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容量型漂浮导管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移植术中的应用

施韬;史宏伟;朱健明

关键词: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右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 中心静脉压, 肺毛细血管楔压
摘要:目的应用新型容量型漂浮导管观察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中吻合不同的血管分支时血液动力学指标的变化,为选择有效的指标提供参考.方法18例患者行OPCABG,监测术前、吻合前降支、对角支、右冠状动脉和近端5个时间段的中心静脉压(CV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右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RVEDVI)以及右室射血分数(RVEF).结果与术前相比,吻合前降支、对角支、右冠状动脉时CVP和PCWP均较术前显著增高(P<0.05),RVEDVI和RVEF无显著差异.结论OPCABG术中吻合各支血管期间,不能仅通过PCWP和CVP来判定心室容量负荷,应参考RVEDVI值并结合RVEF的变化综合考虑右室容量负荷、收缩性和后负荷的动态变化.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生大黄糊治疗小儿口疮

    笔者从事口腔临床工作近17年,对应用生大黄糊治疗胃火热炽型小儿口疮,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应用此法治疗,屡见奇效,现介绍以下:

    作者:叶可喜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甲基强的松龙,腹蛇去纤酶,氮芥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回顾性研究甲基强的松龙(MP),盐酸氮芥(氮芥),腹蛇去纤酶(降纤酶、抗栓酶)联合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1997年以来,本院所有血清HBV标记物阳性、病理诊断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患者共54例,其中≤14岁30人,>14岁24人.所有病例中HBV-DNA复制的均先给予或者同时给予干扰素α或拉米夫定治疗.甲基强的松龙用法为成人lg ivgtt qd×3d,儿童为20mg·(kg-1·d-1),ivgttqd×3d;盐酸氮芥用法为0.08mg·(kg-1·d-1)iv qd×3d;降纤酶用法为0.01u·(kg-1·d-1)ivgtt qd×3d.结果①治疗1个月时,尿蛋白消失者占33.3%,尿蛋白减少50%以上者占37.0%,尿蛋白减少25%者,占29.6%.肝功能损害(血ALT轻度升高<80u/L)占7%,未见ALT明显升高者.HBV-DNA测定见升高10倍者占7%,下降者80%,倍级相同者占13%.②治疗6个月,尿蛋白转阴总数占90%,尿蛋白降低50%以上者占5%,尿蛋白降低25%的占5%.肝功能正常者95%,血ALT轻度升高者占5%,HBV-DNA下降者占90%,增高者占3.7%,不变者占6.3%.③治疗2年,尿蛋白转阴占95%,尿蛋白降低50%者占5%,肝功能正常者95%,血ALT轻度升高者占5%,未见血ALT明显升高者.HBV-DNA测定见滴度升高10倍者占1.8%,下降者占90%,不变者8.2%.结论在积极护肝、抗病毒基础上,给予甲基强的松龙、氮芥、降纤酶联合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在总有效率,降低尿蛋白方面效果确切,而未见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刘干炎;王水华;王国斌;涂丽萍;陈邦明;伍宏泽;吴景芳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不同剂量善宁与三腔二囊管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的比较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严重并发症,临床上治疗方法很多:药物治疗、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内镜下治疗(包括硬化和套扎)及放射性介入治疗(TIPS)等,但有些治疗限于病情及医疗水平、医疗设备等不能广泛开展,药物治疗和三腔二囊管压迫治疗仍是当前常用的有效止血措施.本研究采用不同剂量善宁三腔二囊管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对止血及其副作用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魏秀春;玉焕真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足底泵在防止截瘫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脊髓损伤并截瘫患者的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随着对该病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该病的危害,如何防止该病的发生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我科自2001年3月至今将足底泵应用于28例脊髓损伤并截瘫的病人,有效的防止了该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于秀丽;孙永美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对母婴同室产妇实施人文关怀的护理体会

    产褥期妇女全身各系统都发生明显变化,加上体力消耗,容易产生各种疾病,影响母乳喂养和自身健康的恢复,母婴同室,使产妇把过多的精力集中在婴儿身上,忽略了产褥期的自我护理,此外,大多数产妇初为人母,对新生儿护理知识不同程度的缺乏[1],使其忧心忡忡,在实践中无从下手,往往产生恐惧、悲伤、愤怒甚至怨天尤人的情绪.强调以病人为中心,改善护理工作方法,为病人提供满意的护理服务,是确定整体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或阈值的基点[2].为寻求更科学的护理方法,2004年我院儿科对新生儿室产妇实施人文护理,现将实施方法及实施前后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秀慧;赵纪霞;王雪平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容量型漂浮导管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移植术中的应用

    目的应用新型容量型漂浮导管观察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中吻合不同的血管分支时血液动力学指标的变化,为选择有效的指标提供参考.方法18例患者行OPCABG,监测术前、吻合前降支、对角支、右冠状动脉和近端5个时间段的中心静脉压(CV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右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RVEDVI)以及右室射血分数(RVEF).结果与术前相比,吻合前降支、对角支、右冠状动脉时CVP和PCWP均较术前显著增高(P<0.05),RVEDVI和RVEF无显著差异.结论OPCABG术中吻合各支血管期间,不能仅通过PCWP和CVP来判定心室容量负荷,应参考RVEDVI值并结合RVEF的变化综合考虑右室容量负荷、收缩性和后负荷的动态变化.

    作者:施韬;史宏伟;朱健明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内镜下连续套扎加硬化序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

    食管静脉曲张(EV)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病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患者直接死亡的主要原因.我院于1998-2004年底对52例EV患者行内镜下多环套扎术(EML)联合硬化术(EVS)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文良;马俊宝;吴大桢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诊治延迟因素的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是人类疾病三大死亡原因之一.近年的科技发展使AMI的治疗有了很大进步,但很多治疗应在发病后6小时内进行,支架置入术等治疗也需在某一时间窗内进行.临床中,治疗时间延迟是影响AMI疗效的主要因素.为了研究AMI患者就诊延迟原因,笔者对1998年1月~2005年9月到本院心内科住院患者进行了针对性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秦珺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丙泊酚应用于无痛人流初探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的常用补救措施之一,但人工流产时的痛苦及其并发症使孕妇对手术有忧虑恐惧的心理.人们迫切需要有一种药物使手术在舒适、安静、无感觉状态下进行.本院近年来用丙泊酚静脉麻醉解决了上述问题,受到了广大孕妇的欢迎.

    作者:张爱妹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脑缺血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检测脑缺血及再灌注大鼠血浆中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的浓度变化,研究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及与肺损伤的关系.方法本实验采用48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8组:正常组、假手术组、脑缺血2h,脑缺血2h再灌注3h、6h、12h、24h、48h组,对各组动物分别用放免法测定血浆中ET、用生化法测定血浆中NO,并取肺组织进行常规组织学观察.结果(1)缺血后2h组血浆NO浓度低,随着灌注时间的推移,NO浓度逐渐升高,再灌24h及48h后达高峰.缺血2h再灌24h和48h组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缺血2h组与其它7组对比均有显著差异;缺血2h再灌24h和缺血2h再灌48h组之间无显著差异,但此2组与其它6组对比均有显著差异;正常组、假手术组、缺血2h再灌3h组、6h组、12h组间均无差异,但它们中的每组与缺血2h组,缺血2h再灌24h组、48h组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2)缺血后2h组血浆ET浓度高,随着灌注时间的推移,ET浓度逐渐降低,缺血2h再灌48h组浓度低.缺血2h组、缺血2h再灌48h组和正常组对比有显著差异,该2组对比有显著差异,且与其它6组对比均有显著性,而正常组、假手术组、缺血2h再灌3h组、6h组、12h组、24组各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3)脑缺血再灌注后,血浆中的NO和ET浓度变化呈负相关.(4)缺血2h组可见毛细血管扩张,部分肺泡腔内有红细胞漏出;再灌注3-6h肺泡腔内有浆液及红细胞渗出,部分肺泡内有炎性细胞,支气管腔有脱落上皮细胞;再灌注12h、24h、48h肺组织呈炎症逐渐加重改变:即肺泡内有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肺间质的炎性细胞增多,部分支气管萎缩,肺泡腔及支气管腔均有浆液渗出,肺大泡形成增加.结论(1)随着脑缺血及再灌注的进行,肺损伤逐渐加重;(2)ET和NO在脑缺血再灌注中以不同形式介导了肺损伤;(3)脑缺血再灌注后血浆中ET和NO浓度的变化呈负相关,P<0.01,r=0.592.

    作者:王永亮;郭新平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小儿热性惊厥与血钠及血钙的关系探讨

    小儿热性惊厥是婴幼儿常见的急症之一,发生率约为4%-5%.其原因复杂,至今尚不完全清楚.近年来,电解质在热惊厥病理生理中的变化及作用受到重视.为了探讨小儿热性惊厥与血清Na、血清Ca的关系,笔者对268例热性惊厥患儿进行了血清Na、血清Ca的监测,并对其与热性惊厥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作者:张玲玲;李瑛;邢美和;战永才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高血压病社区防治临床路径探讨

    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是医疗管理者用来改善服务质量及控制医疗成本的方法之一,也是临床治疗结果管理(outcomes management)的工具.临床路径是一个事先写好的、对每个人服务计划的说明,它对某病种运用工作流程表格的方式来提供有时间性的和有效的照顾;它是多种专业人员合作以提高医疗质量与控制经费的服务模式.在临床路径实施的过程中必须进行连续性的评估和改进,进行差异分析,使病人得到经济有效的医疗服务.

    作者:余宝华;刘歧河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全自动远程核素分药仪的研制和应用

    本工作组研制了一种全自动远程分药仪,该仪器主要由机械系统、控制系统、监视系统、过流系统、气动系统、防辐射装置、病案管理软件、配药计算软件等组成.应用结果表明:其放射防护率达99.99%,发药误差<2%,所配制药液的放射性活度均匀,无污染,是一种新型的专门的核医学设备.

    作者:曾钦文;陈力;何建华;谢波;沈光辉;喻文才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恶性胸腔积液行胸膜固定术的护理

    随着人类居住条件的逐渐恶化肺癌在香港等大城市已成为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近年来的发病率,在中国大陆地区,尤其是发达地区情况大抵如此,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是不争的事实.因种种原因,目前还难以早期发现,许多患者到医院就诊时,已属晚期,其中又以胸腔转移为常见,肺癌以及其它类型的患者一旦发展到胸腔积液绝大多数都已失去手术机会,有报道88例患者中仅4例能将肺癌完全切除,故手术价值不大,且全身化疗效果也不理想.

    作者:李星华;徐锡凤;陈志萍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和重建钢板治疗锁骨粉碎性骨折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形状记忆合金抱骨器和重建钢板治疗锁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46例锁骨粉碎性骨折随机分为A组22例,采用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固定,B组24例采用重建钢板固定.记录所有病例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日,术后随访根据术后X线片及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评定疗效.结果形状记忆合金抱骨器组手术时间比重建钢板组手术时间显著缩短(p<0.05),两组术后住院日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随访结果形状记忆合金抱骨器组优16例,良5例,可1例,重建钢板组优17例,良4例,可1例,差1例.结论形状记忆合金抱骨器是治疗锁骨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方法,且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等优点.

    作者:施新革;杨素敏;段永壮;许大勇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腕管综合征微型钩刀治疗与常规手术治疗疗效比较

    目的用微型钩刀治疗腕管综合征与常规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疗效进行比较.方法我院疼痛科利用微型钩刀治疗49例50腕,同期我院骨科常规手术治疗54例54腕.术前按滨田分类方法分为3类.两组均在术后3个月随访.根据kelly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价.结果两组功能恢复基本相同,微型钩刀治疗腕管综合征50腕中1腕损伤正中神经返支,出现大鱼际肌萎缩,1例术后1月症状不改善而行常规手术治疗.常规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未出现并发症,但2例出现切口瘢痕疼痛.结论微型钩刀治疗腕管综合征具有皮肤切口小、组织创伤轻、手术时间短、临床症状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杨素敏;耿云光;李玉霞;李林生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阴道B超引导下卵巢巧克力囊肿穿刺注射无水乙醇灌洗的近期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卵巢经阴道B超穿刺治疗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联合介入性超声技术对16例患卵巢巧克力囊肿的育龄妇女行穿刺抽液后,再用无水乙醇反复灌洗.结果16例中无1例误诊.经治疗患者病灶消退,症状均缓解.其中7例要求生育妇女,有3例术后半年自然妊娠,2例经助孕治疗后妊娠.2例于术后半年至2年复发,复发率2/16.结论B超下经阴道穿刺并同时行无水乙醇灌洗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安全有效、微创,费用低,患者易于接受.术后配合药物治疗,一次治愈率较高.

    作者:吕蓓;陆英华;史怀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成因探讨

    为探讨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的形成原因,对我院2002年1月-2005年6月收治的104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永亮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护理工作中护患沟通的技巧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患者的护理不仅要掌握技术措施,同时也要掌握沟通技巧,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患者,为医院赢得市场.本人从事护理工作多年,在与各种患者交流过程中,深深体会到,只有在态度上真诚相待,在技术操作上精湛娴熟,在语言上和蔼可亲,才能有效地与患者沟通.

    作者:田远芳;谢洪美 刊期: 2005年第24期

  • 200例脑卒中与高血压的临床分析体会

    在我国,脑卒中严重威胁着中老年人的生命.其病死率高,致残率更高,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一种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笔者在近十年的家庭病床收治的脑卒中急性期后的临床观察中发现脑卒中的病例资料,整理总结如下:

    作者:刘歧河;余宝华 刊期: 2005年第24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