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叙事医学模式对糖尿病足风险患者自我管理护理教育应用价值探讨

赵娅

关键词:叙事医学模式, 糖尿病足风险, 自我管理, 护理教育
摘要:目的 探讨叙事医学模式对糖尿病足风险患者自我管理护理教育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100例经筛查存在糖尿病足风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叙事医学模式自我管理护理教育;干预周期为1年,比较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足部进展.结果 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发生糖尿病足相关症状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足部临床实施室检查异常结果 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叙事医学应用于存在糖尿病足风险患者自我管理护理教育,能显著提升其自我护理能力,降低糖尿病足发生率,提高护理健康教育水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中期妊娠卵巢肿瘤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分析比较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中期妊娠卵巢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院收治的91例中期妊娠卵巢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自主选择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手术组.开腹手术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腹腔镜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导尿管保留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手术组,出血量少于开腹手术组,VAS评分小于开腹手术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开腹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相对于传统开腹手术,对患者身体伤害影响更小.

    作者:李浩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眼科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研究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眼科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白内障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临床护理路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白内障患者治疗过程中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有助于提高患者恢复速度以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易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利多卡因联合天麻素治疗眩晕症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对眩晕症患者予以天麻素和利多卡因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所收治的眩晕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单纯予以天麻素治疗,另外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予以利多卡因联合天麻素,观察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66.7%,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3%,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患有眩晕症的临床患者予以利多卡因和天麻素联合治疗,疗效显著,在掌握适应症的情况下副作用小,不易畜积,恢复时间快.

    作者:王春梅;袁正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在异位妊娠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研究并比较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在异位妊娠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产科收治的100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采取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用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失血量、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其输卵管再通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异位妊娠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均可促使输卵管恢复通畅,但腹腔镜手术可减少手术创伤,减轻术后疼痛,有利于加快术后恢复,可作为异位妊娠的首选术式.

    作者:岳立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外科缝合技能培训课的设计与运用

    目的 探讨运用自行设计的临床外科缝合技能培训课在临床外科实践教学中运用的效果.方法 按照典型性原则,抽取60名实习生作为调查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人,男女均分.甲组实习生采用多媒体理论授课+仿真模型训练+动物模拟训练+临床实践操作的方式(2+2模式)进行培养,乙组实习生采用以往的课堂式理论授课+实践操作的方式进行培养.运用《临床基本技能考核项目及评分标准》作为在理论与实践操作中考核的客观指标.将实验组与对照组数据进行分析,运用SPSS 16.0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成绩差异.结果 运用2+2模式进行培养的学生,在理论及实践考核中成绩优异,对2+2模式的教学培养方式评价更高.结论 运用2+2模式的外科缝合技能培训课能更好地提高实习生的缝合操作能力.

    作者:吴晓峰;徐锋;蒋铭;孙斌峰;钱平康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老年糖尿病(DM)患者采用健康教育干预对其遵医行为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治疗老年DM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健康教育干预.统计对比两组遵医行为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依从率为98.11%(52/53),高于对照组77.36%(41/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4.34%(50/53),高于对照组73.58%(39/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采用健康教育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遵医行为,并能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周琦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个性化健康教育用于急性胰腺炎护理效果研究

    目的 本文就个性化健康教育在急性胰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及探讨.方法 将我院近年收治的96例急性胰腺炎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参照组(n=48)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n=48)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为患者从心理、禁食、饮食、用药等方面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依从性及1年内复发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依从性为93.75%(45/48),高于参照组的68.75%(33/48);实验组患者的1年内复发率为2.08%(1/48),低于参照组的14.58%(7/4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个体性健康教育效果显著,可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提高其在治疗与护理中的依从性,有效降低复发几率.

    作者:李雪秋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产前护理对疤痕子宫阴道分娩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分析

    目的 对应用产前综合护理模式对选择进行阴道分娩的疤痕子宫产妇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选择进行阴道分娩的疤痕子宫产妇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43例.采用常规产科护理模式对对照组产妇实施护理;采用产前综合护理模式对观察组产妇实施护理.结果 观察组产妇剖宫产、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例数均少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分娩期间产科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产前综合护理模式对选择进行阴道分娩的疤痕子宫产妇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张芝翠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一对一带教与排班制带教在护理实习生中的教学效果比较

    目的 对比分析一对一带教与排班制带教对护理实习生的教学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分派至我院的92名护理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一对一带教模式下完成实习任务的观察组与排班制带教模式下完成实习任务的对照组.实习结束时,比较两组不同带教模式下所取得的教学成果.结果 1个月实习期结束后,观察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与沟通技巧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护理实习生教学中一对一带教教学效果优于排班制带教,教学实践中多加应用为现代医疗事业发展培养更多优秀护理人才.

    作者:张爱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复杂性和非复杂性阑尾炎应用腹腔镜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 讨论复杂性和非复杂性阑尾炎应用腹腔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4例阑尾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均实施腹腔镜治疗.结果 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B组,且脓液量多于B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转开腹率、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论复杂性还是非复杂性阑尾炎,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均较理想,可以有效保障患者的健康.

    作者:潘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培美曲塞、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初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及安全分析

    目的 探讨培美曲塞、吉西他滨分别联合顺铂治疗初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及安全.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化疗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0例患者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为A组,36例患者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以及生存率.结果 A组非鳞癌亚组以及腺癌亚组的PR率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小板下降、白细胞下降、血红蛋白下降以及脱发等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初治晚期非鳞癌以及腺癌非小细胞肺癌缓解率高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不良反应较轻.

    作者:刘俊宁;姜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在临床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儿科病房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患者108例,且所有患者根据治疗方法 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54例.两组患者在入院后都行常规性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检测及影像学方面的检查,对照组给予患者阿奇霉素治疗,研究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及喘乐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差异性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平均咳嗽消失的时间、平均退热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疾病复发率分别为63.0%、24.1%;研究组分别为90.7%、7.4%,组间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在临床使用阿奇霉素联合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喘乐宁)治疗比单纯使用阿奇霉素治疗更为有效,可以显著缩短平均住院时间.

    作者:韩宗宝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支气管扩张症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 探究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实施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接受治疗支气管扩张症并择期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术中、术后以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所有研究对象无死亡情况,术中转变成开胸手术1例,手术时间(140.11±23.45)min、术中出血量为(132.47±76.21)ml、住院时间为(7.21±2.51)d,出现并发症有5例.结论 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实施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方案安全有效,如果病变范围过大应扩大手术范围或改为开胸切除术,同时术后治疗过程中应预防静脉血栓形成.

    作者:孙为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经肛门拖出切除及双吻合器技术在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经肛门拖出切除联合双吻合器技术用于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55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调查研究患者保肛手术的经验.结果 结果 显示,均成功保肛,术后病理检查残端无肿瘤遗留,发生吻合口漏3例(5.45%),切口感染4例(7.27%),无手术死亡.结论 在全直肠系膜切除的基础上,经肛门拖出式切除并结合双吻合器技术行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安全可靠,可显著提高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成功率.

    作者:张得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标准化护理流程在急性会厌炎患者入院前后规范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标准化护理流程在急性会厌炎患者入院前后规范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将我院耳鼻喉科2013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70例急性会厌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将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58例急性会厌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和医疗组队护理配合的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Ⅲ度喉梗阻危重性急性会厌炎病情加重行气管切开及死亡数高于观察组;对照组病情转平稳平均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高于观察组;对照组医疗对护理配合满意度低于观察组;两组患者上述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标准化护理流程在急性会厌炎患者入院前后规范应用,能促进临床作出及时、准确诊断,迅速进行抢救和对症处理,密切观察和处置病情变化,预防窒息,提高救治的成功率和服务满意度.

    作者:陆晓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关节镜辅助下空心螺钉固定治疗胫骨髁间嵴骨折

    目的 探讨关节镜辅助下空心螺钉在胫骨髁间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在关节镜辅助下治疗的19例闭合性胫骨髁间嵴骨折患者,通过平均18个月的随访,观察骨折的复位、愈合、前交叉韧带的松紧度和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2~3个月复查提示骨折愈合,术后3个月患膝恢复正常活动且关节稳定性良好.术后半年恢复正常生活工作,平均Lysholm评分为(94.13±2.01)分.结论 关节镜辅助空心螺钉固定胫骨髁间嵴骨折具有创伤小、可早期行功能锻炼、关节功能恢复满意同时处理关节内合并伤等优点.且操作简便、固定可靠,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曾德妙;蒋俊;刘炜;龚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子宫肌瘤运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剔除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子宫肌瘤运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剔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6月收治的接受治疗的子宫肌瘤的患者12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术后进行半年的跟踪随访,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肌瘤运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剔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等优势,进行近期随访,患者复发率低.

    作者:王志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腹纹横小切口的疝气手术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腹纹横小切口治疗疝气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9月收治的40例小儿疝气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 ,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行传统手术,观察组实施腹纹横小切口治疗,在治疗完成后对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失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率进行比较,观察腹纹横小切口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儿在手术时间、失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率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横纹小切口治疗疝气整体效果理想,方法 经验证效果确切,可在临床中给予应用和推广.

    作者:王永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42例内镜经鼻蝶垂体瘤术后并发症分析及治疗经验

    目的 探讨内镜下经蝶窦垂体瘤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内镜下经蝶窦垂体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肿瘤全切除36例,近全切除6例,1例因术后严重电解质紊乱并发肺部感染死亡.术后并发脑脊液鼻漏1例,暂时性尿崩症20例,颅内感染2例,均治愈.结论 内镜下经蝶窦切除垂体瘤术后并发症较少、较轻,熟悉解剖特点和熟练操作技巧可以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韩建波;卞晓星;陈红春;魏文锋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伤口造口护理中延续性护理的应用探讨

    目的 讨论伤口造口护理中延续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8例伤口造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延续护理干预.结果 在生活质量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数据优于对照组,同时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延伸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家属在出院后的日常护理质量,加速患者的恢复,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吴倩 刊期: 2017年第06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