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癌和癌前病变中的诊断意义

李红;经乘方

关键词:宫颈癌, 细胞学检查, TBS诊断
摘要:目的:探讨宫颈液基细胞学薄片检测法(TCT)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应用TCT对520例已婚妇女行宫颈细胞学检测,同时电子阴道镜下取宫颈活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以组织学病理结果为确诊标准.结果:1TCT检查结果为阴性者95例,鳞形细胞异常者占12.6%(12/95),TCT检查结果阳性者425例,鳞形细胞异常者占52.4%(223/425),两组间鳞形细胞异常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854,P=0.005);与组织学结果比较,LSIL、HSIL、宫颈癌的符合率分别为40.2%(49/122)、52.9%(18/34)、66.6%(2/3),三者的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4528,P=0.8435).结论:TCT结合宫颈活检能明显提高宫颈癌诊断的准确率,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80例颈内静脉置管的观察和护理

    目的:总结颈内静脉置管的护理经验.方法:对80例需要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颈内静脉置管.在置管前、后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上给予精心护理,有效保证透析过程中的血流量.结果:80例颈内静脉置管患者中,留置时间为6~415天,留置导管阻塞3例,导管感染2例,血肿2例.结论:颈内静脉建立血液透析通路安全可靠,并发症少,只要重视导管的护理,避免感染栓塞等并发症,可减轻患者痛苦,延长导管的使用寿命,提高透析质量,改善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姜雅波;陈淑媛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糖尿病患者合并干酪性肺炎的影像学特点(附7例报告)

    为探讨糖尿病患者合并肺结核时易发生干酪性肺炎影像学特点,对收治的糖尿病患者用X线平片检查发现肺部大叶性病变,以临床表现、CT、及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为罹患肺结核干酪肺炎的高危人群.两种疾病相互影响,成恶性循环.糖尿病患者合并肺部大叶性病变要想到肺结核干酪性肺炎的可能.肺结核病变往往较重,两病并存时,肺结核的干酪样坏死及空洞造成了治疗上的困难.

    作者:张兰珍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大疱性类天疱疮合并肾病综合征1例的护理

    大疱性类天疱疮(hullous pemphigoid)是一种泛发全身的表皮下大疱性皮肤病.其临床表现为厚疱壁,不易破溃的大疱,破溃后常伴有皮肤的血痂.一般认为属于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2010年10月收治1例类天疱疮合并肾病综合征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张秀苇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现代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癔症4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现代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癔症患者的疗效、依从性及不良反应.方法:对癔症患者45例,首选MECT治疗,对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行MECT治疗2次后症状完全消失,15例治疗3次完全消失,6例治疗4~5次痊愈,4例治疗6次后痊愈.患者疗效好,依从性佳,不良反应轻.结论:MECT治疗癔症具有起效快,安全性高,依从性佳,不良反应轻等优点.

    作者:张会堂;刘桂英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大地震灾难中护理体会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破坏性强,波及范围广,受灾人数多的特大地震,在四川省汶川地区突然发生.甘肃省陇南市也顿时沦陷为重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同时也将我们医院的病房重创成为危房,在这种特殊情况下,怎样才能更好地疏散、组织患者,做好特殊情况下的临床护理工作等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秦彩素;张琳玮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甲型流感病毒流行与变异

    甲型流感病毒的抗原变异与流感的发生和流行密切相关.其抗原性变异的形式有两种:一种为抗原性漂移(antigenic drift),主要是由于编码血凝素(HA)或神经氨酸酶(NA)蛋白基因的一系列点突变,导致了H或N蛋白分子上抗原位点氨基酸的替换与同一亚型内HA和NA基因发生点突变有关,属量变,可引起中、小型流行;另一种为抗原性转变(antigenic shift),是指当细胞感染两种不同亚型的流感病毒时,病毒基因组的节段发生重配.抗原发生大幅度变异,属质变,往往形成新亚型,易造成大流行.在实验条件下常采用亚中和剂量的抗血清来选择变异株,不同年代分离的毒株的核苷酸序列比较研究可以看到核苷酸点突变积累是导致抗原漂移的重要原因.故非常难以预防.

    作者:段文强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房纤颤临床观察

    心房纤颤简称房颤,是常见、也是临床难治疗的心律失常之一,是心房呈无序激动和无效收缩的房性节律,在老年人中十分常见.房颤发病率高,持续时间长,还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心力衰竭和动脉栓塞,导致病人残疾甚或死亡率增加,严重影响了人类健康.

    作者:谷傲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脑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46例介入治疗

    目的:总结血管栓塞介入治疗脑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经验.方法:46例脑动脉瘤患者经股动脉插入微导管,将可脱性球囊送至动脉瘤颈口,充盈球囊闭塞载瘤动脉;或将微导管直接进入脑动脉瘤内,行瘤体栓塞.结果:46例脑动脉瘤栓塞成功41例,成功率为89.1%,术后随访未见出血、复发.结论:血管栓塞介入治疗脑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王志学;吴涛;陈斌;田爱兰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基层卫生院护士工作疲劳原因与对策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医院及患者对护士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上面对的是患病的弱势群体,责任的重大给护士身心带来极大的压力,持续处于高度戒备与紧张状态且长期得不到缓解,即产生疲劳[1].疲劳是一种倦怠、精力不够或虚弱的感觉,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与长期过重的压力有关.

    作者:冯圣芳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药物咨询645例分析

    目的:总结药物咨询情况,为搞好药物咨询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药物咨询记录资料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药物咨询内容排列前3位的分别是有关药物治疗学、药物基础学和药事管理学方面的问题,依次为53.1%、10.2%、10.1%.结论:开展药物信息咨询工作,对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很有必要.

    作者:付辛芳;薛梅苓;张萍;冯琴琴;张静涛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脑卒中后继发癫痫5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发病规律、病因及治疗.方法:分析53例卒中后癫痫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除2例因病情严重无法检查外余均行脑电图检查,其中15例为正常脑电图,36例异常.全部患者均行头核磁或CT检查,脑卒中继发癫痫中病灶位于脑皮质的共45例.结论:癫痫发作皮质发生率显著高于皮质下,应积极控制癫痫发作,注意鉴别诊断,减少误诊.

    作者:李江华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离子导入治疗仪配合中药外敷治疗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病70例

    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病,是由于关节软骨变性和关节遭受慢性损伤,以致关节软骨退化、增生,形成骨赘,关节退变狭窄,关节边缘退变增生而形成骨关节病变,以关节疼痛、变性和活动受限为特点.有研究显示在>45岁中老年人中其发病率为40%~50%,是中老年人的常发病、多发病,是严重影响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一种慢性关节病.我国正步入老龄化社会,采用NPD-5xs离子导入治疗仪、骨质增生治疗仪、电脑中频药物离子导入配合中药外敷治疗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病70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栗菊梅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感染的发病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收治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76例,对其临床治疗与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卒中后肺部感染的发生,大多与患者的基础状态、卒中的部位、严重程度、免疫功能等因素有关.但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经合理治疗与有效护理,其愈后良好64例,死亡12例.结论: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发病率较高,因此应了解该病的危险因素,并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以降低和减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和死亡率.

    作者:雷梅芳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颌骨正畸的手术配合及护理

    牙颌面畸形的正颌外科治疗,在确定治疗方案后,必须按照严格的治疗程序进行,才能获得佳的预期效果及避免可能出现的误差.我院2010年12月、2011年3月实施2例颌骨正畸手术,均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手术配合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罗莉莉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乳腺癌化疗患者静脉输液置管的护理应用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静脉输液置管的护理,为了防止静脉炎的发生.方法:收治乳腺癌患者332例,男2例,年龄30~61岁,分析观察了这些患者静脉输液置管针的使用.结果:颈外静脉留置针置管27人,时间2~5天,无1人发生静脉炎,但是此法限制了患者头颈部活动.3例患者在化疗完7~10天时穿刺处皮肤才发生红、肿、痛,另有2例患者21天后再行化疗时发现上次穿刺处皮肤呈褐色且有痒感.结论:因乳腺癌患者切除了病变乳房和清扫了患侧腋窝下淋巴结,故穿刺和注射时难度大,要求技术高,严禁在患侧上肢进行,输液时静脉留置针穿刺的适当部位为健侧前臂及重要结构上覆盖有大量皮下组织的部位,而且要连续进行6次化疗,所以要保护好血管,严格按照静脉注射原则进行.

    作者:张雪芳;马海勤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老年性脑血栓临床护理

    目的:研究和探索老年脑血栓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对治疗的114例老年性脑血栓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护理方法为药物治疗的前提下,进行综合护理.结果:1例因脑水肿合并脑疝死亡,72例明显好转,肢体活动恢复较好,语言功能有部分恢复,患者自理能力有较为明显的提升,有41例基本痊愈.结论:通过科学系统的综合护理,可以进一步改善老年性脑血栓患者的身体机能,增强血液循环,提高自愈能力,对于提高善脑血栓的治疗效果,进一步降低死亡率以及致残率,全面提高患者生活及生存质量均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吴香兰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产后出血介入治疗后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介入治疗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方法:对5例产后介入性治疗患者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对介入术后给予的护理干预.结果:5例患者无1例并发症.结论:介入术后的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前康复,使护理质量得到提高,同时护理人员总结经验为更多同类患者服务,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

    作者:张柳琴;刘团英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50例

    目的:探讨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急救对策,提高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抢救成功率.方法: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快速准确的诊断、正确的急救措施及安全转运.结果:患者安全送回医院,成功救治45例,当场死亡5例.结论: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是重要的急救措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对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至关重要.

    作者:陶娜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报告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讨论其作用机制.方法:冠心病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24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71例口服稳心颗粒,对照组75例给予芪冬颐心口服液.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23%,对照组6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71.34%,对照组49.34%,P<0.01;且治疗组对轻、中、较重度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均有很好疗效.结论: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合不稳定性心绞痛具有显著疗效,且不良反应小.

    作者:李洪丽;徐莲丽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流程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的方式也发生巨大变化.糖尿病发病率也大幅攀升,它已经成为一个达到广泛流行程度的疾病,如不加以防控将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终身性疾病,它会对身体的各个部位产生影响,可导致各种类型并发症的出现.要想控制糖尿病,可能需要包括医护人员、朋友、家人等大量人员的参与,但糖尿病患者却应是整个健康管理团队重要的核心.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教会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对防止高血糖,减缓并发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徐东辉 刊期: 2011年第36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