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芳宁;李金贵;张玉叶;刘光斌
目的:总结颈内静脉置管的护理经验.方法:对80例需要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颈内静脉置管.在置管前、后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上给予精心护理,有效保证透析过程中的血流量.结果:80例颈内静脉置管患者中,留置时间为6~415天,留置导管阻塞3例,导管感染2例,血肿2例.结论:颈内静脉建立血液透析通路安全可靠,并发症少,只要重视导管的护理,避免感染栓塞等并发症,可减轻患者痛苦,延长导管的使用寿命,提高透析质量,改善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姜雅波;陈淑媛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观察咳喘宁胶囊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9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3例),治疗组给予咳喘宁胶囊,对照组给予博利康尼片,疗程4周.检测肺功能、血清中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5(IL-5)、IgE.结果:两组治疗前肺功能、IFN-γ、IL-5和Ig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肺功能、IFN-γ、IL-5和IgE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咳喘宁胶囊治疗支气管哮喘,在改善肺功能,纠正Thl/Th2细胞表达细胞因子功能的失衡方面明显优于博利康尼片.
作者:王英奎 刊期: 2011年第36期
尘肺合并肺癌的患者以一、二期居多,经调查得知尘肺与合并肺癌的关系,与粉尘中的游离SiO2含量之间并无明显关系,取决于SiO2以外的种种因素,但含硅粉尘能增加某些致癌物的作用,并且吸烟对尘肺合并肺癌有协同作用.尘肺合并肺癌的发生率较低,2006~2009年收治尘肺患者300例,其中发现并发肺癌的患者15例.现将有关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通过分析剖宫产的相关因素,探讨导致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方法:对2004年及2010年住院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剖宫产相关因素.结果:2004年剖宫产率为23.91%,2010年为40.04%,两年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004年剖宫产前三位因素为胎位不正、胎儿窘迫、社会因素,2010年剖宫产前三位因素为社会因素、胎位不正、胎儿窘迫,社会因素上升两年度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手术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社会因素与剖宫产率升高关系密切.
作者:张微 刊期: 2011年第36期
超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肾缺如诊断,但由于操作的局限性,大部分只是停留在肾缺如检查诊断,而没有进一步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患侧肾动脉血流的改变,为肾A缺如的诊断为临床提供一条新途径.本研究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肾A检查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
作者:韩宏萍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总结会阴侧切顺产产妇产后排尿困难发生的原因及相关的护理体会.方法:收治分娩的正常足月顺产产妇570例,回顾性分析和总结行会阴侧切术分娩后发生排尿困难的情况.结果:经过总结,发现有32例产妇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排尿困难,经心理护理和临床诱导等措施,能自行排尿27例,5例经留置导尿管后第2天能自解小便.结论:关心产妇,加强心理护理,重视产后第1次排尿,正确引导和鼓励产妇产后尽早排尿,并配合各种诱导方法,可促进产后膀胱功能的恢复,预防膀胱炎和尿道炎的发生,减轻产妇的痛苦和家属的顾虑,促进体质的恢复.
作者:刘锐 刊期: 2011年第36期
强直性脊椎炎(AS)是一种主要累及中轴骨关节的慢性炎性疾病,国内患病率约为0.3%[1].AS除关节受累外,还可引起全身其他系统的病变,其中急性前葡萄膜炎是常见的关节外表现,据国外文献报道,20%~40%的AS患者发生葡萄膜炎[2].2007年6月~2009年12月收治强直性脊椎炎伴发葡萄膜炎患者11例,现将其临床特征、诊断、治疗报告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李艳春;余业明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丙卡特罗(美普清)和酮替芬I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咀嚼片,总疗程3个月.观察疗效,随访6个月,追踪复发情况.结果:对照组显效18例,显效率29.5%,有效20例,有效率32.8%,无效23例,无效率37.7%,总有效率62.3%;治疗组显效26例,显效率42.6%,有效26例,有效率42.6%,无效9例,无效率14.8%,总有效率85.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孟鲁司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艾山·依明;吐尔逊阿依·加拉力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妇产科健康教育的内容、实施方式及技巧,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收治2163例孕产妇,对其实施健康教育的情况,进行评价、总结.结果:通过实施健康教育提高了孕产妇的认知水平;促进了母乳喂养;密切了护患关系.结论: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护理质量,提高围产期的保健质量,提高护士的整体护理水平.
作者:颜生肖 刊期: 2011年第36期
近二十年来,真菌性角膜炎(FK)的患者有不断增加的趋势,致病性真菌已成为常见化脓性角膜溃疡的第一位病原体.按病因学分为内因性和外因性两类,国内以外因性多见,常与农业性或机械性外伤有关,如树枝、稻草、草杆等擦伤或剔除泥土、沙石等角膜异物后.军人作为社会群体的特殊组成部分,担负着繁重的训练任务,受伤机率较高,本院用自制复方两性霉素B(两性霉素B和利福平)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疗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范玲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讨论其作用机制.方法:冠心病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24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71例口服稳心颗粒,对照组75例给予芪冬颐心口服液.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23%,对照组6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71.34%,对照组49.34%,P<0.01;且治疗组对轻、中、较重度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均有很好疗效.结论: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合不稳定性心绞痛具有显著疗效,且不良反应小.
作者:李洪丽;徐莲丽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磁共振成像(MRI)具有流空(flow void)效应,能清晰地显示大血管,对认识主动脉疾患提供了新的方法.本文详细介绍了两例胸主动脉瘤MR检查所见,简要比较了血管造影、CT及MRI的差异,概述了大血管及动脉瘤一般MR表现及易混淆点,MRI是检查动脉疾患很有价值的方法,但需要进一步改善图像质量并提高对影像的认识.后就本组2例的误诊原因略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杨丽丽 刊期: 2011年第36期
一般处理对高度疑诊或确诊PTE的患者,应严密监测患者呼吸、心率、血压、静脉压、心电图及血气的变化,对于有焦虑和惊恐症状的患者应予安慰并可适当使用镇静剂;胸痛者可予止痛剂;对于发热、咳嗽等症状可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对大面积PTE可收入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CU);对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应绝对卧床至抗凝达到一定强度(INR在2.0左右)方可轻微活动,应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等.
作者:王正斌 刊期: 2011年第36期
急腹症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系列病症,涉及内科、外科及妇科等多个科室,它包括的病种繁多,临床症状千变万化,病因多,常常造成延误诊断或误诊.急腹症以起病急、进展快、病情重为特征,易危及生命造成严重后果,所以,及早明确诊断是挽救患者,提高治愈率的重要因素.2002年以来收治误诊患者65例,现分析其原因及探讨对策如下.
作者:郭彦华 刊期: 2011年第36期
利福霉素钠为半合成利福霉素中的广谱抗菌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耐青霉素和耐新霉素株)、结核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对常见的革兰阴性菌作用较弱.其作用机制是抑制菌体内核糖核酸聚合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核糖核酸的合成和蛋白质的代谢,导致细菌生长繁殖停止而达到杀菌作用.左氧氟沙星是氧氟沙星的左旋体,其抗菌活性约为氧氟沙星的两倍,它的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细菌DNA旋转酶(细菌拓扑异构酶2)的活性,阻碍细菌DNA的复制而达到抗菌作用.
作者:谢爱敏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静脉输液置管的护理,为了防止静脉炎的发生.方法:收治乳腺癌患者332例,男2例,年龄30~61岁,分析观察了这些患者静脉输液置管针的使用.结果:颈外静脉留置针置管27人,时间2~5天,无1人发生静脉炎,但是此法限制了患者头颈部活动.3例患者在化疗完7~10天时穿刺处皮肤才发生红、肿、痛,另有2例患者21天后再行化疗时发现上次穿刺处皮肤呈褐色且有痒感.结论:因乳腺癌患者切除了病变乳房和清扫了患侧腋窝下淋巴结,故穿刺和注射时难度大,要求技术高,严禁在患侧上肢进行,输液时静脉留置针穿刺的适当部位为健侧前臂及重要结构上覆盖有大量皮下组织的部位,而且要连续进行6次化疗,所以要保护好血管,严格按照静脉注射原则进行.
作者:张雪芳;马海勤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观察不同药物口腔护理对牙周炎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165例(315颗牙)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米诺环素口腔护理组、甲硝唑口腔护理组与碘甘油口腔护理组,比较施药前(基线)、第7天、第35天的菌斑指数(PLI)、牙周袋探诊的深度(PD)、附着丧失(AL)及龈沟出血的指数(SBI)等的变化情况.结果:三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之间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诺环素软膏、甲硝唑口腔护理治疗慢性牙周炎优于碘甘油护理.
作者:房宏捷 刊期: 2011年第36期
2010年11月~2011年5月收治早产低出生体重儿92例,其中4例因经济等原因放弃治疗,2例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死亡,其余病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席竹兰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研制祛斑乳膏,观察对黄褐斑的疗效.方法:以维甲酸(0.05%),氢醌(4%),曲安缩松(0.1%),维生素E(0.3%)为主要成分制备祛斑乳膏,以此为治疗药物,4%氢醌乳膏为对照药物,观察对黄褐斑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对照组总有效率60%,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祛斑乳膏性质稳定,质控方法可行,治疗黄褐斑疗效显著.
作者:姜芳宁;李金贵;张玉叶;刘光斌 刊期: 2011年第36期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严重危害我国广大人民身体健康的传染病.随着经济的不断可持续发展,旅游业的蓬勃兴起,精河县饮食服务业发展迅速.2010年1~12月对精河县辖区各大宾馆,饭店及个体食摊点的服务人员进行健康体检,检查的主要内容之一是血清中HBsAg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并对有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帕力旦·吐尔逊;孙洲 刊期: 2011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