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结节性多动脉炎特殊死亡3例

岳涛;韩淑玲

关键词:结节性多动脉炎, 死亡原因, 少见疾病, 男女比例, 临床表现, 青壮年, 男性, 发病
摘要:结节性多动脉炎( PAN)为一少见疾病,多为青壮年男性发病,男女比例 2: 1,临床表现多样、复杂,死亡原因也非常特殊,现报道 3例如下.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脾脏肿瘤25例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脾脏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原发性脾脏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B超和CT是主要诊断方法.25例均采用脾节除术,对脾脏恶性肿瘤则采用根治性脾切除,必要时辅以胰体尾切除术.恶性淋巴瘤术后辅以化疗与放疗.结论原发性脾脏肿瘤的诊断关键在于提高警惕,并选取用合适的影像学检查以确诊.其治疗仍首选外科手术治疗.

    作者:王波;陆朝阳;郝迪斯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近端胃切除后排空障碍11例报告

    胃手术后常有程度不等的动力障碍而影响胃的排空,近端胃切除后的排空障碍除神经源性的动力障碍外尚有幽门括约肌开放程度这一重要环节.严重的胃排空障碍,临床症状重,处理上很棘手,也很被动.本文总结了1990~2002年近端胃切除术后重症胃排空障碍 11例,报告如下.

    作者:王荣朝;李忠;王海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脑胶质细胞瘤cyclin D1和Rb基因蛋白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检测脑胶质瘤中细胞周期调节蛋白D1(cyclinD1)、视网膜母细胞瘤(Rb)基因蛋白表达,探讨其在脑胶质瘤发生、生长和转移过程中,以及由低恶性度肿瘤向高恶性度肿瘤转化中的作用,为临床诊治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选用54例Ⅰ~Ⅳ级星形细胞瘤手术后存档蜡块标本为实验标本,选用6例正常脑组织为对照.应用流式细胞术(FCM)分别定量检测cyclinD1、Rb基因蛋白表达量.结果①CyclinD1蛋白在各级星形细胞瘤中表达均增强,且阳性率均为100%,但cyclinD1蛋白的表达量(FI值)随肿瘤恶性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加.CyclinD1蛋白表达量FI值与病理组织学分级有明显相关性(P<0.01);②Rb蛋白表达量(FI值)在Ⅰ级和Ⅱ级星形细胞瘤中表达增强,但随肿瘤恶性度的升高而降低,且与病理组织学分级无显著相关性.Ⅰ级和Ⅱ级Rb蛋白表达量与Ⅲ级和Ⅳ级相比,则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①CyclinD1蛋白在各级星形细胞瘤中均为阳性表达,且表达量随肿瘤恶性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加,说明cyclinD1可能通过加快细胞增殖周期和增强肿瘤细胞的侵袭性,参与了肿瘤的形成和恶性度的演化;②Rb蛋白在高恶性度星形细胞瘤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缺失,说明Rb表达缺失导致cyclinD1和Rb反馈调节机制失调在肿瘤的演化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杜继臣;李继来;郭泓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颈椎前后路联合减压内固定治疗复杂颈椎损伤19例报告

    颈椎外伤所致骨折、脱位,目前临床上多采用牵引复位、颈椎后路减压固定术、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固定术.但对于骨折所造成的颈脊髓前后方同时受压,以及颈椎脱位牵引复位失败或陈旧性脱位的病人,上述手术方法均无法彻底减压重建稳定性.本院自 1998年 1月至 2001年 3月采用颈椎前后路联合减压、颈椎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复杂颈椎损伤 19例,分析如下.

    作者:王明伟;陆晓峰;李佳龙;杨健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下腹横切口在全子宫切除术中应用2480例临床分析

    新式剖宫产不缝腹膜下腹横切口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妇科手术中,该术式具有手术时间短、损伤小、术后疼痛轻、缩短拆线时间和住院时间等优点.我院从 1998年 12月~ 2002年 12月用此法共行各类妇科手术 2 48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凤英;谢吉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α1-酸性糖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血清α1-酸性糖蛋白(AAG)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28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前后血清AAG的水平,并与WBC、中性粒细胞率(N)、痰菌培养、体温(T)、X线胸片及患者临床表现的阳性率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治疗前血清AAG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后(P<0.001),治疗前AAG的阳性率显著高于WBC、N、T、X线胸片和痰培养的阳性率(P<0.01).结论AAG参与COPD的急性炎症过程,又是反映COPD急性加重存在感染的敏感指标.

    作者:李多;邓述恺;王荣丽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致心电图异常及预后分析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可引起心电图改变,称为脑心综合征.本文对 48例住院的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患者的心电图改变及预后分析如下.

    作者:李继来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舌下含服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病急重症的研究

    目的寻求一种用于急重症高血压的安全、有效的降压药物.方法入选急、重症高血压患者83例,随机分成舌下含服卡托普利组和硝苯吡啶组,观察血压、心率、心电图、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等.结果2组血压下降程度无显著性差异,而两组间心率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05),硝苯吡啶诱发心绞痛4例.结论舌下含服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重症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石琼;胡信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异位妊娠103例超声诊断分析

    异位妊娠为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发生率约占妊娠的 0.5%~ 1%,近年来其发病率有逐渐升高趋势 [1].本文收集整理了有完整超声诊断资料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103例异位妊娠进行总结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吴艳辉;廖江荣;夏芳;赵远容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骨自溶症1例报告

    患者,女, 23岁.右大腿酸胀乏力、轻度疼痛,髋关节活动略受限 1年余.否认外伤、家族史.体检:右大腿上部轻度肿胀并轻微压痛,皮肤色泽正常.实验室血尿常规及生化检查无异常.

    作者:金惠明;鄢庆圳;杨仁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总状笔霉菌引起全身播散性感染1例报告

    患者男,30岁,四川成都龙泉人.于2003年7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左大妥下段肿痛.

    作者:谭绍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急诊医生素质培养

    急诊科是医院对外服务的重要窗口.急诊工作是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危重病人多、工作随机性大、病人流动性强、诊断不易明确、易发生医疗纠纷;而急诊医生是急诊工作的核心,急诊医生素质直接影响急诊医疗质量.

    作者:王哲;郑艳玲;白玉荣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腹膜透析对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致急性肾衰治疗的优势

    目的讨论腹膜透析对横纹肌溶解综合征(RM)致急性肾衰治疗的效果和优势.方法对6例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致急性肾衰的病人施行腹膜透析(CAPD)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PK、LDH、GOT的变化.结果6例病人于治疗2~5周后肾功能全部恢复正常,上述观察指标在治疗3周后显著下降.结论腹膜透析可以清除IL-1β、TNF-α等炎症介质,对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致急性肾衰治疗效果满意,且有更为突出的优势.

    作者:刘向东;刘云;张连运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重型颅脑损伤102例分析

    目的提高对重型颅脑损伤临床诊治认识.方法报告102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结果.结果手术治疗98例,非手术治疗4例,结果优良76例,1例术后好转,中残6例,重残6例,植物状态3例,死亡10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应重视早期有效抢救,及早手术,预防并发症,可提高救治成功率.

    作者:吴波;邵强;曾昭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外固定支架临床应用的术后护理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 186例,其中男 153例,女 33例;年龄大 2岁,小 5岁,平均 33.5岁.骨折部位:小腿 143例,大腿 20例,上臂 23例.其中双小腿骨折 10例,胫腓骨 3段骨折 7例.合并桡神经损伤 2例,腓总神经损伤 1例,胫后动静脉断裂 1例,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 1例.经手术切开复位 169例,闭合复位 17例.对合并神经血管断裂者,一期均行断裂神经血管吻合术,对神经功能预后不良者,二期行腓肠神经移植代桡神经 1例,胫后肌前移代胫前肌 1例.

    作者:张红;李尊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脂肪栓塞综合征呼吸困难治疗讨论

    目的探讨脂肪栓塞综合征呼吸困难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对9例外伤性骨折并发脂肪栓塞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脂肪栓塞综合征中,7例痊愈,2例死亡.结论骨折病人无明显诱因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应考虑脂肪栓塞的可能.应早期予以激素治疗、气管切开和纠正低氧血症等综合治疗措施.

    作者:张英华;盛才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早期针灸治疗对脑梗塞患者运动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为探讨早期针灸治疗在脑梗塞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认知功能恢复方面的作用,我们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制定了一套早期系统化针灸治疗方法,取得了较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路怀忠;马世民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腹部 B超在诊断未破裂输卵管妊娠中的应用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急腹症常见的疾病,输卵管妊娠又是异位妊娠多见的疾病.早期及时、准确诊断能减少病人痛苦,使痛人转危为安.临床实践证明,腹部 B超对诊断异位妊娠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马仙果;张俊桃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格拉司琼预防术后PCA引起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格拉司琼用于预防术后PCA所致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100例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肢手术术后均行病人自控硬膜外吗啡镇痛(PCEMA)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Ⅰ组为格拉司琼组,Ⅱ组为对照组,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格拉司琼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16.7%,对照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53.2%,格拉司琼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格拉司琼应用于术后PCA能降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提高PCA的质量.

    作者:胡钦擎;陈响奇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米索前列醇增加硬膜外麻醉后寒战的临床观察

    为预防、治疗产后宫缩乏力,在剖宫产术中胎儿取出后,产妇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Misoprostol)效果显著.

    作者:朱立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主管: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主办:北京航天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