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髓母细胞瘤术后放疗15例的护理

李信鸿;赵风秋

关键词:脑髓母细胞瘤, 术后放疗, 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 放疗患者, 术后放射治疗, 手术切除, 现报道如下, 终止治疗, 治疗效果, 治疗方法, 手术创伤, 精神压力, 经济负担, 护理措施, 毒副反应, 肿瘤科, 复发率, 清除, 脑部, 经历
摘要:脑部髓母细胞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其生长迅速,边界不清.手术难以彻底清除.复发率高,所以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切除加术后放射治疗.此类患者经历了手术创伤,再接受放疗,明显增加了患者及家属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加之放疗中的毒副反应,可导致患者悲观、忧郁、缺乏信心,甚至终止治疗.我院肿瘤科于2003年8月-2005年8月共收治脑髓母细胞瘤术后放疗患者15例,采取特殊护理措施,达到了预期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产后出血的原因与防治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急性并发症之一,可导致贫血、产后无奶、产褥感染、身体虚弱,严重者可引起闭经或丧失劳动力,及时处理可降低产妇死亡率,产后24小时出血≥500ml,作为产后出血指征.产后出血多发于2小时以内,出血量可占24小时出血总量的1/2-2/3,所以此时是识别与处理产后出血的关键时刻.

    作者:童义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顺食汤防治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

    放射治疗是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主要方法,治疗中常见的主要并发症是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其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如何在放射治疗中减少其发生率,提高治疗疗效及生存质量,笔者于1990年11月-2002年5月,应用自拟组方顺食汤,对267例食管癌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贺方学;魏来;马幼平;魏强;鲁统标;聂玉霞;彭京风;魏怀宗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全自动远程核素分药仪的研制和应用

    本工作组研制了一种全自动远程分药仪,该仪器主要由机械系统、控制系统、监视系统、过流系统、气动系统、防辐射装置、病案管理软件、配药计算软件等组成.应用结果表明:其放射防护率达99.99%,发药误差<2%,所配制药液的放射性活度均匀,无污染,是一种新型的专门的核医学设备.

    作者:曾钦文;陈力;何建华;谢波;沈光辉;喻文才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四肢血管损伤的救治体会

    肢体血管损伤较常见,且常与四肢骨折、神经损伤和软组织伤同时存在,其主要危险是致命大出血和肢体缺血坏疽.近年来,由于血管外科的发展,主张在保证生命安全的前提下,首先考虑行血管修复,重建血液循环,恢复肢体功能.现将我院自1990-2004年间共收治四肢血管损伤10例的救治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梁润祥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谈手术室护士的自我防护

    医院工作人员在与各种传染病接触的同时,面临着在工作区域内随时被病原体感染的危险,随着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和对医院感染认识的提高,医务人员自我防护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手术室护士由于工作特殊,在完成手术配合的各个环节中,常常与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的其他医疗用品等密切接触.随着艾滋病、乙肝病毒感染、性病、结核病发病率上升,威胁手术室护士健康的潜在性因素也日益增多.其次,在消毒灭菌工作中,消毒因子、化学气体等大多对人体有害.因此,提高手术室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采取有效的自我防护措施尤为重要.

    作者:纪冬潍;曲丽玲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食管癌患者术后的饮食护理

    食管癌病人常由于术前食欲减退,胃肠功能紊乱,导致消瘦,免疫力下降,使手术后创口愈合延迟甚至手术失败.因此,术后合理营养及正确的饮食护理,已成为改善机体营养状态,促进机体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等不可少的重要支柱.

    作者:李英;李海红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支气管哮喘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被世界医学界公认为四大顽症之一,并被列为十大死亡原因之.哮喘患者的康复难,发病频率高,临床上以反复发作的胸闷、气喘伴有哮鸣音,甚则出现呼吸困难、口唇发绀等为主要症状.目前提倡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疗效甚佳,可以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复发次数.

    作者:彭广鹏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宫腔镜检查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

    绝经后子宫出血是老年妇女常见的症状之一,宫腔镜是以大限度减少病人痛苦的微创手术,备受老年患者的青睐.宫腔镜检查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因为它能直接观察宫腔内病灶的外观形态、位置及范围,同时对可疑病灶进行定位活检,具有迅速准确的诊断价值.本文就绝经后出血的病因、诊断及宫腔镜独特的诊断方法做简要探讨.

    作者:孟秀敏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自拟苍辛汤治疗慢性副鼻窦炎60例

    副鼻窦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慢性者因病程迁延日久,治疗上较为棘手.自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笔者自拟苍辛汤治疗之,获得较为满意疗效.

    作者:宋琴华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高血压病社区防治临床路径探讨

    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是医疗管理者用来改善服务质量及控制医疗成本的方法之一,也是临床治疗结果管理(outcomes management)的工具.临床路径是一个事先写好的、对每个人服务计划的说明,它对某病种运用工作流程表格的方式来提供有时间性的和有效的照顾;它是多种专业人员合作以提高医疗质量与控制经费的服务模式.在临床路径实施的过程中必须进行连续性的评估和改进,进行差异分析,使病人得到经济有效的医疗服务.

    作者:余宝华;刘歧河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内镜下连续套扎加硬化序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

    食管静脉曲张(EV)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病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患者直接死亡的主要原因.我院于1998-2004年底对52例EV患者行内镜下多环套扎术(EML)联合硬化术(EVS)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文良;马俊宝;吴大桢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头孢唑啉钠眼膏剂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目的制备头孢唑啉钠眼膏剂,用于治疗儿童眼部细菌感染.方法用HPLC法测定头孢唑啉钠眼膏剂的含量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制剂稳定,平均回收率95.6%,临床总有效率达96.5%.结论头孢唑啉钠眼膏剂制备简单,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王永玲;王清理;康银丽;陶健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儿童眼癔症50例临床分析

    癔症多发生于感情脆弱,爱生闷气、患者往往有精神创伤或情绪波动的病史.儿童癔症是一种心因性疾病,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没有器质性疾病基础的躯体症状和某些精神症状[1],文献报道有逐渐增多的趋势[2,3].癔症的眼部表现多种多样,如突然失明、眼球固定不动、不能转动、也有出现复视、不能睁眼等.由于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常常造成诊断延迟及误诊.现将我院2000.1-2005.1收治的50例儿童眼癔症作一临床分析.

    作者:李顺元;杨华;王保君;朱红军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12例

    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近年明显增多,是目前妇科常见病之一,剖宫产者有5%~15%,不孕症有12%~48%内膜异位症的存在.我院妇科2002年1月来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齐淑云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恶性胸腔积液行胸膜固定术的护理

    随着人类居住条件的逐渐恶化肺癌在香港等大城市已成为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近年来的发病率,在中国大陆地区,尤其是发达地区情况大抵如此,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是不争的事实.因种种原因,目前还难以早期发现,许多患者到医院就诊时,已属晚期,其中又以胸腔转移为常见,肺癌以及其它类型的患者一旦发展到胸腔积液绝大多数都已失去手术机会,有报道88例患者中仅4例能将肺癌完全切除,故手术价值不大,且全身化疗效果也不理想.

    作者:李星华;徐锡凤;陈志萍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护士长的护理管理艺术

    护理管理学既属于护理学,又属于管理学的分支学科范围.护理管理是一种行为过程,是护理管理为了实现管理目标,采用一定的组织形式和方法,指挥、协调和控制被管理者完成预定护理目标的一种活动过程.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在医院的范围不断扩大,新的护理理论不断拓展,护理人员的知识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对护理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

    作者:梁群英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变异分析

    心率变异性是评价心脏自主神经对心脏控制的无创性检测指标[1],是一项有价值的预测心脏事件发生的方法.频域分析(HRSA)能定量评估交感-迷走神经活动,更能准确反映交感-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支配作用.本文旨在讨论Ⅱ型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变异特点及意义,为糖尿病合并症的早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郭锰;熊春梅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介素6测定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与脑梗死灶体积、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5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3天内(急性期)和治疗后21天(恢复期)时血清hs-CRP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IL-6水平,同时选取与观察组性别、年龄相匹配的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按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标准(CNFDS)进行评分,所有患者均进行CT/MRI检查及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脑梗死患者hs-CRP、IL-6水平急性期与恢复期、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与梗死体积及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检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hs-CRP及IL-6对判断脑梗死范围大小、病情变化及预后神经功能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张晓举;李颢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老年患者多浆膜腔积液5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多浆膜腔积液的特点.方法通过诊断性穿刺、脱落细胞学检查、内窥镜,淋巴结检查及经皮肺穿刺获得病理学依据而确诊.结果老年患者多浆膜腔积液以恶性多见(57%).良性积液中以结核病较多占21%,心功能不全占7%.结论肿瘤和结核病是老年患者多浆膜腔积液的常见原因,能否尽快鉴别两者可直接影响其治疗和预后.

    作者:汪敏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非小细胞肺癌中bcl-2和P53蛋白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运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o-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组织中bcl-2和P53蛋白表达及相互关系,旨在探讨bcl-2和P53蛋白对NSCLC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评估价值.

    作者:杨国仪;虞敏红;洪建刚;夏钰弘 刊期: 2005年第24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