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天然生物碱抗肿瘤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樊晓霞;赵学增

关键词:天然生物碱, 抗肿瘤药物, 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天然药物, 提供信息, 良好疗效, 抗癌药物, 几种药物, 活性物质, 高效低毒, 成功开发, 综述, 学者, 思路, 临床, 国内
摘要:从天然药物中寻找高效低毒的抗肿瘤药物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其中天然生物碱成分是很有前途的一类活性物质,并已成功开发了几种药物,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疗效.本文综述各类天然生物碱成分的抗肿瘤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寻找优良的抗癌药物提供信息和思路.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局部氧疗促进四肢感染创面愈合的临床实验

    目的 观察局部氧疗在促进四肢感染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 自2001~2004年对178例四肢创面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9例,对照组对创面每天进行外科常规换药、根据细胞培养情况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创面加用局部氧疗,通过创面愈合时间和组织病理学观察判断治疗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组织病理学观察:治疗组白细胞增高时间提前,表皮再上皮化提前,伤口局部成纤维细胞数量和肉芽组织形成显著多于对照组.结论 局部氧疗可促进感染创面愈合.

    作者:刘先超;王小红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疗效观察

    胫骨骨折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传统加压钢板内固定常伴有应力遮挡和各种骨折病的发生[1],临床应用逐渐减少.而交锁髓内钉因更符合骨折生物学固定原则,目前已为成胫骨干骨折治疗的首选[2,3].我院自2000年6月至2004年12月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52例,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陈咏真;裴庆玉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早期乳癌保乳手术及术后治疗

    随着人们对乳腺癌生物学特性认识的改变,以及乳腺癌早期诊断方法的改进和综合治疗的开展,乳腺癌的手术治疗逐渐呈现出缩小手术范围的趋势,保乳手术成为适合保乳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以下就早期乳癌的诊治作一讨论.

    作者:刘金洪;俞汉蒙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临床医生应注重基本功训练

    当今一些医生尤其是青年医生追求高精尖仪器设备,而忽略了基本功训练现象,给临床带来了不必要的弊端,甚至贻误了病人.因此,加强基本功的训练,与现代新技术互补,才有利于医学水平的提高.现就笔者临床中所遇到的误诊病例,报道分析如下.

    作者:林志云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小儿留置套管针存在的问题及护理对策

    静脉套管针又称静脉留置针.近年来,小儿套管针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可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减轻患儿的痛苦、患儿家长的心理压力和护士的工作量.但在应用过程中也带来了一些不良的影响.现就小儿套管针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报道如下.

    作者:张志琼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解痹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制定解痹胶囊定性、定量质量检查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解痹胶囊中的主要成分马钱子进行了定性鉴别;以甲苯:丙酮:乙醇:浓氨溶液(8:6:0.5:2)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采用薄层色谱扫描法测定制剂中士的宁的含量.结果 定性鉴别能从样品中检出相应的斑点;士的宁含量测定在0.4~2μg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样品平均回收率为98.43%.本品每粒士的宁的含量应为0.24~0.32mg.结论 建立了解痹胶囊制剂的定性鉴别、定量检查方法.该方法简便可靠,稳定性和重现性好,可作为本制剂质量控制的标准.

    作者:胡同瑜;苗明三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扩大翼点入路在重型额颞部脑损伤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扩大翼点入路在重型额颞部脑操作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总结采用扩大翼点入路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的25例重型额颞部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恢复良好16例,中残3例,重残1例,植物生存状态1例,死亡4例,死亡率16%.结论 扩大翼点入路是救治重型额颞部脑损伤患者理想的手术入路,显露良好,减压充分,可提高手术疗效.

    作者:廖洪民;刘旭;雷琳;朱家伟;黄建军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急性胰腺炎70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及饮食结构的改变,急性胰腺炎(AP)的发病率不断提高,迅速准确做出诊断,对降低病死率和提高治愈率十分重要.本文总结了2002.01~2005.12我院内科住院治疗的符合急性胰腺炎(AP)分级标准[1]的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急性胰腺炎的内科治疗.

    作者:吴正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川芎嗪治疗过敏性紫癜临床疗效观察

    我院2005年1月~2005年12月住院治疗158例过敏性紫癜患者,现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 158例过敏性紫癜患者,均符合1990年美国风湿病协会新的过敏性紫癜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9例,其中治疗组男48例,女31例,年龄3~62岁,病程7天~2年,平均病程60天;对照组男46例,女33例,年龄5~63岁,病程7天~1.5年,平均病程50天.两组入院时病情轻重无显著区别.

    作者:刘姝萍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高龄急性胆囊炎患者手术治疗14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人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方法.方法 对我院1999~2005年共收治老年人胆囊炎患者169例,经手术治疗的148例老年人的临床表现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9例中治愈162例,好转5例,1例手术后死亡.结论 老年人对急性胆囊炎手术一般都能耐受,早期手术及防治术后并发症可降低病死率.

    作者:杨祯祥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X线胸片正常的48例咯血患者纤支镜检查分析

    临床上约15%的咯血患者X线胸片检查正常,如何进一步明确病因诊断,是临床医生十分关注的问题.我科收集了门诊及住院病人2001年1月~2005年1月咯血患者共295例.其中X线胸片正常咯血患者共48例,为探讨其病因,行纤维支镜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志文;王琦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PCI)的优缺点.方法 选取2005年8月至2006年3月在我院行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的患者共110例,按入路血管分为桡动脉组和股动脉组,对比手术成功率、手术操作时间、X线曝光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手术成功率、手术操作时间、X线曝光时间、冠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血管穿刺部位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是安全、有效、可行的.

    作者:于梅;兰凤敏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内镜下带膜金属支架治疗食管气管瘘15例分析

    1998年4月至2005年12月我院应用国产镍钛记忆合金食管带膜支架内镜下置入治疗食管气管瘘15例,治疗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15例病人中,男性14例,女性1例,年龄42~78岁,平均62.1岁.本组病人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按stooler分级:Ⅳ级7例,Ⅲ级5例,Ⅱ级3例,同时伴呛咳及不同程度的消瘦、脱水,其中放射治疗后6例,自发性食管气管瘘9例.全部病例均经胃镜、食道泛影葡胺造影和病理组织活检证实.

    作者:王晶;陶雅萍;王宪国;王红敏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

    骨质疏松症(osteoprosis)是以低骨量及骨组织微结构退变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伴有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骨质疏松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其中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占骨质疏松症的90%,它又分为2种亚型,即Ⅰ型和Ⅱ型.Ⅰ型又称绝经骨质疏松症,Ⅱ型为老年型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可继发于其他疾病或由药物引起.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中,大部分是骨吸收抑制剂,通过减少破骨细胞的生成(如雌激素)或减少破骨细胞活性(如双膦酸盐)来抑制骨的吸收,防止骨量过多丢失.对快速量丢失的严重骨质疏松症患者可使用骨吸收抑制剂治疗.目前,尚缺乏刺激成骨细胞活性的骨形成促进剂.对于出现缓慢骨量丢失的患者,应用此类药物有利于维护骨小梁结构的完整性.对骨形成促进的研究将会是未来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内容.下面就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分述如下.

    作者:艾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黄芪注射液治疗肺心病心衰40例临床观察

    自2001年3月~2005年12月采取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肺心病心衰40例,并与常规方法治疗本病36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建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术香胃康宁胶囊的制备与质量控制

    1 处方及制备1.1处方 木香400g,白术40g,炙延胡索40g,黄连20g,吴茱萸40g,砂仁40g,炒枳实80g.1.2制备 以上七味低温(40℃±2℃)干燥12小时,粉碎成细粉,过七号筛(120目).紫外线杀菌24小时,分装成1号胶囊1000粒即得.

    作者:杨敏;白泽高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强化供应室管理防止院内感染

    供应室是医院各种病菌污染物集中的场所,同时又是各种无菌物品的供应基地.供应室工作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关系到整个医院的医疗护理、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进展,是防止院内感染的重要关口.所以我们必须加强质量管理,并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

    作者:杨莺;郑志芳;邬云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的医学教育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为了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需要从大学生知识结构、心理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教育,提高医学生掌握和运用社会学、心理学、生物学知识方面的能力.

    作者:王雪静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卡那霉素注射液引起过敏反应1例报告

    1 临床资料患者女,28岁,因患肠炎腹泻数次,粪便呈黄色水样,无脓血,诉乏力,即给予卡那霉素2g,加入5%葡萄糖氯化钠500ml中静脉点滴,滴速约60滴/min,第一组液体滴完后,接着给予维生素C 2g,维生素B6 0.2g,肌苷0.2g,加入5%葡萄糖500ml中继续点滴,第二组液体刚换好,病人诉头昏想躺下输液,几秒钟内患者意识丧失,面色苍白,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并伴有痰鸣音,立即停止输液,平卧保暖,氧气吸入,即刻皮下0.1%注射盐酸肾上腺素0.5ml,氢化可的松20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液,约10min后症状缓解.第二天改用庆大霉素16U加入5%葡萄糖氯化钠500ml溶液中静脉点滴,第二组仍给予维生素C 2g,维生素B6 0.2g,肌苷0.2g加入5%葡萄糖500ml中继续点滴,连续用药3天,用药期间严密观察,无过敏反应发生,从以上用药可说明,过敏反应为卡那霉素迟缓反应所致.

    作者:赵吉义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阿坝地区藏族食道癌患者245例分析

    目的 探讨四川省阿坝地区藏族食道癌发病的情况和可能的病因.方法 分析藏族食道癌245例在检出率及年龄分布、性别、职业、镜下特点、病理分型等方面的差别.结果 藏族食道癌发病率远高于汉族.男性明显高于女性,藏族中又以农民与僧人发病率高.食道癌以肿块浸润型为主,低分化鳞癌多见,下段食道癌多发.结论 四川省阿坝地区藏族食道癌发病率高,致病因素多,主要与生活方式有关,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杨林;张相贤 刊期: 2006年第09期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主管: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主办:北京航天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