董俊文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护理

    护理胸腰椎不稳定骨折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急性损伤[1],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是治疗胸腰椎骨折非常牢固的内固定方法.2010年1月~2011年6月采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60例,疗效较好,现将有关治疗及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常殿霞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以食物交换份的饮食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

    目的:通过饮食教育,使糖尿病患者及护理者了解、掌握并采用食物交换份这一饮食治疗模式,将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较为理想的范围.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研究试验组及对照组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经过饮食教育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使用食物交换份餐,对控制血糖有明显作用,可以降低餐后血糖.结论:以食物交换份为主的饮食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控制或降低患者血糖的作用.

    作者:张香芝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青黛内服外涂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同时累及神经和皮肤的急性病毒性皮肤病.其发病突然,常伴剧痛,受累对象常为年龄较大或体质较差的人群,如不及时治疗,可留下后遗神经痛,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在抗病毒治疗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青黛内服外涂治疗带状疱疹,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贾晓丽;程亚娟;苗丽娟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大地震灾难中护理体会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破坏性强,波及范围广,受灾人数多的特大地震,在四川省汶川地区突然发生.甘肃省陇南市也顿时沦陷为重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同时也将我们医院的病房重创成为危房,在这种特殊情况下,怎样才能更好地疏散、组织患者,做好特殊情况下的临床护理工作等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秦彩素;张琳玮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比较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效果.方法:收治进行手术的患者13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进行传统护理,一组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干预组血压无变动率72.3%,心率无变动率78.5%,无焦虑状态的患者75.4%,无不良反应的患者86.2%,满意率高达97.65%;传统护理组血压无变动率49.2%,心率无变动率46.2%,无焦虑状态的患者43.1%,无不良反应的患者73.8%,满意率仅88.37%.结论:护理干预的要点在于术前、术中及术后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其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栾艳霞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经鼻内窥镜鼻窦手术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内窥镜鼻窦手术的术后疗效及处理方法.方法:对39例患者行经鼻内窥镜鼻窦手术.结果:39例随访0.5~1年,治愈32例(82.1%),好转5例(12.8%),无效2例(5.1%),总有效率94.9%,无严重术后并发症.结论: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病变具有良好的疗效.手术操作熟练准确,彻底清除病变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术后定期随访、术腔换药是提高手术疗效的重要保证.

    作者:杨云;石建华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胰岛素泵的护理

    目的:了解糖尿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护理特点并观察其疗效.方法:收治糖尿病胰岛素泵治疗的患者30例,对其进行置泵前心理护理,置泵后血糖监测、健康教育、置泵部位的护理、胰岛素泵的观察、泵的管理等全方位的综合护理.结果:30例患者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血糖控制良好,低血糖发生次数减少,生活质量相应提高.结论:综合护理保证了胰岛素泵控制高血糖的良好效果,是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保障.

    作者:易瑞兰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百草枯中毒的急救护理体会

    百草枯又名克芜踪、一扫光,是一种毒性较强的有机杂环类除草剂,是临床上比较常见自服和误服中毒,中毒致死量小[1],无特效解毒药,临床死亡率高.国外有报道称,其中毒后病死率为64%,国内报道为85%~95%[2].2010年12月~2011年4月收治百草枯中毒患者48例,经积极治疗及护理死亡20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岩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儿童不合理用药分析

    儿童处在生理和代谢过程迅速发展变化阶段,对药物具有特殊的反应.尤其是新生儿的组织器官及生理功能还没有发育成熟,体内酶系统也不十分健全,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体内过程,不同于成人.而儿童的用药机会较多,感染性及其他后天性疾病容易发生,如果用药不当,就会产生不良反应,甚至出现中毒,严重者还会导致死亡.大量资料报道显示,年龄在<2岁的婴幼儿死亡病例与药物有关,其中为突出的几类药物,包括抗菌药物、解热镇痛药、中成药、外用药物、保健类药物.

    作者:管录宇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冠心病患者康复护理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对冠心病患者康复护理有关效果的评价.方法:对60例冠心病患者从康复治疗与护理、康复训练与护理、心理治疗的康复护理、饮食的康复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等方面进行探讨与归纳.结果:60例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规范合理的康复护理可改善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患者再次住院次数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闫春莲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祛斑乳膏的研制及对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制祛斑乳膏,观察对黄褐斑的疗效.方法:以维甲酸(0.05%),氢醌(4%),曲安缩松(0.1%),维生素E(0.3%)为主要成分制备祛斑乳膏,以此为治疗药物,4%氢醌乳膏为对照药物,观察对黄褐斑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对照组总有效率60%,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祛斑乳膏性质稳定,质控方法可行,治疗黄褐斑疗效显著.

    作者:姜芳宁;李金贵;张玉叶;刘光斌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宫腔镜电切子宫黏膜下肌瘤25例临床体会

    目的:观察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疗效及手术并发症.方法:对25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行宫腔镜电切术,术后随访,观察患者月经及贫血等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25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1例发生轻度水中毒.无1例发生子宫穿孔、大出血、感染等并发症,术后随访18例月经过多患者基本改善,7例月经淋漓不尽患者术后症状消失,18例合并贫血患者均得到纠正.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安全有效,创伤小,患者恢复快,是目前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手术方法的佳选择.

    作者:左时珍;罗顺英;刘学辉;丁文清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血清胆红素水平与急性脑梗死发病的关系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变化在急性脑梗死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选取临床确诊的新发脑梗死住院病人并按NIHSS评分将其分为轻型及中重型,测定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同期门诊健康体检成人结果作对照.结果:急性脑梗死组血清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重型脑梗死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均显著高于轻型脑梗死组(P<0.05).结论:脑梗死后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增高,可能为机体保护性应激反应,动态监测其变化有较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潘瑞华;库建伟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心理干预对自然分娩产程时限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自然分娩产程时限的影响.方法:对拟阴道分娩的产妇117例进行心理干预,观察产妇产程时限,并设对照组.结果:观察组产程时限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产程中进行心理干预能减轻疼痛,缩短产程,减少出血,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李彩娣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门诊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状况分析

    目的:对门诊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状况进行分析评价,提高门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收集药房处方107989张,对处方中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状况等进行归纳分析.结果:开具抗菌药物的处方有21215张,占处方总数19.65%,在随机抽取500张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中,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为56张(11.2%).结论:门诊抗菌药物虽总体使用量不大,总体使用较为合理,但仍存在不合理应用,医院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监管工作上需进一步加强.

    作者:冯伟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藏诺参甘片治疗药物性肝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藏诺参甘片治疗药物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药物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藏诺参甘片治疗组和护肝片对照组各28例,疗程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6.42%,对照组总有效率82.1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藏诺参甘片治疗药物性肝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智森;赵献超;高飞;吴存虎;李乃印;张曦文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异位妊娠20例误诊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异位妊娠的误诊原因,总结异位妊娠的临床表现及早期诊断.方法:收治宫外孕误诊病例2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20例均行手术切除患侧输卵管,术中见输卵管峡部妊娠破裂5例,壶腹部妊娠破裂10例,壶腹部妊娠流产5例,术后病检均示输卵管妊娠.结论:对于怀疑异位妊娠的妇女,应仔细询问病史、详细查体、完善B超、动态血HCG等辅助检查后,考虑异位妊娠的可能,避免误诊.

    作者:杨清菊 刊期: 2011年第36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