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谈急诊护理管理

涂小平

关键词:急诊工作质量, 护理工作质量, 急危重病人, 意外事故, 医院, 医疗体系, 素质水平, 生命安全, 社会经济, 交通运输, 高层建筑, 道路修建, 急诊科, 发生率, 人员, 抢救, 科室, 康复, 急症, 急救
摘要:急诊科是医院急危重病人集中、病种多、抢救任务繁重的科室.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到高层建筑和道路修建以及交通运输的多样化等因素的影响,使急症和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因此,急救医疗体系的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全和以后的康复,急诊工作质量的高低也反映了医院的医疗护理工作质量和人员的素质水平.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新形势下的医院保卫工作现状及对策

    当前,我国的医院进行着一系列的改革,为保证医院改革的顺利进行和健康发展,医院的安全保卫工作应研究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相应的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刘旌彩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输尿管镜下碎石治疗

    目的评价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结果输尿管中下段结石83例,78例碎石成功,术中1例出现输尿管穿孔,2例结石上移至肾盂内,成功率92.7%.结论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理想方法.

    作者:龚任余;钱坤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清热泻脾散加味治疗复发性口疮38例

    近年来,笔者运用清热泻脾散加味治疗复发性口疮38例,收到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白文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四肢血管损伤的救治体会

    肢体血管损伤较常见,且常与四肢骨折、神经损伤和软组织伤同时存在,其主要危险是致命大出血和肢体缺血坏疽.近年来,由于血管外科的发展,主张在保证生命安全的前提下,首先考虑行血管修复,重建血液循环,恢复肢体功能.现将我院自1990-2004年间共收治四肢血管损伤10例的救治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梁润祥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相关因素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内科的危重疾病,其近期及远期预后均不佳,临床上常见室壁瘤形成,且心力衰竭发生率极高,这些均与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有关.故了解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相关因素对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很有帮助.本文就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相关因素作一综述.

    作者:王红月;刘全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妇康宁汤治疗慢性盆腔炎70例临床观察

    近年来,我院应用妇康宁汤治疗慢性盆腔炎7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鲁予;陈瑞香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自体骨髓干细胞在心脏外科中应用的护理

    临床上需要进行外科治疗的二尖瓣疾病,常常合并有心脏扩大、舒缩能力下降,这样增加了手术风险和影响患者术后康复[1].近年来,我们将骨髓干细胞移植辅助应用于风湿性二尖瓣疾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外科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

    作者:孙仁娟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射频消融治疗宫颈糜烂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射频热凝固治疗子宫颈糜烂与药物治疗效果观察.方法应用凝固器将射频定点射入宫颈病变部位,使病变组织凝固坏死吸收,痊愈率为100%;而同期用药物治疗其效果有明显差异.结论射频热凝固治疗宫颈糜烂时间短,见效快,疗效高.

    作者:申素芳;孙力;金瑞玲;王自然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蛋白芯片技术检测多肿瘤标志物的应用

    肿瘤标志物是指由肿瘤细胞所产生,存在于血液、细胞、组织或体液中,反映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物质,包括蛋白质、激素、酶和多胺等,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肿瘤标志物大多是肿瘤相关抗原.这些标志物并非肿瘤细胞所特有,而是由于肿瘤细胞的表达量明显增加,从而与正常细胞之间存在量的差异.肿瘤标志物大多无器官特异性(广谱标志物),同一种肿瘤可含一种或多种标志物,而不同肿瘤或同种肿瘤的不同组织类型既可有共同的标志物,也可有不同的标志物.

    作者:陈鸣放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全自动远程核素分药仪的研制和应用

    本工作组研制了一种全自动远程分药仪,该仪器主要由机械系统、控制系统、监视系统、过流系统、气动系统、防辐射装置、病案管理软件、配药计算软件等组成.应用结果表明:其放射防护率达99.99%,发药误差<2%,所配制药液的放射性活度均匀,无污染,是一种新型的专门的核医学设备.

    作者:曾钦文;陈力;何建华;谢波;沈光辉;喻文才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吉林市丰满区公共场所茶具卫生状况分析

    2004年对本所辖区12间卡拉OK、15间旅业按规定每季进行一次卫生监测.现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房姝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谈引产病人的健康教育侧重点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和发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在临床上已广泛实施,健康教育是其中的重要环节[1].笔者对2003年住院的280例中期引产病人,实施全程健康教育,并根据引产原因的不同,进行分类、分段教育,将出院前后的健康教育作为重点内容,有效地促进了病人早日康复,同时也减少再次受孕率,在减轻病人痛苦、保护其免受伤害方面,收到满意的效果.体会如下:

    作者:顾文珠;谢丽吉;王丽芬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不能手术的胃癌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临床上经常遇到一些已失去手术机会的晚期胃癌患者,而常规化疗和放疗的疗效尚不理想.我院从1997-2000年对34例晚期胃癌患者行介入治疗,收到较好效果.

    作者:陈正兵;何世明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电超导中药贴片透皮给药治疗小儿腹泻病174例

    小儿腹泻是儿科常见多发病,严重危害儿童的身体及生长发育.我科采用电超导中药贴片透皮给药治疗小儿腹泻17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欧桂琴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护理工作中护患沟通的技巧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患者的护理不仅要掌握技术措施,同时也要掌握沟通技巧,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患者,为医院赢得市场.本人从事护理工作多年,在与各种患者交流过程中,深深体会到,只有在态度上真诚相待,在技术操作上精湛娴熟,在语言上和蔼可亲,才能有效地与患者沟通.

    作者:田远芳;谢洪美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剖宫产术中产时大出血的预防

    随着剖宫产率上升,剖宫产近期并发症已达10.96%,产后出血一般均较阴道分娩者多,而剖宫产术中出血在产后出血中占70%-80%,因此,剖宫产术前应做好出血的防治措施.

    作者:杨引娣;王秀凤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连续密闭式腹水直接静脉回输治疗顽固性腹水36例分析

    目的探讨连续密闭式腹水直接静脉回输治疗顽固性腹水的疗效.方法用输液泵为动力,以一次性输液器建立输液循环通道,对36例顽固性腹水患者进行连续密闭式腹水直接回输.结果治疗后患者腹围明显缩小.结论连续密闭式腹水直接静脉回输术是治疗顽固性腹水的简单、经济、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杨承汉;韩宇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重症脑卒中患者鼻饲营养及护理

    脑卒中是危害人类健康常见疾病之一,进食困难和饮水呛咳是造成重症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及营养不良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鼻饲饮食是解决进食困难的主要措施.我科自2001年1月-2005年2月共收治需鼻饲的脑卒中患者110例,及时给予鼻饲营养,无1例因营养不良及吸入性肺炎而导致死亡.总结如下:

    作者:余颖;李婕;王明霞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诊治延迟因素的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是人类疾病三大死亡原因之一.近年的科技发展使AMI的治疗有了很大进步,但很多治疗应在发病后6小时内进行,支架置入术等治疗也需在某一时间窗内进行.临床中,治疗时间延迟是影响AMI疗效的主要因素.为了研究AMI患者就诊延迟原因,笔者对1998年1月~2005年9月到本院心内科住院患者进行了针对性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秦珺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大块骨质溶解症1例报道

    大块骨质溶解症(massive esteolysis,Mol)为一原因不明、十分罕见疾病,国内外仅见个案报告.多集中讨论X线表现,而病理组织学改变与临床、X线之间关系探讨较少.本文报道病例着重对上述三者表现进行阐述,并对病理组织学改变与X线之间关系作初步探讨.

    作者:李波;周俊;张继增 刊期: 2005年第24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