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立
眼球穿通伤是由于锐器或细小金属、矿石碎片飞起击伤眼球所致.伤眼的预后决定于损伤的程度和部位,有无感染或并发症,治疗是否及时恰当,因此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对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2010年1月~2011年6月对50例眼球穿通伤患者实施了清创缝合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郭清普;党永霞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通过老年人腔隙性脑梗死的CT或MRI表现与临床症状、体征的分析研究,进一步提高对腔隙性脑梗死的认识,指导治疗和预防.方法:采用螺旋CT常规(必要时MRI)扫描的病例,回顾性分析了105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CT及临床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腔隙性脑梗死分布在大脑深部的位置,包括放射冠、基底节、内囊、丘脑及脑干等部位.较多病例为多发性病类,极少数病例单发且无症状,病灶发生在脑内的重要功能位置,可表现出典型的临床症状.结论:CT或MRI是诊断腔隙性脑梗死的常用方法,对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将有助于预防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从而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作者:丁燕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进一步探讨肾结核的CT诊断.方法:用美国产GE-Lightspeed4排螺旋CT机对120例已确诊的肾结核患者进行扫描,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20例中肾脏外形改变,增大48例,缩小12例,正常60例;肾实质内单发或多发低密度灶24例;肾实质内多发囊状低密度灶96例;肾内钙化54例,其中完全钙化6例.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对肾结核的诊断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安虎山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儿童手部爆炸伤的护理经验与效果.方法:收治儿童手部爆炸伤患者252例,对其临床与护理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Ⅰ型36例患者手功能恢复正常;Ⅱ型169例手功能恢复较好;Ⅲ型82例中,截指残端修整41例,进行二期功能重建术9例,手功能恢复正常为20%~80%不等;Ⅳ型5例手功能完全丧失.结论:做好儿童手部爆炸伤患者的术前护理和重视术后患手的血运观察,并加强疼痛护理和心理疏导,从而可提高伤手或手指成活率,大限度取得手功能的恢复.
作者:杨晓敏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总结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治疗护理资料.结果:32例患者的听力完全恢复,8例患者听力得到改善.结论:加强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护理对患者听力的回复与改善非常重要.
作者:李凤霞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急救对策,提高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抢救成功率.方法: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快速准确的诊断、正确的急救措施及安全转运.结果:患者安全送回医院,成功救治45例,当场死亡5例.结论: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是重要的急救措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对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至关重要.
作者:陶娜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分析影响中学教师身体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及特点,并为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某中学教师2005年~2010年教师健康体检结果临床资料.结果:排在前5位的疾病依次为高脂血症、脂肪肝、高血压、高血糖(包括糖尿病及糖耐量异常)、高尿酸血症.以2010年体检结果为例,前5位集中分布在35~55岁.结论:中学教师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重视中学教师特别是35岁以上老师的健康知识的宣教,做到定期体检,疾病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余秀峰;陈润钿;李润明 刊期: 2011年第36期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的临床证候群,发病率高,危害大,可引起心、脑、肾等脏器的严重并发症[1].高校知识分子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首先要完成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的任务,同时,努力进行前沿科学研究,促进学科发展.这一群体高血压患病率呈逐年上升态势,且明显高于社会其他同年龄段人群.因此,针对45~65岁中老年知识分子高血压病患者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育内容和措施,进行有效的健康宣教,不仅可减少或预防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而且对保障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毕强;刘娟;张清莲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新生儿科中的应用,以减少护理纠纷与风险的发生,确保新生儿的安全.方法:对新生儿科存在或潜在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完善护理服务及制定防范风险的各项制度,且实行了人性化管理,合理配备科室人力资源.结果:通过加强新生儿科护理风险管理,使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得到了加强,消除了护理环节中不安全隐患,降低了护理投诉率和差错率.结论:制定和加强护理风险防范预案与有效管理,认真履行告知义务,消灭护理中的缺陷,可明显提高新生儿护理质量.
作者:欧阳晓红;何茹;江新娣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自然分娩产程时限的影响.方法:对拟阴道分娩的产妇117例进行心理干预,观察产妇产程时限,并设对照组.结果:观察组产程时限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产程中进行心理干预能减轻疼痛,缩短产程,减少出血,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李彩娣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14C尿素呼气试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314例患者中经过胃镜诊断的556例进行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发现并且比较HP感染阳性率.结果:556例患者中HP感染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87.2%,胃溃疡79.4%复合溃疡52.7%,浅表性胃炎49.5%,食管炎48.6%,胃癌40.1%,消化性溃疡组明显高于胃炎,胃癌组,门诊患者阳性率59.3%,住院患者阳性率41.8%,门诊患者的阳性率明显高于住院患者,结论:14C尿素呼气试验与目前常用的HP检测方法具有相似的检测率,但它安全、方便、快速.
作者:吴同利;华启洋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农药乐果中毒后血清酶三项的临床变化.方法:对37例农药乐果中毒患者入院第1天,第3天分别抽取静脉血液,采取速率法测定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的浓度.结果:不同程度的(轻、中、重组)乐果中毒患者血清酶水平随中毒程度的加重而升高(P<0.01).结论:测定血清酶水平可以反映中毒程度的轻重,即血清酶越高,中毒越严重.因此观察血清酶水平的变化,对指导乐果中毒的治疗和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柏晓莉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现报告1例高位截瘫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认为患者病情复杂,卧床时间长,提出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呼吸机护理是其重点.
作者:谢涓贞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毓婷用于紧急避孕的效果、不良反应及可接受性.方法:征集无保护性交或避孕措施失败后72小时就诊的健康妇女188例,单次口服毓婷2片或者72小时内口服1片,服药后按时随访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及下次月经情况,保证月经复潮前禁欲或采用避孕套避孕.结果:根据统计学方法计算,177例避孕成功,11例失败,成功率为94%.结论:毓婷用于紧急避孕是非常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郭凌;蒯彦清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通过饮食教育,使糖尿病患者及护理者了解、掌握并采用食物交换份这一饮食治疗模式,将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较为理想的范围.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研究试验组及对照组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经过饮食教育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使用食物交换份餐,对控制血糖有明显作用,可以降低餐后血糖.结论:以食物交换份为主的饮食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控制或降低患者血糖的作用.
作者:张香芝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研究荜茇有效成份对小鼠的血脂作用的影响.方法:以昆明小白鼠食饵性高脂血症为模型,辛伐他汀为阳性对照药,给予高脂饲料的同时灌服供试药,连续21天.测定血清中总胆固醇(TC)含量,来研究荜茇有效成份对小白鼠血脂水平的影响.结果:给药组与高脂饲料对照组比较,实验21天后小鼠血清TC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不皂化组和荜茇油组(P<0.05),有降血脂的作用,作用不如辛伐他汀明显.辛伐他汀组、皂化物组、皂化物合成组、不皂化物合成组与模型组的TC含量比较,血清中TC含量显著降低(P<0.001).结论:结果表明荜茇的有效成份可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中的总胆固醇(TC)含量.
作者:朱磊 刊期: 2011年第36期
分娩是女人一生中的重要事件,大多数产妇可顺利分娩,但也有18%的产妇因产道、产力和胎儿等因素可发生不同程度的难产.及时合理地实施剖宫产手术,可以挽救母子的生命,使母女保持正常的生产性能和继续繁殖后代的能力.然而对孕妇来说,剖宫产手术是一重大应激,由于对手术知识不了解、对疼痛的恐惧很容易引起心理和生理的异常,影响分娩结局和产后恢复情况.护理人员如何做好剖宫产产妇术前访视和宣教,是否能有效缓解产妇的心理压力和生理应激反应,提高手术成功率,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临床课题之一.2010年1~10月对40例择期剖宫产孕妇进行术前访视和宣教,并与常规治疗组比较,以评价其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申秀梅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烧伤后消化系统变化较为明显的脏器是胃肠道,目前认为,胃肠道是严重烧伤后应激的一个器官.为探讨烧伤患者消化道出血的防治,降低消化道出血发生率,2006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烧伤患者1046例,烧伤早期给予积极抗休克,正确处理创面,及时给降低胃酸药物等预防措施.大面积烧伤患者早期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可有效减少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现分析如下.
作者:王志英;王文芳 刊期: 2011年第36期
我院是一个县级综合性医院,担负着全县各种急诊手术,而急诊多数为突发病和意外伤,其病情急,发病时间短,在抢救患者时,医护人员往往容易忽略自身的防护,造成不必要的伤害.现就急诊手术中经血源性疾病的危害因素,浅谈防护对策及操作技巧,报告如下.
作者:朱家珍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治疗中晚期肝癌并发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取山莨菪碱或胃复安注射于双侧合谷、内关、足三里穴、膻中穴.结果:痊愈17例,有效1例,无效2例,有效率90%.结论:穴位注射治疗中晚期肝癌并发顽固性呃逆,有满意疗效.
作者:宋芳丽;李汾香 刊期: 2011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