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老年人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诊断

刘桂兰;贾野光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下肢,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摘要: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老年人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表现特性.方法选择60例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患者,应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下肢动脉管壁、管径、内膜以及有无斑块、彩色血流变化、血流频谱形态及性质.结果血管内膜增厚、粗糙、管壁回声增强者34例,占56.67%;血管内膜增厚、粗糙、管壁回声增强且合并管腔狭窄者22例,占36.66%;血管内膜增厚、粗糙、管壁回声增强且合并血栓者4例,占6.67%.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老年人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诊断具有特异性,为临床对其进行诊断提供了较为可靠的指标.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头孢唑啉钠眼膏剂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目的制备头孢唑啉钠眼膏剂,用于治疗儿童眼部细菌感染.方法用HPLC法测定头孢唑啉钠眼膏剂的含量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制剂稳定,平均回收率95.6%,临床总有效率达96.5%.结论头孢唑啉钠眼膏剂制备简单,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王永玲;王清理;康银丽;陶健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探讨腰椎管狭窄症的CT分型

    目的探讨腰椎管狭窄症的CT分型.方法对541例腰椎管狭窄症的术前CT分型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T分为4型,Ⅰ型:中心椎管狭窄型,Ⅱ型:侧隐窝狭窄型;Ⅲ型:椎间孔狭窄型;Ⅳ型:混合型.其中Ⅰ型104例(19.22%),Ⅱ型125例(23.11%),Ⅲ型48例(8.87%),Ⅳ型264型(48.80%).结论CT分型对腰椎管症的手术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曹院国;张秋芳;李永欢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复方牛车肾气丸质量标准的研究

    复方牛车肾气丸由熟地黄、山茱萸、黄芪、附子、肉桂、牡丹皮、山药、泽泻等十六味药组成的中药浓缩丸,具有温阳滋阴、化湿降浊之功,用于糖尿病肾病、慢性肾炎所致肾功能不全之阴阳两虚证.为了有效地监控其制剂质量,初步建立了该制剂的质量监控方法.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兴国;丁毅;张永恒;乔立新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食管癌患者术后的饮食护理

    食管癌病人常由于术前食欲减退,胃肠功能紊乱,导致消瘦,免疫力下降,使手术后创口愈合延迟甚至手术失败.因此,术后合理营养及正确的饮食护理,已成为改善机体营养状态,促进机体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等不可少的重要支柱.

    作者:李英;李海红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宫腔镜检查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

    绝经后子宫出血是老年妇女常见的症状之一,宫腔镜是以大限度减少病人痛苦的微创手术,备受老年患者的青睐.宫腔镜检查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因为它能直接观察宫腔内病灶的外观形态、位置及范围,同时对可疑病灶进行定位活检,具有迅速准确的诊断价值.本文就绝经后出血的病因、诊断及宫腔镜独特的诊断方法做简要探讨.

    作者:孟秀敏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食管息肉样病变自行消失1例

    1病例资料患者,男,51岁.因返酸月余来我院就诊,拟诊为返流性食管炎.胃镜示食管下段糜烂,后壁见一直径1cm广基息肉样改变,表面完整.病理示食管息肉样病变,考虑来源Barrett食管.给予奥美拉唑、果胶铋、猴头菌片口服.3个月后胃镜复诊见食管下段病变明显改善,息肉消失.在原息肉部位活检,病理示Barrett食管.

    作者:赵静;张建;赵恒华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老年患者多浆膜腔积液5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多浆膜腔积液的特点.方法通过诊断性穿刺、脱落细胞学检查、内窥镜,淋巴结检查及经皮肺穿刺获得病理学依据而确诊.结果老年患者多浆膜腔积液以恶性多见(57%).良性积液中以结核病较多占21%,心功能不全占7%.结论肿瘤和结核病是老年患者多浆膜腔积液的常见原因,能否尽快鉴别两者可直接影响其治疗和预后.

    作者:汪敏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谈引产病人的健康教育侧重点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和发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在临床上已广泛实施,健康教育是其中的重要环节[1].笔者对2003年住院的280例中期引产病人,实施全程健康教育,并根据引产原因的不同,进行分类、分段教育,将出院前后的健康教育作为重点内容,有效地促进了病人早日康复,同时也减少再次受孕率,在减轻病人痛苦、保护其免受伤害方面,收到满意的效果.体会如下:

    作者:顾文珠;谢丽吉;王丽芬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灵芝药材的鉴别

    灵芝,又名芝,或灵芝草,又称菌灵芝.近几年,市场对灵芝的运用宣传较多,有过于神化之嫌.服用人群逐渐增多,为了保证用药的安全无误,有必要进行真伪鉴别.

    作者:马爱国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顺应时代潮流构建和谐医院--湖北省新华医院构建和谐医院实践体会

    崇尚和谐,是时代的呼唤,医院作为社会大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也需要和谐.和谐医院是医患之间、医院内部、医院与社会关系匀称、均衡、稳定的医院;是各种医疗资源兼容共生,形成合力,共同发展的医院;是医疗、服务行为规范、井然有序的医院;是职工利益运筹得当、协调兼顾的医院.

    作者:全晓明;席仁刚;熊慧琴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护理工作中护患沟通的技巧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患者的护理不仅要掌握技术措施,同时也要掌握沟通技巧,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患者,为医院赢得市场.本人从事护理工作多年,在与各种患者交流过程中,深深体会到,只有在态度上真诚相待,在技术操作上精湛娴熟,在语言上和蔼可亲,才能有效地与患者沟通.

    作者:田远芳;谢洪美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谈急诊护理管理

    急诊科是医院急危重病人集中、病种多、抢救任务繁重的科室.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到高层建筑和道路修建以及交通运输的多样化等因素的影响,使急症和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因此,急救医疗体系的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全和以后的康复,急诊工作质量的高低也反映了医院的医疗护理工作质量和人员的素质水平.

    作者:涂小平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论药师在治疗中所发挥的作用

    长期以来,我国医院药学的模式是以抓好药品管理为目标,以宣窗口配发为起点,以保证供给为绺的被动模式,药学工作内容在医院中处于从属地位.

    作者:陈平亚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抗高血压药物在我院临床应用调查分析

    高血压为全世界的常见病,如何合理选择药物是治疗安全、有效的关键.本文通过查阅我院2004年10月753份病历,对其中使用抗高血压药的病例进行调查发现,我院使用抗高血压药物是比较合理的,做到配伍合理,不良反应发生少,不但缩短治疗疗程,还为病人减轻了经济负担,达到较好预期治疗效果,确保了病人用药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余伟标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支气管哮喘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被世界医学界公认为四大顽症之一,并被列为十大死亡原因之.哮喘患者的康复难,发病频率高,临床上以反复发作的胸闷、气喘伴有哮鸣音,甚则出现呼吸困难、口唇发绀等为主要症状.目前提倡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疗效甚佳,可以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复发次数.

    作者:彭广鹏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恶性胸腔积液行胸膜固定术的护理

    随着人类居住条件的逐渐恶化肺癌在香港等大城市已成为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近年来的发病率,在中国大陆地区,尤其是发达地区情况大抵如此,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是不争的事实.因种种原因,目前还难以早期发现,许多患者到医院就诊时,已属晚期,其中又以胸腔转移为常见,肺癌以及其它类型的患者一旦发展到胸腔积液绝大多数都已失去手术机会,有报道88例患者中仅4例能将肺癌完全切除,故手术价值不大,且全身化疗效果也不理想.

    作者:李星华;徐锡凤;陈志萍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护士的理念在门诊护理中的应用尝试

    随着私家医院的崛起,尤其是一些媒体为私家医院的极力炒作和一些不法医托的介入,常有一些病人被误导,这种无序的竞争正冲击着正规综合性大医院,医院不仅为其付出昂贵的人力和物力,更有病人被贻误治疗时机而危及生命.为此,笔者认为强化门诊护士的护理理念,找准位置,打开思路,拓展护理服务功能,把营销理念贯穿于护理工作中,促进医院打造门诊护理发展的新平台,尤其是各专科护理接诊人员,迅速让患者就医,解答患者的有关医疗咨询,提出以下几点供参考:

    作者:林素惠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变异分析

    心率变异性是评价心脏自主神经对心脏控制的无创性检测指标[1],是一项有价值的预测心脏事件发生的方法.频域分析(HRSA)能定量评估交感-迷走神经活动,更能准确反映交感-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支配作用.本文旨在讨论Ⅱ型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变异特点及意义,为糖尿病合并症的早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郭锰;熊春梅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的多媒体教学探讨

    为了进一步优化教育管理和教学过程,适应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和趋势,教育部门1999年就已提出,在高校普及和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教育技术应用模式是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关键的一步[1].笔者针对<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的教学大纲要求,从01年开始应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顺利的克服了原教学中的一些难点,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将有关作法和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江绍禹;王威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加强抗感染药物使用管理提高医疗质量水平

    2004年我院抗感染药物管理小组共检查了10003份出院病历,共发现以下问题:(1)使用率高,其中6648份使用了抗感染药物,使用率达66%,较有关报道无显著差异[1].(2)超权限使用抗感染药物.(3)抗感染药物使用指征太宽.(4)抗感染药物使用后细菌培养、药敏试验比率低,仅37.5%,较相关数据高[2].

    作者:孙华 刊期: 2005年第24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