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玖云
目的建立外痔浴净中大黄素含量的测定方法. 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Symmetry C18柱(3.9mm×1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85:15),检测波长为438nm. 结果此方法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5%. 结论此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测定外痔浴净中大黄素的含量.
作者:王陆林 刊期: 2005年第14期
科技档案是知识、信息的载体,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是一项非常珍贵的科技资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增加,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医院购置了各种大型医疗器械,大大提高了医院的科技水平,医院的医疗质量、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为此加强医院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显得更加重要.我院自2001年以来,逐步建立了大型医疗器械(设备)档案管理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为我院医疗器械(设备)的后期管理与检修等工作提供了优质的后勤保障服务.
作者:魏长征 刊期: 2005年第14期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深化,医院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医疗机构的经济增长方式、经营管理模式、资源配置手段及医院组织结构等都发生了重大变革,医院经济的改革已成为必然.在医院经济改革时期,满足医院经营管理和医疗市场变化的需要,达到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筹划及其相关保障,是当前医院经济管理工作中的重点.
作者:刘敬华 刊期: 2005年第14期
1病例患者,女性,30岁,江西人,住院号216143,左侧小腿畸形,功能受限二十余年于2004年11月8日入院.体格检查:体温正常,心肺无异常.左小腿向外侧弯曲畸形,较右侧明显变细.内侧皮肤有表浅疤痕组织,踝关节跖屈位,但背伸活动存在,有明显轴向叩击痛.左小腿较健侧缩短6.0cm,足趾感觉良好,足背动脉搏动好.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正常.X线检查:左胫骨中下段骨不连、断端萎缩、腓骨明显弯曲畸形.诊断为:左胫骨骨不连、骨缺损.
作者:陆大明;徐连胜;张振文 刊期: 2005年第14期
放置节育环后出现月经过多及经期延长,不规则阴道流血等极为常见,笔者从2001年1月~2003年4月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绍英 刊期: 2005年第14期
消化性溃疡是常见病、多发病,主要指发生在胃、十二指肠球部的慢性溃疡.如果得不到良好的治疗及护理,往往会使病情恶化,而导致病人死亡.我院自2000年1月~2005年3月收治消化性溃疡病人112例,我们根据不同疾病特点,在常规治疗下对病人进行健康指导,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将我们的指导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红琴;潘秀春 刊期: 200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99mTc-MIBI乳腺显像与人类乳腺癌组织中耐药蛋白p-gp、突变型P53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对36例未经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实施99mTc-MIBI早期(10min)与晚期(180min)平面显像,并根据99mTc-MIBI乳腺显像计算肿瘤部位99mTc-MIBI放射性清除指数(WI),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术后标本中耐药蛋白p-gp、突变型P53表达.比较p-gp阳性组与阴性组、突变型P53阳性组与阴性组患者间肿瘤部位放射性清除指数(WI)的差异. 结果p-gp阳性组清除指数(17.16±11.67)明显高于阴性组(1.95±3.52),两者差异有显著性(t=3.022,p<0.001);突变型P53阳性组清除指数(13.55±11.10)与阴性组清除指数(12.53±16.44)间差异无显著性(t=0.196,p>0.50).结论99mTc-MIBI乳腺显像清除指数分析可用于乳腺癌p-gp表达水平的评估,而99mTc-MIBI乳腺显像清除指数与突变型P53表达之间没有发现有意义的相互关系.
作者:林开文;郑晓冬 刊期: 2005年第14期
喘憋性肺炎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急症,目前尚无特效疗法,2004年1月~2005年3月,作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喘憋性肺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红伟 刊期: 2005年第14期
腰椎周围韧带和肌肉软组织慢性劳损,导致腰肌创伤性瘢痕和粘连,积累性组织损伤,形成慢性腰痛,多数学者认为这类腰腿痛累及脊神经后支.
作者:郭志军;韩浩峰 刊期: 2005年第14期
目的了解我院近三年来抗菌药的用药趋势及使用现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对我院2002年~2004年抗菌药的使用数量及金额进行统计比较,结合2004、2005年二次卫生部抗菌药监测网录入工作中处方、病历的用药调查情况,分析我院抗菌药的使用现状. 结果抗菌药应用是合理用药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分析可提高医院的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张瑛;刘剑英;刘向荣 刊期: 2005年第14期
随着检验医学飞速的发展和检验方法的不断改进,检验知识交叉的程度越来越广,更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检验结果对临床诊断及治疗评估越来越重要.当前检验质量工作已经规范化、制度化,室内质控、室间质评为常规项目,严格地控制着检验质量.但临床上仍有检测结果与临床症状不符的现象发生.经过对门诊、住院病例调查分析,认为其根本原因多为标本采集、运送有误所致,现将我院实验室经常遇到的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秀芳;刘勋;梅小寒 刊期: 200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利用纤维支气管镜放置气道支架治疗气道狭窄的临床意义. 方法对24例各种原因引起的气道狭窄患者进行气道支架置入,观察置入后气道狭窄改善程度及呼吸困难改善情况.采用气促评分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测定,观察患者缺氧和呼吸困难改善情况. 结果24例气道狭窄患者,成功置入支架后呼吸困难明显改善,动脉血氧分压明显升高,氧饱和度明显提高,尤其是气管狭窄患者效果更为显著. 结论气道支架置入是治疗各种原因所致气道狭窄,改善病人气促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为其他后续治疗提供时间和机会的直接有效的方法.
作者:何俊龙;李如成;李时悦 刊期: 2005年第14期
目的研究晚期卵巢癌细胞减灭术后应用导管介入髂内动脉灌注化疗的治疗. 方法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晚期卵巢癌患者86例,未能彻底切除,细胞减灭术后实施单侧股动脉灌入化疗. 结果86例患者腹胀、腹水均消失.B超检查12例肿块完全消失;75例肿块缩小,其中PR29例,MR46例. 结论导管介入选择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可增加肿瘤局部血内抗癌药物浓度,明显缓解卵巢癌症状,使肿块缩小,是治疗晚期卵巢癌的有效方法.
作者:赵荡 刊期: 2005年第14期
目的评价锥颅抽吸引流术加尿激酶、999舒血宁(银杏叶)注射液局部灌注在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中的治疗效果. 方法将78例高血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分成单纯尿激酶灌注组(对照组)和尿激酶、999舒血宁(银杏叶)注射液灌就组(治疗组),对比观察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方法,治疗组中有效率达91%,对照组为73%,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999舒血宁(银杏叶)注射液脑内局部应用可明显提高脑出血患者疗效,改善预后.
作者:王峻;周滨音;戴学元;裴永恩 刊期: 2005年第14期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对急性脑梗塞的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头颅CT的改善情况. 方法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0例,治疗组用舒血宁每日10毫升溶于0.9%盐水250毫升中静滴,15天一疗程;对照组用复方丹参250毫升静滴,适当使用脱水剂,脑保护剂.为无差别治疗药物.治疗前后分别做神经功能缺陷评估、血液流变学检测、脑CT检查. 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恢复、CT和血液流变学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舒血宁用于急性脑梗塞安全有效.
作者:于恺;吴志生;宫淑杰 刊期: 200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手术治疗重度宫腔粘连患者的护理配合. 方法术前对宫腔镜下手术治疗的16例重度宫腔粘连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做好各种术前准备;术中仔细观察病情变化及医护密切配合;术后加强观察和护理、积极预防可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结果本组患者心理状况稳定,无任何并发症发生,手术效果满意. 结论加强心理护理、积极的健康教育以及全方位的术中、术后护理、严防并发症的发生,是提高宫腔粘连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张波;李颖 刊期: 2005年第14期
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属中医咳嗽、喘病、哮病、肺胀等范畴.主要涉及肺、脾、肾三脏,其临床表现为:咳嗽、咯痰、呼吸困难、哮喘、胸闷、唇甲紫绀等症状,痰瘀是形成慢阻肺病病因病机的主要环节,并贯穿于慢阻肺病的重要治疗原则中.
作者:陈泽生 刊期: 2005年第14期
1病例患者,男,74岁,12年前因前列腺肥大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VP),近半年来感双下肢浮肿来院就诊.实验室检查:BUN 20mmol/L,CR 150umol/L.尿常规:pr(++).超声表现:双肾体积增大,形态饱满,肾实质回声变薄,薄处仅显示为一光带样强回声,较厚处约达6mm,集合系统分离宽约38mm,双侧输尿管均扩张,膀胱充盈差,腔内示一约25×15mm2强回声,滚动征阳性,后伴声影.前列腺增大,内腺区表现为多个强回声,范围约34×24mm2,后方伴声影,外腺区为少许前列腺组织回声.超声诊断:尿道前列腺部及膀胱结石并双肾盂重度积水.X线诊断:膀胱、前列腺结石.于数日后手术取出结石.
作者:武国良;崔华静;秦毅 刊期: 2005年第14期
目的回顾总结80例耻骨后前列腺摘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经验. 方法经耻骨后切开前列腺包膜,钝性和锐性相结合切除前列腺,完整保留尿道. 结果术后72例排尿通畅有力,3例短暂性尿失禁,5例症状改善不明显.另有2例出现渐进性排尿困难. 结论前列腺增生的程度不是能否选择此术式的主要依据,对中叶突入膀胱明显(3cm以上)者应慎重选择,有条件的情况下术前应通过尿动力学检查筛选患者.
作者:陈景宇;廖锦先 刊期: 2005年第14期
超声检查可清楚地显示胃壁的层次及其与周围组织、器官的毗邻关系;能显示胃癌的部位、大小、形态、内部结构,发现恶性肿瘤的生长方式及其浸润深度和范围、腹腔转移等.对胃癌诊断率达95%以上,已成为胃镜、X光造影检查的可靠互补诊断方法.超声的应用使胃癌诊断水平由定性诊断进入到定量诊断的新的研究领域[1].
作者:丁玫 刊期: 2005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