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大力;李奕俊;李为明;李树民;岑云云;徐鹏远
在麻醉科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学生能够掌握多种相应的操作仪器和药物的使用方法,因此为专业知识的积累和运用提供基础.目前在麻醉科教学的深入发展过程中,基于微信平台的互动教学逐渐得以应用,本次针对其现状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当前教学的实际探究合理的针对性调高策略,并作出如下报道.
作者:蒋晶晶;田悦;陈平键;吴健;吴秀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比较硬膜外阻滞与笑气吸入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有效性以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足月妊娠、无椎管内麻醉禁忌证、单胎头位、且自愿要求分娩镇痛的240例孕妇,随机分为A组、B组,每组120例,同期未要求阴道分娩镇痛的12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A组予硬膜外阻滞麻醉进行镇痛,B组予笑气吸入进行镇痛,对照组未给予镇痛药.对各组的镇痛有效率、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窒息率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A组、B组产妇疼痛明显减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产程时间较其他两组明显缩短(P<0.05);B组较其他两组剖宫产率低(P<0.05);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窒息与未使用镇痛药物者相近(P>0.05).结论 硬膜外阻滞和笑气吸入用于分娩镇痛均安全有效,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能显著缩短产程,笑气吸入分娩镇痛能降低剖宫产率,两种方法对母婴均无不良影响.
作者:刚君;王会芝;高秀梅;王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改良B-lynch缝合术在治疗剖宫产术中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 此次研究选择我院2013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98例剖宫产术中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主体,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患者.研究组患者通过改良B-lynch缝合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通过宫腔填塞纱布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出血情况、并发症情况以及二次手术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2 h、24 h阴道平均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二次手术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B-lynch缝合术在治疗剖宫产术中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实用价值很高,明显减少了患者的出血量,降低了并发症以及二次手术发生的风险.
作者:周玲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采用PFNA(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对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疗效.方法 以2015年9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年患者34例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利用PFNA进行治疗.结果 患者手术用时(60.4±24.7)min,术中出血(201.3±90.1)ml,愈合时间为(11.9±1.1)周,下床活动时间为(41.5±1.2)天.所有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良好,没有出现髋关节内翻以及螺钉穿出或者退钉等不良状况或并发症.结论 采用PFNA来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效果好,创伤较小,恢复较快,不良反应少.
作者:韩庆宝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循证护理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神经内科2015年住院患者2200例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6年住院患者2558例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方式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跌倒发生率、病情等其他因素跌倒患者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因此较常规护理更加优秀,大大减轻了患者的住院日及痛苦,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杜翠萍;陈胜利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女性人乳头病毒(HPV)持续感染在筛查宫颈癌前病变以及宫颈癌的临床意义.方法 我院选择2014年4月—2015年4月220例就诊的女性宫颈细胞标本,对其HPV基因型分型进行检测,观察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筛查的临床意义.结果 通过检测发现,HPV在宫颈癌前病变(CINⅠ+Ⅱ+Ⅲ)检出率为54.71%,在宫颈癌中检测率为64.52%,两者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乳头状病毒阳性水平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增加而逐渐加重,特别是宫颈癌.因而患者已经出现宫颈相关的临床症状,应及时给予治疗,能够对子宫恶性肿瘤的出现进行有效干预.对于人乳头病毒阳性的患者来讲,应给予积极的治疗,定期复查病毒水平,方可实施有针对性的治疗.
作者:于敬会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螺旋CT检查在肺癌的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癌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都接受了多层螺旋CT的检查诊断,且手术时均进行了病理组织学检验,将上述两个结果进行对比,计算螺旋CT诊断的准确率.结果 对肺癌进行诊断时,多层螺旋CT的检出率显著较病理检查要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多层螺旋CT发生误诊的概率较病理检查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利用多层螺旋CT进行肺癌的检测,能够提升其检出率,特别是对早期肺癌的诊断,不过其对晚期肺癌的诊断有一些缺陷,所以诊断时要多种方式相结合.
作者:王微;刘忠岐;封雪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瘢痕妊娠临床治疗中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8例瘢痕妊娠孕妇,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子宫切除率为3.44%,平均住院时间(10.27±2.20)d,均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10%,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瘢痕妊娠疗效确切,有效阻断胚胎组织的营养供给,终止妊娠成功率高,减少子宫切除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陆倩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培养医学影像技术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方法 探讨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实习规范化培训教学模式.结果 医学影像技术学生临床经验及影像专业技术操作技能得到提升.结论 临床实习教学结合规范化培训教学模式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实习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作者:蔡莉;赵卫;张丽芳;段楚玮;李宗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D-二聚体和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方法 筛选2014年1月—2016年1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20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本次研究主体,所有的患者均接受了两周的综合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D-二聚体和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结果 200例患者之中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D-二聚体和血液流变学存在异常,这与病情严重性相关.患者治疗之后,D-二聚体、动脉血PaO2、BNP、PaCO2、血液流变学出现改善(P<0.01).患者的动脉血PaO2和D-二聚体、血浆BNP之间的关系为负相关,而PaCO2和血浆黏度之间的关系为正相关(P<0.05).结论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病情可通过D-二聚体和血液流变学进行判断.
作者:王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药物对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48例,所有患者在用药前7 d行维生素B12以及叶酸治疗,用药前1 d、用药当日以及用药后1 d口服地塞米松,培美曲塞500 mg/m2,10 min静脉注射,采用顺铂治疗,75 mg/m2,每21 d为1个周期.持续用药42 d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在48例患者中,常出现的临床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以及局部静脉炎,部分患者病情有所改善.结论 将培美曲塞联合顺铂药物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具有极为显著的临床效果,这对于临床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慧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口腔修复技术在先天性缺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的先天性缺牙的患者94例,对94例患者采取口腔修复技术治疗,对其临床治疗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 在94例患者中,治愈67例,显效15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5.75%;治疗之前,语言功能为(5.78±0.93)分,咀嚼功能为(4.92±0.75)分;治疗以后,语言功能为(8.14±1.05)分,咀嚼功能为(8.41±1.02)分;临床治疗以后的语言功能和咀嚼功能高于治疗之前,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先天性缺牙采取口腔修复技术治疗,可以使患者语言功能和咀嚼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作者:娜仁高娃;蔡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对终末期肾性维持性血液透析高磷血症的患者采用碳酸司维拉姆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4例,服用碳酸司维拉姆进行治疗,每2周进行1次血清钙磷值的测定工作,并以此为依据进行药物剂量的增减,以16周为1个疗程,观察和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血钙、血磷,以及钙磷乘积并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以后患者的血磷以及钙磷乘积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钙以及iPTH基本无变化(P>0.05).结论 采用碳酸司维拉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地降低血磷及钙磷乘积.
作者:王晶;武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采用质性研究的方式对卒中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及其照顾者的真实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我科2014年7月—2015年3月收治的运动功能障碍脑卒中患者及其主要直系亲属照顾者各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性研究的方式对卒中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照顾者的压力情况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生活质量差者占52.50%,照顾者多数存在照顾压力,工作、经济压力小,身体社交压力大;回归分析显示照顾者压力的保护因素包括共同照顾者人数、社会支持度及患者生活质量.结论 卒中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普遍不高,其照顾者多数存在照顾压力;因此在日常照顾中应发挥照顾者压力保护因素的作用,减轻照顾者压力,因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丁蓉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帕利哌酮联合米氮平治疗精神分裂阴性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0例精神分裂阴性症状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帕利哌酮治疗,以此为基础,观察组使用米氮平.比较相关结果.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社会功能改善情况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使用帕利哌酮联合米氮平加以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陈超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益气逐淤利水方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86例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保守治疗,实验组在常规保守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益气逐淤利水方,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的各项评分,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益气逐淤利水方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胜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危重症并发低血糖新生儿应用营养支持护理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我院2015年5月—2016年9月的84例危重症并发低血糖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为基本原则,均分为两组.两组予以相同治疗,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取营养支持护理.观察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血糖恢复正常以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76%,血糖恢复及住院时间分别为(20.21±4.10)h、(7.89±1.34)d,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营养支持护理应用于危重症新生儿并发低血糖中,可促进疾病康复,有利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的降低.
作者:王晓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2014年,我国军队院校开始招收心理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随着国家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生力度的不断加大,心理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培养模式的改革也成为各培养单位研究和实践的重要课题.作者在对基层部队官兵、心理医师和心理学研究生的调查中,结合军队培养实践性研究生的特点和需要,分析了现阶段军队院校心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生培养模式的现状,提出了心理学专业硕士培养上要进一步明确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心理学人才的培养定位,并对新模式提出了建议方案.
作者:戴红;杨群;迟宇豪;高伟;武胜君;张侃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社会文明需要和谐的环境,医患关系的融洽更离不开和谐的医疗氛围,作为医患关系的主体,护士不仅要有渊博的医疗护理知识和精湛的护理技能,还需要培养护理人员的语言艺术,语言是护患沟通的桥梁,通过语言沟通,融洽护患关系.研究表明语言艺术是树立护士良好形象的手段,也是全身心服务于患者的体现.另外,语言艺术技巧在我院门诊护患关系中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可以有效缓解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的关系,降低护患纠纷,通过较好的语言艺术技巧与患者进行适当沟通,改善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的关系.
作者:刘亚秋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无张力疝修补国家级继续教育培训班培训效果和存在的问题.方法 收集我院2009年和2011—2014年共5次承办的无张力疝修补国家级继续教育培训班培训信息.在每次培训班期间均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学员的学历、职称、年龄、性别、工作年限、从事专业、开展无张力疝修补情况、对指南的应用情况等.结果 5年无张力疝修补培训班累计学员1437人次,平均年龄为(37.4±5.8)岁,71.3%为男性学员.在开展无张力疝修补学员占总的培训学员的百分比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09年的22%到2014年的65%(P<0.001).对开展无张力疝修补的的学员开展的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方式进行调查,其中开展李金斯坦修补有546人次(83.1%),能够进行腹膜前疝修补的学员有231人次(35.2%),有105人次(16.0%)可开展腔镜下疝修补术.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培训班培训效果良好,在针对不同术式的规范化培训仍需进一步加强,以满足病人的个体化需求.
作者:孙大力;李奕俊;李为明;李树民;岑云云;徐鹏远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