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丽;徐莲丽
目的:总结会阴侧切顺产产妇产后排尿困难发生的原因及相关的护理体会.方法:收治分娩的正常足月顺产产妇570例,回顾性分析和总结行会阴侧切术分娩后发生排尿困难的情况.结果:经过总结,发现有32例产妇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排尿困难,经心理护理和临床诱导等措施,能自行排尿27例,5例经留置导尿管后第2天能自解小便.结论:关心产妇,加强心理护理,重视产后第1次排尿,正确引导和鼓励产妇产后尽早排尿,并配合各种诱导方法,可促进产后膀胱功能的恢复,预防膀胱炎和尿道炎的发生,减轻产妇的痛苦和家属的顾虑,促进体质的恢复.
作者:刘锐 刊期: 2011年第36期
随着心脏外科诊疗技术的不断提高,低龄低体重先心病的存活率越来越高,但合并肺高压往往是患儿死亡的首要决定因素[1],因此对低体重室间隔缺损合并肺高压护理方面也提出了高要求.8kg以下大型的室间隔缺损患儿多营养不良,术前反复心衰、肺部感染,术中体外循环时间相对较长,给术后监护带来困难.2009年9月~2011年4月共对60例8kg以下大型室间隔缺损婴儿进行了手术.现将术后监护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蔡亚宏 刊期: 2011年第36期
颈椎关节病(cervical spondylosis)是老年性常见病,它继发于椎间盘退变而又常见于椎体边缘及小关节肥大增生,严重者造成椎管狭窄可导致各种类型的颈椎病.CT检查是诊断颈椎病的有效诊断方法,通过总结近几年来颈椎病患者117例,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王志献 刊期: 2011年第36期
中央髓鞘溶解症是一种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非炎症性脱髓鞘疾病,临床非常少见,常见于快速纠正低钠血症后.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分为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CPM)和脑桥外髓鞘溶解症(EPM).现将本院发现的1例EPM患者报告如下,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
作者:林春花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观察血塞通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脑梗死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两组均酌情给予脱水剂、降颅压、脑细胞保护剂、调控血压、控制血糖等处理及生理盐水250ml加血塞通注射液0.4g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低分子肝素钙5000U,腹部皮下注射,日1次,连用1周.结果:治疗14天后,观察组基本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塞通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优于单独使用血塞通.
作者:白兴勇;张自伟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观察藿香正气汤加减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4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2例利用中药藿香正气汤加减治疗,对照组102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天,1个疗程后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2%,对照组为7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藿香正气汤加减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显著.
作者:赵明德 刊期: 2011年第36期
护理胸腰椎不稳定骨折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急性损伤[1],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是治疗胸腰椎骨折非常牢固的内固定方法.2010年1月~2011年6月采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60例,疗效较好,现将有关治疗及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常殿霞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心病(CHD)、心肌梗死(AMI)等疾病发生的关系.方法:收集冠心病(CHD)患者80例,心肌梗死(AMI)患者60例作为患者组(排除同时引起hs-CRP水平升高的其他疾病);收集健康人60例作为对照组.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中hs-CRP的浓度和心肌酶谱,心肌梗死组同时用化学发光法测定cTnI,并分析对照组与患者组、患者组治疗前后的hs-CRP水平的差异及hs-CRP与心肌酶谱、cTnI的关系.结果:冠心病与心肌梗死患者的hs-CRP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hs-CRP与心肌酶谱、心肌肌钙蛋白(cTnI)的水平呈正相关.结论:冠心病与心肌梗死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升高,监测hs-CRP对冠心病与心肌梗死的辅助诊断、疗效观察与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王伟 刊期: 2011年第36期
剖宫产率增高是全世界都面临的问题.近30年来,剖宫产率从1970年的5%~7%上升到2003年的25%~30%[1].90年代以来国内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大医院的剖宫产率达到40%~60%[2],某些医院已超过70%,并且已影响到农村.农村剖宫产率近几年不断提高,尤以农村合作医疗开展3年来上升较快[3].现就近几年农村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做一综述.
作者:魏丽;梁淑娥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自拟软坚强肝汤治疗肝炎后肝硬化的疗效.方法:自拟软坚强肝汤,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2次口服,连服1个月.结果:通过治疗,总有效率(包括显效、好转)87.7%,好转32例(49.23%),显效25例(38.47%),无效8例(12.31%).结论:通过用自拟软坚强肝汤治疗肝炎后肝硬化65例临床观察,疗效迅速稳定,发挥了中医特色.
作者:胡春光 刊期: 2011年第36期
高位肛瘘是指瘘管在外括约肌1/2以上,穿越外括约肌或肛提肌的一类肛瘘.由于病变部位深,临床不易早期发现而形成长期慢性疾病,手术操作难度大,如处理不慎,可造成一定程度的后遗症,如肛门狭窄、肛门畸形、完全或不完全失禁、假性愈合、复发或迁延不愈.有时需做二期或三期手术,给患者的身心带来极大的痛苦.治疗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2009年1月~2010年1月收治高位肛瘘患者40例,现将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邱桂玉 刊期: 2011年第36期
儿童处在生理和代谢过程迅速发展变化阶段,对药物具有特殊的反应.尤其是新生儿的组织器官及生理功能还没有发育成熟,体内酶系统也不十分健全,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体内过程,不同于成人.而儿童的用药机会较多,感染性及其他后天性疾病容易发生,如果用药不当,就会产生不良反应,甚至出现中毒,严重者还会导致死亡.大量资料报道显示,年龄在<2岁的婴幼儿死亡病例与药物有关,其中为突出的几类药物,包括抗菌药物、解热镇痛药、中成药、外用药物、保健类药物.
作者:管录宇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在甲状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拟诊断为甲状腺癌患者80例,进行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检查与手术病理检查,观察检查结果.结果:经过手术病理判断,80例患者中阳性75例,阴性5例,为良性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患者多表现为低回声结节、形态不规则、结节内出现微小钙化灶.经过判断,阳性73例,阴性7例,与病理结果对比,其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100%和71.4%.结论: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在甲状腺癌中的应用价值高,敏感性与特异性都比较高.
作者:杨凤群 刊期: 2011年第36期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管理已成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主要内容,但在具体实践中发现,社区慢性病管理效果普遍难以保证,相关工作往往到后流于形式,效果不理想.原因大致可归结为社区医务人员配备不合理、经费不足、管理制度不完善等[1],但更直接的因素可能还与工作人员综合业务素质匮乏、管理制度缺陷、患者互动参与程度低等有关.现通过对基层医务人员及慢性病患者的调查反馈意见,从自身的做法和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社区慢性病管理现状,分析研究未来发展的方向.
作者:李保安;路林凤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促进乡镇卫生院感染控制的方法.方法:对崇信县7所乡镇卫生院感染控制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卫生院感染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医护人员对感染控制知识缺乏,医院内感染控制管理和制度不健全,消毒技术规范执行不力,基础设施及环境存在安全隐患,滥用抗生素现象普遍.提出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与标准等7项应对策略.结论:乡镇卫生院感染控制工作是乡镇卫生院管理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应给予高度重视和加强.
作者:秦泾平;秦文秀 刊期: 2011年第36期
不稳定性心绞痛室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一种急性病症,包括初发劳累型、恶化劳累型以及自发性心绞痛,可按照不同的疾病发展途径发展,一种可以转化为稳定型心绞痛;另一种可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造成心脏猝死.因此,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十分必要,2006年5月~2010年5月用川穹嗪注射液和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桂英;韩永胜;徐雪丽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变化在急性脑梗死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选取临床确诊的新发脑梗死住院病人并按NIHSS评分将其分为轻型及中重型,测定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同期门诊健康体检成人结果作对照.结果:急性脑梗死组血清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重型脑梗死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均显著高于轻型脑梗死组(P<0.05).结论:脑梗死后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增高,可能为机体保护性应激反应,动态监测其变化有较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潘瑞华;库建伟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掌握本地区范围内育龄妇女常见病、多发病状况,为今后进一步开展妇女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体检妇女3235例,运用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次查体疾病检出率96.5%,排列前5位的依次为宫颈炎、阴道炎、乳腺增生、子宫肌瘤、盆腔炎,其中以40~50岁为高发年龄.结论:本地区妇科疾病发病率较高,定期妇科检查,可使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得到早期治疗,从而提高妇女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作者:庞学芬;袁欣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从多方面分析胎盘早剥的发生、发展和危害性,重视胎盘早剥的预防和救治.方法:收治胎盘早剥患者21例,观察母儿情况.结果:围产儿死亡4例,其中胎死宫内3例,新生儿死亡1例.21例产妇无1例死亡,发生休克者11例,切除子宫者2例,其中1例术后并发DIC和急性肾衰经及时抢救挽救生命.结论:胎盘早剥严重危及母婴生命,一旦确诊,要尽快采取措施,防止并发症.
作者:姜春霞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心肌肌钙蛋白T(cTnTI)血清水平变化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临床意义,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临床的依据.方法:对108例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分为冠心病组(CHD),其中稳定性心绞痛25例(SAP组),不稳定性心绞痛33例(UAP组),急性心肌梗死28例(AMI组),非冠心病组(冠脉造影阴性)22例(NC组),并测定其血清hs-CRP、HCY、cTnI水平.结果:CHD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NC组相比显著增高(P<0.05),AMI、UAP组与SAP组相比,hs-CRP含量较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MI、UAP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D组患者血浆HCY水平与NC组相比显著增高(P<0.05),AMI、UAP、SAP 3组HCY比较,水平依次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D组患者血浆cTnI水平与NC组相比显著增高(P<0.05),AMI组与UAP、SA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UAP、SAP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冠心病患者hs-CRP、HCY、cTnI水平在冠状动脉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三支病变组依次增高,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单支病变组hs-CRP与NC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浆hs-CRP、HCY、cTnI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病变支数有关.
作者:林荣汉;黄木荣 刊期: 2011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