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麻醉镇痛药应用分析

周志祥;周茂万

关键词:麻醉镇痛药, 用药频度, 分析, 合理用药
摘要:目的了解麻醉镇痛药的临床应用情况及用药趋势.方法对我院2003~2004年麻醉镇痛药的应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用于癌症止痛的麻醉镇痛药用药频度居前二位的是哌替啶注射液和芬太尼注射液;哌替啶注射液的用量居高不下,吗啡制剂用量明显不足.结论癌症止痛治疗中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宫颈癌放疗后阴道炎症的护理

    女性生殖系统与外界相通,易受细菌、原虫、霉菌等病原微生物感染.急性期外阴肿胀而导致行走困难.进入慢性期,局部干燥,奇痒难忍,往往影响睡眠,甚至将外阴搔破.宫颈癌放射治疗后可以引起阴道放射性炎症改变,老年宫颈癌放疗后阴道炎症出现早,症状重,治疗困难.近几年我们对这些老年宫颈癌放疗后阴道炎症采用阴道冲洗加维生素E和雌激素局部用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局部用药可以增加阴道粘膜抵抗力及抑制细菌生长.

    作者:陈丽洁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的修复

    目的探讨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的修复方法.方法根据鼻畸形的特点和形成原因,手术切口沿鼻翼缘轮廓线、鼻小柱基底,充分显露鼻翼软骨,使鼻翼外侧脚旋转复位,鼻腔填塞预制纱垫以利塑形;同期延长鼻小柱.结果22例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患者均得到满意外观,惠侧鼻翼隆起,恢复正常弧度,鼻孔对称,切口隐蔽,术后瘢痕不明显.结论依据鼻畸形特点及形成原因个性化设计鼻翼缘、鼻小柱基底切口并妥善处理鼻翼软骨的修复方法合理,操作简单,灵活性强,动态效果满意,并发症少,瘢痕不明显.

    作者:巫国辉;李小林;曾瑞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老药在流行性腮腺炎治疗中的应用

    潘生丁(双嘧达莫)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对冠状血管有较强的扩张作用,可显著的增加冠脉流量,增加心肌供氧量.西米替丁(甲氰咪胍)是一种选择性的H2受体拮抗剂,能有效地抑制组胺五肽胃必肽等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而用于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等.常服用潘生丁或西米替丁的患者不易感冒.我们将这些老药用于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现介绍如下:

    作者:井桂芝;魏学兰;刘劼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喉癌放疗的护理

    喉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切除肿瘤是治疗的主要手段,由于T4型喉癌易出现肿瘤浸润播散,需采取综合治疗措施.我院自1996年1月至2004年10月共行手术加放疗治疗喉癌75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李淑英;李学芹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54例腰部切口手术保留肋间神经效果分析

    本文所提的腰切口是指第十一肋间切口,切口起于骶棘肌外缘第十一肋间隙,经过第十二肋骨尖端斜向前下,顺切口方向切开背阔肌、腹外斜肌、下后锯肌、第十一肋间肌、腰背筋膜及腹内斜肌,并且肋间神经穿越切口.术中有时损伤肋间神经或肋间神经影响手术操作,这时有些术者就习惯性切断肋间神经.为此笔者进行了腰切口保留肋间神经与腰切口不保留肋间神经的临床比较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涛;左少伟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白色念珠菌感染者的抗菌药物耐药性调查

    白色念珠菌是一种卵圆形芽生酵母样菌,为呼吸道、胃肠道和女性生殖道粘膜的正常菌,在体力衰竭或免疫受抑制的患者身上都能引起全身性进行性疾病.我们对2004年1月至2005年8月自临床分离的白色念珠菌感染者的抗菌药物耐药性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作者:苏雪梅;魏学兰;牟晓雪;郝宗春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颞深筋膜翻转在大骨瓣减压术中应用76例分析

    颞深筋膜翻转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后行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中,能避免传统大骨瓣减压术的各种并发症,对于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下次颅骨修补创造了条件.

    作者:胡志斌;罗庆勇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办公自动化条件下文书立卷的改革及其方法

    办公自动化,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各种现代办公技术与设备,迅速、准确地处理各种信息、,提高办公效率.它与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改变传统的办公手段与方式,收集、存贮、使用与日俱增的大量信息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同时也给文件与档案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作者:王占海;王海英;曲卫华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黄芩单味使用功效亦佳

    目的阐述黄芩单味使用的功效.方法可用酒精浸出液、研末、糊丸或水煎服用.结果单味黄芩味专力宏功效显著.

    作者:黄国升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儿童哮喘的护理

    小儿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儿科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近年来虽然防治哮喘的药物越来越多,但其患病率和病死率并没有下降.由于遗传、气候、生活条件的诸多因素的影响,儿童哮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及生活、学习,也给患儿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因此,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哮喘的病因、诱因、预防、治疗及护理是哮喘控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现综述如下:

    作者:李素芬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溃疡性结肠炎保留灌肠肛管插入深度的探讨

    为了减轻保留灌肠时病人的便意感,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的治愈率,本文对保留灌肠的肛管插入深度进行探讨,现将12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治疗组和观察组,在其余条件无差异的情况下,治疗组将肛管插入深度20~35 cm,对照组按常规插管,观察两组惠者便意感,保留时间及治愈率等情况,结果表明肛管插入深度20~35 cm时药物保留时间延长,便意感减轻,治愈率明显提高.

    作者:余彩玲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肝功能实验及临床评价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具有复杂的结构和生理功能.在不同种类的肝胆疾病及同一病变的不同时期其病理变化也大不相同,由此而获得的肝功能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也不一样,任何单项实验室检查,仅能反映肝脏功能的某个侧面,在临床上如何全面地选择和恰当地应用肝功能试验对于肝脏疾病的诊断、疾病的严重程度、转归及预后的判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了解每项试验的临床意义对于综合评价肝脏功能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苏雪梅;田瑞红;牟晓雪;郝宗春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钻孔抽吸对膝骨性关节炎骨内压变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钻孔抽吸对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健康家兔32只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钻孔抽吸治疗组,B组为空白对照组.通过管型石膏伸直位固定家免右膝关节造成右膝骨性关节炎模型.造模后6周A组给予钻孔治疗,7、8周给予钻孔抽吸治疗.B组喂以普通饲料,不予任何治疗.A、B组同时于造模前和造模后5、6、7、8周抽样作右股骨、胫骨骨内压测定.结果伸直位固定右膝关节5周后两组骨内压显著升高(P<0.01),A组于6、8周骨内压有明显下降(P<0.05),7周变化不明显(P>0.05),伸直位固定膝关节能有效造成骨内持续高压.B组于6、7、8周骨内压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钻孔抽吸疗法能有效降低骨内压,延缓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王羿;苏军;胡建山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通脉宁治疗脑梗死的实验及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通脉宁胶囊对实验性大鼠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及对脑梗死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用wistar大鼠结扎颈总动脉,形成急性脑缺血模型,然后采用不同用药方案观察对大鼠脑含水量及脑血管通透性的影响.另将20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2例)和对照组(100例),也采用不同用药方案,观察其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通脉宁对大鼠脑缺血模型的脑含水量及脑血管通透性有明显的影响;对脑梗死患者显效率为79.4%,总有效率为97.0%,与对照组比较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实验结果与临床疗效证明通脉宁为一治疗脑梗死的有效制剂.

    作者:季大洪;苏存胜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36例分析

    我院自2000年6月至2003年6月采用断流术加食道下段离断吻合术治疗门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3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朝晖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胸腰椎骨折前路减压重建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骨折的前路手术方法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02年9月至1005年5月收治的25例相关患者的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经过随访发现,本组病例术后脊柱高度及神经功能恢复满意.结论胸腰段脊柱骨折经前路减压重建安全可靠,减压彻底,可充分重建脊柱的稳定性.

    作者:王鑫;荆鑫;张明建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258例育龄妇女死亡原因分析

    为科学的制定干预措施,有效降低育龄妇女死亡率,提高女性的平均寿命.本文对1999年1月至2004年12月死亡的258例育龄妇女死亡原因进行分析.

    作者:黄英云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偏振红外光与神经阻滞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疼痛的探讨

    目的探讨偏振红外光疼痛治疗仪复合神经阻滞在慢性软组织损伤疼痛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评价疼痛门诊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疼痛患者90例,随机分为单纯神经阻滞Ⅰ组,单纯偏振红外光照射Ⅱ组和神经阻滞后加偏振红外光照射Ⅲ组.结果3种治疗方法均有明显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Ⅲ组神经阻滞治疗次数少于Ⅰ组,偏振红外光照射治疗次数少于Ⅱ组,复发率明显低于Ⅰ、Ⅱ组(P>0.05).结论偏振红外光照射加神经阻滞治疗慢性软组损伤性疼痛效果明显优于单纯治疗.

    作者:吴秀芳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益眼明口服液治疗未成熟期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观察

    自1993年我院开始使用益眼明口服液治疗未成熟期老年性白内障,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从1994年12月开始设立了对照组,对20例40只眼未成熟期老年性白内障进行治疗对比观察,报道如下.

    作者:邓裕忠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加强管理、有效提高护士论文撰写能力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护理学也得到了飞跃性发展.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技术的日新月异,新技术、新项目、新学科的出现,都为护理人员的脱颖而出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市场.同时也对护士专业水平、边缘学科知识的掌握、论文撰写等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几年来,我院组织、实施护理人员撰写论文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王旭菲;胡丽莎 刊期: 2005年第23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