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镜下连续套扎加硬化序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

韩文良;马俊宝;吴大桢

关键词:内镜下, 连续套, 硬化术, 序贯治疗, 食管静脉曲张, 现报告如下, 门静脉高压, 破裂出血, 患者, 套扎术, 肝硬化, 并发症, 死亡, 疗效
摘要:食管静脉曲张(EV)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病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患者直接死亡的主要原因.我院于1998-2004年底对52例EV患者行内镜下多环套扎术(EML)联合硬化术(EVS)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42例Ⅱ型糖尿病合并重型药疹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重型药疹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对策.方法对42例Ⅱ型糖尿病合并重型药疹患者收集临床资料,进行临床分析,分析及总结心理与生活质量护理、饮食护理、高血糖与慢性疼痛护理、皮肤清洁与口腔护理、组织受损护理等,加强掌握糖尿病知识和药疹护理知识.结果本组42例患者,治愈39例,占92.8%,死亡3例,占7.1%.结论成功实施整体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正确分析疾病知识、饮食疗法和皮肤黏膜损害的治疗及护理,是处理重型药疹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也是抢救成功率的关键.它对治疗重型药疹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作者:冷英;陈尊玲;周萍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气化学说在教学中的应用

    多年来,在中医教学过程中,讲述了阴阳五行、脏象、经络、卫气营血学说.想要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和理解这些学说的实质及内容,就必须了解气化学说,将各个学说的理论相结合起来,全面的树立整体观.

    作者:王苏莉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灵芝药材的鉴别

    灵芝,又名芝,或灵芝草,又称菌灵芝.近几年,市场对灵芝的运用宣传较多,有过于神化之嫌.服用人群逐渐增多,为了保证用药的安全无误,有必要进行真伪鉴别.

    作者:马爱国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SARS定点医院医务人员受伤情况调查及防范措施的研究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由于其传染性强,医务人员感染率高,引起了WHO的关注[1].统计显示截止2003年5月10日10时,我国医护人员患病人数占累计临床病例的18.9%,居各类人群第一位[2].这使的医务人员在工作时不得不加强各种防护,但与此同时,也给医护的工作带来了诸多的不便,工作人员受伤事件屡有发生.为了解在SARS治疗护理过程中危险性较大的三类人员(护理人员,卫生人员,污物焚烧人员)的受伤情况,以便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进行了本研究.

    作者:张亚力;于亚丽;刘翠英;王丽英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注射用头孢他啶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研究

    目的通过试验确定注射用头孢他啶细菌内毒素的具体检测方法.方法选择相应灵敏度的鲎试剂,进行干扰试验,研究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结果用灵敏度0.125EU·ML-1的鲎试剂,同时将供试品2倍稀释,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没有出现干扰作用.结论注射用头孢他啶的热源检查可用细菌内毒素检测法.

    作者:王亚娟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周围静脉压测定的临床体会

    周围静脉压是指在右心房水平上测得的静脉血压,用以判断右心功能,回心血量和静脉血液回流受阻情况.肘静脉压测定是简便易行的方法,其中常值为30~145mmH2O,平均为99 mmH2O,男性较女性略高,儿童与成人相同.我科2004年9月至12月对32例病人测肘静脉压的操作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匡永锋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顺应时代潮流构建和谐医院--湖北省新华医院构建和谐医院实践体会

    崇尚和谐,是时代的呼唤,医院作为社会大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也需要和谐.和谐医院是医患之间、医院内部、医院与社会关系匀称、均衡、稳定的医院;是各种医疗资源兼容共生,形成合力,共同发展的医院;是医疗、服务行为规范、井然有序的医院;是职工利益运筹得当、协调兼顾的医院.

    作者:全晓明;席仁刚;熊慧琴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50年来我国蚊媒研究进展

    蚊类不仅吸血骚扰,而且传播多种严重疾病,我国就存在疟疾、淋巴丝虫病、乙型脑炎(JE)和登革/登革出血热(DF/DHF),其媒介研究是它们流行病学和防治的首要工作之一.

    作者:宋维华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尿液干化学法须注意的影响因素

    1 PH测定尿液PH4.5-9.0范围内时,试纸条应按规定浸泡及分析,时间过长,则PH有下降趋势.

    作者:张国亮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脑髓母细胞瘤术后放疗15例的护理

    脑部髓母细胞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其生长迅速,边界不清.手术难以彻底清除.复发率高,所以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切除加术后放射治疗.此类患者经历了手术创伤,再接受放疗,明显增加了患者及家属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加之放疗中的毒副反应,可导致患者悲观、忧郁、缺乏信心,甚至终止治疗.我院肿瘤科于2003年8月-2005年8月共收治脑髓母细胞瘤术后放疗患者15例,采取特殊护理措施,达到了预期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信鸿;赵风秋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变异分析

    心率变异性是评价心脏自主神经对心脏控制的无创性检测指标[1],是一项有价值的预测心脏事件发生的方法.频域分析(HRSA)能定量评估交感-迷走神经活动,更能准确反映交感-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支配作用.本文旨在讨论Ⅱ型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变异特点及意义,为糖尿病合并症的早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郭锰;熊春梅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相关因素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内科的危重疾病,其近期及远期预后均不佳,临床上常见室壁瘤形成,且心力衰竭发生率极高,这些均与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有关.故了解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相关因素对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很有帮助.本文就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相关因素作一综述.

    作者:王红月;刘全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35例临床报告

    目的了解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征及发病现状,明确EB病毒感染对儿童的危害.方法对我院2002年至2005年3月儿科收住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135例病人作临床分析.结果从本次统计来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造成多脏器功能损害,发病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近年有增多趋势,且危重病例有增多,死亡率有增高.使用更昔洛韦治疗对病程的控制有一定作用.结论临床医生必须加强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认识,力争早期诊治,适时使用抗病毒药物,以减少此病对儿童健康的危害,降低死亡率.

    作者:王文英;谢坚;何晓芸;余静;刘蓉;管利荣;杨晓兵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的健康教育

    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病情平稳可出院.由于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是高科技产品,非专业人员对其了解不多,患者对植入人体后的注意事项更是知之更少,因此,健康教育就显得更为重要.

    作者:杨晓敏;陆新娟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全自动远程核素分药仪的研制和应用

    本工作组研制了一种全自动远程分药仪,该仪器主要由机械系统、控制系统、监视系统、过流系统、气动系统、防辐射装置、病案管理软件、配药计算软件等组成.应用结果表明:其放射防护率达99.99%,发药误差<2%,所配制药液的放射性活度均匀,无污染,是一种新型的专门的核医学设备.

    作者:曾钦文;陈力;何建华;谢波;沈光辉;喻文才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QT离散度对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QT离散度(QTd)与扩张型心肌病(DCM)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和心功能的关系.方法对42例DCM患者按室性心律失常性质分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与非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并按心功能状态分为轻度心力衰竭组和重度心力衰竭组,另选40例无器质性心脏病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12导联心电图QT间期,并计算QTd、QTcd.结果(1)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较非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QTd、QTcd显著延长(P<0.01),非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较正常对照组QTd、QTcd显著延长(P<0.01);(2)重度心力衰竭组较轻度心力衰竭组QTd、QTcd显著延长(P<0.05),轻度心力衰竭组较正常对照组QTd、QTcd显著延长(P<0.01).结论QTd、QTcd对DCM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或猝死有一定预防价值,并可作为评价DCM患者心功能状态的一项辅助指标.

    作者:李先维;王立侠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肝癌介入前后的心理干预

    介入放射治疗,是应用影像设备将诊断与治疗相结合的一门新兴学科.随着我国介入放射学的迅速发展,中晚期肝癌的介入治疗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可使肿瘤缩小从而获得手术机会,或延缓肿瘤生长,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科从2002年~2004年行肝癌介入治疗60例,通过心理干预,有效的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改善了患者的紧张情绪.

    作者:黄菊花;毋桂兰;陈红芳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谈特检科的管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学科学的技术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为了提高医疗水平,纷纷购置各种先进的医疗设备来提升自己,从而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检科作为医技科室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设备的先进性和使用人员的专业水平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临床的诊断和治疗,如何使科内技术建设与医学发展相适应,是管理者研究和探索的问题,现就加强医疗仪器的管理,提出以下几点浅见:

    作者:吴美娟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糖尿病治疗中不伴警告症状低血糖的临床观察

    治疗中的糖尿病患者,经常出现虚弱、出汗、震颤、烦躁等交感神经兴奋为主的低血糖病状,进食后可能缓解.近年来,我院收治208例糖尿病患者,其中有25例患者低血糖发作时,在出现神经性低血糖之前,不出现相应的交感神经兴奋症状,这种现象称为不伴警告症状低血糖(U nawareness of Hy Poglycemia,UH).其危害性在于可使低血糖加重和导致严重的脑功能损害.本文对糖尿病并UH患者进行了观察、分析.

    作者:韩翠华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康复期恶性肿瘤病人担心的心理问题及探讨

    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问题是大量的,而医学心理学研究证明:疾病的发展受心理因素制约.为了找出病人普遍、突出的心理问题,有的放矢地做好护理,笔者对100例康复期的恶性肿瘤病人进行了初步调查,现将有关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吕素琴 刊期: 2005年第24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