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盛明;庄志强;王亚平
神经内科患者大多伴有意识障碍、吞咽障碍而不能经口自主进食,鼻饲措施是供给患者营养和热能,满足机体代谢生理需要,维持水电解质及氮平衡,维持患者生命及促进患者康复的主要方法之一.
作者:张爱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包皮环切术是泌尿科常见手术,但有时因处理不当或处理不及时,会给患者带来很多痛苦,甚至会给患者造成难以恢复的严重损害.既往传统手术容易出现出血、感染及包皮淋巴性水肿、线结残留及痛性勃起等并发症,临床医生做了多种手术改进,方法各异.
作者:黄建峰;杨绥冲;聂勇;王刚;常浩生;张秀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过去认为大出血是肝脏切除手术的主要危险,但随着手术技术提高、手术器械的改进、对患者术前评估水平的提高以及对肝脏解剖的深入了解,手术对血流动力学的不利影响越来越小,使麻醉趋于简化.
作者:毛美睿;许幸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观察护理措施对小儿秋季腹泻疗效的影响,探讨小儿秋季腹泻的护理指征.方法 126例小儿秋季腹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的同时,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面综合护理措施,观察并对比两组治疗后的疗效,总结护理体会.结果 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应从严密观察病情、消毒隔离、心理疏导、皮肤护理、饮食指导、静脉补液等方面加强对小儿秋季腹泻患儿的护理.结论 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疗效,对小儿秋季腹泻的治疗有着积极意义.
作者:商广芝;李松;李淑芹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荨麻疹是由于皮肤粘膜小血管反应性扩张及通透性增加而产生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病程>6周则称为慢性荨麻疹.该病为临床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病因复杂.
作者:王玉玲;安霞;赵随英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CRP定量检测在感染及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用免疫沉淀法定量测定376例感染患者及295名恶性肿瘤患者(其中血液系统肿瘤123例、实体瘤172例)血液中CRP水平,以CRP>10mg/L设为阳性.结果 感染组及肿瘤组阳性率分别为87.8%,65.8%(血液系统肿瘤组及实体瘤组的阳性率分别为67.5%、64.5%);患者的CRP定量均值分别为:感染组58.79mg/L、肿瘤组51.05mg/L,血液系统肿瘤组48.53mg/L,实体瘤组52.93mg/L.结论 感染及肿瘤的CRP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感染患者CRP定量检测均值高于肿瘤患者,但血液系统肿瘤与实体瘤之间差别不大,CRP定量检测对恶性肿瘤及感染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常炳庆;黄家芳;于洪远;黄新春;陈宝荣;彭德银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有手术指征的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应用锁骨钩钢板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临床效果,探讨理想的手术治疗方法 .方法 自2002年5月至2008年5月使用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64例,肩锁关节脱位28例,锁骨远端骨折合并肩锁关节脱位16例,共108例.结果 101例(93.5%)患者获得随访,平均13个月.按karlsson疗效评定标准:优74.3%,良20.7%,差5%;治疗优良率达95%.结论 锁骨钩钢板在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中,固定牢靠,可早期功能锻炼,肩关节功能恢复快,骨折愈合好,并发症少,疗效显著.
作者:劳贵昌;林树体;杨叶锋;苏允裕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Ezrin和PTEN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56例胃癌组织,另收集30例正常胃粘膜组织作为对照.采用Elivision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粘膜中Ezrin和PTEN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及临床意义.结果 Ezrin在正常胃粘膜组织及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3.9%、78.6%.PTEN则分别表达为100%、62.7%;Ezrin和PTEN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无关而与肿瘤的TNM分期、病变部位、血清CEA水平相关(P<0.05);Ezrin和PTEN二者表达强度之间呈明显负相关(r=-0.280,P<0.05).结论 联合检测Ezrin和PTEN的表达有助于胃癌恶性程度和转移潜能的预测.
作者:王佳斌;范钟麟;王学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颅脑外伤亚急性期是指创伤后第4天~3周内[1],颅脑损伤后脑水肿高峰发生于亚急性期[2],因此分析脑挫裂伤患者亚急性期突发脑疝的时间及危险因素,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对减少患者的致残率、降低病死率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唐春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手足口病主要是由萨奇病毒A16型和明道病毒71型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发热和手、足皮肤疱疹,口腔粘膜溃疡.手足口病为自限性疾病,多数患者感染后预后良好,少数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作者:韩基生;李向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设计并分子克隆适宜于大肠杆菌表达系统的人胰岛素原基因.方法 以美国国家基因库(GenBank)发布的人胰岛素原的氨基酸序列为模板,参考大肠杆菌表达系统的密码子偏好性以及所用表达载体(pCEX一3x)的特点,经计算机分析、设计人胰岛素原基因为8个寡核苷酸片段,以重叠延伸PCR(SOE-PCR)技术体外延伸获得完整的人胰岛素原基因,分子克隆后测定所得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结果 经限制性内切酶分析确定为重组克隆的质粒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 表明,我们所克隆的基因序列完全符合我们先前的设计.结论 SOE-PCR技术可用于体外寡核苷酸片段的延伸并获得完整长度的基因.Taq DNA聚合酶延伸反应前以Klenow片段处理可提高较短覆盖末端或较低专一性末端正确延伸的成功率.
作者:马建忠;周贤婧;王永刚 刊期: 2010年第02期
高血压病人群中有相当数量的人合并微量白蛋白尿(microalbuminuria,MAU),MAU的出现是高血压病患者亚临床心血管病变(靶器官损害)的早期标志,也是全身性血管内皮受损的标志.
作者:和会静;徐尚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中量以上结核性心包积液经心包腔内注入尿激酶结合经皮留置导管心包引流治疗减少心包粘连和缩窄的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确诊为结核性心包积液60例,在超声心动图定位下采用Seldinger穿刺法经皮心包腔内置入多孔中心静脉导管,并经导管行心包积液闭式引流,直至积液不再流出,用尿激酶5万IU加入生理盐水20ml经导管注入心包腔内,夹管24h后将其全部排出,直至超声心动图证实心包积液消失或仅剩少量,心包纤维素或粘连消失,即可拔出引流导管.结果 经皮心包腔内尿激酶治疗有利于心包积液彻底引流,减少纤维素在心包内沉积,复查超声和胸片显示心包积液完全消失43例,少量积液17例,但其积液包裹和心包粘连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患者对心包腔内尿激酶治疗具有较好的耐受性,无出血和继发感染发生.结论 经皮导管心包内尿激酶纤溶治疗能安全、有效地预防结核性渗出性心包炎患者心包粘连和缩窄的发生.
作者:邹雪燕;张小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重症肺炎是ICU常见病,严重威胁患者生命.临床上治疗此类疾病以控制感染为主,辅以祛痰及对症治疗.痰热清注射液是国家实行中药指纹图谱检测标准后第一个标准上市的中药注射液,具有清热解毒、化痰镇惊的作用.
作者:陈一凡;彭文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小儿手术多因患儿年龄小不配合手术而终须在全麻下完成.在临床上小儿短小手术多,此类手术的特点是:患儿年龄小、不配合、须全麻、手术时间短而不易行气管内插管,呼吸道管理要求高,镇痛要求满意,术毕要求苏醒好等.
作者:汤荣兴;周力平;张元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1998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712例原发性乳腺癌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经免疫组化检查证实ER、PR和HER2/neu均为阴性的三阴性乳腺癌144例(20.2%).回顾性分析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生存预后等情况.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结果 本组病例中有20.2%(144/712)为三阴性乳腺癌,多见于有恶性肿瘤家族史者,而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情况无明显关系.截至2009年10月31日,144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26个月(2~147个月),有57例患者出现复发及转移,38例已死亡.三阴性乳腺癌组局部复发率及骨、脑转移发生率与非三阴性乳腺癌(non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Non-TNBC)组患者相比并未发现显著性差异,但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肺、肝转移发生率明显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生存分析显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2、5、10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1.1%%、58.2%和53.7%,总生存率分别为80.8%、66.5%和55.2%.结论 三阴性乳腺癌约占所有原发性乳腺癌中1/5.这些患者以伴有恶性肿瘤家族史、容易发生内脏转移及总生存率低为主要特点,而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情况无明显关系.伴有恶性肿瘤家族史、容易出现肺转移和肝转移可能与该器官表达某些特异性受体有关,也可能是导致三阴性乳腺癌预后较差的重要原因.
作者:杜彩文;陈宏武;黄文河;张国君;洪超群;陈炯玉;魏晓龙;马长春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生化汤加味联合抗菌药对提高药物完全流产率,降低药物流产(药流)后阴道持续出血率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5年2月至2008年12月门诊药物流产者315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155例,观察组胎囊排出后给予加味生化汤治疗,每习1剂,分2次服完,同时口服替硝唑1g,每日1次,环丙沙星500mg,每日2次,均连服5天.对照组160例,对照组胎囊排出后不予服用加味生化汤及上述抗菌药.结果 观察组完全流产率、不全流产率、持续阴道出血率分别为95.5%、4.5%及9.7%,而对照组分别为90.0%、10.0%及23.1%,两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中药生化汤加味及抗菌药联合治疗能提高药物完全流产率,降低不全流产率及持续阴道出血率,并能很好的预防和控制感染,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梁亚芳;黄平洁;卢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s2O3)诱导HepG2细胞凋亡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形态学观察及流式细胞术方法 检测As2O3对HepG2细胞的生长抑制、凋亡作用的影响,用Western blot检测As2O3处理后HepG2细胞内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 As2O3,对HepG2细胞有明显的抑制增殖作用,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细胞呈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As2O3呈时间依赖性诱导HepG2细胞凋亡.As2O3处理不同时间后,Bcl-2蛋白表达水平下调,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结论 As2O3,具有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促进caspase-3活化有关.
作者:刘小敏;张杨;曾春亚;梁晓秋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肝细胞癌(HC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Survivin、Caspase-3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关系.方法 收集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2月肝细胞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标本70例,免疫组化SP法检测其PCNA、Survivin、Caspase-3的表达,并以PCNA阳性强度计算增殖指数(PCNA-PI),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TUNEL)法检测凋亡指数(AI).结果 Survivin在肝细胞肝癌中表达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P<0.001).其阳性表达与肿瘤大小、肿瘤细胞分化程度、门静脉癌栓有关.癌组织中Survivin表达阳性者的增殖指数PCNA-PI高于阴性者(P<0.05),凋亡指数低于阴性者(P<0.05).Caspase-3在肝细胞癌中表达阳性率低于癌旁组织(P=0.05);其阳性表达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和HBsAg有关.癌组织中Caspase-3表达阳性者的增殖指数PCNA-PI低于阴性者(P<0.05),凋亡指数高于阴性者(P=0.05).在肝癌组织中Survivin与Caspase-3的表达呈负相关(P=0.044).Survivin阳性肝癌患者生存率低于阴性者(P<0.05).Caspase-3阴性肝癌患者生存率低于阳性者(P<0.05).结论 Survivin、Caspase-3参与了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Survivin可能通过抑制Caspase-3的活性从而发挥其抑制肝细胞癌细胞凋亡作用,影响预后.
作者:胡伟;丁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早期帕金森病患者临床特征与18F-FDC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的影像学特征及其在帕金森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和住院收治的Hoehn-Yahr分级Ⅰ~Ⅱ级早期帕金森患者18例,另设正常对照组,与PD组年龄匹配的对照者20例.所有患者静脉注射18F-FDG后进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脑断层显像,获得双侧纹状体、丘脑等部位葡萄糖代谢图像,采用目测法对脑各部位的葡萄糖代谢进行判断,应用PET专用软件计算各ROI的18F-FDG放射性核素值,以枕叶为基准,计算脑部各ROI与枕叶的18F-FDG代谢放射性核素值的比值,在此基础上计算脑部各两两比较的<;18>F-FDG代谢比值.结果 早期帕金森组:脑各部结构显示清晰,部分患者大脑皮层显示轻度脑萎缩;大脑皮层示踪剂分布相对均匀,左右对称;皮层下各神经核团显示结构完整,清晰对称;18例早期帕金森病患者18F-FDG正电子计算机断层显像有16例可见脑内有不同程度的放射性分布异常,占88.89%,非对称性纹状体放射性减低14例(77.78%).其中5例为双侧减低,患者的双侧纹状体放射性计数进行半定量比较,发现运动障碍肢体对侧(脑病侧)纹状体尾状核,小脑比值为1.12±0.31,另侧(脑健侧)1.38±0.28,病侧与健侧脑相应区域相比下降,差异显著(t=2.64,P<0.05);壳核/小脑比值分别为1.22±0.28和1.46±0.22(t=2.86,P<0.01).结论 PET显像有助于早期发现亚临床期PD患者纹状体功能改变,可提高早期PD诊断的准确性.PD患者18F-FDG PET显像显示尾状核与壳核团的不对称性代谢减低改变,利用局部ROI的半定量分析方法 ,能反映出纹状体功能,有助于临床上早期诊断帕金森病并更为客观地评估病情和病程.
作者:蔡增林;吴方萍;周芯羽;陆武;王蓓;何明利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