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永龙
资料与方法2006~2009年6月我院收治HCV-RNA测定结果阳性患者379例,年龄10-70岁,男、女性别自然分布,所用血清新鲜分离,及时检测.试剂和仪器:试剂购自匹基公司生产的丙型肝炎检测试剂盒.仪器为博日PCR扩增分析仪.
作者:张淑英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对心脑血管病的中医诊治进行理论探讨,认为心脑血管病的病理基础是气血失调、供血障碍.在治疗此类疾病时应注重辨证论治,根据不同的辨证分别采取气血同治、痰瘀同治、心脑同治或气血痰瘀并治等方法,并以中医观点从生理、病理角度对其进行理论上的阐述.
作者:翟玉东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方法:在麻醉下行手法松解、局部压痛点进行封闭、功能锻炼等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29例.结果:治愈18例(62.07%);显效7例(24.14%);有效3例(10.34%),无效1例,总有效率96.5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是减少患者痛苦、缩短疗程、彻底治愈肩关节周围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赵荣章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用模板法合成系列稀土大环配合物,通过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是该类配合物具有相似的组成和结构;通过可见光谱分析结果推测出配合物的结构.抗菌实验证实配合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假丝酵母菌抗菌性强.
作者:王临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对43例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行氧气雾化吸入疗法,多数患者吸入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效果显著.认为采取正确有效的护理方式,可以减少氧气雾化吸入不良反应的发生,大程度地达到治疗效果.
作者:叶红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壁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和防治.方法:回顾分析315例腹部手术患者资料.结果:发生脂肪液化12例.结论:将皮肤和皮下组织全层缝合后腹壁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明显降低.腹壁切开时少用电刀、全层缝合线不要过密、不留死腔、打结松紧以切口对拢为原则,能够有效预防脂肪液化的发生.
作者:邵海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肾脏穿刺活检术前后的护理措施,以期早期发现并处理并发症.方法:总结接受肾脏穿刺活检术的100例患者的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结果:本组均得到满意护理,为明确诊断、指导治疗和预后的判断奠定了基础.结论:肾穿刺活检术是明确诊断、指导治疗的好方法,而手术前后的护理对于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起着关键的作用.同时肾穿刺术又是一种创伤性检查,手术前后的密切观察与护理是避免各种并发症,减少患者痛苦的重要环节.
作者:邹素荣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尽管哮喘尚不能根治,但通过有效的哮喘管理,通常可以实现哮喘控制.成功的哮喘管理目标是:①达到并维持症状的控制;②维持正常活动,包括运动能力;③维持肺功能水平尽量接近正常;④预防哮喘急性加重;⑤避免因哮喘药物治疗导致的不良反应;⑥预防哮喘导致的死亡.教育内容
作者:《中国社区医师》编辑部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资料与方法2004年3月~2008年12月收治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56例,男30例,女26例.农村44例,城市12例.年龄<15岁9例,15~60岁38例,>60岁9例,按刘仁树[1]分型法,轻度中毒18例,中度中毒21例,重度中毒17例.部分病例能够提供明确的毒鼠强中毒史,对不明确中毒疑及此类灭鼠药中毒者,取血液或胃内容物行毒物分析而确诊.
作者:韩新桂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经过CT检查了解本地区儿童头颅意外创伤情况,并提出相关的防范性指导意见.方法:对出生3个月~5岁龄儿童头颅CT检查的738例中有明显外伤的459例患儿为筛查对象,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结果:在459例外伤中,正常282例(61.44%)(有明显外伤史,皮下软组织稍肿胀及不伴有颅骨骨折和颅内其它损伤者),单纯皮下血肿80例(17.43%),凹陷骨折11例(2.4%),线形骨折46例(10.02%),颅缝分离2例(0.44%),颅内积气7例(1.53%),外伤性鼻窦内积血2例(0.44%),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1.31%),硬膜下血肿7例(1.53%),硬膜外血肿4例(0.87%),脑挫裂伤4例(0.87%).结论:本组儿童头颅意外伤害病例中,1~5岁儿童的颅骨骨折和颅内出血的例数明显高于低龄儿童,致伤残和致死的严重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李仁业;汪明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为探讨中西药结合对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将520例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60例给予中西药灌肠治疗.对照组260例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柳氮磺吡啶片治疗.两组治愈率分别为68.4%和30%(P<0.05),有效率分别为27.3%和46.9%(P<0.05).结果表明,中西药结合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明显优于对照组,且降低了西药的不良反应.
作者:夏梦楠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前列安栓、特拉唑嗪及左氧氟沙星治疗ⅢA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ⅢA型前列腺炎患者400例.分为如下4组:单独应用左氧氟沙星100例设为对照组(A组);特拉唑嗪加左氧氟沙星组100例(B组);前列安栓加左氧氟沙星组100例(C组);特拉唑嗪、前列安栓加左氧氟沙星组100例(D组).采用NIH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CPSI)评分作为疗效评价指标,比较各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的差异.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A组)总有效率41%;B组治愈总有效率78%;C组总有效率76%;D组总有效率90%.A组分别与B、C、D各组在总有效率上比较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与C组在总有效率上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组与B、C组在总有效率上比较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前列安栓、特拉唑嗪加左氧氟沙星是治疗ⅢA型前列腺炎的佳药物组合.
作者:王兴山;崔伟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坏死性龈炎患者的口腔卫生习惯.方法:调查本病患者的吸烟史、饮酒、刷牙史、外餐史,并与国内六地区吸烟、饮酒行为比较.结果:本病患者总吸烟率66.39%,中度吸烟(10~20支/日)率38.52%,重度吸烟(>20支/日)率13.93%.总饮酒率63.87%,饮酒者中高度饮酒率75%.发病前82.03%的患者有外餐史.刷牙率93.80%,刷牙时间>3钟者占15.31%,横刷率75.51%,坚刷率62.70%.结论:吸烟、饮酒尤其是中度以上者与坏死性龈炎发生有关,刷牙的方式方法仍需加强指导.
作者:马文斌;李彩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资料与方法3例患者均系女性,平均34岁,维生素K110mg,1次/日,于肾穿刺前3日开始臀部肌肉注射.分别于用药第3、9、3天出现臀部注射部位迟缓过敏反应.临床表现:轻者在注射部位周围出现散在的红色小皮疹,压之不褪色;重者臀部注射部位出现红斑、瘙痒、皮温高、压痛等症状.
作者:刘向宁;杨静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护理人员与病人的接触比医疗更为直接和连续,护理人员的行为可直接影响和改善病人的心理环境.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以平等、爱心、体贴和周到服务可促进病人身心康复,和良好的护理行为可改善与人的心里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作者:张青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总结近10年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近10年临床护理资料.结果:应用于临床的褥疮护理措施有效可行.结论:这些护理措施经护理评价发现护理成效为99%.
作者:张海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慢性者症状时好时坏,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工作.笔者从事妇科工作10余年,对慢性盆腔炎的诊治体会较深,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成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的护理方法.方法:总结32例食管、贲门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对血糖的观察和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者发生切口感染1例,低血糖1例,吻合口瘘1例,心律失常2例,经积极治疗与护理,均已康复出院.结论:对食管、贲门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做好围手术期的血糖控制护理,可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陆红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的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对2006年3月~2008年12月留站观察的320例药流患者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02例服药后4小时~1周内排出完整妊娠囊,不全流产16例,失败2例,行清宫术.结论:药物流产效果满意,医护人员对药流过程的观察与护理,对药流的顺利实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作者:罗艳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临床资料2007年住院分娩产妇2466例,发生产后尿潴留60例,顺产尿潴留6例(10.O%);难产46例(76.7%);剖宫产8例(13.3%).所有病例经及时处置后均恢复正常,无并发症及后遗症.
作者:于洪波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