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利用套叠PCR技术合成人胰岛素原基因的临床研究

马建忠;周贤婧;王永刚

关键词:套叠PCR(SOE-PCR), 人胰岛素原, Klenow片段, 基因克隆
摘要:目的 设计并分子克隆适宜于大肠杆菌表达系统的人胰岛素原基因.方法 以美国国家基因库(GenBank)发布的人胰岛素原的氨基酸序列为模板,参考大肠杆菌表达系统的密码子偏好性以及所用表达载体(pCEX一3x)的特点,经计算机分析、设计人胰岛素原基因为8个寡核苷酸片段,以重叠延伸PCR(SOE-PCR)技术体外延伸获得完整的人胰岛素原基因,分子克隆后测定所得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结果 经限制性内切酶分析确定为重组克隆的质粒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 表明,我们所克隆的基因序列完全符合我们先前的设计.结论 SOE-PCR技术可用于体外寡核苷酸片段的延伸并获得完整长度的基因.Taq DNA聚合酶延伸反应前以Klenow片段处理可提高较短覆盖末端或较低专一性末端正确延伸的成功率.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两性霉素B治疗白血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患有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患者由于疾病本身以及使用化疗药物、大剂量免疫抑制剂后常出现严重感染,反复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后易并发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IFI).

    作者:卢卫明;胡晓蓉;程晓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RHEpo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对食管癌的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RHEpo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对Ⅲ期食管痛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将62例欲接受根治性放疗的Ⅲ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放疗前Ⅰ周给予RHEpo 3万U,皮下注射,每周1次,至放疗结束.放疗用6MV X射线进行三维适形照射,DT1.8~2.0Gy/次,每周5次,中位剂量为DT64Gy.对照组行单纯三维适形照射,照射野和剂量同试验组,中位剂量为DT65Gy.结果 放疗DT20Gy时,试验组完全消退率(CRR)6.7%(2/30),对照组CRR6.7%(2/30)(χ2=0.2679,P=0.6048);放疗DT40Gy时,试验组CRR33.3%(10/30),对照组CRR16.7%(5/30)(χ2=2.2222,P=0.1360);放疗结束时,试验组CRR50.0%(15/30),对照组CRR26.7%(8/30)(χ2=3.4548,P=0.0631);放疗后1个月,试验组CRR63.3%(19/30),对照组CRR36.7%(11/30)(χ2=4.2667,P=0.0389);放疗后6个月,试验组CRR66.7%(20/30),对照组CRR40.0%(12/30)(χ2=4.2857,P=0.0384).两组在血液学毒性方面有统计学差异(χ2=8.1481,P=0.0043).结论 RHEpo联合三维适形放疗能明显提高Ⅲ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血液学毒性轻微,并可预见能延长患者的远期生存,值得临床上试用推广.

    作者:孙衍伟;周嘉云;苏彤;安永恒;梁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护理

    目的 通过观察护理措施对小儿秋季腹泻疗效的影响,探讨小儿秋季腹泻的护理指征.方法 126例小儿秋季腹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的同时,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面综合护理措施,观察并对比两组治疗后的疗效,总结护理体会.结果 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应从严密观察病情、消毒隔离、心理疏导、皮肤护理、饮食指导、静脉补液等方面加强对小儿秋季腹泻患儿的护理.结论 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疗效,对小儿秋季腹泻的治疗有着积极意义.

    作者:商广芝;李松;李淑芹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扁桃体剥离术术中止血方法效果对比

    目的 探讨扁桃体手术中有效的止血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8月~2009年12月行486例全麻双侧扁桃体剥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双侧扁桃体剥离术治疗,其中男性292例,女性194例,年龄5~56岁,以5~20岁多,占72%(350,486).以肾上腺素棉球压迫止血62例,丝线结扎止血158例,连续缝合法封闭扁桃体窝止血42例,双极电凝器电凝止血224例.结果 以肾上腺素棉球压迫止血术后24小时内出血18例,丝线结扎止血术后24小时内出血12例,连续缝合法封闭扁桃体窝止血术后24小时内无一例出血,双极电凝器电凝止血术后24小时内无一例出血.结论 以双极电凝器电凝止血预防双侧扁桃体剥离术术后24小时内原发性出血效果更佳,术后恢复更快.

    作者:谭国杰;于锋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经导管心包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心包炎6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量以上结核性心包积液经心包腔内注入尿激酶结合经皮留置导管心包引流治疗减少心包粘连和缩窄的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确诊为结核性心包积液60例,在超声心动图定位下采用Seldinger穿刺法经皮心包腔内置入多孔中心静脉导管,并经导管行心包积液闭式引流,直至积液不再流出,用尿激酶5万IU加入生理盐水20ml经导管注入心包腔内,夹管24h后将其全部排出,直至超声心动图证实心包积液消失或仅剩少量,心包纤维素或粘连消失,即可拔出引流导管.结果 经皮心包腔内尿激酶治疗有利于心包积液彻底引流,减少纤维素在心包内沉积,复查超声和胸片显示心包积液完全消失43例,少量积液17例,但其积液包裹和心包粘连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患者对心包腔内尿激酶治疗具有较好的耐受性,无出血和继发感染发生.结论 经皮导管心包内尿激酶纤溶治疗能安全、有效地预防结核性渗出性心包炎患者心包粘连和缩窄的发生.

    作者:邹雪燕;张小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成功救治曼陀罗中毒1例体会

    曼陀罗(datura strmonium)又称洋金花,有20多种,多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少数分布于温带,中国有6种,为1年生草本植物,多生长于田间、沟旁、道边、河岸等处.全株均有毒,毒性物质为莨菪碱、东莨菪碱和阿托品等[1].

    作者:严硕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胸段硬膜外阻滞对冠心病患者围术期心肌保护的临床观察

    目的 比较单纯全麻和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TEA)对冠心病患者开胸手术围术期平均动脉压、心率、ST-T段的变化及肌钙蛋白T(TnT)释放水平的影响.方法 30例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Ⅰ组仅采用单纯全身麻醉,Ⅱ组术中采用TEA复合全身麻醉,观察两组围术期平均动脉压、心率、ST-T段的变化及TnT释放水平.结果 各个时间点Ⅰ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心率明显高于基础值(P<0.05),Ⅱ组各时点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心肌缺血改善Ⅰ组总有效率为33.3%,Ⅱ组总有效率为86.7%;TnT含量在术后1h开始升高(P<0.05),24h达峰值(P<0.05),术后48h有所下降,组间比较术后24h及48h Ⅱ组患者TnT水平低于Ⅰ组(P<0.05).结论 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患者的血液动力学稳定,心肌缺血改善明显,TnT值明显低于单纯全麻组,能有效地抑制术中应激反应,减轻心肌损伤,有利于其预后.

    作者:肖华鑫;徐友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应用潘塞提技术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18例体会

    马蹄内翻足是儿童骨科常见的先天性残疾病症之一.据统计,每1 000个新生儿中就有1例,即发病率为1‰,全球每年有超过100 000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出生,80%在发展中国家,其中多数得不到治疗或治疗不当[1,2].

    作者:王盛明;庄志强;王亚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乳腺癌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

    目的 研究乳腺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 应用ABC法检测112例乳腺癌石蜡切片中PCNA的表达,并与临床病理指标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PCNA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112例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9.46%,其中肿瘤≥3cm者和<3cm者阳性表达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淋巴结未转移组(P<0.01),并且随着肿瘤组织学分级的增高,阳性表达率明显增高(P<0.01).结论 用PCNA来反映乳腺癌增殖活性和估测预后,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作者:王丽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恩再适治疗脑梗死后肢体疼痛及麻木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恩再适对脑梗死后肢体疼痛、麻木的疗效.方法 脑梗死后肢体疼痛、麻木患者80例,随机选择40例为恩再适治疗组、40例为维生素B12对照组.治疗组每天静点恩再适2支(7.2单位),对照组1次/天,静脉滴注胞二磷胆碱500mg.4周后对比观察患者疼痛、麻木症状及正中、腓总、胫神经传导速度.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30%,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恩再适能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肢体疼痛、麻木的症状和周围神经的传导速度.对脑梗死后肢体疼痛、麻木提供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

    作者:黄辉海;郑兴敏;陈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盐酸左西替利嗪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分析

    荨麻疹是由于皮肤粘膜小血管反应性扩张及通透性增加而产生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病程>6周则称为慢性荨麻疹.该病为临床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病因复杂.

    作者:王玉玲;安霞;赵随英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尿微量白蛋白在高血压及心血管中的临床价值

    高血压病人群中有相当数量的人合并微量白蛋白尿(microalbuminuria,MAU),MAU的出现是高血压病患者亚临床心血管病变(靶器官损害)的早期标志,也是全身性血管内皮受损的标志.

    作者:和会静;徐尚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Survivin和Caspase-3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肝细胞癌(HC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Survivin、Caspase-3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关系.方法 收集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2月肝细胞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标本70例,免疫组化SP法检测其PCNA、Survivin、Caspase-3的表达,并以PCNA阳性强度计算增殖指数(PCNA-PI),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TUNEL)法检测凋亡指数(AI).结果 Survivin在肝细胞肝癌中表达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P<0.001).其阳性表达与肿瘤大小、肿瘤细胞分化程度、门静脉癌栓有关.癌组织中Survivin表达阳性者的增殖指数PCNA-PI高于阴性者(P<0.05),凋亡指数低于阴性者(P<0.05).Caspase-3在肝细胞癌中表达阳性率低于癌旁组织(P=0.05);其阳性表达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和HBsAg有关.癌组织中Caspase-3表达阳性者的增殖指数PCNA-PI低于阴性者(P<0.05),凋亡指数高于阴性者(P=0.05).在肝癌组织中Survivin与Caspase-3的表达呈负相关(P=0.044).Survivin阳性肝癌患者生存率低于阴性者(P<0.05).Caspase-3阴性肝癌患者生存率低于阳性者(P<0.05).结论 Survivin、Caspase-3参与了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Survivin可能通过抑制Caspase-3的活性从而发挥其抑制肝细胞癌细胞凋亡作用,影响预后.

    作者:胡伟;丁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鲍曼不动杆菌分布特征及耐药趋势的临床研究

    目的 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状况,为临床使用抗生素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 ,统计分析273株鲍曼不动杆菌的标本来源、感染科室分布及耐药状况.结果 273株鲍曼不动杆菌中,252株来自痰及支气管吸出物(占92.3%),其次为伤口分泌物12株(占4.4%).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科室ICU病房检出率高,占40.7%,其次为呼吸内科,占16.1%.273株鲍曼不动杆菌中,48株鲍曼不动杆菌呈多重耐药菌株,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低(10.0%),氨苄青霉素(97.0%)耐药率高.慢性肺部疾病和脑血管疾患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病例的主要基础疾病.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多来自于痰及支气管吸出物标本,感染率高为ICU病房,并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临床应加强对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监控并防治耐药菌株的传播流行.

    作者:陈奕慧;林红燕;付飞;史兆驹;林秀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药物流产后予加味生化汤及抗菌药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生化汤加味联合抗菌药对提高药物完全流产率,降低药物流产(药流)后阴道持续出血率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5年2月至2008年12月门诊药物流产者315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155例,观察组胎囊排出后给予加味生化汤治疗,每习1剂,分2次服完,同时口服替硝唑1g,每日1次,环丙沙星500mg,每日2次,均连服5天.对照组160例,对照组胎囊排出后不予服用加味生化汤及上述抗菌药.结果 观察组完全流产率、不全流产率、持续阴道出血率分别为95.5%、4.5%及9.7%,而对照组分别为90.0%、10.0%及23.1%,两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中药生化汤加味及抗菌药联合治疗能提高药物完全流产率,降低不全流产率及持续阴道出血率,并能很好的预防和控制感染,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梁亚芳;黄平洁;卢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手足口病合并心肌损害154例临床分析

    手足口病主要是由萨奇病毒A16型和明道病毒71型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发热和手、足皮肤疱疹,口腔粘膜溃疡.手足口病为自限性疾病,多数患者感染后预后良好,少数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作者:韩基生;李向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2型糖尿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增生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采用超声测定127例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根据IMT分为IMT正常组(IMT≤0.9mm)38例、IMT增厚组(1)(0.9mm关键词:2型糖尿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胰岛素抵抗

    作者:陈予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高原地区冠心病及危险因素的特点

    冠心病是一种由多种危险因素协同作用引起的慢性疾病,目前已公认的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有年龄、性别、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和吸烟史等.

    作者:李正;高继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核素显像在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中的价值

    亚急性甲状腺炎(亚甲炎)又称病毒性甲状腺炎、De Quervain甲状腺炎、肉芽肿性甲状腺炎或巨细胞性甲状腺炎,本病近年来逐渐增多,临床变化较复杂,常有漏诊和误诊[1].

    作者:杨淑贞;郭琼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妊娠合并前置胎盘患者期待治疗期间的心理护理体会

    妊娠28周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其位置低于胎先露部称为前置胎盘,是晚期妊娠的严重并发症[1].

    作者:许国娥;李娟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主管: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主办:北京航天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