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国辉;曾瑞
目的研究第二足趾改形方法,使再造后的手指外形更美观、感觉、功能更佳.方法切取第二足趾趾甲皮瓣的同时游离并切取带翼状组织瓣的拇趾腓侧皮瓣,将拇趾腓侧皮瓣嵌入第二足趾跖侧,拇趾腓侧皮瓣上的翼状组织瓣嵌入第二足趾中部两侧皮下.结果再造10例10指全部成活,嵌入的拇趾腓侧皮瓣也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24个月,再造的拇指(第二足趾)的外形、功能、感觉,较传统的脱套伤术式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拇趾腓侧皮瓣嵌入第二足趾趾甲皮瓣,能较好地改变第二足趾外形,使之更接近正常的手指,改善术指外观及功能.
作者:邬宇辉;连东;江春苗 刊期: 2005年第23期
目的了解麻醉镇痛药的临床应用情况及用药趋势.方法对我院2003~2004年麻醉镇痛药的应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用于癌症止痛的麻醉镇痛药用药频度居前二位的是哌替啶注射液和芬太尼注射液;哌替啶注射液的用量居高不下,吗啡制剂用量明显不足.结论癌症止痛治疗中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
作者:周志祥;周茂万 刊期: 2005年第23期
病情观察是指对病人的病史和现状进行全面系统了解,对病情作出综合判断的过程.病史方面,包括病人患病前后的精神体质状况、环境及可能引起疾病的有关因素等情况;现状是指病人对当前病状的诉述.护理人员运用望、闻、问、切四种诊法,对病人的精神、音容、举止、言谈等情况进行细致观察,为诊断、治疗和护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张继红;毋桂兰;史晓霞 刊期: 2005年第23期
荨麻疹是因过敏源引起的一种反复性疾患,随着环境污染加剧,食物丰富及食品添加剂的增多,近年来小儿荨麻疹发病呈上升趋势,且反复发作缠绵数月或数年.
作者:井桂芝;魏学兰;万里华 刊期: 200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CA-50血凝仪试剂预热时间对PT(凝血酶原时间)、APT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Fib(纤维蛋白原)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将试剂在CA-50血凝仪上分别预热不同的时间后,对同一混合新鲜血浆进行PT、APTT、Fib测定,其结果与参考值(试剂预热20分钟所测得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STAGO试剂和Dade试剂的结果均显示PT、Fib在试剂预热60min(分钟)内结果变化不明显(P>0.05),APTT在35 min内结果变化不明显(P>0.05),而在45min和60min时结果有显著变化(P<0.05). 结论PT、Fib试剂在CA-50血凝仪上预热60min内可安全使用,APTT则要求试剂预热时间不超过35 min.
作者:谭渊志 刊期: 200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急诊抢救室物品管理新方法.方法成立五常法推行小组,将五常法运用于急诊抢救室的物品管理.结果开展五常法活动后,急救仪器完好率达100%,急救物品齐全,无缺漏现象,存取物品迅速有效,创造了整齐、清洁的环境,提高了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增强了团队精神.结论五常法管理有效地提高了急诊抢救室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刘丽芳;伍玉琴 刊期: 2005年第23期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医院进程的新形势下,医院思想政治工作能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倡导文明、科学的医疗服务理念,是医院思想政治工作面对的永久课题.要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用创新的理念来高度重视人文关怀,就是要尊重人、关心人、教育人,去启发人、调动人、激励人,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潜能来推动医院医疗工作的不断发展.
作者:张建民;张丽萍 刊期: 2005年第23期
2004年,某基层医院先后在住院病人医疗需求艾滋病毒(HIV)抗体筛检中发现二例HIV抗体阳性病例,因为他们是该工作开展以来发现的第1、2例,其临床处理的经过难免疏漏,现报告并评析如下:
作者:胡寒平 刊期: 200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l)早期喂养方法.方法将收住NICU的VLBWI 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胃管持续喂养,对照组采用胃管间断喂养,观察胃潴留、胃食管返流和呕吐、腹胀、并发症、经口喂养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胃潴留、胃食管返流和呕吐、腹胀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经口喂养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明显缩短,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VLBWI早期给予胃管持续喂养可减少胃潴留、胃食管返流和呕吐、腹胀及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经口喂养时间和恢复出生体重时间.
作者:孙钦迎;季大洪 刊期: 200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38例胫骨远端骨折,依据分型,分别用外固定支架及内固定治疗.结果随访6~13个月,根据Olerud评定标准:优20例,良14例,差4例.优良率89.47%(34/38).结论无论是外固定支架或内固定治疗,均可使骨折端良好复位,固定可靠,可早期下床功能锻炼.
作者:安尼瓦尔 刊期: 2005年第23期
本文所提的腰切口是指第十一肋间切口,切口起于骶棘肌外缘第十一肋间隙,经过第十二肋骨尖端斜向前下,顺切口方向切开背阔肌、腹外斜肌、下后锯肌、第十一肋间肌、腰背筋膜及腹内斜肌,并且肋间神经穿越切口.术中有时损伤肋间神经或肋间神经影响手术操作,这时有些术者就习惯性切断肋间神经.为此笔者进行了腰切口保留肋间神经与腰切口不保留肋间神经的临床比较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涛;左少伟 刊期: 2005年第23期
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妇女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的疾病之一,TSGF(肿瘤相关物质联合检测试剂)是一种可以简便快速地用于恶性肿瘤早期辅助诊断的产品.文献报道它具有广谱性,敏感性和特异性等特点.CA125(糖类抗原125)是一种与卵巢癌相关的抗原.我们通过对恶性肿瘤患者及正常妇女血清中TSGF,CA125的测定和对比评估,认为TSGF、CA125联合检测可提高妇科恶性肿瘤的阳性诊断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施金俏;俞北伟 刊期: 2005年第23期
自1993年我院开始使用益眼明口服液治疗未成熟期老年性白内障,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从1994年12月开始设立了对照组,对20例40只眼未成熟期老年性白内障进行治疗对比观察,报道如下.
作者:邓裕忠 刊期: 2005年第23期
通过重用附子,治疗寒痹重症;常量久服治疗慢性肝胀之症.提示附子虽为有毒之品,只要正确掌握用药法度,效若桴鼓而有故无殒.
作者:熊新年 刊期: 2005年第23期
1病例患儿,女,16岁,因眼干、流泪、球结膜充血三天,于眼科就诊,给予氯霉素眼水、无环鸟苷眼水点眼,未见效,且进食时食物留滞在齿,流口水,遂来儿科就疹.
作者:井桂芝;魏学兰 刊期: 2005年第23期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其发病仅次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直接危害人类的健康.近年来,我科在应用中药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上取得了一些进展,本文论述了中药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辩证分型,治疗法则,发病机制的研究.
作者:郭彩华 刊期: 200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肿瘤病人的影响.方法观察组入院后行全面心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纽平均住院5.2天,严重骨髓抑制6例,完成4-6周期化疗84例;对照组平均住院8.61天,严重骨髓抑制26例,完成4~6周期化疗61例.结论在临床中我们不仅要重视病人的治疗,又要对肿瘤病人的认知能力和情感方面的变化给予高度重视.
作者:余彩玲 刊期: 2005年第23期
我院自1990年以来采用腹直肌前鞘减张切开法缝合治疗腹股沟疝复发53例,其中首次手术后首发病47例.二次手术复发者6例.经临床随诊观察1~6年,复发率极低,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友华 刊期: 200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对创伤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救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7月~2005年7月我院急诊科1 42例创伤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临床资料.结果1 42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中复苏成功率为78.9%,创伤病死率为21.1%.结论创伤早期合理扩容,把握创伤后第1 h黄金时刻,是复苏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素文 刊期: 200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青年终末期肾病(EsRD)的血液透析病人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以期早期发现及干预治疗,延长透析病人的寿命.方法选择1996年1月~2003年12月血液透析合并心脑血管疾病EsRD青年病人5 7例,与同期血液透析74例中老年病人为对照组,分析其存在的心脑血管疾病及危险因素.结果57例青年血液透析病人,38.6%,47.3%和35.1%病人存在吸烟、不合理膳食的生活习惯及精神心理状态,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24.3%33.8%和23.0%);而心脑血管病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不良的生活习惯及精神心理状态是青年人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但其是可改变和纠正的,全面控制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多个因素,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作者:张敏 刊期: 2005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