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后出血的原因与防治

童义

关键词:产后出血, 急性并发症, 产妇死亡率, 处理, 产褥感染, 劳动力, 出血量, 总量, 识别, 身体, 贫血, 产科, 闭经
摘要: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急性并发症之一,可导致贫血、产后无奶、产褥感染、身体虚弱,严重者可引起闭经或丧失劳动力,及时处理可降低产妇死亡率,产后24小时出血≥500ml,作为产后出血指征.产后出血多发于2小时以内,出血量可占24小时出血总量的1/2-2/3,所以此时是识别与处理产后出血的关键时刻.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剂量卡维地洛对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心室重塑和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卡维地洛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对心室重塑和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选择门诊和住院患者68例,LVEF≤45%,心功能Ⅱ-Ⅳ级,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卡维地洛组(B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及6个月后的LVEDD、LVEF、心功能分级,随访期间致命的不良事件.结果A组和B组心功能均改善,LVEF提高.B组LVEDD比治疗前明显减小,心血管不良事件比A组明显减少.结论卡维地洛能改善心功能,改善心室重塑,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程玉海;李素文;王幼萍;王丽军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的近期临床疗效

    目的评价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3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给予多奈哌齐5毫克/天治疗12周,临床疗效按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治疗前后的变化进行评定.结果多奈哌齐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MMSE及ADL评分变化分别为+0.86分及-3.3分,P<0.05,治疗12周后与治疗前MMSE及ADL评分变化分别为+3.93及-11.6,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36例中2例轻度腹泻,1例恶心,1例全身乏力.结论多奈哌齐能有效地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社会活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性高.

    作者:李玉亭;殷慧萍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妇康宁汤治疗慢性盆腔炎70例临床观察

    近年来,我院应用妇康宁汤治疗慢性盆腔炎7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鲁予;陈瑞香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注射用头孢他啶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研究

    目的通过试验确定注射用头孢他啶细菌内毒素的具体检测方法.方法选择相应灵敏度的鲎试剂,进行干扰试验,研究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结果用灵敏度0.125EU·ML-1的鲎试剂,同时将供试品2倍稀释,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没有出现干扰作用.结论注射用头孢他啶的热源检查可用细菌内毒素检测法.

    作者:王亚娟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老年患者多浆膜腔积液5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多浆膜腔积液的特点.方法通过诊断性穿刺、脱落细胞学检查、内窥镜,淋巴结检查及经皮肺穿刺获得病理学依据而确诊.结果老年患者多浆膜腔积液以恶性多见(57%).良性积液中以结核病较多占21%,心功能不全占7%.结论肿瘤和结核病是老年患者多浆膜腔积液的常见原因,能否尽快鉴别两者可直接影响其治疗和预后.

    作者:汪敏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流行性出血热病人的护理

    出血热是以发热、出血、休克为特征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能引起肾脏损害的出血热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是秋冬季节的多发病、常见病.典型的临床经过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以及恢复期几个阶段.其病程长,病情复杂,临床护理工作极其重要.根据我科2002年1月-2003年1月住院的20例流行性出血热病人的护理体会,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会花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复方甲硝唑糊剂治疗牙周病临床疗效观察

    方法本文应用复方甲硝唑糊剂治疗牙周病58例,经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0%,两组结果经统计学处理X2=12.21,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复方甲硝唑糊剂是治疗牙周病的特效药物可有效地保留患牙.

    作者:何冰冰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论药师在治疗中所发挥的作用

    长期以来,我国医院药学的模式是以抓好药品管理为目标,以宣窗口配发为起点,以保证供给为绺的被动模式,药学工作内容在医院中处于从属地位.

    作者:陈平亚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抗高血压药物在我院临床应用调查分析

    高血压为全世界的常见病,如何合理选择药物是治疗安全、有效的关键.本文通过查阅我院2004年10月753份病历,对其中使用抗高血压药的病例进行调查发现,我院使用抗高血压药物是比较合理的,做到配伍合理,不良反应发生少,不但缩短治疗疗程,还为病人减轻了经济负担,达到较好预期治疗效果,确保了病人用药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余伟标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SARS定点医院医务人员受伤情况调查及防范措施的研究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由于其传染性强,医务人员感染率高,引起了WHO的关注[1].统计显示截止2003年5月10日10时,我国医护人员患病人数占累计临床病例的18.9%,居各类人群第一位[2].这使的医务人员在工作时不得不加强各种防护,但与此同时,也给医护的工作带来了诸多的不便,工作人员受伤事件屡有发生.为了解在SARS治疗护理过程中危险性较大的三类人员(护理人员,卫生人员,污物焚烧人员)的受伤情况,以便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进行了本研究.

    作者:张亚力;于亚丽;刘翠英;王丽英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加强抗感染药物使用管理提高医疗质量水平

    2004年我院抗感染药物管理小组共检查了10003份出院病历,共发现以下问题:(1)使用率高,其中6648份使用了抗感染药物,使用率达66%,较有关报道无显著差异[1].(2)超权限使用抗感染药物.(3)抗感染药物使用指征太宽.(4)抗感染药物使用后细菌培养、药敏试验比率低,仅37.5%,较相关数据高[2].

    作者:孙华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近年来临床实习中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

    临床实习作为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巩固、提高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各种基本医疗技能,熟悉医院各项制度,培养良好医德医风的重要环节,是医学生毕业后能胜任医疗这个神圣职责的重要途径.然而,近年来,由于医疗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以及学生毕业后自择职业、考研等方面的影响,临床实习质量滑波的局面令人担忧.如何扭转这一局面,提高临床学习质量已迫在眉睫.本文就临床实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作者:张金荣;冯亚彬;沈立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显微鼓室成形手术配合与器械保养

    鼓室成形是一种即能根治病灶,又能修复鼓室传音结构恢复听力功能的一种手术.显微鼓室成形是借助手术显微镜、微动力系统等高科技精密仪器与技术,改变传统的用骨刀、骨凿等器械去除病灶的一种先进技术.它提高了手术成功率,有效的恢复病人听力,缩短手术时间,解除病人因使用骨锤、骨凿时引起的头昏头痛的有效的手术方法.现将显微鼓室成形手术巡回配合与器械保养作一介绍.

    作者:王玉芬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电超导中药贴片透皮给药治疗小儿腹泻病174例

    小儿腹泻是儿科常见多发病,严重危害儿童的身体及生长发育.我科采用电超导中药贴片透皮给药治疗小儿腹泻17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欧桂琴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小儿热性惊厥与血钠及血钙的关系探讨

    小儿热性惊厥是婴幼儿常见的急症之一,发生率约为4%-5%.其原因复杂,至今尚不完全清楚.近年来,电解质在热惊厥病理生理中的变化及作用受到重视.为了探讨小儿热性惊厥与血清Na、血清Ca的关系,笔者对268例热性惊厥患儿进行了血清Na、血清Ca的监测,并对其与热性惊厥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作者:张玲玲;李瑛;邢美和;战永才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恶性胸腔积液行胸膜固定术的护理

    随着人类居住条件的逐渐恶化肺癌在香港等大城市已成为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近年来的发病率,在中国大陆地区,尤其是发达地区情况大抵如此,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是不争的事实.因种种原因,目前还难以早期发现,许多患者到医院就诊时,已属晚期,其中又以胸腔转移为常见,肺癌以及其它类型的患者一旦发展到胸腔积液绝大多数都已失去手术机会,有报道88例患者中仅4例能将肺癌完全切除,故手术价值不大,且全身化疗效果也不理想.

    作者:李星华;徐锡凤;陈志萍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腕管综合征微型钩刀治疗与常规手术治疗疗效比较

    目的用微型钩刀治疗腕管综合征与常规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疗效进行比较.方法我院疼痛科利用微型钩刀治疗49例50腕,同期我院骨科常规手术治疗54例54腕.术前按滨田分类方法分为3类.两组均在术后3个月随访.根据kelly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价.结果两组功能恢复基本相同,微型钩刀治疗腕管综合征50腕中1腕损伤正中神经返支,出现大鱼际肌萎缩,1例术后1月症状不改善而行常规手术治疗.常规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未出现并发症,但2例出现切口瘢痕疼痛.结论微型钩刀治疗腕管综合征具有皮肤切口小、组织创伤轻、手术时间短、临床症状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杨素敏;耿云光;李玉霞;李林生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谈特检科的管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学科学的技术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为了提高医疗水平,纷纷购置各种先进的医疗设备来提升自己,从而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检科作为医技科室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设备的先进性和使用人员的专业水平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临床的诊断和治疗,如何使科内技术建设与医学发展相适应,是管理者研究和探索的问题,现就加强医疗仪器的管理,提出以下几点浅见:

    作者:吴美娟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平板运动试验不同时段QT离散度诊断冠心病的价值分析

    平板运动试验(TET)是目前临床上无创性诊断冠心病的有价值的方法之一,其阳性结果是依靠运动中或运动后ST段下移的程度及类型为标准来诊断的,存在一定的假阳性或假阴性.有报道平板运动试验对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的敏感性为74.4%,特异性为77.6%,准确性为76.5%[1].为探讨更多的指标来提高TET诊断冠心病的价值,近年来研究发现了运动中或后QT离散度(QTd)及校正的QT离散度(QTcd)增大可作为TET阳性结果的一个有价值的判断指标.

    作者:郭璐映;沈非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连续密闭式腹水直接静脉回输治疗顽固性腹水36例分析

    目的探讨连续密闭式腹水直接静脉回输治疗顽固性腹水的疗效.方法用输液泵为动力,以一次性输液器建立输液循环通道,对36例顽固性腹水患者进行连续密闭式腹水直接回输.结果治疗后患者腹围明显缩小.结论连续密闭式腹水直接静脉回输术是治疗顽固性腹水的简单、经济、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杨承汉;韩宇 刊期: 2005年第24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