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尿液干化学法须注意的影响因素

张国亮

关键词:尿液, 干化学法, 试纸条, 浸泡, 测定
摘要:1 PH测定尿液PH4.5-9.0范围内时,试纸条应按规定浸泡及分析,时间过长,则PH有下降趋势.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院内感染与门诊护理管理

    护理管理是医院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院内感染控制的好坏则是体现现代医院管理的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特别是经过了SARS以后,更加重视了院感的控制.护理工作是造成医院感染和控制感染的重要环节,而门诊病人的流动量大,且首次就诊的较多,此时要求护士严格把好消毒隔离关,同时要求护理管理者把护理管理贯穿护理工作的全过程.

    作者:蒋瑞芬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头孢唑啉钠眼膏剂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目的制备头孢唑啉钠眼膏剂,用于治疗儿童眼部细菌感染.方法用HPLC法测定头孢唑啉钠眼膏剂的含量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制剂稳定,平均回收率95.6%,临床总有效率达96.5%.结论头孢唑啉钠眼膏剂制备简单,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王永玲;王清理;康银丽;陶健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注重人文关怀塑造医院形象

    在我国,提倡和建立企业文化已10年有余,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青岛海尔集团的海尔文化灵魂-创新,由于创新使海尔集团走向成功,走向繁荣.

    作者:占建华;朱亚珍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剖宫产术中产时大出血的预防

    随着剖宫产率上升,剖宫产近期并发症已达10.96%,产后出血一般均较阴道分娩者多,而剖宫产术中出血在产后出血中占70%-80%,因此,剖宫产术前应做好出血的防治措施.

    作者:杨引娣;王秀凤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大块骨质溶解症1例报道

    大块骨质溶解症(massive esteolysis,Mol)为一原因不明、十分罕见疾病,国内外仅见个案报告.多集中讨论X线表现,而病理组织学改变与临床、X线之间关系探讨较少.本文报道病例着重对上述三者表现进行阐述,并对病理组织学改变与X线之间关系作初步探讨.

    作者:李波;周俊;张继增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曲马多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无痛人流分析

    我院应用盐酸曲马多配伍米索前列醇施行无痛人流术96例,镇痛效果确切,无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作者:童义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近年来临床实习中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

    临床实习作为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巩固、提高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各种基本医疗技能,熟悉医院各项制度,培养良好医德医风的重要环节,是医学生毕业后能胜任医疗这个神圣职责的重要途径.然而,近年来,由于医疗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以及学生毕业后自择职业、考研等方面的影响,临床实习质量滑波的局面令人担忧.如何扭转这一局面,提高临床学习质量已迫在眉睫.本文就临床实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作者:张金荣;冯亚彬;沈立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平板运动试验不同时段QT离散度诊断冠心病的价值分析

    平板运动试验(TET)是目前临床上无创性诊断冠心病的有价值的方法之一,其阳性结果是依靠运动中或运动后ST段下移的程度及类型为标准来诊断的,存在一定的假阳性或假阴性.有报道平板运动试验对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的敏感性为74.4%,特异性为77.6%,准确性为76.5%[1].为探讨更多的指标来提高TET诊断冠心病的价值,近年来研究发现了运动中或后QT离散度(QTd)及校正的QT离散度(QTcd)增大可作为TET阳性结果的一个有价值的判断指标.

    作者:郭璐映;沈非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谈医学图书读者的心理

    读者是图书馆服务工作的主体,医学图书馆馆员了解读者心理变化过程,掌握读者心理活动规律,对于满足读者需求、高质量、高效率的做好读者服务工作,更好的为医疗、教学、科研人员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医学图书馆读者心理,有利于馆员抓住读者求知欲,进一步激发读者在医学专业领域里勤奋钻研的热情,充分发挥医学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和情报职能.

    作者:亓建军;顾晓军;刘大文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宫腔镜检查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

    绝经后子宫出血是老年妇女常见的症状之一,宫腔镜是以大限度减少病人痛苦的微创手术,备受老年患者的青睐.宫腔镜检查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因为它能直接观察宫腔内病灶的外观形态、位置及范围,同时对可疑病灶进行定位活检,具有迅速准确的诊断价值.本文就绝经后出血的病因、诊断及宫腔镜独特的诊断方法做简要探讨.

    作者:孟秀敏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QT离散度对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QT离散度(QTd)与扩张型心肌病(DCM)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和心功能的关系.方法对42例DCM患者按室性心律失常性质分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与非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并按心功能状态分为轻度心力衰竭组和重度心力衰竭组,另选40例无器质性心脏病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12导联心电图QT间期,并计算QTd、QTcd.结果(1)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较非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QTd、QTcd显著延长(P<0.01),非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较正常对照组QTd、QTcd显著延长(P<0.01);(2)重度心力衰竭组较轻度心力衰竭组QTd、QTcd显著延长(P<0.05),轻度心力衰竭组较正常对照组QTd、QTcd显著延长(P<0.01).结论QTd、QTcd对DCM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或猝死有一定预防价值,并可作为评价DCM患者心功能状态的一项辅助指标.

    作者:李先维;王立侠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结核性肛瘘的综合治疗

    结核性肛瘘在临床上并不多见,往往导致误诊,难以治愈.我科从1985-2000年以来对结核性肛瘘,采取手术与全身系统化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共收治70例病人,收到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奚晨义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足底泵在防止截瘫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脊髓损伤并截瘫患者的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随着对该病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该病的危害,如何防止该病的发生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我科自2001年3月至今将足底泵应用于28例脊髓损伤并截瘫的病人,有效的防止了该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于秀丽;孙永美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并骨或软组织缺损

    目的探讨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合并皮肤缺损的有效方法.方法通过对64例胫骨创伤性骨髓炎并骨或软组织缺损选用有效中药内服外浸洗创面,同时根据创口分泌物或脓液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配合使用敏感抗生素,一般在1-2周后,待创面较清洁即行病灶彻底清理和组织瓣转移Ⅰ期治疗.结果64例中,52例获得1-4年随访,48例治愈,4例骨髓炎复发.结论在中西结合控制感染基础上,应用显微外科技术Ⅰ期修复创伤性骨髓炎合并骨或软组织缺损,可以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减少费用,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清泉;朱红;蒲超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不同剂量善宁与三腔二囊管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的比较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严重并发症,临床上治疗方法很多:药物治疗、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内镜下治疗(包括硬化和套扎)及放射性介入治疗(TIPS)等,但有些治疗限于病情及医疗水平、医疗设备等不能广泛开展,药物治疗和三腔二囊管压迫治疗仍是当前常用的有效止血措施.本研究采用不同剂量善宁三腔二囊管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对止血及其副作用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魏秀春;玉焕真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灵芝药材的鉴别

    灵芝,又名芝,或灵芝草,又称菌灵芝.近几年,市场对灵芝的运用宣传较多,有过于神化之嫌.服用人群逐渐增多,为了保证用药的安全无误,有必要进行真伪鉴别.

    作者:马爱国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复方甲硝唑糊剂治疗牙周病临床疗效观察

    方法本文应用复方甲硝唑糊剂治疗牙周病58例,经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0%,两组结果经统计学处理X2=12.21,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复方甲硝唑糊剂是治疗牙周病的特效药物可有效地保留患牙.

    作者:何冰冰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妇康宁汤治疗慢性盆腔炎70例临床观察

    近年来,我院应用妇康宁汤治疗慢性盆腔炎7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鲁予;陈瑞香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腕管综合征微型钩刀治疗与常规手术治疗疗效比较

    目的用微型钩刀治疗腕管综合征与常规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疗效进行比较.方法我院疼痛科利用微型钩刀治疗49例50腕,同期我院骨科常规手术治疗54例54腕.术前按滨田分类方法分为3类.两组均在术后3个月随访.根据kelly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价.结果两组功能恢复基本相同,微型钩刀治疗腕管综合征50腕中1腕损伤正中神经返支,出现大鱼际肌萎缩,1例术后1月症状不改善而行常规手术治疗.常规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未出现并发症,但2例出现切口瘢痕疼痛.结论微型钩刀治疗腕管综合征具有皮肤切口小、组织创伤轻、手术时间短、临床症状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杨素敏;耿云光;李玉霞;李林生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清热泻脾散加味治疗复发性口疮38例

    近年来,笔者运用清热泻脾散加味治疗复发性口疮38例,收到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白文 刊期: 2005年第24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