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植入性前置胎盘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止血1例

欧素兰;黄玉

关键词:植入性, 前置胎盘, 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 胎动, 早孕反应, 阴道流血, 产前检查, 入院前, 住院, 孕期, 月经, 患者, 腹痛, 病例
摘要:1病例患者张鬃,22岁,住院号20013953,因停经40+4周,胎动频繁1天多,于2003年10月23日入院,末次月经2003年1月12日,停经后早孕反应不明显,停经4个月多开始感觉胎动,孕期无阴道流血及腹痛,未定期行产前检查.入院前1天多感觉胎动频繁.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危害急诊科护士身体健康的相关因素及预防

    通过对年龄24~45岁、从事急救工作5年以上的40名急诊科护士身体健康状况的调查.发现有60%的人睡眠障碍,58%的人感到头疼,12%的人有腰椎疾惠,15%的人有下肢静脉曲张,85%的人有疲乏感.危害急诊科护士身体健康的因素客观存在,找出危害因素并进行了多方位的分析,提出了可行的预防措施.

    作者:李素芳;张亚琴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佐用参附注射液治疗晚期COPD并发呼衰、心衰47例

    目的观察和研究参附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呼吸功能及血气分析影响情况,并进一步评价参附注射液治疗慢阻肺肺心病并发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对47例均为COPD并发肺部感染引起呼衰、心衰的住院患者佐用999参附注射液50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连用7~10天.并动态观察病人症状,血压、呼吸功能,血气分析等,并评估疗效.结果47例病人经佐用参附注射液治疗后43例病人咳,痰,喘等症状明显缓解,血气分析各项指标均有好转,心功能指数均明显改善.其中PH值好转者有13/15,低氧血症改善者有43/47,低血压纠正者有30/31,心功能改善者有43/47.经统计分析临床缓解率达到91%,临床疗效满意,且未见明显相关不良反应.结论临床上佐用参附注射液治疗,能使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血压恢复正常,减少对升压药物的依耐.能缓解肺动脉高压,改善氧合,改善呼吸功能,提高病人血氧含量,疗效确切.

    作者:曾海涛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54例腰部切口手术保留肋间神经效果分析

    本文所提的腰切口是指第十一肋间切口,切口起于骶棘肌外缘第十一肋间隙,经过第十二肋骨尖端斜向前下,顺切口方向切开背阔肌、腹外斜肌、下后锯肌、第十一肋间肌、腰背筋膜及腹内斜肌,并且肋间神经穿越切口.术中有时损伤肋间神经或肋间神经影响手术操作,这时有些术者就习惯性切断肋间神经.为此笔者进行了腰切口保留肋间神经与腰切口不保留肋间神经的临床比较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涛;左少伟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的修复

    目的探讨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的修复方法.方法根据鼻畸形的特点和形成原因,手术切口沿鼻翼缘轮廓线、鼻小柱基底,充分显露鼻翼软骨,使鼻翼外侧脚旋转复位,鼻腔填塞预制纱垫以利塑形;同期延长鼻小柱.结果22例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患者均得到满意外观,惠侧鼻翼隆起,恢复正常弧度,鼻孔对称,切口隐蔽,术后瘢痕不明显.结论依据鼻畸形特点及形成原因个性化设计鼻翼缘、鼻小柱基底切口并妥善处理鼻翼软骨的修复方法合理,操作简单,灵活性强,动态效果满意,并发症少,瘢痕不明显.

    作者:巫国辉;李小林;曾瑞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青年血液透析病人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青年终末期肾病(EsRD)的血液透析病人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以期早期发现及干预治疗,延长透析病人的寿命.方法选择1996年1月~2003年12月血液透析合并心脑血管疾病EsRD青年病人5 7例,与同期血液透析74例中老年病人为对照组,分析其存在的心脑血管疾病及危险因素.结果57例青年血液透析病人,38.6%,47.3%和35.1%病人存在吸烟、不合理膳食的生活习惯及精神心理状态,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24.3%33.8%和23.0%);而心脑血管病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不良的生活习惯及精神心理状态是青年人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但其是可改变和纠正的,全面控制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多个因素,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作者:张敏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中药防治妇女药物流产分析

    目的研究中药对药物流产不全的影响.方法选择156例药流妇女,分为2组,中西药同时服用组(A组),纯服西药组(B组).观察出血情况和B超探查的蜕膜和积血残留情况.结果加服中药组药物流产的成功率明显大于纯服西药组.结论中药可防治药流不全.参加文献1.徐剑平,王惠丽,丁益凤等.桂枝茯苓胶囊配合药物流产150例分析.中医杂志,1999,40(8):486.2.吕英,成云水.中药防治妇女药物流产不全临床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04,6(6):19.

    作者:郭彩虹;任志亮;郭彩华;郭彩霞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机械通气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衰竭

    急性呼吸衰竭(ARF)是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常见的并发症及死亡原因,及时、合理的辅助通气治疗是成功抢救这类病人的关键措施.我院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采用辅助通气抢救AOPP致ARF68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蔡斌;刘其国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西米替丁配合复方茶碱片治疗小儿顽固性荨麻疹

    荨麻疹是因过敏源引起的一种反复性疾患,随着环境污染加剧,食物丰富及食品添加剂的增多,近年来小儿荨麻疹发病呈上升趋势,且反复发作缠绵数月或数年.

    作者:井桂芝;魏学兰;万里华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宫颈癌放疗后阴道炎症的护理

    女性生殖系统与外界相通,易受细菌、原虫、霉菌等病原微生物感染.急性期外阴肿胀而导致行走困难.进入慢性期,局部干燥,奇痒难忍,往往影响睡眠,甚至将外阴搔破.宫颈癌放射治疗后可以引起阴道放射性炎症改变,老年宫颈癌放疗后阴道炎症出现早,症状重,治疗困难.近几年我们对这些老年宫颈癌放疗后阴道炎症采用阴道冲洗加维生素E和雌激素局部用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局部用药可以增加阴道粘膜抵抗力及抑制细菌生长.

    作者:陈丽洁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丙种球蛋白与甲基强的松龙联合治疗急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出血性疾病,急性ITP起病急,血小板低(<20×109/L),出血严重者,随时可因颅内出血而危及生命.因此,在短期内提高血小板数,以控制出血症状是本病治疗的关键.我院自2002年2月~2004年8月采用氟美松静滴,甲基强的松龙静滴和甲基强的松龙加大剂量丙种球蛋白(HDIVIG)等3种方案治疗急性ITP患者45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旭明;申忠元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浅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与维护

    静脉留置套管针由于其外套管的柔韧、无害及低刺激性,可保持静脉的通畅,保证持续或间断给药,使病人在整个输液过程中感觉舒适,并减少了普通头皮针反复多次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及对浅表静脉的损伤,减轻了患者对输液的心理压力,便于临床用药、急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置管操作简便成功率高,并为许多患者所接受及许多护士所掌握,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郑丁星;粱顺妹;陈淑莺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腮腺炎并发胰腺炎1例

    1病历摘要患儿,女6岁,近一月反复上腹疼痛,呈阵发性隐痛.三天前出现阵发性发热,体温高39℃,伴右耳垂下肿痛,上腹疼痛加剧,次数增多,并出现呕吐胃内食物,每日2~3次,无腹泻、咳嗽、头疼.在医院外治疗不缓解收住院.

    作者:李国荣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6例直肠平滑肌肉瘤临床分析

    直肠平滑肌肉瘤是消化系统较少见的恶性肿瘤.直肠平滑肌的肉瘤常起源于直肠下段的肌肉层,由异型的平滑肌细胞增生而形成肿瘤.因其对化疗及放疗均不敏感,故手术治疗是治疗中唯一有效的手段.本院3年以来共收治6例此类患者,现对其作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梁剑亮;张奄锋;江泉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36例分析

    我院自2000年6月至2003年6月采用断流术加食道下段离断吻合术治疗门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3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朝晖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125I粒子组织间永久植入在膀胱癌综合治疗中的研究

    目的探讨组织间放射性碘-125(125I)微粒近距离放疗在膀胱癌综合治疗中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短期疗效.方法2000年5月~2005年8月我们应用放射性125I粒子术中植入法综合治疗膀胱癌34例,在治疗计划系统指导下植入放射性125l粒子,平均每例使用125I柱子8粒,术后按常规方法定期膀胱内灌注化疗药物.结果 34例病人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发生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经盆腔摄片证实放射性粒子的位置无变化.所有病人手术后均定期复查B超及膀胱镜并经过半年至4年的随访.其中3例死于膀胱癌远处转移,1例死于脑血管意外.余30例中复发5例,复发率16.7%,但均为其它部位复发,局部复发率为0%.余15例存活良好.结论通过术中直视下顺利地将125I粒子植入病灶内进行组织间放疗治疗膀胱癌,疗效较好,且安全.

    作者:张志杰;赵景良;陈建军;王彩军;陆东权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驻岛人员急救工作探索

    驻岛人员的急救工作,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为受重视.作为危重病抢救的前提,各级医疗单位对它的认识也逐步提高.本文介绍了我单位在十三年中开展的急救工作,并做了一些探索性的思考:

    作者:陈军春;徐春晴;徐玲玲;王兵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CA-50血凝仪试剂预热时间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CA-50血凝仪试剂预热时间对PT(凝血酶原时间)、APT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Fib(纤维蛋白原)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将试剂在CA-50血凝仪上分别预热不同的时间后,对同一混合新鲜血浆进行PT、APTT、Fib测定,其结果与参考值(试剂预热20分钟所测得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STAGO试剂和Dade试剂的结果均显示PT、Fib在试剂预热60min(分钟)内结果变化不明显(P>0.05),APTT在35 min内结果变化不明显(P>0.05),而在45min和60min时结果有显著变化(P<0.05). 结论PT、Fib试剂在CA-50血凝仪上预热60min内可安全使用,APTT则要求试剂预热时间不超过35 min.

    作者:谭渊志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护理

    胰岛素泵能模拟人体胰腺分泌胰岛素,可在24h内持续控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在正常范围.我科于2004年8月引进美国MiniMed公司的MiniMed508胰岛素泵,对5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强化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江华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溃疡性结肠炎保留灌肠肛管插入深度的探讨

    为了减轻保留灌肠时病人的便意感,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的治愈率,本文对保留灌肠的肛管插入深度进行探讨,现将12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治疗组和观察组,在其余条件无差异的情况下,治疗组将肛管插入深度20~35 cm,对照组按常规插管,观察两组惠者便意感,保留时间及治愈率等情况,结果表明肛管插入深度20~35 cm时药物保留时间延长,便意感减轻,治愈率明显提高.

    作者:余彩玲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护理安全与风险管理

    医疗服务行业是一种高技术、高风险行业,如何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理医疗服务过程中各类风险,加强主动服务意识,增强护理操作的严谨性,规范护理文书书写,提高护理管理人员和广大护士对护理安全及风险管理的认识,从而确保患者的身心健康,为患者提供满意优质的服务,已成为当前医院护理工作所面临的重要而迫切的课题.

    作者:徐健;冀爱萍 刊期: 2005年第23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