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尿道逆行腔内手术3580例报告

叶利洪;陈永良;尚庆亚;何建松;钱卫良;蒋小强;李王坚;李峰;马权;李东章;楼观涛

关键词:腔内泌尿外科学, 微创技术, 泌尿系疾病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经尿道逆行腔内手术微创治疗男性生殖泌尿道疾病的有效性.方法:对2008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用内镜(精囊镜、尿道膀胱镜、输尿管肾镜)配合碎石器和切割器进行尿路狭窄切开、精囊扩张及冲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膀胱肿瘤电切、尿路结石碎石取石和上尿路上皮肿瘤切除的3580例男性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文献综述.结果:135例尿路狭窄患者(上尿路33例,下尿路102例)中的131例(上尿路31例,下尿路100例),180例血精患者中的178例,全部512例前列腺增生和250例膀胱肿瘤患者,2482例尿路结石患者(上尿路结石2421例,下尿路结石61例)中的2476例(上尿路2415例,下尿路61例),以及21例上尿路上皮肿瘤患者中的5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总成功率99.6%,总治愈率94.3%.结论:经尿道逆行腔内手术对尿路疾病进行治疗适用于泌尿系统绝大部分疾病,比其他学科具有天然的优势、并且创伤小,痛苦少,疗效好,恢复快,是泌尿外科的诊治方向.
浙江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机显微摄像在天然药物学教学中的应用与体会

    比较不同显微摄像技术在天然药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及优缺点,介绍手机显微摄像在天然药物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结果表明,手机显微摄像拍摄的图片比墨线图更真实、更直观地反映药材的显微构造,而且操作方便实用,便于师生互动.手机显微摄像技术可应用于天然药物学、生药学、中药鉴定学等课程教学.

    作者:吴晓宁;姚莹;邓茂芳;毛磊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寝室文化建设的探索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寝室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知行合一的原则,从改善寝室环境、推进教师联系寝室、善用多种传播途径、重视寝室阵地建设4个方面做了实践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宿舍学习风气有改善,传播途径有效果,寝室文化建设显成效,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实践表明,要遵循三大原则,符合四项基本内涵,做到五个基本要求,才能实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寝室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吴文君;洪娴婷;郭永松;孙金铭;陈晓盈;刘俊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经尿道逆行腔内手术3580例报告

    目的:探讨应用经尿道逆行腔内手术微创治疗男性生殖泌尿道疾病的有效性.方法:对2008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用内镜(精囊镜、尿道膀胱镜、输尿管肾镜)配合碎石器和切割器进行尿路狭窄切开、精囊扩张及冲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膀胱肿瘤电切、尿路结石碎石取石和上尿路上皮肿瘤切除的3580例男性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文献综述.结果:135例尿路狭窄患者(上尿路33例,下尿路102例)中的131例(上尿路31例,下尿路100例),180例血精患者中的178例,全部512例前列腺增生和250例膀胱肿瘤患者,2482例尿路结石患者(上尿路结石2421例,下尿路结石61例)中的2476例(上尿路2415例,下尿路61例),以及21例上尿路上皮肿瘤患者中的5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总成功率99.6%,总治愈率94.3%.结论:经尿道逆行腔内手术对尿路疾病进行治疗适用于泌尿系统绝大部分疾病,比其他学科具有天然的优势、并且创伤小,痛苦少,疗效好,恢复快,是泌尿外科的诊治方向.

    作者:叶利洪;陈永良;尚庆亚;何建松;钱卫良;蒋小强;李王坚;李峰;马权;李东章;楼观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进展期胃癌根治术患者早期联合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早期实施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TPN)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进展期胃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单纯实施肠外营养,而观察组进行早期联合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比较2组患者的免疫功能和近期预后指标等.结果:观察组术后的IgA、IgG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的CRP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感染并发症、营养费用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或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根治术患者早期联合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可改善免疫功能,加快肠道功能恢复,降低感染并发症发生率,改善近期预后.

    作者:王常标;邵春法;陈国富;金德西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以家庭中心护理模式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父母负性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新型“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父母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6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2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则给予“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2组患儿父母的焦虑、抑郁状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父母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儿父母(P<0.05);观察组患儿父母非常满意人数占比以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父母焦虑、抑郁状况的干预效果显著,能明显减轻患儿父母心理负担,同时可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方丽琴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右美托咪定复合氯胺酮在日间小儿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复合氯胺酮在日间小儿手术应用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70例择期行日间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麻醉;实验组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氯胺酮麻醉.持续监测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指标,并记录术后睁眼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疼痛视觉模糊评分(VAS)、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及术中氯胺酮用药总量.结果:实验组患儿麻醉前后RR、SpO2、PETCO2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患儿麻醉后RR(17±2)次/min、SpO2 (92.1±5.6)%明显下降(P<0.05),而PETCO2 (29±6)mmHg升高(P<0.05),且其中8例发生呼吸抑制,有9位患儿发生明显低血压,并术后有6位患儿发生躁动,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睁眼时间(14.4±5.3)min及定向力恢复时间(22.4±9.6) min短于对照组,术中氯胺酮用药总量2组无差异(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氯胺酮用于日间小儿术的麻醉效果确切.血流动力学稳定,无明显呼吸抑制,安全系数高,是一种较理想的日间手术麻醉方法.

    作者:谢婧;章玲宾;樊理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冷疗联合踝泵运动对胫腓骨骨折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冷疗联合踝泵运动对胫腓骨骨折患者早期康复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2例胫腓骨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63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消肿治疗及术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由康复师指导的冷疗联合踝泵运动.比较2组下肢周径差的差异、术前治疗时间及数字疼痛评分表(NRS).结果:伤后24、48及72h观察组的周径差均比对照组小(P<0.05),观察组的术前治疗时间(5.91±1.06)较对照组(7.14±1.38)缩短,观察组N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冷疗联合踝泵运动可有效减轻患肢肿胀及疼痛并缩短术前治疗时间.

    作者:王燕;陈莺;姜海涛;陆春花;王婧楠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康复评定技术项目课程建设探索实践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加快推进康复评定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和课程信息化建设,开展项目课程设计、信息化建设、项目课程实施和过程性评价,提高康复评定技术课程教学质量.

    作者:周立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Th17/Treg在预测多发性骨髓瘤首次化疗后感染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首次化疗后感染的影响因素及Th17/Treg在预测首次化疗后感染的价值.方法:根据是否发生首次化疗后感染,将MM患者分为感染组49例和非感染组45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首次化疗后感染的影响因素.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h17和Treg,比较2组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Th17/Treg预测MM患者感染的敏感度与特异度.结果:MM患者首次化疗后感染发生率为52.13%;感染组Th17细胞、Th17/Treg比值显著高于非感染组,感染组Treg细胞显著低于非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下面积=0.818,通过ROC曲线确定cutoff值为1.84,敏感度为0.813,特异度为0.789.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Th17/Treg、住院时间、血肌酐、白蛋白、年龄均为MM患者感染的影响因素.结论:Th17/Treg是MM患者发生首次化疗后感染的影响因素,测定Th17/Treg可以监测MM患者的免疫状态,预测其首次化疗后感染风险.

    作者:沈健;郑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丹红注射液治疗心血瘀阻证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心血瘀阻证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110例心血瘀阻证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均给予阿匹司林、瑞舒伐他汀钙片、单硝酸异山梨醇治疗,观察组加用丹红注射液,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观察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心绞痛疗效及总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可减少心血瘀阻证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减轻疼痛程度,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倪慧;张丽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输尿管镜与微通道经皮肾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和输尿管镜碎石术(UR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URL手术,治疗组则采用MPCNL手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石清除率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67% (P< 0.05);治疗组术后3天、1个月的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1.67%、96.5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83.33%(P< 0.05).结论:M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输尿管上段结石清除率.

    作者:张尧;袁鹤胜;陈伟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影响短暂性脑缺血患者发展为急性脑梗死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发展为急性脑梗死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59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临床资料,A组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发展为急性脑梗死,B组未发展为急性脑梗死,对2组患者各项身体指标数据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高血糖、高胆固醇与发展至脑梗死数量有一定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376)、高血压(OR=1.880)、高血糖(OR=1.629)与急性脑梗死有密切联系.结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年龄增加或患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时,短暂性脑缺血发展至急性脑梗死的概率增加,说明以上4种因素均对急性脑梗死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作者:徐悠悠;张燕;甘慧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实习指引结合工作坊教学法在ICU护生呼吸机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实习指引结合工作坊教学法在ICU护生呼吸机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ICU实习的93名护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按照实习指引结合工作坊教学法进行教学,对照组按照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实习结束时对2组护生理论和实践操作进行考核,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2组护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观察组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对教学方法的好评率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习指引结合工作坊教学法在ICU护生呼吸机培训中的教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管鲜花;方丹嫔;解婉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学生因病缺课症状监测系统在传染病防控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学生因病缺课症状监测系统在学校传染病疫情防控中作用,为做好学校传染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辖区某所学校2起流感样病例聚集性疫情进行分析,并比较学生因病缺课症状监测系统和传染病疫情网络报告系统在传染病监测预警防控中的优缺点.结果:学生因病缺课症状监测资料流感样病例发病曲线呈双峰分布,2起疫情预警提示均早于传统传染病报告系统.学生因病缺课症状监测系统资料探查的疾病流行过程较为全面、完整地表现流行过程,并且能精确掌握每个班级、每日症状监测情况,有利于开展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结论:学校因病缺课症状监测系统比传统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的预警信号更早、更敏感,对于流感等潜伏期比较短的传染病有好的预警作用.

    作者:童继春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产科急救案例的编写及其在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针对临床低年资产科护士在急救技能方面的薄弱环节,从2011年开始应用自行编制的产科急救案例,对低年资产科护士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急救培训.结果表明,编制产科具有代表性的12项急救案例来设计培训项目,明确了疾病治疗和护理过程中涉及的具体知识点和操作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低年资产科护士的急救能力.

    作者:杨慧雅;张建伟;金海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虚拟医院”临床技能虚拟云实训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目的:开发一个运行在“云”端的临床技能实训系统,让学生能在课外通过任意一台联网的终端预习和复习临床操作,获得一种接近现实操作的体验,从而提高技能操作教学的效果.方法:运用“互联网+”思路及虚拟互动动画开发软件开发“虚拟医院”临床技能虚拟云实训系统.选取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287人为观察组,2013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289人为对照组,观察组在传统实验课基础上使用虚拟云实训系统,对照组仅采用传统的实验课授课模式.比较2组学生OSCE技能考试成绩,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组学生OSCE技能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超过九成学生认为本系统能激发其学习兴趣.结论:在传统实验课基础上使用虚拟云实训系统进行教学,教学效果良好.

    作者:王力;邓晶;周雅;朱宁;韦思明;蒋建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品管圈活动在骨科实习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实践与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骨科实习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实习护生74名作为观察组,成立品管圈小组进行带教学习;选取2014年1-12月实习护生62名作为对照组,采取传统临床带教.比较2组出科考试成绩、综合能力的变化以及师生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理论成绩及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查房考核、晨间提问、护理书写、健康宣教等综合能力得分教学前后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带教老师对护生的满意度、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实习护生临床带教中实施品管圈活动可提高学习效果,改善师生双向满意度.

    作者:王燕波;叶建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穴位刺激调控法缓解牙科畏惧症的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穴位刺激调控法在缓解牙科畏惧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改良的牙科焦虑量表(DAS)对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口腔门诊候诊区的患者进行评定,筛查出存在中度、重度焦虑恐惧症状的患者65人.实验组31例,采用穴位刺激调控法治疗;对照组34例,不予治疗.对2组患者在完成第一次测定15min后,均采用DAS进行再次评估.结果:治疗后实验组D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刺激调控法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牙科畏惧症状,对牙科治疗具有一定帮助作用.

    作者:冯澜;金非凡;任越锋;李炎宸;冯斌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董针结合康复训练对肩手综合征患者疗效的观察

    目的:探究董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肩手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2组患者均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治疗组同时采用董针疗法.2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采用VAS和FMA评分进行康复评定.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VAS和FMA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患者VAS和FMA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水平(P<0.05),且治疗组VAS和FMA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董针结合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肩手综合征患者肩关节活动,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吴李秀;余旭芳;俞坤强;朱慧梅;麻蔡军;马凯敏;周敏亚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移动PICC换药车研制的优化方案

    目前国内行PICC换药维护时无专用治疗车.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制作病区及门诊均适用的移动式PICC换药专用车,使PICC换药维护更方便安全规范,更好地体现患者利益第一的原则,以促进PICC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汤桂英;章哲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浙江医学教育杂志

浙江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医学教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