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宏萍
目的:分析公务员接受艾滋病预防教育后知晓率的变化情况.方法:随机抽取长春市6个政府部门公务员216人,采用集中讲课和发放艾滋病预防教育宣传单教育方式进行艾滋病预防教育,并在预防教育前后以无记名自填式答卷方式对调查对象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等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接受艾滋病预防教育后15项艾滋病相关知识有13项知晓率显著提高,5项对艾滋病的态度及3项与艾滋病相关行为题有明显的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集中培训方式在公务员中进行艾滋病预防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作者:张玲娜 刊期: 2011年第36期
2010年末,送检自主研发的BF-518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YY/T0653-2008<血液分析仪>的要求[1],对仪器的线性、重复性、携带污染率进行了检测,并与XE-2100血液分析仪进行准确度及相关性的对比实验.
作者:潘清纯;常淑芹 刊期: 2011年第36期
高位肛瘘是指瘘管在外括约肌1/2以上,穿越外括约肌或肛提肌的一类肛瘘.由于病变部位深,临床不易早期发现而形成长期慢性疾病,手术操作难度大,如处理不慎,可造成一定程度的后遗症,如肛门狭窄、肛门畸形、完全或不完全失禁、假性愈合、复发或迁延不愈.有时需做二期或三期手术,给患者的身心带来极大的痛苦.治疗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2009年1月~2010年1月收治高位肛瘘患者40例,现将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邱桂玉 刊期: 2011年第36期
利福霉素钠为半合成利福霉素中的广谱抗菌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耐青霉素和耐新霉素株)、结核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对常见的革兰阴性菌作用较弱.其作用机制是抑制菌体内核糖核酸聚合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核糖核酸的合成和蛋白质的代谢,导致细菌生长繁殖停止而达到杀菌作用.左氧氟沙星是氧氟沙星的左旋体,其抗菌活性约为氧氟沙星的两倍,它的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细菌DNA旋转酶(细菌拓扑异构酶2)的活性,阻碍细菌DNA的复制而达到抗菌作用.
作者:谢爱敏 刊期: 2011年第36期
乳腺钼靶X线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其X线表现较复杂.通过对3例乳腺癌的误诊分析,进一步提示要高度重视乳腺癌的年轻化趋势.
作者:孙铁军;施淑萍;袁清民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研究和探索老年脑血栓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对治疗的114例老年性脑血栓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护理方法为药物治疗的前提下,进行综合护理.结果:1例因脑水肿合并脑疝死亡,72例明显好转,肢体活动恢复较好,语言功能有部分恢复,患者自理能力有较为明显的提升,有41例基本痊愈.结论:通过科学系统的综合护理,可以进一步改善老年性脑血栓患者的身体机能,增强血液循环,提高自愈能力,对于提高善脑血栓的治疗效果,进一步降低死亡率以及致残率,全面提高患者生活及生存质量均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吴香兰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儿童心理护理在弱视治疗中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12岁弱视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2例.治疗组引用愉快的空间弱视治疗系统同时配以心理指导护理;对照组按照传统治疗方式治疗.观察1年,总结1年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弱视患者临床治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治疗组的立体视明显优于对照组(t=6.38,P=0.0001,P<0.05).结论:愉快治疗联合心理护理在治疗儿童弱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谭东梅 刊期: 2011年第36期
近年来,随着多种药物的开发应用,临床上对于儿童皮肤病的用药治疗取得了一定进展,特别重要的是抗菌、抗真菌、抗病毒药物以及维A酸类、钙泊三醇、静脉γ-球蛋白的应用.``本文通过对抗菌、抗真菌、抗病毒药物及免疫类制剂几种常用药物的应用进行回顾分析,总结这些新的药物在治疗儿童皮肤病时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作者:任惠娟;胡桂芝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持续Y形多孔硅胶管引流对乳腺癌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将17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10例,常规手术后切口施行Y形多孔硅胶管引流,连接扬州产无菌一次性负压引流器,持续负压引流约72小时;对照组60例在接受常规手术后切口采用传统橡皮管自然引流法.结果:观察组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日及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持续Y形多孔硅胶管引流较传统橡皮管自然引流法能降低乳腺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缩短了平均住院日,减少了住院费用.
作者:甘瑾;赵月云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分析研究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部损伤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期间收治手部损伤患者6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护理工作采取对患者全程护理,严密观察皮瓣血运,预防创面感染,以提高皮瓣存活率.结果:64例患者中,2例皮瓣边缘部分坏死,62例达到Ⅰ期愈合,手功能恢复满意,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使患者积极主动配合,严密观察病情,防治各种并发症,是保证皮瓣移植成功的关键.
作者:傅青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观察不同药物口腔护理对牙周炎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165例(315颗牙)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米诺环素口腔护理组、甲硝唑口腔护理组与碘甘油口腔护理组,比较施药前(基线)、第7天、第35天的菌斑指数(PLI)、牙周袋探诊的深度(PD)、附着丧失(AL)及龈沟出血的指数(SBI)等的变化情况.结果:三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之间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诺环素软膏、甲硝唑口腔护理治疗慢性牙周炎优于碘甘油护理.
作者:房宏捷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心病(CHD)、心肌梗死(AMI)等疾病发生的关系.方法:收集冠心病(CHD)患者80例,心肌梗死(AMI)患者60例作为患者组(排除同时引起hs-CRP水平升高的其他疾病);收集健康人60例作为对照组.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中hs-CRP的浓度和心肌酶谱,心肌梗死组同时用化学发光法测定cTnI,并分析对照组与患者组、患者组治疗前后的hs-CRP水平的差异及hs-CRP与心肌酶谱、cTnI的关系.结果:冠心病与心肌梗死患者的hs-CRP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hs-CRP与心肌酶谱、心肌肌钙蛋白(cTnI)的水平呈正相关.结论:冠心病与心肌梗死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升高,监测hs-CRP对冠心病与心肌梗死的辅助诊断、疗效观察与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王伟 刊期: 2011年第36期
一般处理对高度疑诊或确诊PTE的患者,应严密监测患者呼吸、心率、血压、静脉压、心电图及血气的变化,对于有焦虑和惊恐症状的患者应予安慰并可适当使用镇静剂;胸痛者可予止痛剂;对于发热、咳嗽等症状可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对大面积PTE可收入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CU);对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应绝对卧床至抗凝达到一定强度(INR在2.0左右)方可轻微活动,应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等.
作者:王正斌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分析2009年度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和分布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发挥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作用.方法:对2009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集的19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药品ADR涉及的药品中抗感染药多,ADR累及的器官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多.结论:应重视ADR,加强对ADR的监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少ADR的发生.
作者:徐慧 刊期: 2011年第36期
哮喘的患病率逐渐增高,而新一代治疗药物的发展使小儿哮喘的治疗趋向多样化.中医、西医及中西医结合方法在治疗该病方面均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然而对于何种方法更有效目前尚无一致结论,本文以后两种方式为对象分析比较其治疗效果.
作者:王树立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中老年高血压病合并心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超声特征以及防治依据.方法:前瞻性随机调查500例高血压病患者与500例同龄健康人,用高分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应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结果:高血压病各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和主动脉、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内径显著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颈动脉斑块、颈动脉内径的超声检查,可以早期为临床高血压及合并症的出现提供较确切的诊断依据,在抗高血压治疗的同时应兼顾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冯永福;郭文招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观察藏诺参甘片治疗药物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药物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藏诺参甘片治疗组和护肝片对照组各28例,疗程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6.42%,对照组总有效率82.1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藏诺参甘片治疗药物性肝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智森;赵献超;高飞;吴存虎;李乃印;张曦文 刊期: 2011年第36期
五官科是一门临床学科,既有一般临床医学课程的共性,又有其特殊性,改进五官科教学、提高五官科学教学质量,这是临床教学的焦点.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大多数学生对内外妇儿等较感兴趣,而对五官科等了解较少,重视程度差.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内外妇儿在临床应用中比较广泛,特别是内科和外科为学生掌握临床综合知识的基础;再者因为是学生的认识片面,同时由于五官科属于考查课程,学生不重视.且临床疾病的诊断多依靠专科检查设备,对初学者来讲,不易理解,学习难度大,这些因素给五官科授课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大限度地传授知识,培养学生对该专业的兴趣,增强其对五官科的感性认识,并为临床实习和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基础,是值得每一位五官科教师探讨的课题.
作者:吴枫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通过饮食教育,使糖尿病患者及护理者了解、掌握并采用食物交换份这一饮食治疗模式,将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较为理想的范围.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研究试验组及对照组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经过饮食教育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使用食物交换份餐,对控制血糖有明显作用,可以降低餐后血糖.结论:以食物交换份为主的饮食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控制或降低患者血糖的作用.
作者:张香芝 刊期: 2011年第36期
随着放射技术及医疗设备的发展,放射造影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和规范,不仅从传统的拍片影像诊断,发展到以药物造影技术以及微创介入手术技术的结合为治疗手段的综合学科.临床药学有针对性对放射使用的造影剂进行了临床观察和临床药学实践工作的指导,并与放射科技术人员以及医疗人员就有关造影剂的使用,造影剂与医疗设备之间的关系和作用,造影剂合理使用和不良反应的预防,做到有效使用,安全使用,合理使用,促进了临床药学的发展和进步,同时也有效的提高了应用造影技术在诊断医学的作用.现就临床药学工作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文建;李红燕 刊期: 2011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