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两性霉素B治疗真菌性角膜炎2例报告

范玲

关键词:两性霉素B, 利福平, 真菌性角膜炎
摘要:近二十年来,真菌性角膜炎(FK)的患者有不断增加的趋势,致病性真菌已成为常见化脓性角膜溃疡的第一位病原体.按病因学分为内因性和外因性两类,国内以外因性多见,常与农业性或机械性外伤有关,如树枝、稻草、草杆等擦伤或剔除泥土、沙石等角膜异物后.军人作为社会群体的特殊组成部分,担负着繁重的训练任务,受伤机率较高,本院用自制复方两性霉素B(两性霉素B和利福平)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疗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尘肺合并肺癌患者的治疗和护理

    尘肺合并肺癌的患者以一、二期居多,经调查得知尘肺与合并肺癌的关系,与粉尘中的游离SiO2含量之间并无明显关系,取决于SiO2以外的种种因素,但含硅粉尘能增加某些致癌物的作用,并且吸烟对尘肺合并肺癌有协同作用.尘肺合并肺癌的发生率较低,2006~2009年收治尘肺患者300例,其中发现并发肺癌的患者15例.现将有关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护理

    临床资料2010年1~11月收治全麻开胸手术患者28例.其中,男17例,女11例,年龄19~77岁.通过我们的精心护理和治疗均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隋英军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护士在艾滋病患者的护理和生活质量中的影响

    自从1981年发现首例艾滋病患者以来,时至今日20余年.我国现已有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和患者70万~80万人,其中相当一部分HIV感染者在经历了窗口期,无症状期后,已进入发病阶段,甚至死亡.因此对艾滋病患者的治疗、护理和关怀,是摆在我国临床医务人员,特别是护理人员面前新的问题和任务.

    作者:戈龙南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中医药抗肾纤维化进程中干预细胞因子的研究近况

    肾纤维化(包括肾小球硬化和间质纤维化)是各种肾脏疾病发展到慢性肾衰竭的共同途径[1].研究表明,细胞因子与多种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细胞因子通过作用于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在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细胞外基质(ECM)积聚等一系列器官纤维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几乎参与了肾纤维化每一方面的进展[2].现就近年中医药抗肾纤维化中干预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邢瑞贤;万红波;郑栓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穴位注射治疗中晚期肝癌并发顽固性呃逆20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治疗中晚期肝癌并发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取山莨菪碱或胃复安注射于双侧合谷、内关、足三里穴、膻中穴.结果:痊愈17例,有效1例,无效2例,有效率90%.结论:穴位注射治疗中晚期肝癌并发顽固性呃逆,有满意疗效.

    作者:宋芳丽;李汾香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农村剖宫产率升高原因探究

    剖宫产率增高是全世界都面临的问题.近30年来,剖宫产率从1970年的5%~7%上升到2003年的25%~30%[1].90年代以来国内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大医院的剖宫产率达到40%~60%[2],某些医院已超过70%,并且已影响到农村.农村剖宫产率近几年不断提高,尤以农村合作医疗开展3年来上升较快[3].现就近几年农村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做一综述.

    作者:魏丽;梁淑娥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经胃镜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的护理配合

    上消化道异物是消化系统急症,临床上首选胃镜取出,绝大多数上消化道异物可以经胃镜安全取出[1].可减轻患者的手术创伤及经济负担.术前评估和术中密切的医护配合与熟练的内镜操作技术可显著提高成功率,减少并发症.2008年7月~2011年5月收治经内镜下诊治上消化道异物患者57例,成功取出56例,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凤英;贾宇新;吴迪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感染的发病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收治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76例,对其临床治疗与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卒中后肺部感染的发生,大多与患者的基础状态、卒中的部位、严重程度、免疫功能等因素有关.但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经合理治疗与有效护理,其愈后良好64例,死亡12例.结论: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发病率较高,因此应了解该病的危险因素,并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以降低和减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和死亡率.

    作者:雷梅芳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产后抑郁症的心理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减轻产后抑郁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方法.方法:将20例产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例.对照组应用一般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由指定的主管医师和经过培训的护理师给予健康教育、精神鼓励、药物治疗、出院指导和心理安慰等对症干预.结果:对产后抑郁症患者合理实施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提高产后抑郁症患者对冶疗护理的依从性,增强疗效,缩短抑郁的时间,促进康复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郭景玲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孟鲁司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丙卡特罗(美普清)和酮替芬I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咀嚼片,总疗程3个月.观察疗效,随访6个月,追踪复发情况.结果:对照组显效18例,显效率29.5%,有效20例,有效率32.8%,无效23例,无效率37.7%,总有效率62.3%;治疗组显效26例,显效率42.6%,有效26例,有效率42.6%,无效9例,无效率14.8%,总有效率85.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孟鲁司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艾山·依明;吐尔逊阿依·加拉力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剖宫产手术术前访视及宣教

    分娩是女人一生中的重要事件,大多数产妇可顺利分娩,但也有18%的产妇因产道、产力和胎儿等因素可发生不同程度的难产.及时合理地实施剖宫产手术,可以挽救母子的生命,使母女保持正常的生产性能和继续繁殖后代的能力.然而对孕妇来说,剖宫产手术是一重大应激,由于对手术知识不了解、对疼痛的恐惧很容易引起心理和生理的异常,影响分娩结局和产后恢复情况.护理人员如何做好剖宫产产妇术前访视和宣教,是否能有效缓解产妇的心理压力和生理应激反应,提高手术成功率,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临床课题之一.2010年1~10月对40例择期剖宫产孕妇进行术前访视和宣教,并与常规治疗组比较,以评价其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申秀梅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剖宫产512例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剖宫产的相关因素,探讨导致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方法:对2004年及2010年住院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剖宫产相关因素.结果:2004年剖宫产率为23.91%,2010年为40.04%,两年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004年剖宫产前三位因素为胎位不正、胎儿窘迫、社会因素,2010年剖宫产前三位因素为社会因素、胎位不正、胎儿窘迫,社会因素上升两年度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手术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社会因素与剖宫产率升高关系密切.

    作者:张微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梅陇社区孕期妇女增补叶酸现状调查

    目的:通过对孕期妇女增补叶酸现状调查分析,探讨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叶酸的服用率,降低NTDs发生.方法:对孕期建册妇女叶酸的服用情况及叶酸知晓程度及途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市户籍的孕期妇女增补叶酸比例(97.3%)明显高于外地孕期妇女(64.5%).文化程度越高,增补叶酸的的比例越高,大学文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孕期妇女(98.4%)明显高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孕期妇女(29.3%).能全程服用叶酸的人数所占比例还是很低.对于神经管畸形与叶酸的认知大部分通过网络书籍及通过医生介绍获得知识,通过健康教育获得只占很少的比例.结论:针对本社区全程服用叶酸的孕期妇女比例低,文化程度低的外地孕妇还占很大部分未服用叶酸,我们应发挥社区作用,加大力度开展多种形式健康宣传和教育,采取多途径免费方法叶酸,提高增补叶酸的知晓率和依从性.

    作者:汤永华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临床药物配伍禁忌的判断方法及体会

    在当前临床用药上,使用的新药大量涌现,很多新药与各种药物之间是否存在配伍禁忌,在药物配伍表及相关资料中是找不到的,往往是在输注过程中才发现有配伍禁忌(如出现絮状物或白色乳液等),临床工作中见此情况,采取的措施都是更换输液器或重新配液,既造成了药液及材料浪费,又引起了患者的恐慌、护患纠纷等.因此,采用以下方法来判断药物之间是否存在配伍禁忌.现报告如下.

    作者:姜荣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藿香正气汤加减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102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藿香正气汤加减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4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2例利用中药藿香正气汤加减治疗,对照组102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天,1个疗程后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2%,对照组为7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藿香正气汤加减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显著.

    作者:赵明德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血清胆红素水平与急性脑梗死发病的关系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变化在急性脑梗死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选取临床确诊的新发脑梗死住院病人并按NIHSS评分将其分为轻型及中重型,测定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同期门诊健康体检成人结果作对照.结果:急性脑梗死组血清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重型脑梗死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均显著高于轻型脑梗死组(P<0.05).结论:脑梗死后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增高,可能为机体保护性应激反应,动态监测其变化有较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潘瑞华;库建伟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妇产科健康教育内容实施方式及技巧的探讨

    目的:探讨妇产科健康教育的内容、实施方式及技巧,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收治2163例孕产妇,对其实施健康教育的情况,进行评价、总结.结果:通过实施健康教育提高了孕产妇的认知水平;促进了母乳喂养;密切了护患关系.结论: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护理质量,提高围产期的保健质量,提高护士的整体护理水平.

    作者:颜生肖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电子阴道镜在宫颈病变普查中的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探求电子阴道镜下定位活组织检查在宫颈病变普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000名已婚农村妇女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后,对其中414例细胞学巴氏涂片检查异常者进行进一步阴道镜下行多点定位活检并送病理检查.结果:宫颈CIN 75例,宫颈癌5例,355例经阴道镜下活检病例中,巴氏Ⅲ级以上可疑病变101例,活检证实68例,与细胞学诊断符合率67.33%,细胞学阴性但临床可疑宫颈病变33例,活检证实8例,诊断符合率24.24%.结论:宫颈细胞学涂片检查异常者阴道镜下定位活检能及早发现宫颈癌前病变,是方便、安全、经济、可靠的检查方法,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宫颈病变普查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祁亚男;牛耀红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急性肺栓塞的治疗策略

    一般处理对高度疑诊或确诊PTE的患者,应严密监测患者呼吸、心率、血压、静脉压、心电图及血气的变化,对于有焦虑和惊恐症状的患者应予安慰并可适当使用镇静剂;胸痛者可予止痛剂;对于发热、咳嗽等症状可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对大面积PTE可收入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CU);对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应绝对卧床至抗凝达到一定强度(INR在2.0左右)方可轻微活动,应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等.

    作者:王正斌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1例高位截瘫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

    现报告1例高位截瘫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认为患者病情复杂,卧床时间长,提出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呼吸机护理是其重点.

    作者:谢涓贞 刊期: 2011年第36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