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素惠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由于其传染性强,医务人员感染率高,引起了WHO的关注[1].统计显示截止2003年5月10日10时,我国医护人员患病人数占累计临床病例的18.9%,居各类人群第一位[2].这使的医务人员在工作时不得不加强各种防护,但与此同时,也给医护的工作带来了诸多的不便,工作人员受伤事件屡有发生.为了解在SARS治疗护理过程中危险性较大的三类人员(护理人员,卫生人员,污物焚烧人员)的受伤情况,以便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进行了本研究.
作者:张亚力;于亚丽;刘翠英;王丽英 刊期: 2005年第24期
心率变异性是评价心脏自主神经对心脏控制的无创性检测指标[1],是一项有价值的预测心脏事件发生的方法.频域分析(HRSA)能定量评估交感-迷走神经活动,更能准确反映交感-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支配作用.本文旨在讨论Ⅱ型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变异特点及意义,为糖尿病合并症的早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郭锰;熊春梅 刊期: 2005年第24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是人类疾病三大死亡原因之一.近年的科技发展使AMI的治疗有了很大进步,但很多治疗应在发病后6小时内进行,支架置入术等治疗也需在某一时间窗内进行.临床中,治疗时间延迟是影响AMI疗效的主要因素.为了研究AMI患者就诊延迟原因,笔者对1998年1月~2005年9月到本院心内科住院患者进行了针对性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秦珺 刊期: 2005年第24期
噪声有对人产生生理损伤的影响,使人引起种种心理反应的影响以及语言干扰的影响等.根据噪声对生理损伤的程度大致分为稳态性噪声和脉冲性噪声.
作者:张桂萍;尹慧;刘英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了解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征及发病现状,明确EB病毒感染对儿童的危害.方法对我院2002年至2005年3月儿科收住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135例病人作临床分析.结果从本次统计来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造成多脏器功能损害,发病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近年有增多趋势,且危重病例有增多,死亡率有增高.使用更昔洛韦治疗对病程的控制有一定作用.结论临床医生必须加强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认识,力争早期诊治,适时使用抗病毒药物,以减少此病对儿童健康的危害,降低死亡率.
作者:王文英;谢坚;何晓芸;余静;刘蓉;管利荣;杨晓兵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结核性肛瘘在临床上并不多见,往往导致误诊,难以治愈.我科从1985-2000年以来对结核性肛瘘,采取手术与全身系统化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共收治70例病人,收到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奚晨义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比较形状记忆合金抱骨器和重建钢板治疗锁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46例锁骨粉碎性骨折随机分为A组22例,采用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固定,B组24例采用重建钢板固定.记录所有病例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日,术后随访根据术后X线片及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评定疗效.结果形状记忆合金抱骨器组手术时间比重建钢板组手术时间显著缩短(p<0.05),两组术后住院日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随访结果形状记忆合金抱骨器组优16例,良5例,可1例,重建钢板组优17例,良4例,可1例,差1例.结论形状记忆合金抱骨器是治疗锁骨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方法,且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等优点.
作者:施新革;杨素敏;段永壮;许大勇 刊期: 2005年第24期
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是实现现代化医院的必经之途,它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管理科学在医院管理中的综合应用,是医院管理、临床医学利用计算机技术得以飞速发展、实现科学化管理的一个平台.
作者:赵艳阳;李丽曼 刊期: 2005年第24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和发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在临床上已广泛实施,健康教育是其中的重要环节[1].笔者对2003年住院的280例中期引产病人,实施全程健康教育,并根据引产原因的不同,进行分类、分段教育,将出院前后的健康教育作为重点内容,有效地促进了病人早日康复,同时也减少再次受孕率,在减轻病人痛苦、保护其免受伤害方面,收到满意的效果.体会如下:
作者:顾文珠;谢丽吉;王丽芬 刊期: 2005年第24期
产褥期妇女全身各系统都发生明显变化,加上体力消耗,容易产生各种疾病,影响母乳喂养和自身健康的恢复,母婴同室,使产妇把过多的精力集中在婴儿身上,忽略了产褥期的自我护理,此外,大多数产妇初为人母,对新生儿护理知识不同程度的缺乏[1],使其忧心忡忡,在实践中无从下手,往往产生恐惧、悲伤、愤怒甚至怨天尤人的情绪.强调以病人为中心,改善护理工作方法,为病人提供满意的护理服务,是确定整体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或阈值的基点[2].为寻求更科学的护理方法,2004年我院儿科对新生儿室产妇实施人文护理,现将实施方法及实施前后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秀慧;赵纪霞;王雪平 刊期: 2005年第24期
大块骨质溶解症(massive esteolysis,Mol)为一原因不明、十分罕见疾病,国内外仅见个案报告.多集中讨论X线表现,而病理组织学改变与临床、X线之间关系探讨较少.本文报道病例着重对上述三者表现进行阐述,并对病理组织学改变与X线之间关系作初步探讨.
作者:李波;周俊;张继增 刊期: 2005年第24期
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问题是大量的,而医学心理学研究证明:疾病的发展受心理因素制约.为了找出病人普遍、突出的心理问题,有的放矢地做好护理,笔者对100例康复期的恶性肿瘤病人进行了初步调查,现将有关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吕素琴 刊期: 2005年第24期
介入放射治疗,是应用影像设备将诊断与治疗相结合的一门新兴学科.随着我国介入放射学的迅速发展,中晚期肝癌的介入治疗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可使肿瘤缩小从而获得手术机会,或延缓肿瘤生长,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科从2002年~2004年行肝癌介入治疗60例,通过心理干预,有效的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改善了患者的紧张情绪.
作者:黄菊花;毋桂兰;陈红芳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绝经后子宫出血是老年妇女常见的症状之一,宫腔镜是以大限度减少病人痛苦的微创手术,备受老年患者的青睐.宫腔镜检查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因为它能直接观察宫腔内病灶的外观形态、位置及范围,同时对可疑病灶进行定位活检,具有迅速准确的诊断价值.本文就绝经后出血的病因、诊断及宫腔镜独特的诊断方法做简要探讨.
作者:孟秀敏 刊期: 2005年第24期
本工作组研制了一种全自动远程分药仪,该仪器主要由机械系统、控制系统、监视系统、过流系统、气动系统、防辐射装置、病案管理软件、配药计算软件等组成.应用结果表明:其放射防护率达99.99%,发药误差<2%,所配制药液的放射性活度均匀,无污染,是一种新型的专门的核医学设备.
作者:曾钦文;陈力;何建华;谢波;沈光辉;喻文才 刊期: 2005年第24期
近年来,我院应用妇康宁汤治疗慢性盆腔炎7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鲁予;陈瑞香 刊期: 2005年第24期
随着人类居住条件的逐渐恶化肺癌在香港等大城市已成为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近年来的发病率,在中国大陆地区,尤其是发达地区情况大抵如此,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是不争的事实.因种种原因,目前还难以早期发现,许多患者到医院就诊时,已属晚期,其中又以胸腔转移为常见,肺癌以及其它类型的患者一旦发展到胸腔积液绝大多数都已失去手术机会,有报道88例患者中仅4例能将肺癌完全切除,故手术价值不大,且全身化疗效果也不理想.
作者:李星华;徐锡凤;陈志萍 刊期: 2005年第24期
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病情平稳可出院.由于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是高科技产品,非专业人员对其了解不多,患者对植入人体后的注意事项更是知之更少,因此,健康教育就显得更为重要.
作者:杨晓敏;陆新娟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经皮胸腔穿刺置入深静脉导管引流在胸腔积液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对52例行经皮胸腔穿刺置入深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与50例传统胸腔穿刺抽液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对比.结果置入深静脉导管组胸积液缓解率明显高于胸腔穿刺抽液组,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胸腔穿刺抽液组.结论经皮胸腔穿刺置入深静脉导管引流较胸腔穿刺抽液治疗胸腔积液具有简单、方便、安全、创伤少、不易感染、治疗效果好等优点.
作者:李东方;李江波;梁月强;陈志雄;陈以明 刊期: 2005年第24期
脑部髓母细胞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其生长迅速,边界不清.手术难以彻底清除.复发率高,所以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切除加术后放射治疗.此类患者经历了手术创伤,再接受放疗,明显增加了患者及家属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加之放疗中的毒副反应,可导致患者悲观、忧郁、缺乏信心,甚至终止治疗.我院肿瘤科于2003年8月-2005年8月共收治脑髓母细胞瘤术后放疗患者15例,采取特殊护理措施,达到了预期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信鸿;赵风秋 刊期: 2005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