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速课-二维码-APP教学在执业医师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卢伟;贾梓祎;张正;张德志;刘丹平

关键词:骨科学, 执业医师, 二维码
摘要: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为手机APP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一个平台,智能手机已经充斥了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骨科学是执业医师考试中必考的一门课程,在相关理论讲授完毕后,将执业医师试题制作成二维码的形式,学生能在手机上随时进行测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方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疗效评估

    目的 研究对比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方法,探讨补肾健骨中药配合西药与单纯西药治疗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 选取60例先后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为两组,每组分别3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复位、卧床休息及西药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补肾健骨汤剂,观察两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对比.结果 两组在总体治疗效果上对比,对照组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83.33%,低于实验组的96.67%.结论 单纯的西药治疗效果没有中西药结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明显.

    作者:黄绍亮;童旌峰;段洪志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案例教学法在生理学呼吸调节教学中的应用

    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及其组成部分正常功能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生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将生活中的案例和临床案例有效的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关注度,通过对两个教学班的比较,验证了这种和案例结合的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宝东艳;贾梓祎;王爱梅;李伟红;李垚;邸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延续性护理服务模式对综合性医院老年失能出院患者的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在综合性医院老年失能出院患者中实施延续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诊治的260例老年失能出院患者,并对所有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分析实施延续性护理后老年失能出院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在对老年失能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之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再入院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性医院将延续性护理干预应用在老年失能出院患者中效果显著.

    作者:韩玉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慢性肾功能衰竭便秘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非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便秘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 以2012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54例非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便秘情况,统计学分析可能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便秘的相关因素.结果 非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便秘发生率为42.6%(23/5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血肌酐(Cre)是导致慢性肾衰竭患者便秘的独立因素.结论 便秘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较为常见,其产生与患者年龄和血肌酐水平存在相关性.

    作者:樊伟;崔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超声检查在中孕早期胎儿神经系统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在中孕早期胎儿神经系统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接受中孕早期超声检查12811例孕妇进行系统超声检查测量,严重神经系统畸形胎儿终止妊娠,余神经系统阴性病例继续妊娠,孕中晚期给予系统超声检查并追踪妊娠结局与引产结果.结果 孕早期系统超声检出神经系统畸形40例(0.31%),孕中晚期超声检查神经系统异常20例(0.16%).上述产前诊断结果均经引产证实.中孕早期超声对胎儿神经系统畸形检出率高于孕中晚期(P<0.05).中孕早期检出的神经系统畸形40例,主要畸形包括无脑儿、全前脑、脊柱裂、露脑、脑膨出脊柱侧弯.结论 中孕早期系统超声检查可筛查出部分早期发生的胎儿神经系统异常,对早期诊断胎儿神经系统严重畸形有重要意义,但孕中晚其胎儿超声检查同等重要,应两者结合,更好的检出胎儿神经系统畸形.

    作者:冯志强;段瑞行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手术治疗对严重多发性骨关节创伤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多发性严重骨关节创伤采用手术治疗成效.方法 选取多发性严重骨关节创伤100例,随机分组,就应用保守方案治疗(对照组,n=50)与应用手术方案治疗(观察组,n=5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 观察组选取的多发性严重骨关节创伤患者呼吸系统并发症3例,占6%;内脏再出血2例,占4%,对照组分别为11例,占22%;10例,占20%,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均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为100%;对照组41例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为82%,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临床收治的多发性严重骨关节创伤病例,采用急诊骨科手术治疗,可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保障患者远期生活质量意义显著.

    作者:朱卫国;王维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190例主动脉夹层临床分析及随访

    目的 对主动脉夹层进行临床分析及随访,以了解该病的诊治方法及影像学意义.方法 选取本院接收的190例主动脉夹层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结果 190例患者中男性有145例,女性有45例,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守治疗患者的死亡率为17.35%,血管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的死亡率为4.35%,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Ⅲ型患者中,保守治疗的死亡人数为14.86%,血管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的死亡率为2.7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主动脉夹层中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高血压是影响病情发展及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彩超能更好的表现出主动脉夹层的间接征象,在其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给予患者血管介入和外科手术治疗,能有效提升患者的预后质量.

    作者:乔慧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骨科损伤控制在严重骨盆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骨科损伤控制制度对严重骨盆骨折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严重骨盆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38例)及骨科损伤控制制度下的治疗(观察组38例),对比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4.7%)与对照组患者(76.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7.9%)与对照组患者(36.8%)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骨科损伤控制制度能有效提升严重骨盆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对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亦有积极效果.

    作者:邹航;王兆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骨不连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美国AAOS诊断骨不连定义:是指骨折后至少9个月且连续3个月动态观察未见到骨折有明显的愈合征象,延迟愈合或者骨不连概率为5%~10%.目前临床上治疗骨不连仍以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分子生物治疗以及中医中药治疗等为主,近年来随着对骨愈合基本过程、机制的研究及对干细胞研究的关注,认识到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骨折愈合机制中的机理,发现了一些干细胞对骨愈合的调控机制.对骨折愈合过程、机制及骨不连治疗方法选择做一综述概括,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骨不连的有效性及可能性,为该疾病的临床治疗决策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作者:吴文明;唐佩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基于微信互动平台的麻醉科教学研究进展

    在麻醉科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学生能够掌握多种相应的操作仪器和药物的使用方法,因此为专业知识的积累和运用提供基础.目前在麻醉科教学的深入发展过程中,基于微信平台的互动教学逐渐得以应用,本次针对其现状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当前教学的实际探究合理的针对性调高策略,并作出如下报道.

    作者:蒋晶晶;田悦;陈平键;吴健;吴秀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经鼻型肠梗阻导管与生长抑素用于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经鼻型肠梗阻导管与生长抑素用于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90例,分为A组(n=45)和B组(n=45).B组采用生长抑素治疗,A组在B组的基础上采用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减压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好转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好转时间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鼻型肠梗阻导管与生长抑素用于治疗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取得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的病情明显好转,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作者:王仙斌;崔凌志;张曼旭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医学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分析

    近年来,随着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人们对于医生这一职业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现代医学显现出技术化和商业化过重的色彩,医学科学与医学人文的割裂感也越发强烈,归根究底是医务工作者的人文精神缺乏.因此加强医学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工作刻不容缓.现从医学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指出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若干途径,为中国的医学界培养德术兼备的医学人才.

    作者:王君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

    目的 探讨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并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 将83例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分为研究组(42例)和常规组(41例),分别给予全面护理及基础护理.对比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护理前后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研究组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2.5±0.4)d和(7.2±1.4)d,均少于常规组的(2.9±0.6)d和(10.9±1.7)d(P<0.05),两组护理后髋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改善(P<0.05),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护理能促进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快速康复,改善髋关节功能.

    作者:李盼;孙丽舒;冯海晶;徐笑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缩短国内术前禁食禁饮时间的探讨研究

    近年来国际新的禁食禁饮指南提出术前禁食禁饮可缩短至择期手术前2小时,但国内外科及麻醉医生对于放宽禁食禁饮时限仍保持谨慎态度.现针对缩短国内成人及小儿患者的术前禁食禁饮时间的方法及可行性进行探讨研究.国外大量研究证明术前2~3小时予以择期手术患者饮用含碳水化合物的清凉液体饮料,并不增加患者术前胃残余量,不增加反流误吸风险,并且显著降低胰岛素抵抗,机体急性应激反应,减少术前焦虑、术后恶心的发生,可以提高患者舒适度与满意度.缩短术前禁食禁饮时间理论在国内应得到推广使用.

    作者:刘双梅;赵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小剂量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31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究足月妊娠产妇引产中小剂量米索前列醇的应用情况.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2例足月妊娠引产产妇,根据促宫颈成熟药物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产妇宫缩情况、产程情况及引产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宫缩发动的时间(5.28±2.27)h,总产程时间(5.03±1.28)h,产后出血量(119.27±35.51)ml,剖宫产率为16.13%,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为3.2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产妇促宫颈成熟疗效显著,有效促进宫缩,加快产程,安全性高.

    作者:梅巧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谷氨酰胺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早期肠内营养联合复方谷氨酰胺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内蒙古包钢医院接收的符合临床研究的96例SAP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9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早期肠内营养(EN),给予观察组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联合复方谷氨酰胺.对比两组治疗后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cute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α(tumor necrosisfactor alpha,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白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水平;以及肝、肾功能和血清白蛋白水平.结果治疗后第7 d观察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ALT、BUN、TBIL均较对照组患者较低,ALB增高,比较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TNF-α、hs-CRP、IL-6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IL-10高于对照组,比较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联合复方谷氨酰胺能够显著改善 SAP 患者临床症状,抑制炎症反应发生.

    作者:赵翠娟;陈强;陈吉;崔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心理护理对焦虑症患者焦虑评分、治疗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分析焦虑症患者的心理特点,总结护理对策.方法 随机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例焦虑症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随后对比两组在不同护理干预手段下的焦虑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在焦虑量表评分后得知,心理护理干预的患者评分优于常规护理患者,并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心理分析及护理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达100.0%,优于普通护理的88.6%,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焦虑症患者实行心理分析及联合护理干预可以收到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且可以消除患者的焦虑以及不安情绪,有效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采取该种方式可以积极的调整患者的自身状态,显著提升生活质量.

    作者:张亚莉;郑鸿伟;赵俊霞;刘惠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康复新液联合PPI制剂在胃息肉氩气烧灼术后临床应用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康复新液联合PPI制剂在胃息肉氩气烧灼术后临床应用疗效.方法 收集经胃镜检查+病理诊断确诊为胃息肉病例300例,住院后经积极术前准备,均行内镜下胃息肉氩气烧灼术,术后随机分A、B、C三组,每组100例,A组单用PPI制剂奥美拉唑40 mg,静脉滴注,每天两次;B组在应用奥美拉唑40 mg,静脉滴注,每天两次基础上加用硫糖铝口服混悬液10 ml(1 g),口服,每天3次;C组在应用奥美拉唑40 mg,静脉滴注,每天2次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10 ml,口服,每天3次,观察三组在临床症状缓解率方面的差异,并于术后3天均停用静脉滴注PPI,改口服奥美拉唑20 mg,每日两次,B组、C组继续分别服用硫糖铝口服混悬液及康复新液,于术后2周、4周均复查胃镜,观察胃黏膜局部损伤的愈合情况.结果 A组临床症状缓解率低于B组、C组,B组、C组在临床症状缓解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C组B组>A组.结论 康复新液联合PPI制剂在胃息肉氩气烧灼术后临床应用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段红良;赵红梅;王进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下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碎口腔饮食营养护理干预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下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术后碎口腔饮食营养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6年12月下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0例接受常规饮食护理者作为对照组,另外48例接受术后碎口腔饮食营养护理干预者作为观察组.干预方法包括制定个性化营养计划和营养食谱、术后早期改良管道优先进食方式、口腔护理3部分内容.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创口愈合、功能恢复、平均住院时间及患者营养状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创口愈合和功能恢复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营养状况优良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腔饮食营养护理干预能显著促进下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患者临床创口愈合和功能恢复,有效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明显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时间.

    作者:朱海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血小板生成素联合激素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目的 探讨血小板生成素与激素联合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6年3月收治的ITP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血小板生成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9%,同对照组的78.38%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及凝血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有改善,观察组治疗后血小板计数高于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小板生成素联合激素治疗ITP,疗效确切,能有效提高患者血小板计数,改善凝血功能.

    作者:任羽;贺爱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