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相关因素分析

王红月;刘全

关键词:心肌梗死, 心室重构, 心力衰竭
摘要:急性心肌梗死是心内科的危重疾病,其近期及远期预后均不佳,临床上常见室壁瘤形成,且心力衰竭发生率极高,这些均与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有关.故了解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相关因素对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很有帮助.本文就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相关因素作一综述.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顺食汤防治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

    放射治疗是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主要方法,治疗中常见的主要并发症是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其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如何在放射治疗中减少其发生率,提高治疗疗效及生存质量,笔者于1990年11月-2002年5月,应用自拟组方顺食汤,对267例食管癌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贺方学;魏来;马幼平;魏强;鲁统标;聂玉霞;彭京风;魏怀宗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曲马多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无痛人流分析

    我院应用盐酸曲马多配伍米索前列醇施行无痛人流术96例,镇痛效果确切,无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作者:童义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相关因素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内科的危重疾病,其近期及远期预后均不佳,临床上常见室壁瘤形成,且心力衰竭发生率极高,这些均与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有关.故了解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相关因素对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很有帮助.本文就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相关因素作一综述.

    作者:王红月;刘全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QT离散度对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QT离散度(QTd)与扩张型心肌病(DCM)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和心功能的关系.方法对42例DCM患者按室性心律失常性质分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与非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并按心功能状态分为轻度心力衰竭组和重度心力衰竭组,另选40例无器质性心脏病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12导联心电图QT间期,并计算QTd、QTcd.结果(1)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较非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QTd、QTcd显著延长(P<0.01),非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较正常对照组QTd、QTcd显著延长(P<0.01);(2)重度心力衰竭组较轻度心力衰竭组QTd、QTcd显著延长(P<0.05),轻度心力衰竭组较正常对照组QTd、QTcd显著延长(P<0.01).结论QTd、QTcd对DCM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或猝死有一定预防价值,并可作为评价DCM患者心功能状态的一项辅助指标.

    作者:李先维;王立侠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重症脑卒中患者鼻饲营养及护理

    脑卒中是危害人类健康常见疾病之一,进食困难和饮水呛咳是造成重症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及营养不良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鼻饲饮食是解决进食困难的主要措施.我科自2001年1月-2005年2月共收治需鼻饲的脑卒中患者110例,及时给予鼻饲营养,无1例因营养不良及吸入性肺炎而导致死亡.总结如下:

    作者:余颖;李婕;王明霞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甲基强的松龙,腹蛇去纤酶,氮芥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回顾性研究甲基强的松龙(MP),盐酸氮芥(氮芥),腹蛇去纤酶(降纤酶、抗栓酶)联合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1997年以来,本院所有血清HBV标记物阳性、病理诊断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患者共54例,其中≤14岁30人,>14岁24人.所有病例中HBV-DNA复制的均先给予或者同时给予干扰素α或拉米夫定治疗.甲基强的松龙用法为成人lg ivgtt qd×3d,儿童为20mg·(kg-1·d-1),ivgttqd×3d;盐酸氮芥用法为0.08mg·(kg-1·d-1)iv qd×3d;降纤酶用法为0.01u·(kg-1·d-1)ivgtt qd×3d.结果①治疗1个月时,尿蛋白消失者占33.3%,尿蛋白减少50%以上者占37.0%,尿蛋白减少25%者,占29.6%.肝功能损害(血ALT轻度升高<80u/L)占7%,未见ALT明显升高者.HBV-DNA测定见升高10倍者占7%,下降者80%,倍级相同者占13%.②治疗6个月,尿蛋白转阴总数占90%,尿蛋白降低50%以上者占5%,尿蛋白降低25%的占5%.肝功能正常者95%,血ALT轻度升高者占5%,HBV-DNA下降者占90%,增高者占3.7%,不变者占6.3%.③治疗2年,尿蛋白转阴占95%,尿蛋白降低50%者占5%,肝功能正常者95%,血ALT轻度升高者占5%,未见血ALT明显升高者.HBV-DNA测定见滴度升高10倍者占1.8%,下降者占90%,不变者8.2%.结论在积极护肝、抗病毒基础上,给予甲基强的松龙、氮芥、降纤酶联合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在总有效率,降低尿蛋白方面效果确切,而未见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刘干炎;王水华;王国斌;涂丽萍;陈邦明;伍宏泽;吴景芳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尿液干化学法须注意的影响因素

    1 PH测定尿液PH4.5-9.0范围内时,试纸条应按规定浸泡及分析,时间过长,则PH有下降趋势.

    作者:张国亮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不能手术的胃癌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临床上经常遇到一些已失去手术机会的晚期胃癌患者,而常规化疗和放疗的疗效尚不理想.我院从1997-2000年对34例晚期胃癌患者行介入治疗,收到较好效果.

    作者:陈正兵;何世明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注射用头孢他啶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研究

    目的通过试验确定注射用头孢他啶细菌内毒素的具体检测方法.方法选择相应灵敏度的鲎试剂,进行干扰试验,研究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结果用灵敏度0.125EU·ML-1的鲎试剂,同时将供试品2倍稀释,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没有出现干扰作用.结论注射用头孢他啶的热源检查可用细菌内毒素检测法.

    作者:王亚娟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42例Ⅱ型糖尿病合并重型药疹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重型药疹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对策.方法对42例Ⅱ型糖尿病合并重型药疹患者收集临床资料,进行临床分析,分析及总结心理与生活质量护理、饮食护理、高血糖与慢性疼痛护理、皮肤清洁与口腔护理、组织受损护理等,加强掌握糖尿病知识和药疹护理知识.结果本组42例患者,治愈39例,占92.8%,死亡3例,占7.1%.结论成功实施整体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正确分析疾病知识、饮食疗法和皮肤黏膜损害的治疗及护理,是处理重型药疹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也是抢救成功率的关键.它对治疗重型药疹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作者:冷英;陈尊玲;周萍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谈急诊护理管理

    急诊科是医院急危重病人集中、病种多、抢救任务繁重的科室.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到高层建筑和道路修建以及交通运输的多样化等因素的影响,使急症和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因此,急救医疗体系的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全和以后的康复,急诊工作质量的高低也反映了医院的医疗护理工作质量和人员的素质水平.

    作者:涂小平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12例

    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近年明显增多,是目前妇科常见病之一,剖宫产者有5%~15%,不孕症有12%~48%内膜异位症的存在.我院妇科2002年1月来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齐淑云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脑缺血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检测脑缺血及再灌注大鼠血浆中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的浓度变化,研究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及与肺损伤的关系.方法本实验采用48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8组:正常组、假手术组、脑缺血2h,脑缺血2h再灌注3h、6h、12h、24h、48h组,对各组动物分别用放免法测定血浆中ET、用生化法测定血浆中NO,并取肺组织进行常规组织学观察.结果(1)缺血后2h组血浆NO浓度低,随着灌注时间的推移,NO浓度逐渐升高,再灌24h及48h后达高峰.缺血2h再灌24h和48h组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缺血2h组与其它7组对比均有显著差异;缺血2h再灌24h和缺血2h再灌48h组之间无显著差异,但此2组与其它6组对比均有显著差异;正常组、假手术组、缺血2h再灌3h组、6h组、12h组间均无差异,但它们中的每组与缺血2h组,缺血2h再灌24h组、48h组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2)缺血后2h组血浆ET浓度高,随着灌注时间的推移,ET浓度逐渐降低,缺血2h再灌48h组浓度低.缺血2h组、缺血2h再灌48h组和正常组对比有显著差异,该2组对比有显著差异,且与其它6组对比均有显著性,而正常组、假手术组、缺血2h再灌3h组、6h组、12h组、24组各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3)脑缺血再灌注后,血浆中的NO和ET浓度变化呈负相关.(4)缺血2h组可见毛细血管扩张,部分肺泡腔内有红细胞漏出;再灌注3-6h肺泡腔内有浆液及红细胞渗出,部分肺泡内有炎性细胞,支气管腔有脱落上皮细胞;再灌注12h、24h、48h肺组织呈炎症逐渐加重改变:即肺泡内有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肺间质的炎性细胞增多,部分支气管萎缩,肺泡腔及支气管腔均有浆液渗出,肺大泡形成增加.结论(1)随着脑缺血及再灌注的进行,肺损伤逐渐加重;(2)ET和NO在脑缺血再灌注中以不同形式介导了肺损伤;(3)脑缺血再灌注后血浆中ET和NO浓度的变化呈负相关,P<0.01,r=0.592.

    作者:王永亮;郭新平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硫酸镁甘油和透明质酸酶联合应用防止化疗药物外渗糜烂临床应用

    化疗是临床很多疾病,尤其是肿瘤患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在静脉接受化疗药物的患者中,尽管使用十分谨慎,若稍有疏忽,易造成化疗药物外渗,造成局部组织损伤、糜烂,给病人带来不应有的痛苦,给护理工作增加负担.在临床治疗化疗药物外渗,致局部组织急性炎症方法,手段单一,疗效差.

    作者:王永才;王淑香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不同剂量善宁与三腔二囊管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的比较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严重并发症,临床上治疗方法很多:药物治疗、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内镜下治疗(包括硬化和套扎)及放射性介入治疗(TIPS)等,但有些治疗限于病情及医疗水平、医疗设备等不能广泛开展,药物治疗和三腔二囊管压迫治疗仍是当前常用的有效止血措施.本研究采用不同剂量善宁三腔二囊管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对止血及其副作用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魏秀春;玉焕真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对母婴同室产妇实施人文关怀的护理体会

    产褥期妇女全身各系统都发生明显变化,加上体力消耗,容易产生各种疾病,影响母乳喂养和自身健康的恢复,母婴同室,使产妇把过多的精力集中在婴儿身上,忽略了产褥期的自我护理,此外,大多数产妇初为人母,对新生儿护理知识不同程度的缺乏[1],使其忧心忡忡,在实践中无从下手,往往产生恐惧、悲伤、愤怒甚至怨天尤人的情绪.强调以病人为中心,改善护理工作方法,为病人提供满意的护理服务,是确定整体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或阈值的基点[2].为寻求更科学的护理方法,2004年我院儿科对新生儿室产妇实施人文护理,现将实施方法及实施前后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秀慧;赵纪霞;王雪平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护理工作中护患沟通的技巧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患者的护理不仅要掌握技术措施,同时也要掌握沟通技巧,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患者,为医院赢得市场.本人从事护理工作多年,在与各种患者交流过程中,深深体会到,只有在态度上真诚相待,在技术操作上精湛娴熟,在语言上和蔼可亲,才能有效地与患者沟通.

    作者:田远芳;谢洪美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肝癌介入前后的心理干预

    介入放射治疗,是应用影像设备将诊断与治疗相结合的一门新兴学科.随着我国介入放射学的迅速发展,中晚期肝癌的介入治疗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可使肿瘤缩小从而获得手术机会,或延缓肿瘤生长,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科从2002年~2004年行肝癌介入治疗60例,通过心理干预,有效的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改善了患者的紧张情绪.

    作者:黄菊花;毋桂兰;陈红芳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复方牛车肾气丸质量标准的研究

    复方牛车肾气丸由熟地黄、山茱萸、黄芪、附子、肉桂、牡丹皮、山药、泽泻等十六味药组成的中药浓缩丸,具有温阳滋阴、化湿降浊之功,用于糖尿病肾病、慢性肾炎所致肾功能不全之阴阳两虚证.为了有效地监控其制剂质量,初步建立了该制剂的质量监控方法.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兴国;丁毅;张永恒;乔立新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支气管哮喘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被世界医学界公认为四大顽症之一,并被列为十大死亡原因之.哮喘患者的康复难,发病频率高,临床上以反复发作的胸闷、气喘伴有哮鸣音,甚则出现呼吸困难、口唇发绀等为主要症状.目前提倡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疗效甚佳,可以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复发次数.

    作者:彭广鹏 刊期: 2005年第24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