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荣
目的:探讨促进乡镇卫生院感染控制的方法.方法:对崇信县7所乡镇卫生院感染控制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卫生院感染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医护人员对感染控制知识缺乏,医院内感染控制管理和制度不健全,消毒技术规范执行不力,基础设施及环境存在安全隐患,滥用抗生素现象普遍.提出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与标准等7项应对策略.结论:乡镇卫生院感染控制工作是乡镇卫生院管理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应给予高度重视和加强.
作者:秦泾平;秦文秀 刊期: 2011年第36期
临床资料2010年1~11月收治全麻开胸手术患者28例.其中,男17例,女11例,年龄19~77岁.通过我们的精心护理和治疗均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隋英军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减轻产后抑郁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方法.方法:将20例产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例.对照组应用一般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由指定的主管医师和经过培训的护理师给予健康教育、精神鼓励、药物治疗、出院指导和心理安慰等对症干预.结果:对产后抑郁症患者合理实施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提高产后抑郁症患者对冶疗护理的依从性,增强疗效,缩短抑郁的时间,促进康复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郭景玲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心病(CHD)、心肌梗死(AMI)等疾病发生的关系.方法:收集冠心病(CHD)患者80例,心肌梗死(AMI)患者60例作为患者组(排除同时引起hs-CRP水平升高的其他疾病);收集健康人60例作为对照组.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中hs-CRP的浓度和心肌酶谱,心肌梗死组同时用化学发光法测定cTnI,并分析对照组与患者组、患者组治疗前后的hs-CRP水平的差异及hs-CRP与心肌酶谱、cTnI的关系.结果:冠心病与心肌梗死患者的hs-CRP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hs-CRP与心肌酶谱、心肌肌钙蛋白(cTnI)的水平呈正相关.结论:冠心病与心肌梗死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升高,监测hs-CRP对冠心病与心肌梗死的辅助诊断、疗效观察与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王伟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病历资料例1:患者,男,47岁.48小时前不慎从3米高处跌下,诉左侧胸部疼痛,未引起重视.2小时前感腹痛,持续性向左肩背放射,伴有头晕、心慌、乏力.查体:BP 96/65mHg,P 88次/分,神志清楚失血貌,心肺无明显异常.腹部膨隆,全腹压痛,腹部移动性浊音(+),诊断学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液.结合外伤史诊断为延迟性脾破裂,剖腹探查证实为脾中下极破例行脾切除术,痊愈出院.
作者:陈令松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通过老年人腔隙性脑梗死的CT或MRI表现与临床症状、体征的分析研究,进一步提高对腔隙性脑梗死的认识,指导治疗和预防.方法:采用螺旋CT常规(必要时MRI)扫描的病例,回顾性分析了105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CT及临床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腔隙性脑梗死分布在大脑深部的位置,包括放射冠、基底节、内囊、丘脑及脑干等部位.较多病例为多发性病类,极少数病例单发且无症状,病灶发生在脑内的重要功能位置,可表现出典型的临床症状.结论:CT或MRI是诊断腔隙性脑梗死的常用方法,对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将有助于预防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从而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作者:丁燕 刊期: 2011年第36期
随着放射技术及医疗设备的发展,放射造影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和规范,不仅从传统的拍片影像诊断,发展到以药物造影技术以及微创介入手术技术的结合为治疗手段的综合学科.临床药学有针对性对放射使用的造影剂进行了临床观察和临床药学实践工作的指导,并与放射科技术人员以及医疗人员就有关造影剂的使用,造影剂与医疗设备之间的关系和作用,造影剂合理使用和不良反应的预防,做到有效使用,安全使用,合理使用,促进了临床药学的发展和进步,同时也有效的提高了应用造影技术在诊断医学的作用.现就临床药学工作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文建;李红燕 刊期: 2011年第36期
设立高级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辅助护士三个层次,实行专科护理,发挥高级责任护士二级查房作用,更好的促进高级责任护士在护理业务及管理中的核心作用,针对护理质量进行效果分析.结果:高级责任护士二级查房,能现场解决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护理质量控制.结论:高级责任护士二级查房除了解决患者现阶段实际存在及急需解决的护理问题,还帮助护士长把好专业质量关,提升了专科护理质量和提高了护士的专业能力,在面对一些疑难杂症和新技术时也督促了护士去学习和持续的进修.
作者:李桂芳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牙颌面畸形的正颌外科治疗,在确定治疗方案后,必须按照严格的治疗程序进行,才能获得佳的预期效果及避免可能出现的误差.我院2010年12月、2011年3月实施2例颌骨正畸手术,均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手术配合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罗莉莉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总结颈内静脉置管的护理经验.方法:对80例需要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颈内静脉置管.在置管前、后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上给予精心护理,有效保证透析过程中的血流量.结果:80例颈内静脉置管患者中,留置时间为6~415天,留置导管阻塞3例,导管感染2例,血肿2例.结论:颈内静脉建立血液透析通路安全可靠,并发症少,只要重视导管的护理,避免感染栓塞等并发症,可减轻患者痛苦,延长导管的使用寿命,提高透析质量,改善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姜雅波;陈淑媛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分析研究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部损伤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期间收治手部损伤患者6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护理工作采取对患者全程护理,严密观察皮瓣血运,预防创面感染,以提高皮瓣存活率.结果:64例患者中,2例皮瓣边缘部分坏死,62例达到Ⅰ期愈合,手功能恢复满意,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使患者积极主动配合,严密观察病情,防治各种并发症,是保证皮瓣移植成功的关键.
作者:傅青 刊期: 2011年第36期
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及面临威胁越来越得到重视,而对护工的职业防护关注较少,护工因职业的特殊性,成为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对护工的健康和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1].因此,在创建二甲医院工作中加强了护工管理,根据护工职业工作的危险因素,进行培训、检查、考核.结果:护工加深了对医院感染重要性的认识,加强了医院感染工作的主动性,能保证护工工作的效果,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靳吉庆;陈莉 刊期: 2011年第36期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是诊断胆胰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是由ERCP诊断技术发展起来的一项治疗胆总管疾病安全有效的技术.它具有微创性.
作者:陶利英 刊期: 2011年第36期
为探讨糖尿病患者合并肺结核时易发生干酪性肺炎影像学特点,对收治的糖尿病患者用X线平片检查发现肺部大叶性病变,以临床表现、CT、及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为罹患肺结核干酪肺炎的高危人群.两种疾病相互影响,成恶性循环.糖尿病患者合并肺部大叶性病变要想到肺结核干酪性肺炎的可能.肺结核病变往往较重,两病并存时,肺结核的干酪样坏死及空洞造成了治疗上的困难.
作者:张兰珍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观察比较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效果.方法:收治进行手术的患者13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进行传统护理,一组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干预组血压无变动率72.3%,心率无变动率78.5%,无焦虑状态的患者75.4%,无不良反应的患者86.2%,满意率高达97.65%;传统护理组血压无变动率49.2%,心率无变动率46.2%,无焦虑状态的患者43.1%,无不良反应的患者73.8%,满意率仅88.37%.结论:护理干预的要点在于术前、术中及术后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其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栾艳霞 刊期: 2011年第36期
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核心,是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护理部担负着管理医院护理工作的重任,对护理质量实施控制是护理部的重要职能[1].随着时代的发展,仅凭经验是难以承担临床护理质量管理的重任,应改变形式,科学、灵活地运用现代质量管理的理念、方法和有效的激励机制逐步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并使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与潜能,这是推进护理质量控制的基础.我院对临床护理质量督导的形式进行了改进,经过1年多的运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张丽平;李晓娟;丁玉芬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儿童心理护理在弱视治疗中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12岁弱视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2例.治疗组引用愉快的空间弱视治疗系统同时配以心理指导护理;对照组按照传统治疗方式治疗.观察1年,总结1年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弱视患者临床治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治疗组的立体视明显优于对照组(t=6.38,P=0.0001,P<0.05).结论:愉快治疗联合心理护理在治疗儿童弱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谭东梅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观察不同药物口腔护理对牙周炎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165例(315颗牙)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米诺环素口腔护理组、甲硝唑口腔护理组与碘甘油口腔护理组,比较施药前(基线)、第7天、第35天的菌斑指数(PLI)、牙周袋探诊的深度(PD)、附着丧失(AL)及龈沟出血的指数(SBI)等的变化情况.结果:三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之间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诺环素软膏、甲硝唑口腔护理治疗慢性牙周炎优于碘甘油护理.
作者:房宏捷 刊期: 2011年第36期
临床护理路径是以患者为中心,规范诊疗和护理行为的一种新模式[1],维持性血液透析是延长终末期血液透析患者有效的替代方法之一,尽管近年来血液净化技术不断改进和发展,但是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生活质量并不理想[2],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多,其原因是患者病程长,疾病知识缺乏,治疗信心不足,且家庭支持系统较差,为了使患者和家庭更好地配合治疗,提高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特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工作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并发症降低,患者对血液透析知识的健康教育达标率和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侯珂君;冯秀萍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提高基层医生对鼻咽癌的认知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鼻咽癌基层误诊病例.结果:1例鼻咽癌病诊断为过敏性鼻炎,另1例鼻咽癌病诊断为急性咽炎.结论:医生思路不广,不能进行综合分析,是造成误诊误治的主要原因.
作者:王大伟 刊期: 2011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