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的近期临床疗效

李玉亭;殷慧萍

关键词:痴呆, 血管性, 多奈哌齐, 药物评价
摘要:目的评价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3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给予多奈哌齐5毫克/天治疗12周,临床疗效按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治疗前后的变化进行评定.结果多奈哌齐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MMSE及ADL评分变化分别为+0.86分及-3.3分,P<0.05,治疗12周后与治疗前MMSE及ADL评分变化分别为+3.93及-11.6,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36例中2例轻度腹泻,1例恶心,1例全身乏力.结论多奈哌齐能有效地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社会活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性高.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诊治延迟因素的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是人类疾病三大死亡原因之一.近年的科技发展使AMI的治疗有了很大进步,但很多治疗应在发病后6小时内进行,支架置入术等治疗也需在某一时间窗内进行.临床中,治疗时间延迟是影响AMI疗效的主要因素.为了研究AMI患者就诊延迟原因,笔者对1998年1月~2005年9月到本院心内科住院患者进行了针对性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秦珺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老年性痴呆的护理管理

    痴呆是智能的衰退及人格和行为的异常,为多种原因引起的脑功能失调的一种表现,老年痴呆是持续性的.有学者认为,老年性痴呆是二十一世纪医学领域面临的大挑战.目前,我国大约有500万老年痴呆患者[1],家庭照顾和社区护理成为必然,98.3%的老年性痴呆病人家属希望医护人员能给予指导[2].护士以其拥有的思想品德素质和专业理论知识,凭借其与家庭之间存在的亲密关系和相互信任,在家庭卫生保健和护理中担当了重要角色.

    作者:王书霞;万会芳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腕管综合征微型钩刀治疗与常规手术治疗疗效比较

    目的用微型钩刀治疗腕管综合征与常规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疗效进行比较.方法我院疼痛科利用微型钩刀治疗49例50腕,同期我院骨科常规手术治疗54例54腕.术前按滨田分类方法分为3类.两组均在术后3个月随访.根据kelly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价.结果两组功能恢复基本相同,微型钩刀治疗腕管综合征50腕中1腕损伤正中神经返支,出现大鱼际肌萎缩,1例术后1月症状不改善而行常规手术治疗.常规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未出现并发症,但2例出现切口瘢痕疼痛.结论微型钩刀治疗腕管综合征具有皮肤切口小、组织创伤轻、手术时间短、临床症状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杨素敏;耿云光;李玉霞;李林生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信息技术环境下启发式教学的尝试

    近年来,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与医学临床课教学的紧密整合,使学生的学习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学生的课堂学习提供了更为辽阔的天地,教师、学生、教材、信息技术成为现代课堂教学的四个基本要素.现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针对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启发式教学的尝试,谈谈笔者的几点粗浅的看法和体会.

    作者:姜波;宋秀玲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190例脑出血临床护理

    1995年2月-2005年2月我院收治急性脑出血病人190例,因为临床处置及时,护理得当,减少了并发症,治愈155例,死亡35例,死亡率18.4%,低于国内死亡率47%-75%的报告[1],脑出血往往引起肢体瘫痪,生活不能自理,影响生活质量,护理工作重点是稳定病人情绪,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给予及时准确的治疗和科学护理,取得病人配合,现将临床护理体会综述如下:

    作者:王华玲;沈树花;全岗山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介素6测定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与脑梗死灶体积、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5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3天内(急性期)和治疗后21天(恢复期)时血清hs-CRP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IL-6水平,同时选取与观察组性别、年龄相匹配的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按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标准(CNFDS)进行评分,所有患者均进行CT/MRI检查及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脑梗死患者hs-CRP、IL-6水平急性期与恢复期、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与梗死体积及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检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hs-CRP及IL-6对判断脑梗死范围大小、病情变化及预后神经功能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张晓举;李颢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统计工作的深入开展

    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是实现现代化医院的必经之途,它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管理科学在医院管理中的综合应用,是医院管理、临床医学利用计算机技术得以飞速发展、实现科学化管理的一个平台.

    作者:赵艳阳;李丽曼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中西医结合外侧切口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外侧切口双极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髋关节外侧切口,术后中医辨证治疗,辨证施护,服用中药(处方:桃仁、红花、赤芍、元胡、田七(先煎)、生地、栀子、防风、丹参).观察临床近远期疗效.结果功能评定90~100分为优者9例,占25%;80~89分为良者18例,占50%;70~79分为可者7例,占19.4%;小于70分为差者2例,占5.6%.结论本手术方法具有手术暴露时间短,创伤小,出血量少,便于术后护理,利于病人早期离床,术后康复快等特点.结合中医药的应用,进行辨证护理,术后指导患者自行练功,有效避免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应用髋关节外侧切口进行双极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彭济河;罗森通;冯庆烈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加强抗感染药物使用管理提高医疗质量水平

    2004年我院抗感染药物管理小组共检查了10003份出院病历,共发现以下问题:(1)使用率高,其中6648份使用了抗感染药物,使用率达66%,较有关报道无显著差异[1].(2)超权限使用抗感染药物.(3)抗感染药物使用指征太宽.(4)抗感染药物使用后细菌培养、药敏试验比率低,仅37.5%,较相关数据高[2].

    作者:孙华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流行性出血热病人的护理

    出血热是以发热、出血、休克为特征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能引起肾脏损害的出血热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是秋冬季节的多发病、常见病.典型的临床经过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以及恢复期几个阶段.其病程长,病情复杂,临床护理工作极其重要.根据我科2002年1月-2003年1月住院的20例流行性出血热病人的护理体会,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会花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42例Ⅱ型糖尿病合并重型药疹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重型药疹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对策.方法对42例Ⅱ型糖尿病合并重型药疹患者收集临床资料,进行临床分析,分析及总结心理与生活质量护理、饮食护理、高血糖与慢性疼痛护理、皮肤清洁与口腔护理、组织受损护理等,加强掌握糖尿病知识和药疹护理知识.结果本组42例患者,治愈39例,占92.8%,死亡3例,占7.1%.结论成功实施整体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正确分析疾病知识、饮食疗法和皮肤黏膜损害的治疗及护理,是处理重型药疹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也是抢救成功率的关键.它对治疗重型药疹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作者:冷英;陈尊玲;周萍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的多媒体教学探讨

    为了进一步优化教育管理和教学过程,适应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和趋势,教育部门1999年就已提出,在高校普及和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教育技术应用模式是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关键的一步[1].笔者针对<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的教学大纲要求,从01年开始应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顺利的克服了原教学中的一些难点,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将有关作法和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江绍禹;王威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相关因素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内科的危重疾病,其近期及远期预后均不佳,临床上常见室壁瘤形成,且心力衰竭发生率极高,这些均与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有关.故了解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相关因素对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很有帮助.本文就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相关因素作一综述.

    作者:王红月;刘全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成因探讨

    为探讨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的形成原因,对我院2002年1月-2005年6月收治的104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永亮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曲马多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无痛人流分析

    我院应用盐酸曲马多配伍米索前列醇施行无痛人流术96例,镇痛效果确切,无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作者:童义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自体骨髓干细胞在心脏外科中应用的护理

    临床上需要进行外科治疗的二尖瓣疾病,常常合并有心脏扩大、舒缩能力下降,这样增加了手术风险和影响患者术后康复[1].近年来,我们将骨髓干细胞移植辅助应用于风湿性二尖瓣疾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外科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

    作者:孙仁娟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护理工作中护患沟通的技巧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患者的护理不仅要掌握技术措施,同时也要掌握沟通技巧,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患者,为医院赢得市场.本人从事护理工作多年,在与各种患者交流过程中,深深体会到,只有在态度上真诚相待,在技术操作上精湛娴熟,在语言上和蔼可亲,才能有效地与患者沟通.

    作者:田远芳;谢洪美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注重人文关怀塑造医院形象

    在我国,提倡和建立企业文化已10年有余,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青岛海尔集团的海尔文化灵魂-创新,由于创新使海尔集团走向成功,走向繁荣.

    作者:占建华;朱亚珍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谈引产病人的健康教育侧重点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和发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在临床上已广泛实施,健康教育是其中的重要环节[1].笔者对2003年住院的280例中期引产病人,实施全程健康教育,并根据引产原因的不同,进行分类、分段教育,将出院前后的健康教育作为重点内容,有效地促进了病人早日康复,同时也减少再次受孕率,在减轻病人痛苦、保护其免受伤害方面,收到满意的效果.体会如下:

    作者:顾文珠;谢丽吉;王丽芬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护士的理念在门诊护理中的应用尝试

    随着私家医院的崛起,尤其是一些媒体为私家医院的极力炒作和一些不法医托的介入,常有一些病人被误导,这种无序的竞争正冲击着正规综合性大医院,医院不仅为其付出昂贵的人力和物力,更有病人被贻误治疗时机而危及生命.为此,笔者认为强化门诊护士的护理理念,找准位置,打开思路,拓展护理服务功能,把营销理念贯穿于护理工作中,促进医院打造门诊护理发展的新平台,尤其是各专科护理接诊人员,迅速让患者就医,解答患者的有关医疗咨询,提出以下几点供参考:

    作者:林素惠 刊期: 2005年第24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