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品管圈在提高护士呼吸机使用达标率中的应用

王建华;周宝银

关键词:品管圈, 呼吸机达标率, 提高
摘要:目的:用品管圈方法,提高护士无创呼吸机使用的达标率.方法:由10名护士组成肺心圈,对2014年2月1-28日肺心圈改善前42例使用呼吸机患者的不达标采用鱼骨图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规范呼吸机使用流程,实施4个月后进行评价.结果:品管圈活动后,呼吸机使用达标率74.42%,进步率38.7%(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提高护士呼吸机使用的达标率,保证患者的安全,并提高护理满意度.
浙江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多功能儿科专用诊疗床的设计及应用

    基于对普通儿科诊疗床的深入研究,研制出了多功能儿科专用诊疗床.此款多功能诊疗床能够很好地解决原有诊疗床使用中存在的缺陷,大大提高了临床医疗护理质量,医护及患方满意度明显提高.本文详细介绍了此款多功能诊疗床的设计与制作.

    作者:沈春妹;呼格吉乐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神经节苷脂对血生化的影响及治疗脑出血的疗效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治疗脑出血的疗效及对血生化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间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神经节苷脂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及Na+-K+-ATP酶、血脑屏障、白介素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NIHSS评分、BI评分和脑水肿体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7天后Na+-K+-ATP酶和血脑屏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7天后IL-1、2、4、6、8、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可改善患者血脑屏障及影响脑出血相关指标,有效治疗急性脑出血.

    作者:林淑琴;胡丽霞;魏晓晶;支燕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胎盘早剥超声表现与临床病理结果对比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被临床病理证实为胎盘早剥的超声声像图特点,提高对胎盘早剥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胎盘早剥的声像图表现并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结果:超声提示胎盘早剥55例,不能做出诊断提示的7例,误诊1例.超声诊断胎盘早剥符合率为87.30% (55例),其中前壁胎盘及重度胎盘早剥符合率高,而后壁胎盘及轻度早剥符合率低.声像图特征:胎盘后血肿29例,胎盘边缘血肿10例,胎盘局部增厚9例,绒毛膜下血肿7例.结论:超声诊断胎盘早剥符合率较高,但同时超声本身也存在局限性,应结合临床症状,改变体位多切面扫查,对可疑区使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必要时动态复查,有助于提高诊断符合率.

    作者:单华英;费敬英;刘明松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强化降血糖治疗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的影响

    目的:探讨强化降血糖治疗与一般性降糖治疗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10月在本院接受胃肠道择期手术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后均常规禁食并全胃肠外营养.按手术时间的先后顺序编号随机分成2组,各48例,治疗组采取强化降血糖治疗,对照组采用一般性降血糖治疗.结果:2组患者围手术期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6.25%、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强化降血糖治疗可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术后并发症,有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

    作者:胡海红;叶建虹;黄永刚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骨折合并延迟性脾破裂46例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和探讨骨折合并延迟性脾破裂46例护理经验.方法:骨折合并延迟性脾破裂46例患者进行全脾切除、生命体征监测、尿量监测、腹部症状体征监测、积极的术前准备,术后做好引流管护理、疼痛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结果:骨折合并延迟性脾破裂46例均治愈出院.出现肺部感染2例、胸腔积液4例、膈下感染2例.结论:延迟性脾破裂一旦诊断明确,及时行全脾切除止血,加强护理配合,及时发现并发症,可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孙旭晴;赵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Seminar教学法在培养高职护生自主学习能力中的研究

    目的:探索Seminar教学法在提高高职护生自主学习能力中的作用.方法:将90名高职护生分为实验组30人和对照组60人,在母婴保健课程中分别进行Seminar教学和传统方法教学,比较2组期末考试成绩、自主学习能力总分及自身前后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护生期末考试成绩(82.73±5.89)分、自主学习能力总分(148.03±21.69)分均高于对照组;自主学习能力总分,实验组研究后高于研究前(P<0.05),对照组研究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eminar教学法可提高高职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孙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聚焦解决模式在改善尿毒症患者负性情绪与生活质量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对改善尿毒症患者负性情绪与生活质量的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来院治疗的96例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除常规护理措施外采用聚焦解决模式护理.治疗前后对2组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HAMA与HAMD评分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HAMA与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前后在改善社会功能、生理机能、健康状态、情感智能、躯体疾病以及精神健康方面均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聚焦解决模式对尿毒症患者实施护理,不仅能降低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还能提高其危机应对能力和生活质量.

    作者:江培兰;陈雪玲;蔡照红;胡纯子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护理管理服务小组在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实践与探索

    目的:探索基于服务型管理模式的护理管理服务小组在护理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方法:组建护理管理服务小组,明确工作职责,通过护理行政查房、三级查房、护理不良事件跟踪及优秀案例推广等方面开展工作,通过评估服务小组工作量、工作内容、服务小组工作满意度及护士工作满意度对运行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护理管理服务小组成员工作积极,帮助整改临床问题140余次,护理工作满意度由2013年的77.96%提高到2014年的85.47%(P<0.01),科室对服务小组工作总体满意度达94.0%.结论:护理管理服务小组在提高护理管理效能、促进年轻护士长更快成长及创造员工良好工作环境等方面有积极促进作用.

    作者:施欢欢;陈姬雅;许肖萍;毕东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品管圈在提高护士呼吸机使用达标率中的应用

    目的:用品管圈方法,提高护士无创呼吸机使用的达标率.方法:由10名护士组成肺心圈,对2014年2月1-28日肺心圈改善前42例使用呼吸机患者的不达标采用鱼骨图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规范呼吸机使用流程,实施4个月后进行评价.结果:品管圈活动后,呼吸机使用达标率74.42%,进步率38.7%(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提高护士呼吸机使用的达标率,保证患者的安全,并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建华;周宝银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心电图与心电向量图实验操作板在教学中的应用

    目前全国各个高等医学院校在心电图学的实验教学中,都是针对心电图机的操作,没有针对心电图与心电向量图图形变化的操作练习.为此,我们研制了心电图与心电向量图实验操作板.这种操作板可反复进行心电图及心电向量图的正常图形与异常图形的实验教学演示及操作练习,使得心电图与心电向量图实验教学内容及方法得以革新.

    作者:付新艳;黄蕾;蒋文婷;潘大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194株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分析本地区2005年至2014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成人患者病原菌组成以及耐药谱.方法:选择我院426例CAP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进行接种培养以及分离菌药敏试验.结果:426例CAP患者中共检出细菌19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20株,占61.9%;革兰阳性菌74株,占38.1%.前3位细菌依次为副流感嗜血杆菌(30.4%)、肺炎链球菌(23.2%)和肺炎克雷伯氏菌(15.5%).肺炎链球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严重,其中对头孢唑林耐药均超过了50.0%.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G耐药率为44.4%,流感嗜血杆菌对各类抗生素基本敏感,未发现有耐亚胺培南的菌株.结论:本地区CAP病原菌以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为主,肺炎链球菌以及肺炎克雷伯杆菌耐药情况不容乐观.

    作者:刘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SOP在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管理中的应用

    为进一步提高手术器械的管理质量,减少器械的缺损率,确保手术器械使用安全,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对手术器械运用SOP管理.与SOP运用前的2012年1-12月比较,手术器械质量合格率由实施SOP前的90%提高到98%,确保了手术器械使用安全.实施SOP后我院没有因手术器械原因发生的院内感染;手术器械的缺损率由实施SOP前的8%降至实施SOP后1.3%;手术人员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服务满意度由原来的85%提高到97%(P<0.05).运用SOP手术器械管理值得推广.

    作者:王丽华;郭水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系统化临床干预对鼻内镜下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预后影响

    目的:探讨系统化临床干预对鼻内镜下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炎性细胞及预后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进行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鼻内镜手术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观察组给予系统化临床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处理,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预后及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内炎性细胞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主动回院复查的人数则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经鼻内镜手术患者采取系统化临床干预,可以提高手术后康复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适合推广应用.

    作者:孔丽敏;张普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庭大腺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庭大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前庭大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以中药内服熏洗配合抗生素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采用抗生素头孢唑肟钠、甲硝唑静脉点滴,7天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3月、6月、1年观察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显著高于对照组73.3%(P<0.05),复发率6.7%显著低于对照组36.7%(P< 0.05).结论:中西结合治疗前庭大腺炎疗效满意、复发率低,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马雪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临床医学科学学位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

    对某地方医学院临床医学科学学位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比较研究,了解学生对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实施的满意度及需求,指导和促进地方医学院校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提升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

    作者:朱小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泪道探通加注融化典舒眼膏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泪道探通加注融化典舒眼膏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观察98例131只眼慢性泪囊炎患者,先用泪道冲洗把泪囊积聚的脓性分泌物冲出,再行泪道探通,探通后注入融化典舒眼膏.治疗后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治疗.结果:经6个月随访治疗后,131只眼中78只眼获泪道疏通,治愈率59.5%(78/131);51眼好转,有效率38.9%(51/131);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8.5%(129/131).结论:泪道探通加注融化典舒眼膏填充治疗慢性泪囊炎效果好,经济方便且安全可靠.

    作者:应小洁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社区新护士工作满意度及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社区新护士工作满意度现状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湖州市吴兴区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年限3年以内的109名新上岗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新护士工作满意度得分为104.202±13.09(总分190分),呈中等偏低水平,新护士的生活地点、是否为独生子女、其他从业经历以及所在科室等在满意度问卷不同的因子上有差异(P<0.05).结论:针对新护士工作满意度中等偏低水平的现状,管理者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新护士工作满意度.

    作者:吴旭红;陆琴琴;宋丽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团队技能训练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团队技能训练模式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6例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干预组接受为期5周的团队技能训练.在干预前后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表(SDSS)进行评价.结果:干预组患者训练后SDSS量表总分(从第1周至第5周依次为15.76±2.75,13.87±2.50,12.18±2.39,11.06±2.46,10.16±2.64)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团队技能训练能有效改善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技能,团队技能训练值得在社区推广、应用.

    作者:俞银华;姜杨;沈国珍;王丽娟;沈校康;张有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医学院校化学实验绿色化与实验室废液处理的探索

    医学化学实验过程中产生废液不做任何处理会对环境造成危害.根据医学院校化学实验室产生废液的情况,从医学院校化学实验绿色化和废液处理两个方面,探索并实践了废液处理的方法.以医学为导向,从优化实验项目,合理选材、绿色实验,减少废液产生,循环利用,辅助化学实验教学,开设废液处理的开放性实验论述了化学实验的绿色化;从实验室废液的分类无害化处理论述了废液处理的具体方法.

    作者:莫清;朱玲慧;赵小菁;方苗利;陈启云;马建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局部激素联合人工泪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局部短期少量使用激素联合人工泪液滴眼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符合干眼症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100眼.2组分别治疗3个月,治疗组采用局部短期少量滴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典必殊眼液)联合人工泪液(聚乙烯醇滴眼液).对照组采用单纯局部滴用聚乙烯醇滴眼液治疗.根据眼部临床症状评分、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钠染色(FS)等检查进行评分,观察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眼部症状评分、BUT、Sit、FS与治疗前比较都有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上述指标变化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4.0%,对照组总有效率8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短期少量使用激素联合人工泪液滴眼治疗干眼症疗效较单纯使用人工泪液滴眼疗效好,且无眼压升高等不良反应出现.

    作者:马雅娟;肖巍;高建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浙江医学教育杂志

浙江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医学教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