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丽;梁淑娥
目的:评价应用独活寄生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收治膝骨性关节炎患者65例,应用独活寄生汤、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评价疼痛程度、行走距离、关节活动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参照Hemigou评估标准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个月进行评价,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疗效分别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治疗骨性关节炎有效、安全,具有操作简单、特别适合基层工作者的优势.
作者:应永生;胡勇军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甲状腺亢进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收治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行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术前1天和麻醉前测定患者血压,与术前1天血压相比,麻醉前血压上升幅度>15%,为血压升高;测得术前两组心率情况;记录两组术中情绪紧张和术中配合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血压升高,心率甲亢所占比例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情绪紧张和术中配合所占比例分别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甲亢手术患者紧张等不良情绪,利用手术进行和术后康复,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程国玲 刊期: 2011年第36期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管理已成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主要内容,但在具体实践中发现,社区慢性病管理效果普遍难以保证,相关工作往往到后流于形式,效果不理想.原因大致可归结为社区医务人员配备不合理、经费不足、管理制度不完善等[1],但更直接的因素可能还与工作人员综合业务素质匮乏、管理制度缺陷、患者互动参与程度低等有关.现通过对基层医务人员及慢性病患者的调查反馈意见,从自身的做法和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社区慢性病管理现状,分析研究未来发展的方向.
作者:李保安;路林凤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分析2009年度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和分布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发挥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作用.方法:对2009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集的19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药品ADR涉及的药品中抗感染药多,ADR累及的器官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多.结论:应重视ADR,加强对ADR的监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少ADR的发生.
作者:徐慧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在甲状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拟诊断为甲状腺癌患者80例,进行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检查与手术病理检查,观察检查结果.结果:经过手术病理判断,80例患者中阳性75例,阴性5例,为良性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患者多表现为低回声结节、形态不规则、结节内出现微小钙化灶.经过判断,阳性73例,阴性7例,与病理结果对比,其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100%和71.4%.结论: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在甲状腺癌中的应用价值高,敏感性与特异性都比较高.
作者:杨凤群 刊期: 2011年第36期
随着心脏外科诊疗技术的不断提高,低龄低体重先心病的存活率越来越高,但合并肺高压往往是患儿死亡的首要决定因素[1],因此对低体重室间隔缺损合并肺高压护理方面也提出了高要求.8kg以下大型的室间隔缺损患儿多营养不良,术前反复心衰、肺部感染,术中体外循环时间相对较长,给术后监护带来困难.2009年9月~2011年4月共对60例8kg以下大型室间隔缺损婴儿进行了手术.现将术后监护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蔡亚宏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讨论其作用机制.方法:冠心病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24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71例口服稳心颗粒,对照组75例给予芪冬颐心口服液.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23%,对照组6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71.34%,对照组49.34%,P<0.01;且治疗组对轻、中、较重度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均有很好疗效.结论: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合不稳定性心绞痛具有显著疗效,且不良反应小.
作者:李洪丽;徐莲丽 刊期: 2011年第36期
超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肾缺如诊断,但由于操作的局限性,大部分只是停留在肾缺如检查诊断,而没有进一步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患侧肾动脉血流的改变,为肾A缺如的诊断为临床提供一条新途径.本研究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肾A检查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
作者:韩宏萍 刊期: 2011年第36期
一般处理对高度疑诊或确诊PTE的患者,应严密监测患者呼吸、心率、血压、静脉压、心电图及血气的变化,对于有焦虑和惊恐症状的患者应予安慰并可适当使用镇静剂;胸痛者可予止痛剂;对于发热、咳嗽等症状可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对大面积PTE可收入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CU);对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应绝对卧床至抗凝达到一定强度(INR在2.0左右)方可轻微活动,应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等.
作者:王正斌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CD38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中的作用以及与抗双链DNA(dsDNA)抗体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0例活动期SLE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BL)CD38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抗dsDNA抗体.结果:SLE患者PBL CD38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虽有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CD38的升降与抗dsDNA抗体的水平呈正相关(r=0.68).结论:CD38可能参与了SLE的发病过程,它可以作为反映病情的有效指标.
作者:朱杰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肺部呼吸成像诊断系统(VRIxp)在肺癌患者术前预测术后肺功能中的应用.方法:对21例行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术前均行肺功能检查和VRIxp检查,然后利用VRIxp O-Plan软件预测术后肺功能的FEV1(FEV1PPO)和FEV1%(FEV1%PPO),21例患者于术后1个月再次行肺功能检查测得FEV1和FEV1%,将预测值和术后实测值进行t检验和Pearson相关性检验.结果:VRIxp的预测值于术后实测值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两组数据之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VRIxp可以准确、简便、有效的预测肺癌患者的术后肺功能情况.
作者:李文献;黄国胜;贾奎;赵天增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变化的相关因素关系.方法:收治糖尿病患者149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性糖尿病患者明显低于正常健康人的骨密度值,女性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明显低于正常女性的骨密度,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较易发生骨质疏松,全身骨量丢失明显,其主要影响因素是由于胰岛素生长因子明显下降,导致骨形成明显减低.
作者:王希武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观察藿香正气汤加减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4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2例利用中药藿香正气汤加减治疗,对照组102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天,1个疗程后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2%,对照组为7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藿香正气汤加减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显著.
作者:赵明德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掌握本地区范围内育龄妇女常见病、多发病状况,为今后进一步开展妇女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体检妇女3235例,运用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次查体疾病检出率96.5%,排列前5位的依次为宫颈炎、阴道炎、乳腺增生、子宫肌瘤、盆腔炎,其中以40~50岁为高发年龄.结论:本地区妇科疾病发病率较高,定期妇科检查,可使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得到早期治疗,从而提高妇女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作者:庞学芬;袁欣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针刀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定点及注意事项等问题,提高疗效.方法:X光片测量定点L3横突尖部位置及深度,易于针刀准确操作.结果:本组患者84例,优良率为94%,总有效率为98.8%.结论:准确定点是确保疗效的关键,同时操作中防止损伤L3横突前动脉,防止针刀偏离方向进针过深损伤内脏器官.
作者:胥国宏;卜荣锦;李春艳 刊期: 2011年第36期
布鲁菌病是能引起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是通过直接接触被污染的血液,破溃皮肤的黏膜表面或摄入被污染的食物传播给人.布鲁菌是细胞内寄生病原菌,具有高度的传染性,一旦进入血液可形成菌血症,能累及多种器官的系统性疾病.临床表现呈多样性,常见症状有反复发热、头痛、身体疼痛、食欲减退等症状.2011年4月从血培养中分离1株布鲁杆菌.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陈秀玲 刊期: 2011年第36期
颈椎关节病(cervical spondylosis)是老年性常见病,它继发于椎间盘退变而又常见于椎体边缘及小关节肥大增生,严重者造成椎管狭窄可导致各种类型的颈椎病.CT检查是诊断颈椎病的有效诊断方法,通过总结近几年来颈椎病患者117例,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王志献 刊期: 2011年第36期
临床资料2010年1~11月收治全麻开胸手术患者28例.其中,男17例,女11例,年龄19~77岁.通过我们的精心护理和治疗均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隋英军 刊期: 2011年第36期
中央髓鞘溶解症是一种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非炎症性脱髓鞘疾病,临床非常少见,常见于快速纠正低钠血症后.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分为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CPM)和脑桥外髓鞘溶解症(EPM).现将本院发现的1例EPM患者报告如下,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
作者:林春花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胆宁片治疗单纯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收治单纯肝内胆管结石患者126例,应用胆宁片治疗.结果:126例均无需住院治疗,口服胆宁片3~6个月,结石均排出胆道.结论:胆宁片治疗单纯肝内胆管结石效果好.
作者:郭明浩 刊期: 2011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