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茗茗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托烷司琼+地塞米松联合治疗肿瘤患者化疗所致消化道反应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70例化疗患者随机分为P、T两组,P组为治疗组,给予泮托拉唑+托烷司琼+地塞米松;T组为对照组,给于托烷司琼+地塞米松,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在预防食欲不振、抑制恶心、呕吐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头晕、腹痛、便秘、乏力、颜面潮红、失眠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仿(P>0.05).结论:泮托拉唑联合托烷司琼预防化疗所致消化道反应疗效好.
作者:杜力;江春玲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中医特色熏蒸疗法治疗跟痛症临床疗效观察.方法:用中药浸泡后加入加热后的生铁罐,再加入黑醋,利用蒸汽进行熏蒸、热敷,直至发凉.结果:中医特色熏蒸疗法治疗跟痛症的有效率达97.3%.结论:中医特色熏蒸疗法治疗跟痛症效果显著.
作者:刘吉丽;孙维章;王更新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观察败毒散治疗荨麻疹的疗效.方法:83例荨麻疹患者全部用败毒散(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独活、桔梗、人参、甘草、生姜、薄荷)辨证加减,水煎内服.结果:83例患者分别服药3~15剂,治愈74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结论:败毒散有扶正固表,疏风祛邪,散寒功效,故对郁于皮毛腠理之间的荨麻疹有显著疗效.
作者:周廷智 刊期: 2011年第36期
小儿头皮针穿刺技术在临床工作中广泛应用,是新生儿疾病治疗和抢救中的一项基本操作,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医护质量、患儿康复及护患关系.而小儿头皮静脉又具有表浅、易充盈、有丰富的血管网、穿刺易于固定、患儿体位舒适,既不影响患儿肢体活动和保暖,也不影响治疗和护理.因此,常选择头皮静脉输液,但是要想提高成功率,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与技巧.
作者:王文丽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颈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4~11月收集颈性高血压患者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45~68岁,平均53.6岁,病程2~23年,平均5.6年.应用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手法整复(滚法、拇指揉法,两点一面及端提牵引法)、点按枕外隆凸旁及枕后小肌肉、横突压痛点.药物:脉络宁5ml、利多卡因混合液,椎间孔周围注射.结果:本组16例患者经过治疗,治愈14例,治愈率为87.5%,有效2例,有效率为12.5%,总有效率为100.0%,16例患者经过1~6个月的随访血压均正常.结论: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颈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确切.
作者:殷洪伟;吴在良;王志强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中老年高血压病合并心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超声特征以及防治依据.方法:前瞻性随机调查500例高血压病患者与500例同龄健康人,用高分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应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结果:高血压病各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和主动脉、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内径显著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颈动脉斑块、颈动脉内径的超声检查,可以早期为临床高血压及合并症的出现提供较确切的诊断依据,在抗高血压治疗的同时应兼顾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冯永福;郭文招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农药乐果中毒后血清酶三项的临床变化.方法:对37例农药乐果中毒患者入院第1天,第3天分别抽取静脉血液,采取速率法测定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的浓度.结果:不同程度的(轻、中、重组)乐果中毒患者血清酶水平随中毒程度的加重而升高(P<0.01).结论:测定血清酶水平可以反映中毒程度的轻重,即血清酶越高,中毒越严重.因此观察血清酶水平的变化,对指导乐果中毒的治疗和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柏晓莉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预防措施,减少误诊.方法:首诊误诊的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2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参考有关文献资料.结果:误诊为急性胃炎7例,急性胃肠炎5例,急性胆囊炎3例,胆石症慢性胆囊炎2例,高血压病并心律失常3例,急性支气管炎2例,肺部感染并心衰2例,脑梗死3例,牙龈炎2例,下颌痛2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1例.结论:对>35岁人群,有口腔以下、肚脐以上任何部位发生的疼痛要常规例行心电图检查;对老年患者突然发生严重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而原因未明,或突然发生较重而持久的胸闷、喘憋、头晕、晕厥、疲乏(尤其是合并糖尿病患者)要想到急性心肌梗死可能.接诊患者时务必详问病史、全面查体,对可疑病例必须动态观察心电图、血常规、红细胞沉降率(ESR)、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T),以期降低急性心肌梗死误诊率.
作者:张道松 刊期: 2011年第36期
胎儿窘迫是指胎儿在子宫内因急性和慢性缺氧危及其健康和生命的综合症状,指以胎儿胎盘系统呼吸循环功能不全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是胎儿宫内缺氧、酸中毒所致的临床表现,是导致新生儿窒息、围生期胎儿死亡及新生儿远期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1],可直接威胁胎儿生命或遗留新生儿脑瘫、智力低下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本文就发生的98例胎儿窘迫进行回顾,以早期发现和正确处理胎儿窘迫,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作者:李莉;周栏;张西静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自拟青春消解汤治疗青春期乳腺增生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青春期乳腺增生症患者150例,采用自拟青春消解汤治疗,患者于月经干净后第3天开始服药,2次/日,7天为1个疗程,连用2~3个疗程;对月经未来者连续服药2个月.结果:本组治愈69例,显效46例,有效23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92%.结论:青春消解汤治疗青春期乳腺增生病,可使患者乳腺疼痛症状和经量均得到明显改善,月经周期规则,痛经减少;且具有方便、简单、安全、无激素不良反应等优点.
作者:张曼丽;崔东晖;李岩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正后壁导联正常心电图指标应用要点.方法:描记300例常规导联和V7、V8、V9,并分别记录V7、V8、V9高一肋间和低一肋间图形.结果:正常人正后壁导联心电图表现特点:QRS波型多呈qR型,Q波时间<0.03s,Q/R<1,正后壁导联正常心电图分析,有助于正后壁心肌梗死的鉴别.结论:正后壁导联正常心电图的特征及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高琳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肝硬变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措施,减少其出血及死亡.方法:采用心理护理、积极补充血容量、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饮食护理等有效的护理措施治疗肝硬变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4例.结果:44例患者治疗效果显著.结论:肝硬变是一种中晚期肝病,而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变常见的并发症,严密观察病情,迅速,准确地配合抢救治疗、细致做好临床护理是抢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作者:潘燕洪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由于老年生理病理的改变,老年患者尤其是高龄患者的手术麻醉有着很多不同的特殊性,高龄患者常伴有重要器官疾病,如伴有冠心病、肺心病、呼吸道感染、高血压、糖尿病、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贫血和低蛋白血症等.所以整个围术期的麻醉处理和护理配合显得更为重要.靶腔输注(TCI)是指在输注静脉麻醉药时,以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原理为基础,通过目标或靶控(血浆或效应室)的药物浓度来控制或维持适当的麻醉深度,以满足临床麻醉的一种静脉给药方法.TCI系统与传统的静脉给药技术相比,具有理论上和临床上的优点,其中一些优点在于其诱导和维持麻醉效应的可预测性.可控性好,可以对高龄患者实行减量的个性化静脉全身麻醉,对于高龄患者手术中呼吸循环等重要功能的稳定有较大的优势.全凭静脉麻醉,特别是双通道TCI静脉全麻的麻醉前准备和护理配合,关系到整个麻醉过程的质量和平稳,护理上如何配合是值得探讨的临床麻醉新课题.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瑛璇;佘专然;颜景佳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观察炎琥宁注射液对社区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的治疗作用,并关注治疗前后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收治128例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老年患者,在实验设计时按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64例)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6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炎琥宁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治疗后血清中hs-CRP和IL-6的变化值.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血清中hs-CRP和IL-6的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炎琥宁注射液对社区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的治疗作用明显,且能有效下调血清中hs-CRP和IL-6的表达,进而有效调节的炎性环境,临床治疗中可以积极应用.
作者:田建华;田建红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髓内固定系统和钉板固定系统在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运用疗效.方法:6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平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基于PFNA的髓内固定系统手术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DHS的钉板固定系统手术方法.结果:经过对比观察,两组在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的比较时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随访观察,两组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方面的比较时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髓内固定系统和钉板固定系统在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运用疗效与预后效果都比较好,可根据临床情况推广应用.
作者:杨飞 刊期: 2011年第36期
临床护理路径是以患者为中心,规范诊疗和护理行为的一种新模式[1],维持性血液透析是延长终末期血液透析患者有效的替代方法之一,尽管近年来血液净化技术不断改进和发展,但是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生活质量并不理想[2],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多,其原因是患者病程长,疾病知识缺乏,治疗信心不足,且家庭支持系统较差,为了使患者和家庭更好地配合治疗,提高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特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工作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并发症降低,患者对血液透析知识的健康教育达标率和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侯珂君;冯秀萍 刊期: 2011年第36期
我院是一个县级综合性医院,担负着全县各种急诊手术,而急诊多数为突发病和意外伤,其病情急,发病时间短,在抢救患者时,医护人员往往容易忽略自身的防护,造成不必要的伤害.现就急诊手术中经血源性疾病的危害因素,浅谈防护对策及操作技巧,报告如下.
作者:朱家珍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甲状腺亢进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收治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行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术前1天和麻醉前测定患者血压,与术前1天血压相比,麻醉前血压上升幅度>15%,为血压升高;测得术前两组心率情况;记录两组术中情绪紧张和术中配合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血压升高,心率甲亢所占比例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情绪紧张和术中配合所占比例分别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甲亢手术患者紧张等不良情绪,利用手术进行和术后康复,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程国玲 刊期: 2011年第36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心病的一种类型,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的上升严重的危害人类的健康.虽然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行直接PCI已成为首选方法,但由于能开展直接PCI的医院不多,特别是对于山区基层医院,溶栓治疗具有快速、简便、经济、易操作的特点,特别当因各种原因使就诊至血管开通时间延长致获益降低时,静脉溶栓仍然是较好的选择.特别是新型溶栓药物的研发提高了血管开通率和安全性,因此应积极推进规范的溶栓治疗,以提高再灌注治疗成功率.
作者:徐林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讨论其作用机制.方法:冠心病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24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71例口服稳心颗粒,对照组75例给予芪冬颐心口服液.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23%,对照组6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71.34%,对照组49.34%,P<0.01;且治疗组对轻、中、较重度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均有很好疗效.结论: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合不稳定性心绞痛具有显著疗效,且不良反应小.
作者:李洪丽;徐莲丽 刊期: 2011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