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长虹
建立尊重、理解、信任的和谐医患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协调发展、提高医院诊疗水平和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重要条件.
作者:杨长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大型医用设备作为重要的卫生资源,其公平性研究对卫生资源合理配置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全国各级卫生行政部门采用多种手段及措施以优化配置,提高设备配置的公平性及使用效率.
作者:康更洁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根据2007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6年中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的数据,2006年,全国医疗机构(不包括诊所、卫生所、医务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下同)总诊疗人次数为24.46亿次,其中:医院14.71亿次;卫生院7.25亿次;其他医疗机构2.50亿次.全国居民到医疗机构平均就诊1.9次.
作者:苗润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北京市精神卫生条例》已于2007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并依照本条例,于5月份开始启动精神疾病信息报告制度,精神卫生医疗机构要对患精神疾病的人员从就诊到康复的过程向疾控中心进行周报告,旨在对患者形成完整的管理链条.
作者:唐宏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针对精神卫生专业方面的思考与讨论,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新课题.北京地坛医院是一个以传染病为特色的专科医院,目前已建有心理咨询室.对于精神心理卫生工作,我的认识是有一个过程的.在我工作过的北京同仁医院,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就设立了临床心理科,当时,作为一名外科医生,我对于开设心理科这件事,看得比较轻,觉得到综合医院来的患者都是躯体疾病,有心理问题可以去专科医院.
作者:毛羽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大众精神健康需求的提高,我国的精神卫生工作受到了党和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视.从2001年第三次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会议提出的新时期我国精神卫生工作指导原则,到2004年国务院转发的卫生部等7部委联合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制定了我国当前的精神卫生政策.
作者:马辛;任玉良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深入,社会竞争压力不断加剧,原有社会支持体系的削弱,导致各种心理应激因素急剧增加,精神卫生问题逐渐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关系社会安定与和谐的突出社会问题.那么,精神卫生与社会和谐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作者:杨凤池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成立于1950年,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现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三级综合医院.在国内,有领先的宫腹腔镜诊疗技术、高水准的神经外科人才、高知名度的复兴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在北京市,打造了一支妇产科、神经内外科、心血管内科、心胸外科、普外科的乳腺疾病微创中心、肾内科、ICU、影像科等多学科的知名专家队伍.特别是近几年的发展使医院的面貌焕然一新、生机勃勃.在院长办公室里,记者见到了引领复兴医院走过5年风雨历程的一院之长席修明教授.
作者:高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在久已尘封的历史岁月中,周王朝统治下的西北边陲,有一个传奇般的部落,他们是当时专门为国君养马的秦人;公元前771年,秦人因护送周天子东迁有功,其首领被封为诸侯,于是秦国诞生;公元前221年,秦国在经过500多年的血腥残酷的征战之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国家~秦帝国.
作者:骁雁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简称北医三院)建于1958年,是卫生部部管的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现有在职职工2226人,病床1180张,2007年上半年统计结果显示日均门诊、急诊量8100多人次,平均住院日9.95天,连续10年居北京市各大医院前列.
作者:陈仲强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