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
  • 国际刊号:1673-7210
  • 国内刊号:11-5539/R
  • 影响因子:1.75
  • 创刊:2004
  • 周期:旬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80-372
  • 全年订价:984.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2005年24期文献
  • 食管癌患者术后的饮食护理

    食管癌病人常由于术前食欲减退,胃肠功能紊乱,导致消瘦,免疫力下降,使手术后创口愈合延迟甚至手术失败.因此,术后合理营养及正确的饮食护理,已成为改善机体营养状态,促进机体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等不可少的重要支柱.

    作者:李英;李海红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流行性出血热病人的护理

    出血热是以发热、出血、休克为特征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能引起肾脏损害的出血热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是秋冬季节的多发病、常见病.典型的临床经过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以及恢复期几个阶段.其病程长,病情复杂,临床护理工作极其重要.根据我科2002年1月-2003年1月住院的20例流行性出血热病人的护理体会,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会花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脑髓母细胞瘤术后放疗15例的护理

    脑部髓母细胞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其生长迅速,边界不清.手术难以彻底清除.复发率高,所以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切除加术后放射治疗.此类患者经历了手术创伤,再接受放疗,明显增加了患者及家属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加之放疗中的毒副反应,可导致患者悲观、忧郁、缺乏信心,甚至终止治疗.我院肿瘤科于2003年8月-2005年8月共收治脑髓母细胞瘤术后放疗患者15例,采取特殊护理措施,达到了预期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信鸿;赵风秋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恶性胸腔积液行胸膜固定术的护理

    随着人类居住条件的逐渐恶化肺癌在香港等大城市已成为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近年来的发病率,在中国大陆地区,尤其是发达地区情况大抵如此,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是不争的事实.因种种原因,目前还难以早期发现,许多患者到医院就诊时,已属晚期,其中又以胸腔转移为常见,肺癌以及其它类型的患者一旦发展到胸腔积液绝大多数都已失去手术机会,有报道88例患者中仅4例能将肺癌完全切除,故手术价值不大,且全身化疗效果也不理想.

    作者:李星华;徐锡凤;陈志萍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的健康教育

    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病情平稳可出院.由于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是高科技产品,非专业人员对其了解不多,患者对植入人体后的注意事项更是知之更少,因此,健康教育就显得更为重要.

    作者:杨晓敏;陆新娟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重症脑卒中患者鼻饲营养及护理

    脑卒中是危害人类健康常见疾病之一,进食困难和饮水呛咳是造成重症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及营养不良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鼻饲饮食是解决进食困难的主要措施.我科自2001年1月-2005年2月共收治需鼻饲的脑卒中患者110例,及时给予鼻饲营养,无1例因营养不良及吸入性肺炎而导致死亡.总结如下:

    作者:余颖;李婕;王明霞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190例脑出血临床护理

    1995年2月-2005年2月我院收治急性脑出血病人190例,因为临床处置及时,护理得当,减少了并发症,治愈155例,死亡35例,死亡率18.4%,低于国内死亡率47%-75%的报告[1],脑出血往往引起肢体瘫痪,生活不能自理,影响生活质量,护理工作重点是稳定病人情绪,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给予及时准确的治疗和科学护理,取得病人配合,现将临床护理体会综述如下:

    作者:王华玲;沈树花;全岗山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护理工作中护患沟通的技巧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患者的护理不仅要掌握技术措施,同时也要掌握沟通技巧,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患者,为医院赢得市场.本人从事护理工作多年,在与各种患者交流过程中,深深体会到,只有在态度上真诚相待,在技术操作上精湛娴熟,在语言上和蔼可亲,才能有效地与患者沟通.

    作者:田远芳;谢洪美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健康教育在门诊输液室的应用及体会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愈来愈重视,健康教育已成为整体护理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近年来,我科对门诊输液室的病人开展健康教育,使她们提高自我保健的能力和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大大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对本科室的满意度.现将几年来健康教育在我科开展情况和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秦丽娜;蒋洁;陆静燕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肝癌介入前后的心理干预

    介入放射治疗,是应用影像设备将诊断与治疗相结合的一门新兴学科.随着我国介入放射学的迅速发展,中晚期肝癌的介入治疗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可使肿瘤缩小从而获得手术机会,或延缓肿瘤生长,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科从2002年~2004年行肝癌介入治疗60例,通过心理干预,有效的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改善了患者的紧张情绪.

    作者:黄菊花;毋桂兰;陈红芳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深静脉留置管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护理体会

    结核性胸膜炎胸水的局部治疗往往采用胸腔穿刺法.由于胸腔穿刺时不能完全抽净胸水,少量剩余胸水要靠患者自行吸收,常形成胸膜粘连,造成包裹、支气管扩张等后遗症,反复穿刺易造成胸膜多处损伤、出血、气胸.笔者近改用深静脉留置管作胸腔闭式引流来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取得显著效果.现将手术前后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谢丽娜;江国爱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谈手术室护士的自我防护

    医院工作人员在与各种传染病接触的同时,面临着在工作区域内随时被病原体感染的危险,随着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和对医院感染认识的提高,医务人员自我防护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手术室护士由于工作特殊,在完成手术配合的各个环节中,常常与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的其他医疗用品等密切接触.随着艾滋病、乙肝病毒感染、性病、结核病发病率上升,威胁手术室护士健康的潜在性因素也日益增多.其次,在消毒灭菌工作中,消毒因子、化学气体等大多对人体有害.因此,提高手术室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采取有效的自我防护措施尤为重要.

    作者:纪冬潍;曲丽玲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谈引产病人的健康教育侧重点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和发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在临床上已广泛实施,健康教育是其中的重要环节[1].笔者对2003年住院的280例中期引产病人,实施全程健康教育,并根据引产原因的不同,进行分类、分段教育,将出院前后的健康教育作为重点内容,有效地促进了病人早日康复,同时也减少再次受孕率,在减轻病人痛苦、保护其免受伤害方面,收到满意的效果.体会如下:

    作者:顾文珠;谢丽吉;王丽芬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老年性痴呆的护理管理

    痴呆是智能的衰退及人格和行为的异常,为多种原因引起的脑功能失调的一种表现,老年痴呆是持续性的.有学者认为,老年性痴呆是二十一世纪医学领域面临的大挑战.目前,我国大约有500万老年痴呆患者[1],家庭照顾和社区护理成为必然,98.3%的老年性痴呆病人家属希望医护人员能给予指导[2].护士以其拥有的思想品德素质和专业理论知识,凭借其与家庭之间存在的亲密关系和相互信任,在家庭卫生保健和护理中担当了重要角色.

    作者:王书霞;万会芳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对母婴同室产妇实施人文关怀的护理体会

    产褥期妇女全身各系统都发生明显变化,加上体力消耗,容易产生各种疾病,影响母乳喂养和自身健康的恢复,母婴同室,使产妇把过多的精力集中在婴儿身上,忽略了产褥期的自我护理,此外,大多数产妇初为人母,对新生儿护理知识不同程度的缺乏[1],使其忧心忡忡,在实践中无从下手,往往产生恐惧、悲伤、愤怒甚至怨天尤人的情绪.强调以病人为中心,改善护理工作方法,为病人提供满意的护理服务,是确定整体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或阈值的基点[2].为寻求更科学的护理方法,2004年我院儿科对新生儿室产妇实施人文护理,现将实施方法及实施前后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秀慧;赵纪霞;王雪平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四肢血管损伤的救治体会

    肢体血管损伤较常见,且常与四肢骨折、神经损伤和软组织伤同时存在,其主要危险是致命大出血和肢体缺血坏疽.近年来,由于血管外科的发展,主张在保证生命安全的前提下,首先考虑行血管修复,重建血液循环,恢复肢体功能.现将我院自1990-2004年间共收治四肢血管损伤10例的救治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梁润祥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中西医结合外侧切口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外侧切口双极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髋关节外侧切口,术后中医辨证治疗,辨证施护,服用中药(处方:桃仁、红花、赤芍、元胡、田七(先煎)、生地、栀子、防风、丹参).观察临床近远期疗效.结果功能评定90~100分为优者9例,占25%;80~89分为良者18例,占50%;70~79分为可者7例,占19.4%;小于70分为差者2例,占5.6%.结论本手术方法具有手术暴露时间短,创伤小,出血量少,便于术后护理,利于病人早期离床,术后康复快等特点.结合中医药的应用,进行辨证护理,术后指导患者自行练功,有效避免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应用髋关节外侧切口进行双极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彭济河;罗森通;冯庆烈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负压吸引术与传统引流在口底多间隙感染切开引流术中应用的比较研究

    目的通过两种引流方式负压吸引术与传统引流在口底多间隙感染切开引流中的应用的比较研究,观察负压吸引术是否优于传统引流.方法51例行口底多间隙感染切开引流术患者分成两组,分别应用负压吸引术,传统引流,通过临床观察的主客观评价标准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应用负压吸引术的患者自觉疼痛轻,痛苦小,引流时间短,住院时间短.结论在口底多间隙感染切开引流术中,应用负压吸引术优于传统引流.

    作者:王磊;吕改玲;钱洪军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阴道B超引导下卵巢巧克力囊肿穿刺注射无水乙醇灌洗的近期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卵巢经阴道B超穿刺治疗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联合介入性超声技术对16例患卵巢巧克力囊肿的育龄妇女行穿刺抽液后,再用无水乙醇反复灌洗.结果16例中无1例误诊.经治疗患者病灶消退,症状均缓解.其中7例要求生育妇女,有3例术后半年自然妊娠,2例经助孕治疗后妊娠.2例于术后半年至2年复发,复发率2/16.结论B超下经阴道穿刺并同时行无水乙醇灌洗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安全有效、微创,费用低,患者易于接受.术后配合药物治疗,一次治愈率较高.

    作者:吕蓓;陆英华;史怀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容量型漂浮导管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移植术中的应用

    目的应用新型容量型漂浮导管观察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中吻合不同的血管分支时血液动力学指标的变化,为选择有效的指标提供参考.方法18例患者行OPCABG,监测术前、吻合前降支、对角支、右冠状动脉和近端5个时间段的中心静脉压(CV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右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RVEDVI)以及右室射血分数(RVEF).结果与术前相比,吻合前降支、对角支、右冠状动脉时CVP和PCWP均较术前显著增高(P<0.05),RVEDVI和RVEF无显著差异.结论OPCABG术中吻合各支血管期间,不能仅通过PCWP和CVP来判定心室容量负荷,应参考RVEDVI值并结合RVEF的变化综合考虑右室容量负荷、收缩性和后负荷的动态变化.

    作者:施韬;史宏伟;朱健明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复方甲硝唑糊剂治疗牙周病临床疗效观察

    方法本文应用复方甲硝唑糊剂治疗牙周病58例,经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0%,两组结果经统计学处理X2=12.21,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复方甲硝唑糊剂是治疗牙周病的特效药物可有效地保留患牙.

    作者:何冰冰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甲基强的松龙,腹蛇去纤酶,氮芥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回顾性研究甲基强的松龙(MP),盐酸氮芥(氮芥),腹蛇去纤酶(降纤酶、抗栓酶)联合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1997年以来,本院所有血清HBV标记物阳性、病理诊断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患者共54例,其中≤14岁30人,>14岁24人.所有病例中HBV-DNA复制的均先给予或者同时给予干扰素α或拉米夫定治疗.甲基强的松龙用法为成人lg ivgtt qd×3d,儿童为20mg·(kg-1·d-1),ivgttqd×3d;盐酸氮芥用法为0.08mg·(kg-1·d-1)iv qd×3d;降纤酶用法为0.01u·(kg-1·d-1)ivgtt qd×3d.结果①治疗1个月时,尿蛋白消失者占33.3%,尿蛋白减少50%以上者占37.0%,尿蛋白减少25%者,占29.6%.肝功能损害(血ALT轻度升高<80u/L)占7%,未见ALT明显升高者.HBV-DNA测定见升高10倍者占7%,下降者80%,倍级相同者占13%.②治疗6个月,尿蛋白转阴总数占90%,尿蛋白降低50%以上者占5%,尿蛋白降低25%的占5%.肝功能正常者95%,血ALT轻度升高者占5%,HBV-DNA下降者占90%,增高者占3.7%,不变者占6.3%.③治疗2年,尿蛋白转阴占95%,尿蛋白降低50%者占5%,肝功能正常者95%,血ALT轻度升高者占5%,未见血ALT明显升高者.HBV-DNA测定见滴度升高10倍者占1.8%,下降者占90%,不变者8.2%.结论在积极护肝、抗病毒基础上,给予甲基强的松龙、氮芥、降纤酶联合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在总有效率,降低尿蛋白方面效果确切,而未见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刘干炎;王水华;王国斌;涂丽萍;陈邦明;伍宏泽;吴景芳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35例临床报告

    目的了解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征及发病现状,明确EB病毒感染对儿童的危害.方法对我院2002年至2005年3月儿科收住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135例病人作临床分析.结果从本次统计来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造成多脏器功能损害,发病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近年有增多趋势,且危重病例有增多,死亡率有增高.使用更昔洛韦治疗对病程的控制有一定作用.结论临床医生必须加强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认识,力争早期诊治,适时使用抗病毒药物,以减少此病对儿童健康的危害,降低死亡率.

    作者:王文英;谢坚;何晓芸;余静;刘蓉;管利荣;杨晓兵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经皮胸腔穿刺置入深静脉导管引流在胸腔积液治疗的探讨

    目的探讨经皮胸腔穿刺置入深静脉导管引流在胸腔积液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对52例行经皮胸腔穿刺置入深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与50例传统胸腔穿刺抽液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对比.结果置入深静脉导管组胸积液缓解率明显高于胸腔穿刺抽液组,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胸腔穿刺抽液组.结论经皮胸腔穿刺置入深静脉导管引流较胸腔穿刺抽液治疗胸腔积液具有简单、方便、安全、创伤少、不易感染、治疗效果好等优点.

    作者:李东方;李江波;梁月强;陈志雄;陈以明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探讨腰椎管狭窄症的CT分型

    目的探讨腰椎管狭窄症的CT分型.方法对541例腰椎管狭窄症的术前CT分型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T分为4型,Ⅰ型:中心椎管狭窄型,Ⅱ型:侧隐窝狭窄型;Ⅲ型:椎间孔狭窄型;Ⅳ型:混合型.其中Ⅰ型104例(19.22%),Ⅱ型125例(23.11%),Ⅲ型48例(8.87%),Ⅳ型264型(48.80%).结论CT分型对腰椎管症的手术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曹院国;张秋芳;李永欢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宫腔镜检查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

    绝经后子宫出血是老年妇女常见的症状之一,宫腔镜是以大限度减少病人痛苦的微创手术,备受老年患者的青睐.宫腔镜检查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因为它能直接观察宫腔内病灶的外观形态、位置及范围,同时对可疑病灶进行定位活检,具有迅速准确的诊断价值.本文就绝经后出血的病因、诊断及宫腔镜独特的诊断方法做简要探讨.

    作者:孟秀敏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自体骨髓干细胞在心脏外科中应用的护理

    临床上需要进行外科治疗的二尖瓣疾病,常常合并有心脏扩大、舒缩能力下降,这样增加了手术风险和影响患者术后康复[1].近年来,我们将骨髓干细胞移植辅助应用于风湿性二尖瓣疾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外科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

    作者:孙仁娟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脑缺血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检测脑缺血及再灌注大鼠血浆中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的浓度变化,研究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及与肺损伤的关系.方法本实验采用48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8组:正常组、假手术组、脑缺血2h,脑缺血2h再灌注3h、6h、12h、24h、48h组,对各组动物分别用放免法测定血浆中ET、用生化法测定血浆中NO,并取肺组织进行常规组织学观察.结果(1)缺血后2h组血浆NO浓度低,随着灌注时间的推移,NO浓度逐渐升高,再灌24h及48h后达高峰.缺血2h再灌24h和48h组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缺血2h组与其它7组对比均有显著差异;缺血2h再灌24h和缺血2h再灌48h组之间无显著差异,但此2组与其它6组对比均有显著差异;正常组、假手术组、缺血2h再灌3h组、6h组、12h组间均无差异,但它们中的每组与缺血2h组,缺血2h再灌24h组、48h组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2)缺血后2h组血浆ET浓度高,随着灌注时间的推移,ET浓度逐渐降低,缺血2h再灌48h组浓度低.缺血2h组、缺血2h再灌48h组和正常组对比有显著差异,该2组对比有显著差异,且与其它6组对比均有显著性,而正常组、假手术组、缺血2h再灌3h组、6h组、12h组、24组各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3)脑缺血再灌注后,血浆中的NO和ET浓度变化呈负相关.(4)缺血2h组可见毛细血管扩张,部分肺泡腔内有红细胞漏出;再灌注3-6h肺泡腔内有浆液及红细胞渗出,部分肺泡内有炎性细胞,支气管腔有脱落上皮细胞;再灌注12h、24h、48h肺组织呈炎症逐渐加重改变:即肺泡内有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肺间质的炎性细胞增多,部分支气管萎缩,肺泡腔及支气管腔均有浆液渗出,肺大泡形成增加.结论(1)随着脑缺血及再灌注的进行,肺损伤逐渐加重;(2)ET和NO在脑缺血再灌注中以不同形式介导了肺损伤;(3)脑缺血再灌注后血浆中ET和NO浓度的变化呈负相关,P<0.01,r=0.592.

    作者:王永亮;郭新平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并骨或软组织缺损

    目的探讨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合并皮肤缺损的有效方法.方法通过对64例胫骨创伤性骨髓炎并骨或软组织缺损选用有效中药内服外浸洗创面,同时根据创口分泌物或脓液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配合使用敏感抗生素,一般在1-2周后,待创面较清洁即行病灶彻底清理和组织瓣转移Ⅰ期治疗.结果64例中,52例获得1-4年随访,48例治愈,4例骨髓炎复发.结论在中西结合控制感染基础上,应用显微外科技术Ⅰ期修复创伤性骨髓炎合并骨或软组织缺损,可以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减少费用,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清泉;朱红;蒲超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腕管综合征微型钩刀治疗与常规手术治疗疗效比较

    目的用微型钩刀治疗腕管综合征与常规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疗效进行比较.方法我院疼痛科利用微型钩刀治疗49例50腕,同期我院骨科常规手术治疗54例54腕.术前按滨田分类方法分为3类.两组均在术后3个月随访.根据kelly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价.结果两组功能恢复基本相同,微型钩刀治疗腕管综合征50腕中1腕损伤正中神经返支,出现大鱼际肌萎缩,1例术后1月症状不改善而行常规手术治疗.常规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未出现并发症,但2例出现切口瘢痕疼痛.结论微型钩刀治疗腕管综合征具有皮肤切口小、组织创伤轻、手术时间短、临床症状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杨素敏;耿云光;李玉霞;李林生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42例Ⅱ型糖尿病合并重型药疹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重型药疹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对策.方法对42例Ⅱ型糖尿病合并重型药疹患者收集临床资料,进行临床分析,分析及总结心理与生活质量护理、饮食护理、高血糖与慢性疼痛护理、皮肤清洁与口腔护理、组织受损护理等,加强掌握糖尿病知识和药疹护理知识.结果本组42例患者,治愈39例,占92.8%,死亡3例,占7.1%.结论成功实施整体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正确分析疾病知识、饮食疗法和皮肤黏膜损害的治疗及护理,是处理重型药疹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也是抢救成功率的关键.它对治疗重型药疹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作者:冷英;陈尊玲;周萍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不同剂量卡维地洛对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心室重塑和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卡维地洛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对心室重塑和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选择门诊和住院患者68例,LVEF≤45%,心功能Ⅱ-Ⅳ级,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卡维地洛组(B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及6个月后的LVEDD、LVEF、心功能分级,随访期间致命的不良事件.结果A组和B组心功能均改善,LVEF提高.B组LVEDD比治疗前明显减小,心血管不良事件比A组明显减少.结论卡维地洛能改善心功能,改善心室重塑,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程玉海;李素文;王幼萍;王丽军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的近期临床疗效

    目的评价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3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给予多奈哌齐5毫克/天治疗12周,临床疗效按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治疗前后的变化进行评定.结果多奈哌齐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MMSE及ADL评分变化分别为+0.86分及-3.3分,P<0.05,治疗12周后与治疗前MMSE及ADL评分变化分别为+3.93及-11.6,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36例中2例轻度腹泻,1例恶心,1例全身乏力.结论多奈哌齐能有效地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社会活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性高.

    作者:李玉亭;殷慧萍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老年患者多浆膜腔积液5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多浆膜腔积液的特点.方法通过诊断性穿刺、脱落细胞学检查、内窥镜,淋巴结检查及经皮肺穿刺获得病理学依据而确诊.结果老年患者多浆膜腔积液以恶性多见(57%).良性积液中以结核病较多占21%,心功能不全占7%.结论肿瘤和结核病是老年患者多浆膜腔积液的常见原因,能否尽快鉴别两者可直接影响其治疗和预后.

    作者:汪敏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平板运动试验不同时段QT离散度诊断冠心病的价值分析

    平板运动试验(TET)是目前临床上无创性诊断冠心病的有价值的方法之一,其阳性结果是依靠运动中或运动后ST段下移的程度及类型为标准来诊断的,存在一定的假阳性或假阴性.有报道平板运动试验对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的敏感性为74.4%,特异性为77.6%,准确性为76.5%[1].为探讨更多的指标来提高TET诊断冠心病的价值,近年来研究发现了运动中或后QT离散度(QTd)及校正的QT离散度(QTcd)增大可作为TET阳性结果的一个有价值的判断指标.

    作者:郭璐映;沈非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反应停联合化疗治疗中高恶度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反应停联合化疗治疗中高恶度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方法采用反应停联合化疗治疗30例中高恶度非霍奇金淋巴瘤,初发患者22例,复发患者8例.其中:中恶度24例,18例为初发患者,复发性6例;高恶度6例,4例为初发患者,2例为复发患者.结果:23例达完全缓解(CR76.7%,其中初发患者19例,复发4例),4例部分缓解(PR13.3%,其中初发患者2例,复发2例),总有效率为90%.结果到目前为止生存时间长达13个月(2例),仍处于CR期.毒副作用主要为消化道症状、轻度肝功能异常以及骨髓抑制.结论反应停联合化疗治疗中高恶度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效果好,毒副作用较轻,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郑美芳;王兰平;邵长军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病毒性肝炎患者凝血因子和纤溶指标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凝血因子和纤溶指标在病毒性肝炎中的变化和意义.方法将142例病毒性肝炎分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轻度、慢性肝炎中/重度、肝硬化和重症肝炎五组,同步检测凝血因子V活性(FV:C)、凝血因子Ⅶ活性(FⅦ:C)、凝血因子X活性(FX:C)、纤溶酶活性(PL:A)、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活性(t-PA: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活性(PA1:A)、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八项指标,并分别与90例正常对照组结果相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急性肝炎FV:C增高(P<0.05),其余各类肝炎FV:C、Ⅶ:C、FX:C的血浆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0.01).除慢性肝炎轻度组D-D外,各型肝炎其余指标与正常对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PAI:A均显著下降,PL:A、t-PA:A、D-D、FDP均显著升高,它们的改变与肝脏损害严重程度呈一致的趋势.结论病毒性肝炎患者凝血因子和纤溶指标测定将有助判断肝炎严重程度,防治出血,推测预后和观察疗效.

    作者:任申波;赵远怀;胡佑清;罗乐平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QT离散度对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QT离散度(QTd)与扩张型心肌病(DCM)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和心功能的关系.方法对42例DCM患者按室性心律失常性质分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与非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并按心功能状态分为轻度心力衰竭组和重度心力衰竭组,另选40例无器质性心脏病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12导联心电图QT间期,并计算QTd、QTcd.结果(1)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较非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QTd、QTcd显著延长(P<0.01),非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较正常对照组QTd、QTcd显著延长(P<0.01);(2)重度心力衰竭组较轻度心力衰竭组QTd、QTcd显著延长(P<0.05),轻度心力衰竭组较正常对照组QTd、QTcd显著延长(P<0.01).结论QTd、QTcd对DCM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或猝死有一定预防价值,并可作为评价DCM患者心功能状态的一项辅助指标.

    作者:李先维;王立侠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和重建钢板治疗锁骨粉碎性骨折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形状记忆合金抱骨器和重建钢板治疗锁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46例锁骨粉碎性骨折随机分为A组22例,采用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固定,B组24例采用重建钢板固定.记录所有病例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日,术后随访根据术后X线片及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评定疗效.结果形状记忆合金抱骨器组手术时间比重建钢板组手术时间显著缩短(p<0.05),两组术后住院日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随访结果形状记忆合金抱骨器组优16例,良5例,可1例,重建钢板组优17例,良4例,可1例,差1例.结论形状记忆合金抱骨器是治疗锁骨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方法,且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等优点.

    作者:施新革;杨素敏;段永壮;许大勇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临床及病理特征

    目的探讨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989年-2004年期间至绵阳中心医院就诊并手术分期的27名年轻子宫内膜癌患者(≤45岁,A组)临床病理资料,与同期手术的142名老年内膜癌患者(>45岁,B组)相对照.结果内膜癌患者中年轻患者约占11.2%,A组患者平均体重低于B组患者,肥胖发病率低于B组,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子宫肌瘤发病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发病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子宫腺肌症患病率在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确诊前症状持续时间长于B组,患者病理分化及肌层浸润状况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临床早期患者比例、良好病理类型比例高于B组,盆腔淋巴结转移率,腹腔细胞学阳性率低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年轻妇女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有着相当的比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为子宫内膜癌年轻患者高危因素.有月经异常,不规则阴道出血的年轻子宫肌瘤患者,应重视诊断性刮宫.由于目前尚不能肯定年轻妇女内膜癌恶性程度及远处侵袭行为优于老年患者,故淋巴结清扫处理原则应该与老年患者相同.

    作者:张燕;霍春梅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合并糖尿病的结直肠癌围手术期康复新液应用体会

    目的初步探讨围手术期康复新液在合并糖尿病的结直肠癌Ⅰ期切除吻合术预防吻合口瘘的意义.方法分析1991年10月-2005年2月行肠切除Ⅰ期吻合术的290例结直肠癌病例,研究糖尿病、康复新液围手术期应用两因素对吻合口瘘发生率的影响.结果病例总数290例(其中合并糖尿病61例),康复新液试验组(A组):术后发生吻合口瘘7例(占7.5%),A组中41例合并糖尿病者发生吻合口瘘5例(占12.2%);对照组B组(未应用康复新液者):吻合口瘘20例(占10.2%),B组中20例合并糖尿病者发生吻合口瘘8例(占40.0%);B组中糖尿病病人吻合口瘘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病人(Cc2=18.25,P<0.005).合并糖尿病组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康复新液,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明显降低(Xc2=4.65,P<0.05).结论康复新液围手术期应用明显降低糖尿病病人吻合口瘘发生率,对结直肠癌行肠切除Ⅰ期吻合术提倡康复新液围手术期应用,可以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率.

    作者:薛文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输尿管镜下碎石治疗

    目的评价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结果输尿管中下段结石83例,78例碎石成功,术中1例出现输尿管穿孔,2例结石上移至肾盂内,成功率92.7%.结论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理想方法.

    作者:龚任余;钱坤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老年人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诊断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老年人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表现特性.方法选择60例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患者,应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下肢动脉管壁、管径、内膜以及有无斑块、彩色血流变化、血流频谱形态及性质.结果血管内膜增厚、粗糙、管壁回声增强者34例,占56.67%;血管内膜增厚、粗糙、管壁回声增强且合并管腔狭窄者22例,占36.66%;血管内膜增厚、粗糙、管壁回声增强且合并血栓者4例,占6.67%.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老年人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诊断具有特异性,为临床对其进行诊断提供了较为可靠的指标.

    作者:刘桂兰;贾野光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介素6测定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与脑梗死灶体积、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5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3天内(急性期)和治疗后21天(恢复期)时血清hs-CRP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IL-6水平,同时选取与观察组性别、年龄相匹配的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按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标准(CNFDS)进行评分,所有患者均进行CT/MRI检查及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脑梗死患者hs-CRP、IL-6水平急性期与恢复期、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与梗死体积及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检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hs-CRP及IL-6对判断脑梗死范围大小、病情变化及预后神经功能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张晓举;李颢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头孢唑啉钠眼膏剂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目的制备头孢唑啉钠眼膏剂,用于治疗儿童眼部细菌感染.方法用HPLC法测定头孢唑啉钠眼膏剂的含量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制剂稳定,平均回收率95.6%,临床总有效率达96.5%.结论头孢唑啉钠眼膏剂制备简单,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王永玲;王清理;康银丽;陶健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复方牛车肾气丸质量标准的研究

    复方牛车肾气丸由熟地黄、山茱萸、黄芪、附子、肉桂、牡丹皮、山药、泽泻等十六味药组成的中药浓缩丸,具有温阳滋阴、化湿降浊之功,用于糖尿病肾病、慢性肾炎所致肾功能不全之阴阳两虚证.为了有效地监控其制剂质量,初步建立了该制剂的质量监控方法.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兴国;丁毅;张永恒;乔立新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灵芝药材的鉴别

    灵芝,又名芝,或灵芝草,又称菌灵芝.近几年,市场对灵芝的运用宣传较多,有过于神化之嫌.服用人群逐渐增多,为了保证用药的安全无误,有必要进行真伪鉴别.

    作者:马爱国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清热泻脾散加味治疗复发性口疮38例

    近年来,笔者运用清热泻脾散加味治疗复发性口疮38例,收到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白文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生大黄糊治疗小儿口疮

    笔者从事口腔临床工作近17年,对应用生大黄糊治疗胃火热炽型小儿口疮,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应用此法治疗,屡见奇效,现介绍以下:

    作者:叶可喜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50年来我国蚊媒研究进展

    蚊类不仅吸血骚扰,而且传播多种严重疾病,我国就存在疟疾、淋巴丝虫病、乙型脑炎(JE)和登革/登革出血热(DF/DHF),其媒介研究是它们流行病学和防治的首要工作之一.

    作者:宋维华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支气管哮喘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被世界医学界公认为四大顽症之一,并被列为十大死亡原因之.哮喘患者的康复难,发病频率高,临床上以反复发作的胸闷、气喘伴有哮鸣音,甚则出现呼吸困难、口唇发绀等为主要症状.目前提倡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疗效甚佳,可以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复发次数.

    作者:彭广鹏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相关因素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内科的危重疾病,其近期及远期预后均不佳,临床上常见室壁瘤形成,且心力衰竭发生率极高,这些均与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有关.故了解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相关因素对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很有帮助.本文就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相关因素作一综述.

    作者:王红月;刘全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电超导中药贴片透皮给药治疗小儿腹泻病174例

    小儿腹泻是儿科常见多发病,严重危害儿童的身体及生长发育.我科采用电超导中药贴片透皮给药治疗小儿腹泻17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欧桂琴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12例

    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近年明显增多,是目前妇科常见病之一,剖宫产者有5%~15%,不孕症有12%~48%内膜异位症的存在.我院妇科2002年1月来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齐淑云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足底泵在防止截瘫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脊髓损伤并截瘫患者的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随着对该病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该病的危害,如何防止该病的发生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我科自2001年3月至今将足底泵应用于28例脊髓损伤并截瘫的病人,有效的防止了该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于秀丽;孙永美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射频消融治疗宫颈糜烂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射频热凝固治疗子宫颈糜烂与药物治疗效果观察.方法应用凝固器将射频定点射入宫颈病变部位,使病变组织凝固坏死吸收,痊愈率为100%;而同期用药物治疗其效果有明显差异.结论射频热凝固治疗宫颈糜烂时间短,见效快,疗效高.

    作者:申素芳;孙力;金瑞玲;王自然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结核性肛瘘的综合治疗

    结核性肛瘘在临床上并不多见,往往导致误诊,难以治愈.我科从1985-2000年以来对结核性肛瘘,采取手术与全身系统化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共收治70例病人,收到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奚晨义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顺食汤防治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

    放射治疗是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主要方法,治疗中常见的主要并发症是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其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如何在放射治疗中减少其发生率,提高治疗疗效及生存质量,笔者于1990年11月-2002年5月,应用自拟组方顺食汤,对267例食管癌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贺方学;魏来;马幼平;魏强;鲁统标;聂玉霞;彭京风;魏怀宗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硫酸镁甘油和透明质酸酶联合应用防止化疗药物外渗糜烂临床应用

    化疗是临床很多疾病,尤其是肿瘤患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在静脉接受化疗药物的患者中,尽管使用十分谨慎,若稍有疏忽,易造成化疗药物外渗,造成局部组织损伤、糜烂,给病人带来不应有的痛苦,给护理工作增加负担.在临床治疗化疗药物外渗,致局部组织急性炎症方法,手段单一,疗效差.

    作者:王永才;王淑香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妇康宁汤治疗慢性盆腔炎70例临床观察

    近年来,我院应用妇康宁汤治疗慢性盆腔炎7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鲁予;陈瑞香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内镜下连续套扎加硬化序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

    食管静脉曲张(EV)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病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患者直接死亡的主要原因.我院于1998-2004年底对52例EV患者行内镜下多环套扎术(EML)联合硬化术(EVS)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文良;马俊宝;吴大桢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二次手术原因分析

    笔者搜集了1991年至2003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次手术病例17例,对二次手术原因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乙军;陈徐杰;王洪俊;胡敏;崔文峰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曲马多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无痛人流分析

    我院应用盐酸曲马多配伍米索前列醇施行无痛人流术96例,镇痛效果确切,无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作者:童义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不能手术的胃癌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临床上经常遇到一些已失去手术机会的晚期胃癌患者,而常规化疗和放疗的疗效尚不理想.我院从1997-2000年对34例晚期胃癌患者行介入治疗,收到较好效果.

    作者:陈正兵;何世明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儿童眼癔症50例临床分析

    癔症多发生于感情脆弱,爱生闷气、患者往往有精神创伤或情绪波动的病史.儿童癔症是一种心因性疾病,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没有器质性疾病基础的躯体症状和某些精神症状[1],文献报道有逐渐增多的趋势[2,3].癔症的眼部表现多种多样,如突然失明、眼球固定不动、不能转动、也有出现复视、不能睁眼等.由于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常常造成诊断延迟及误诊.现将我院2000.1-2005.1收治的50例儿童眼癔症作一临床分析.

    作者:李顺元;杨华;王保君;朱红军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连续密闭式腹水直接静脉回输治疗顽固性腹水36例分析

    目的探讨连续密闭式腹水直接静脉回输治疗顽固性腹水的疗效.方法用输液泵为动力,以一次性输液器建立输液循环通道,对36例顽固性腹水患者进行连续密闭式腹水直接回输.结果治疗后患者腹围明显缩小.结论连续密闭式腹水直接静脉回输术是治疗顽固性腹水的简单、经济、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杨承汉;韩宇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糖尿病治疗中不伴警告症状低血糖的临床观察

    治疗中的糖尿病患者,经常出现虚弱、出汗、震颤、烦躁等交感神经兴奋为主的低血糖病状,进食后可能缓解.近年来,我院收治208例糖尿病患者,其中有25例患者低血糖发作时,在出现神经性低血糖之前,不出现相应的交感神经兴奋症状,这种现象称为不伴警告症状低血糖(U nawareness of Hy Poglycemia,UH).其危害性在于可使低血糖加重和导致严重的脑功能损害.本文对糖尿病并UH患者进行了观察、分析.

    作者:韩翠华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不同剂量善宁与三腔二囊管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的比较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严重并发症,临床上治疗方法很多:药物治疗、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内镜下治疗(包括硬化和套扎)及放射性介入治疗(TIPS)等,但有些治疗限于病情及医疗水平、医疗设备等不能广泛开展,药物治疗和三腔二囊管压迫治疗仍是当前常用的有效止血措施.本研究采用不同剂量善宁三腔二囊管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对止血及其副作用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魏秀春;玉焕真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非小细胞肺癌中bcl-2和P53蛋白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运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o-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组织中bcl-2和P53蛋白表达及相互关系,旨在探讨bcl-2和P53蛋白对NSCLC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评估价值.

    作者:杨国仪;虞敏红;洪建刚;夏钰弘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改良式腹腔穿刺放液术

    腹腔穿刺放液术是临床常用的技术操作之一,笔者对此进行了改良,收到了良好效果.现将1997年6月至2005年6月进行的改良式腹腔穿刺放液术196例332人次报告如下:

    作者:于建昌;张玉芳;李海峰;李秀红;胥可辉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丙泊酚应用于无痛人流初探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的常用补救措施之一,但人工流产时的痛苦及其并发症使孕妇对手术有忧虑恐惧的心理.人们迫切需要有一种药物使手术在舒适、安静、无感觉状态下进行.本院近年来用丙泊酚静脉麻醉解决了上述问题,受到了广大孕妇的欢迎.

    作者:张爱妹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变异分析

    心率变异性是评价心脏自主神经对心脏控制的无创性检测指标[1],是一项有价值的预测心脏事件发生的方法.频域分析(HRSA)能定量评估交感-迷走神经活动,更能准确反映交感-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支配作用.本文旨在讨论Ⅱ型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变异特点及意义,为糖尿病合并症的早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郭锰;熊春梅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小儿热性惊厥与血钠及血钙的关系探讨

    小儿热性惊厥是婴幼儿常见的急症之一,发生率约为4%-5%.其原因复杂,至今尚不完全清楚.近年来,电解质在热惊厥病理生理中的变化及作用受到重视.为了探讨小儿热性惊厥与血清Na、血清Ca的关系,笔者对268例热性惊厥患儿进行了血清Na、血清Ca的监测,并对其与热性惊厥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作者:张玲玲;李瑛;邢美和;战永才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噪声易感者的纯音听力筛选68例

    目的探讨工业噪声对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伤的差异性,筛选噪声敏感者.方法对68名噪声作业工人进行听力检测及统计学分析.结果按纯音测听结果分A组:为语频听阈均值≥25db,20耳(14.7%);B组:为语频听阈均值<25dB,3、4、6 kHz中任一频率≥30db,22耳(16.2%);C组:为听力正常组,语频听阈均值<25dB,3、4、6 kHz中任一频率<30db,94耳(69.1%).以20kHz是否对大输出有反应作为筛出噪声敏感者的指标,听力正常组中20kHz无反应组的平均听阈明显高于20kHz有反应组,而20kHz有反应组10-20kHz的听阈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20kHz大输出无反应组噪声作业工人对噪声敏感,从事噪声作业对听力损伤严重.

    作者:贾平;房丽梅;丁来艳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自拟苍辛汤治疗慢性副鼻窦炎60例

    副鼻窦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慢性者因病程迁延日久,治疗上较为棘手.自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笔者自拟苍辛汤治疗之,获得较为满意疗效.

    作者:宋琴华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200例脑卒中与高血压的临床分析体会

    在我国,脑卒中严重威胁着中老年人的生命.其病死率高,致残率更高,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一种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笔者在近十年的家庭病床收治的脑卒中急性期后的临床观察中发现脑卒中的病例资料,整理总结如下:

    作者:刘歧河;余宝华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康复期恶性肿瘤病人担心的心理问题及探讨

    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问题是大量的,而医学心理学研究证明:疾病的发展受心理因素制约.为了找出病人普遍、突出的心理问题,有的放矢地做好护理,笔者对100例康复期的恶性肿瘤病人进行了初步调查,现将有关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吕素琴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注射用头孢他啶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研究

    目的通过试验确定注射用头孢他啶细菌内毒素的具体检测方法.方法选择相应灵敏度的鲎试剂,进行干扰试验,研究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结果用灵敏度0.125EU·ML-1的鲎试剂,同时将供试品2倍稀释,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没有出现干扰作用.结论注射用头孢他啶的热源检查可用细菌内毒素检测法.

    作者:王亚娟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蛋白芯片技术检测多肿瘤标志物的应用

    肿瘤标志物是指由肿瘤细胞所产生,存在于血液、细胞、组织或体液中,反映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物质,包括蛋白质、激素、酶和多胺等,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肿瘤标志物大多是肿瘤相关抗原.这些标志物并非肿瘤细胞所特有,而是由于肿瘤细胞的表达量明显增加,从而与正常细胞之间存在量的差异.肿瘤标志物大多无器官特异性(广谱标志物),同一种肿瘤可含一种或多种标志物,而不同肿瘤或同种肿瘤的不同组织类型既可有共同的标志物,也可有不同的标志物.

    作者:陈鸣放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尿液干化学法须注意的影响因素

    1 PH测定尿液PH4.5-9.0范围内时,试纸条应按规定浸泡及分析,时间过长,则PH有下降趋势.

    作者:张国亮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厚皮性骨膜病

    目的总结厚皮性骨膜病的X表现,提高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厚皮性骨膜病的临床表现和X线检查结果.结果2例为青春期男性,1例为青少年男性.结论X线检查显示厚皮性骨膜病非常有价值,结合临床可确诊该病.

    作者:郭忠胜;刘万全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新形势下的医院保卫工作现状及对策

    当前,我国的医院进行着一系列的改革,为保证医院改革的顺利进行和健康发展,医院的安全保卫工作应研究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相应的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刘旌彩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院内感染与门诊护理管理

    护理管理是医院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院内感染控制的好坏则是体现现代医院管理的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特别是经过了SARS以后,更加重视了院感的控制.护理工作是造成医院感染和控制感染的重要环节,而门诊病人的流动量大,且首次就诊的较多,此时要求护士严格把好消毒隔离关,同时要求护理管理者把护理管理贯穿护理工作的全过程.

    作者:蒋瑞芬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统计工作的深入开展

    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是实现现代化医院的必经之途,它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管理科学在医院管理中的综合应用,是医院管理、临床医学利用计算机技术得以飞速发展、实现科学化管理的一个平台.

    作者:赵艳阳;李丽曼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护士的理念在门诊护理中的应用尝试

    随着私家医院的崛起,尤其是一些媒体为私家医院的极力炒作和一些不法医托的介入,常有一些病人被误导,这种无序的竞争正冲击着正规综合性大医院,医院不仅为其付出昂贵的人力和物力,更有病人被贻误治疗时机而危及生命.为此,笔者认为强化门诊护士的护理理念,找准位置,打开思路,拓展护理服务功能,把营销理念贯穿于护理工作中,促进医院打造门诊护理发展的新平台,尤其是各专科护理接诊人员,迅速让患者就医,解答患者的有关医疗咨询,提出以下几点供参考:

    作者:林素惠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顺应时代潮流构建和谐医院--湖北省新华医院构建和谐医院实践体会

    崇尚和谐,是时代的呼唤,医院作为社会大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也需要和谐.和谐医院是医患之间、医院内部、医院与社会关系匀称、均衡、稳定的医院;是各种医疗资源兼容共生,形成合力,共同发展的医院;是医疗、服务行为规范、井然有序的医院;是职工利益运筹得当、协调兼顾的医院.

    作者:全晓明;席仁刚;熊慧琴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对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的几点思考

    发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现有乡村卫生资源,逐步构建设置科学、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方便群众、优质高效、经济便捷的新型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使广大居民,尤其是出行不便的老人、儿童和残疾人,在自己生活的社区就能获得方便及时、费用低廉、经济有效的医疗保健服务,是当今医药卫生改革的重要内容.当前农村社区卫生服务还处在起步阶段,要想使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更具生命力,并稳步持续发展下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王秉荣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谈急诊护理管理

    急诊科是医院急危重病人集中、病种多、抢救任务繁重的科室.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到高层建筑和道路修建以及交通运输的多样化等因素的影响,使急症和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因此,急救医疗体系的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全和以后的康复,急诊工作质量的高低也反映了医院的医疗护理工作质量和人员的素质水平.

    作者:涂小平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谈特检科的管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学科学的技术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为了提高医疗水平,纷纷购置各种先进的医疗设备来提升自己,从而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检科作为医技科室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设备的先进性和使用人员的专业水平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临床的诊断和治疗,如何使科内技术建设与医学发展相适应,是管理者研究和探索的问题,现就加强医疗仪器的管理,提出以下几点浅见:

    作者:吴美娟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护士长的护理管理艺术

    护理管理学既属于护理学,又属于管理学的分支学科范围.护理管理是一种行为过程,是护理管理为了实现管理目标,采用一定的组织形式和方法,指挥、协调和控制被管理者完成预定护理目标的一种活动过程.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在医院的范围不断扩大,新的护理理论不断拓展,护理人员的知识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对护理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

    作者:梁群英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注重人文关怀塑造医院形象

    在我国,提倡和建立企业文化已10年有余,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青岛海尔集团的海尔文化灵魂-创新,由于创新使海尔集团走向成功,走向繁荣.

    作者:占建华;朱亚珍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加强抗感染药物使用管理提高医疗质量水平

    2004年我院抗感染药物管理小组共检查了10003份出院病历,共发现以下问题:(1)使用率高,其中6648份使用了抗感染药物,使用率达66%,较有关报道无显著差异[1].(2)超权限使用抗感染药物.(3)抗感染药物使用指征太宽.(4)抗感染药物使用后细菌培养、药敏试验比率低,仅37.5%,较相关数据高[2].

    作者:孙华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食管息肉样病变自行消失1例

    1病例资料患者,男,51岁.因返酸月余来我院就诊,拟诊为返流性食管炎.胃镜示食管下段糜烂,后壁见一直径1cm广基息肉样改变,表面完整.病理示食管息肉样病变,考虑来源Barrett食管.给予奥美拉唑、果胶铋、猴头菌片口服.3个月后胃镜复诊见食管下段病变明显改善,息肉消失.在原息肉部位活检,病理示Barrett食管.

    作者:赵静;张建;赵恒华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大块骨质溶解症1例报道

    大块骨质溶解症(massive esteolysis,Mol)为一原因不明、十分罕见疾病,国内外仅见个案报告.多集中讨论X线表现,而病理组织学改变与临床、X线之间关系探讨较少.本文报道病例着重对上述三者表现进行阐述,并对病理组织学改变与X线之间关系作初步探讨.

    作者:李波;周俊;张继增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右臀部肌注阿托品、安定致感染长期不愈1例报告

    术前肌注阿托品、安定是外科手术前准备的一项常规处置用药.而致注射部位大面积感染而长期不愈合病例临床上少见.

    作者:刘传友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谈医学图书读者的心理

    读者是图书馆服务工作的主体,医学图书馆馆员了解读者心理变化过程,掌握读者心理活动规律,对于满足读者需求、高质量、高效率的做好读者服务工作,更好的为医疗、教学、科研人员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医学图书馆读者心理,有利于馆员抓住读者求知欲,进一步激发读者在医学专业领域里勤奋钻研的热情,充分发挥医学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和情报职能.

    作者:亓建军;顾晓军;刘大文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显微鼓室成形手术配合与器械保养

    鼓室成形是一种即能根治病灶,又能修复鼓室传音结构恢复听力功能的一种手术.显微鼓室成形是借助手术显微镜、微动力系统等高科技精密仪器与技术,改变传统的用骨刀、骨凿等器械去除病灶的一种先进技术.它提高了手术成功率,有效的恢复病人听力,缩短手术时间,解除病人因使用骨锤、骨凿时引起的头昏头痛的有效的手术方法.现将显微鼓室成形手术巡回配合与器械保养作一介绍.

    作者:王玉芬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剖宫产术中产时大出血的预防

    随着剖宫产率上升,剖宫产近期并发症已达10.96%,产后出血一般均较阴道分娩者多,而剖宫产术中出血在产后出血中占70%-80%,因此,剖宫产术前应做好出血的防治措施.

    作者:杨引娣;王秀凤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产后出血的原因与防治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急性并发症之一,可导致贫血、产后无奶、产褥感染、身体虚弱,严重者可引起闭经或丧失劳动力,及时处理可降低产妇死亡率,产后24小时出血≥500ml,作为产后出血指征.产后出血多发于2小时以内,出血量可占24小时出血总量的1/2-2/3,所以此时是识别与处理产后出血的关键时刻.

    作者:童义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全自动远程核素分药仪的研制和应用

    本工作组研制了一种全自动远程分药仪,该仪器主要由机械系统、控制系统、监视系统、过流系统、气动系统、防辐射装置、病案管理软件、配药计算软件等组成.应用结果表明:其放射防护率达99.99%,发药误差<2%,所配制药液的放射性活度均匀,无污染,是一种新型的专门的核医学设备.

    作者:曾钦文;陈力;何建华;谢波;沈光辉;喻文才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高血压病社区防治临床路径探讨

    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是医疗管理者用来改善服务质量及控制医疗成本的方法之一,也是临床治疗结果管理(outcomes management)的工具.临床路径是一个事先写好的、对每个人服务计划的说明,它对某病种运用工作流程表格的方式来提供有时间性的和有效的照顾;它是多种专业人员合作以提高医疗质量与控制经费的服务模式.在临床路径实施的过程中必须进行连续性的评估和改进,进行差异分析,使病人得到经济有效的医疗服务.

    作者:余宝华;刘歧河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成因探讨

    为探讨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的形成原因,对我院2002年1月-2005年6月收治的104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永亮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手术室内噪声污染与对策

    噪声有对人产生生理损伤的影响,使人引起种种心理反应的影响以及语言干扰的影响等.根据噪声对生理损伤的程度大致分为稳态性噪声和脉冲性噪声.

    作者:张桂萍;尹慧;刘英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论药师在治疗中所发挥的作用

    长期以来,我国医院药学的模式是以抓好药品管理为目标,以宣窗口配发为起点,以保证供给为绺的被动模式,药学工作内容在医院中处于从属地位.

    作者:陈平亚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碧兰麻在拔牙术中的应用

    碧兰麻(PRIMACAINE with adrenaline 1/100000)为一种口腔专用局部注射麻醉剂,主要成分为:4%盐酸阿替卡因及1:10万肾上腺素.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将其应用于拔牙术前麻醉,尤其是主观畏痛患者,收到了良好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张丽;隋文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周围静脉压测定的临床体会

    周围静脉压是指在右心房水平上测得的静脉血压,用以判断右心功能,回心血量和静脉血液回流受阻情况.肘静脉压测定是简便易行的方法,其中常值为30~145mmH2O,平均为99 mmH2O,男性较女性略高,儿童与成人相同.我科2004年9月至12月对32例病人测肘静脉压的操作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匡永锋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抗生素在外科临床中的合理应用

    抗菌药物至今不仅是治疗细菌性传染和各种细菌感染的主要武器,而且已成为推动相关医学学科发展的有力助手.外科领域中,细菌感染仍是常见的一组疾病和重要的并发症,常成为影响外科治疗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只有掌握抗感染治疗的基础知识,才能合理应用抗菌药,充分发挥这一类药物的确切疗效.这主要包括较强的病原学观念,了解本地区临床主要致病的种类和耐药变迁,熟悉抗菌药的抗菌特性与其药动学特点等.

    作者:刘正魁;王敏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信息技术环境下启发式教学的尝试

    近年来,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与医学临床课教学的紧密整合,使学生的学习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学生的课堂学习提供了更为辽阔的天地,教师、学生、教材、信息技术成为现代课堂教学的四个基本要素.现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针对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启发式教学的尝试,谈谈笔者的几点粗浅的看法和体会.

    作者:姜波;宋秀玲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26例实习带教中护理缺陷分析

    临床实习是护生从理论向实践、从学生向护士角色转变的必不可少的重要阶段.近几年,随着社会的进步,病人的维权意识增强,对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医疗护理安全更加重视,但目前我国护理教育中相关法律法规教育尚未普及,并且,以往临床实习时,带教老师只注重基础和专科护理操作及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护生法律意识的强化,从而导致护生发生护理缺陷后引起护患纠纷的机率增加.为探讨实习带教中护理缺陷发生的原因及防范对策,现将我院1998~2003年的26例实习带教中发生的护理缺陷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曲静;王燕;曲雪峰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的多媒体教学探讨

    为了进一步优化教育管理和教学过程,适应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和趋势,教育部门1999年就已提出,在高校普及和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教育技术应用模式是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关键的一步[1].笔者针对<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的教学大纲要求,从01年开始应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顺利的克服了原教学中的一些难点,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将有关作法和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江绍禹;王威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气化学说在教学中的应用

    多年来,在中医教学过程中,讲述了阴阳五行、脏象、经络、卫气营血学说.想要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和理解这些学说的实质及内容,就必须了解气化学说,将各个学说的理论相结合起来,全面的树立整体观.

    作者:王苏莉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近年来临床实习中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

    临床实习作为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巩固、提高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各种基本医疗技能,熟悉医院各项制度,培养良好医德医风的重要环节,是医学生毕业后能胜任医疗这个神圣职责的重要途径.然而,近年来,由于医疗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以及学生毕业后自择职业、考研等方面的影响,临床实习质量滑波的局面令人担忧.如何扭转这一局面,提高临床学习质量已迫在眉睫.本文就临床实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作者:张金荣;冯亚彬;沈立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SARS定点医院医务人员受伤情况调查及防范措施的研究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由于其传染性强,医务人员感染率高,引起了WHO的关注[1].统计显示截止2003年5月10日10时,我国医护人员患病人数占累计临床病例的18.9%,居各类人群第一位[2].这使的医务人员在工作时不得不加强各种防护,但与此同时,也给医护的工作带来了诸多的不便,工作人员受伤事件屡有发生.为了解在SARS治疗护理过程中危险性较大的三类人员(护理人员,卫生人员,污物焚烧人员)的受伤情况,以便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进行了本研究.

    作者:张亚力;于亚丽;刘翠英;王丽英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抗高血压药物在我院临床应用调查分析

    高血压为全世界的常见病,如何合理选择药物是治疗安全、有效的关键.本文通过查阅我院2004年10月753份病历,对其中使用抗高血压药的病例进行调查发现,我院使用抗高血压药物是比较合理的,做到配伍合理,不良反应发生少,不但缩短治疗疗程,还为病人减轻了经济负担,达到较好预期治疗效果,确保了病人用药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余伟标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诊治延迟因素的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是人类疾病三大死亡原因之一.近年的科技发展使AMI的治疗有了很大进步,但很多治疗应在发病后6小时内进行,支架置入术等治疗也需在某一时间窗内进行.临床中,治疗时间延迟是影响AMI疗效的主要因素.为了研究AMI患者就诊延迟原因,笔者对1998年1月~2005年9月到本院心内科住院患者进行了针对性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秦珺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吉林市丰满区公共场所茶具卫生状况分析

    2004年对本所辖区12间卡拉OK、15间旅业按规定每季进行一次卫生监测.现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房姝 刊期: 2005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