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武超
目的:分析本地区梅毒感染情况及流行特点,为制定相应的防止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某县2005~2008年4318例住院病人进行血清RPR检测.结果:4年共报告梅毒患者76例,阳性率为1.76%,其中牧民62例(81.57%),20~39岁组53例(69.73%)、初中以下文化程度68例(89%),已婚66例(86.84%).结论:梅毒疫情形势严峻,应在牧区加强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及干预措施,减少梅毒的发病及蔓延.
作者:杨海峰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对膝关节镜下行LARS人工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探讨.方法:护理LARS韧带重建手术患者18例,手术采用关节镜下前交叉或后交叉LARS人工韧带重建手术,对患者进行整体护理,促进早期病情康复.结论:对该种病例患者围手术期进行护理,准确把握患者的疾病特点和心理情况,及时作出个体化的调整,将护理工作做到位和做好,可以获得良好的患者满意度和治疗效果.
作者:梁梅林 刊期: 2010年第11期
资料与方法纳入标准:参照2000年西安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1],临床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或肝硬化.肝脾肿大分轻度、中度和高度,参照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诊断学>第6版中的肝脾肿大诊断标准和彩超提示来确定.
作者:王志武 刊期: 2010年第11期
急诊患者病情危重,具有突发性、艰巨性和不可预见性等特点[1].而一些医疗纠纷往往因为医疗仪器陈旧或维护不当,或所使用物品、药品过期,导致在抢救病人时不能正常有效使用引起的[2].部分急救药品或物品因使用少导致过期而造成浪费.急诊科人员多,日常用品需要量大,个人节约意识不强.我科从2008年9月增设总务护士参与急诊护理管理后,对保持急救物品、急救器械的供给及完好率和节省耗材都有促进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凤连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总结莫尔道嘎地区妇女病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发病情况,确定下一步的工作目标.方法:对1856例已婚育龄妇女进行了妇科病和乳腺病普查.结果:宫颈糜烂、乳腺增生发病率较高,次之是阴道炎、附件炎、宫颈息肉、霉菌及滴虫性阴道炎、子宫肌瘤、卵巢癌,没有发现子宫脱垂病例.结论:要广泛宣传妇女常见病和多发病的防治知识,教育广大妇女定期参加妇女病普查与科学诊治,提高广大妇女的生殖健康水平和生活健康水平.
作者:王银凤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耳鸣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对80例耳鸣患者在临床进行诊断治疗,并进行相关的测试和细查分析.结论:耳鸣的治愈率与治疗方法,药物有直接的关系.
作者:宋爱霞 刊期: 2010年第11期
资料与方法 2008年8月~2009年8月我科输液治疗患者40 000余人次,2瓶液体以上的患者20 000人次,特殊用药:补钾、升压、扩血管、强心剂、钙剂、脱水剂等800人次.负责治疗护士2人,巡回护士1人,选择一次性输液器、一次性医用胶贴、红色不干胶贴.
作者:姚晓红;李雪花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神经性皮炎的临床表现、治疗过程及预后的特点.方法:是对20例神经性皮炎患者的年龄分布、临床表现及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是成人及老人发病率高,青少年发病率低.结论:神经性皮炎病因不明,好发于神经丰富的部位,治疗难度大、疗程长,但神经性皮炎在临床治疗上采用中西药内服,外敷15天为1疗程.用本法治疗3个疗程有效率达90%以上.
作者:李忠仁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为获得防治高海拔地区常见病、多发病的第一手资料,寻找并探讨其发病因素,提高高海拔地区卫生健康水准和农牧民生活质量,保障人民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进行以医院为基础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资料研究及筛检工作,对甘肃高海拔地区临潭及肃南收集的住院及门诊患者资料进行累积性统计分析,采用循证医学病因与危险因素回顾性队列研究和现况调查研究(横断面调查).结果:对3591例患者进行各系统进行分析总结,按照我国卫生部颁发的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简称ICD-10),列出常见病、多发病相应疾病谱.
作者:刘娟;高希春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与脑梗死关系.方法:对60例脑梗死病人及50例对照组病人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脑梗死组斑块发生率(72.8%)明显高于对照组(56.0%),梗死组不稳定斑块及溃疡斑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41.1%与17.3%);梗死侧组软斑及溃疡斑的发生率亦明显高于非梗死侧组,分别为63个(51.1%)与11个(17.6%)(P<0.05).脑梗死组>75%的管腔狭窄数为20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例(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显著相关,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及斑块的不稳定性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作者:侯运河 刊期: 2010年第11期
从转变观念、适应角色,具备多元意识,具备较强的非权力影响力,具备良好的综合文化修养和业务能力,注重情商培养,注重人性化管理,注重绩效评效,注重下属业务素质的提高,重视质控管理等方面,就新形势下护士长应具备的素质及护理管理技巧进行探讨.
作者:王永芹;袁素萍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病历资料患者,男,19岁.间断性左下浮肿10天.CT表现:左肾中上极见较小重复肾,并见引流之重复输尿管明显扩张,中下段明显扩张膨大,膀胱影内见类圆形稍高密度影,大小约为5cm×3cm,边缘光滑.下位肾肾盂扩张积水,下输尿管下段见1枚大小约0.6cm×0.6cm致密结石影.
作者:刘建平 刊期: 2010年第11期
资料与方法2006年5月~2008年6月子宫颈细胞标本1980例,受检年龄为18~71岁,所有受检者均留下真实的联系电话.膜式液基薄层细胞标本的采集和处理:采用颈管刷收集子宫颈外口、宫颈管的脱落细胞,将采集的细胞立即洗入有保存液的样本保存瓶中,经过ThinPrep2000处理仪对样本进行处理.
作者:孙桂英;蒋阿凤 刊期: 2010年第11期
<四部医典>是继<医学大全>、<无畏的武器>、<月王药诊>等代表名著之后的一部藏医学经典著作,藏文原名<华丹据悉>.全名为<甘露要义八支密决窍续>、<四部医典>系原著简称,意即全书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总则本>共六章,有彩色挂图4幅,它概括论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论断及治疗.
作者:张学文 刊期: 2010年第11期
资料与方法2003年7月~2008年8月收治子宫腺肌病患者,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年龄28~49岁,平均40岁.临床表现:痛经27例,经量增多26例,经期延长12例,周期紊乱8例,原发性不孕症6例.检查:子宫增大32例,表面凹凸不平12例,质硬24例,附件触及包块8例.
作者:成志远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工作压力现状和造成的原因.方法:通过发放问卷调查表的方式,对造成临床护士工作压力的原因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41.08%和37.5%的护士在工作中存在着很重和较重的工作压力;压力源主要是工作负荷过重、职业发展机会较小、工作报酬偏低、工作中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结论:要完善支持系统,合理安排人力资源,适当增加护士人数,在薪酬、培训及晋升等方面,要给予护士公平或优先的待遇;同时护士也要不断强化主动服务意识,提高自身素质及沟通交流艺术,增强护理工作的荣誉感,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作者:张春兰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病历资料患者,男,53岁,平时无自觉不适,因头面部外伤行头部CT检查时,发现左侧颞部鞍旁可见类圆形边界清晰略高密度影,大层面大小约36mm×37mm,CT值约47Hu,CT考虑鞍旁脑膜瘤的可能性大,建议MRI检查.
作者:刘振和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综合针灸疗法治疗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头针、体针(包括速刺和留针)和电针综合疗法治疗中风130例(治疗组),与单纯采用体针治疗70例(对照组)对照,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80.8%,有效率为100%;对照组分别为61.4%和88.6%.结论:两组愈显率和有效率均有明显差异(P<0.01).
作者:王旭东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局麻下行鼻内镜手术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总结50例局麻下行鼻内镜手术的配合及护理.结果:在全面实施手术的护理配合下,50例病人,除1例在手术过程中出血较多,经及时处理未影响手术,其余手术均顺利进行,术后恢复正常出院.结论:局麻下行鼻内镜手术简单安全,护士做好各期护理,严密观察局麻及手术不良反应,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的保证.
作者:袁素萍;董晓红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正心泰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冠心病病人60例,采用随机双盲分组法,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服用正心泰片,对照组服用消心痛片、复方丹参片,超声心动测定每搏心输出量(CO)、每分搏出时(SV)、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血液流变学,Holter测定ST-T改变次数.结果:两组比较,治疗组心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血黏稠度降低,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1.治疗组患者ST-T改变次数明显降低,而对照组改变不明显,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正心泰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长期服用无耐药性,未见任何不良反应,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理想药物.
作者:刘静 刊期: 2010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