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爱国
小儿热性惊厥是婴幼儿常见的急症之一,发生率约为4%-5%.其原因复杂,至今尚不完全清楚.近年来,电解质在热惊厥病理生理中的变化及作用受到重视.为了探讨小儿热性惊厥与血清Na、血清Ca的关系,笔者对268例热性惊厥患儿进行了血清Na、血清Ca的监测,并对其与热性惊厥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作者:张玲玲;李瑛;邢美和;战永才 刊期: 2005年第24期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内科的危重疾病,其近期及远期预后均不佳,临床上常见室壁瘤形成,且心力衰竭发生率极高,这些均与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有关.故了解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相关因素对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很有帮助.本文就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相关因素作一综述.
作者:王红月;刘全 刊期: 2005年第24期
噪声有对人产生生理损伤的影响,使人引起种种心理反应的影响以及语言干扰的影响等.根据噪声对生理损伤的程度大致分为稳态性噪声和脉冲性噪声.
作者:张桂萍;尹慧;刘英 刊期: 2005年第24期
肿瘤标志物是指由肿瘤细胞所产生,存在于血液、细胞、组织或体液中,反映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物质,包括蛋白质、激素、酶和多胺等,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肿瘤标志物大多是肿瘤相关抗原.这些标志物并非肿瘤细胞所特有,而是由于肿瘤细胞的表达量明显增加,从而与正常细胞之间存在量的差异.肿瘤标志物大多无器官特异性(广谱标志物),同一种肿瘤可含一种或多种标志物,而不同肿瘤或同种肿瘤的不同组织类型既可有共同的标志物,也可有不同的标志物.
作者:陈鸣放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应用新型容量型漂浮导管观察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中吻合不同的血管分支时血液动力学指标的变化,为选择有效的指标提供参考.方法18例患者行OPCABG,监测术前、吻合前降支、对角支、右冠状动脉和近端5个时间段的中心静脉压(CV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右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RVEDVI)以及右室射血分数(RVEF).结果与术前相比,吻合前降支、对角支、右冠状动脉时CVP和PCWP均较术前显著增高(P<0.05),RVEDVI和RVEF无显著差异.结论OPCABG术中吻合各支血管期间,不能仅通过PCWP和CVP来判定心室容量负荷,应参考RVEDVI值并结合RVEF的变化综合考虑右室容量负荷、收缩性和后负荷的动态变化.
作者:施韬;史宏伟;朱健明 刊期: 2005年第24期
当前,我国的医院进行着一系列的改革,为保证医院改革的顺利进行和健康发展,医院的安全保卫工作应研究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相应的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刘旌彩 刊期: 2005年第24期
2004年我院抗感染药物管理小组共检查了10003份出院病历,共发现以下问题:(1)使用率高,其中6648份使用了抗感染药物,使用率达66%,较有关报道无显著差异[1].(2)超权限使用抗感染药物.(3)抗感染药物使用指征太宽.(4)抗感染药物使用后细菌培养、药敏试验比率低,仅37.5%,较相关数据高[2].
作者:孙华 刊期: 2005年第24期
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病情平稳可出院.由于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是高科技产品,非专业人员对其了解不多,患者对植入人体后的注意事项更是知之更少,因此,健康教育就显得更为重要.
作者:杨晓敏;陆新娟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初步探讨围手术期康复新液在合并糖尿病的结直肠癌Ⅰ期切除吻合术预防吻合口瘘的意义.方法分析1991年10月-2005年2月行肠切除Ⅰ期吻合术的290例结直肠癌病例,研究糖尿病、康复新液围手术期应用两因素对吻合口瘘发生率的影响.结果病例总数290例(其中合并糖尿病61例),康复新液试验组(A组):术后发生吻合口瘘7例(占7.5%),A组中41例合并糖尿病者发生吻合口瘘5例(占12.2%);对照组B组(未应用康复新液者):吻合口瘘20例(占10.2%),B组中20例合并糖尿病者发生吻合口瘘8例(占40.0%);B组中糖尿病病人吻合口瘘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病人(Cc2=18.25,P<0.005).合并糖尿病组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康复新液,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明显降低(Xc2=4.65,P<0.05).结论康复新液围手术期应用明显降低糖尿病病人吻合口瘘发生率,对结直肠癌行肠切除Ⅰ期吻合术提倡康复新液围手术期应用,可以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率.
作者:薛文 刊期: 2005年第24期
临床实习作为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巩固、提高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各种基本医疗技能,熟悉医院各项制度,培养良好医德医风的重要环节,是医学生毕业后能胜任医疗这个神圣职责的重要途径.然而,近年来,由于医疗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以及学生毕业后自择职业、考研等方面的影响,临床实习质量滑波的局面令人担忧.如何扭转这一局面,提高临床学习质量已迫在眉睫.本文就临床实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作者:张金荣;冯亚彬;沈立 刊期: 2005年第24期
护理管理是医院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院内感染控制的好坏则是体现现代医院管理的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特别是经过了SARS以后,更加重视了院感的控制.护理工作是造成医院感染和控制感染的重要环节,而门诊病人的流动量大,且首次就诊的较多,此时要求护士严格把好消毒隔离关,同时要求护理管理者把护理管理贯穿护理工作的全过程.
作者:蒋瑞芬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制备头孢唑啉钠眼膏剂,用于治疗儿童眼部细菌感染.方法用HPLC法测定头孢唑啉钠眼膏剂的含量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制剂稳定,平均回收率95.6%,临床总有效率达96.5%.结论头孢唑啉钠眼膏剂制备简单,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王永玲;王清理;康银丽;陶健 刊期: 2005年第24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脊髓损伤并截瘫患者的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随着对该病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该病的危害,如何防止该病的发生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我科自2001年3月至今将足底泵应用于28例脊髓损伤并截瘫的病人,有效的防止了该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于秀丽;孙永美 刊期: 2005年第24期
临床上经常遇到一些已失去手术机会的晚期胃癌患者,而常规化疗和放疗的疗效尚不理想.我院从1997-2000年对34例晚期胃癌患者行介入治疗,收到较好效果.
作者:陈正兵;何世明 刊期: 2005年第24期
肢体血管损伤较常见,且常与四肢骨折、神经损伤和软组织伤同时存在,其主要危险是致命大出血和肢体缺血坏疽.近年来,由于血管外科的发展,主张在保证生命安全的前提下,首先考虑行血管修复,重建血液循环,恢复肢体功能.现将我院自1990-2004年间共收治四肢血管损伤10例的救治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梁润祥 刊期: 2005年第24期
1病例资料患者,男,51岁.因返酸月余来我院就诊,拟诊为返流性食管炎.胃镜示食管下段糜烂,后壁见一直径1cm广基息肉样改变,表面完整.病理示食管息肉样病变,考虑来源Barrett食管.给予奥美拉唑、果胶铋、猴头菌片口服.3个月后胃镜复诊见食管下段病变明显改善,息肉消失.在原息肉部位活检,病理示Barrett食管.
作者:赵静;张建;赵恒华 刊期: 2005年第24期
崇尚和谐,是时代的呼唤,医院作为社会大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也需要和谐.和谐医院是医患之间、医院内部、医院与社会关系匀称、均衡、稳定的医院;是各种医疗资源兼容共生,形成合力,共同发展的医院;是医疗、服务行为规范、井然有序的医院;是职工利益运筹得当、协调兼顾的医院.
作者:全晓明;席仁刚;熊慧琴 刊期: 2005年第24期
术前肌注阿托品、安定是外科手术前准备的一项常规处置用药.而致注射部位大面积感染而长期不愈合病例临床上少见.
作者:刘传友 刊期: 2005年第24期
多年来,在中医教学过程中,讲述了阴阳五行、脏象、经络、卫气营血学说.想要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和理解这些学说的实质及内容,就必须了解气化学说,将各个学说的理论相结合起来,全面的树立整体观.
作者:王苏莉 刊期: 2005年第24期
临床实习是护生从理论向实践、从学生向护士角色转变的必不可少的重要阶段.近几年,随着社会的进步,病人的维权意识增强,对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医疗护理安全更加重视,但目前我国护理教育中相关法律法规教育尚未普及,并且,以往临床实习时,带教老师只注重基础和专科护理操作及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护生法律意识的强化,从而导致护生发生护理缺陷后引起护患纠纷的机率增加.为探讨实习带教中护理缺陷发生的原因及防范对策,现将我院1998~2003年的26例实习带教中发生的护理缺陷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曲静;王燕;曲雪峰 刊期: 2005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