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科允;王湄楠
目的 比较卡替洛尔与噻吗洛尔治疗原发性开角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差异,探讨卡替洛尔应用价值.方法 将80例原发性开角性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均停药并完成规定洗脱时间,观察组采用卡替洛尔滴眼液治疗,对照组采用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前眼压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以后不同时间两组眼压均下降,治疗以后2、4、8、16、32周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视力检查总有效率对比(82.50%vs.8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50%,高于观察组10.00%,P<0.05.结论 卡替洛尔降眼压效果显著,副作用小,是有价值的抗原发性开角性青光眼药物.
作者:喻仲华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研究分析肝硬化腹水使用中医中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接收的肝硬化腹水患者96例开展研究,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均有48例,对照组使用螺内酯、呋塞米、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B2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了中药基本方增减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每个疗程1个月.观察临床治疗情况.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1.7%,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77.1%,两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χ2=3.8716,P<0.05.结论中医治疗比西医优秀之处在于辩证治疗,关注的是患者的整体,西医则是侧重于疾病,对局部病理变化比较重视,肝硬化腹水患者接受中医中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突出,有效率高,以辩证选药的方式能够提升治疗的效果.
作者:齐妍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究急性胆石性胰腺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手术时机.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入的90例急性胆石性胰腺炎患者,用随机排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5例)在3天内实行LC,对照组(45例)在3天后实行LC.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实施LC治疗对手术指标及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康复时间上比对照组少(t=-14.993、-14.174、-17.846、-8.597,P<0.05);且治疗总有效率(97.78%)与对照组(95.5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65,P>0.05).结论 急性胆石性胰腺炎患者在3天内实行LC手术后,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康复时间上均显著减少,虽与3天后实行LC手术在治疗效果上差异并不显著,但比后者手术指标更具有优势.
作者:周伟红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分析补肾活血化瘀法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1月本院收治的6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以随机法分组:对照组32例予以腹腔镜手术治疗,治疗组32例予以补肾活血化瘀法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2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6.88%(31/32),高于对照组的75.00%(24/32),P<0.05;治疗后6个月、1年痛经积分比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临床以补肾活血化瘀法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应用效果比单一腹腔镜手术更显著,可在提升临床治疗有效率的基础上,改善痛经症状.
作者:吴昊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食管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8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分作甲组、乙组,每组40例.甲组围术期配合常规护理,乙组遵循临床护理路径施护,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乙组的护理的满意程度评分、住院时间均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食管癌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中积极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不仅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而且还能显著缩短住院的时间,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出院.
作者:付琴;黄海艳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心理干预中集束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将52例我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0月展开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分为两组,一般组(26例)行常规护理,集束组(26例)展开集束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术后心理干预效果.结果 集束组护理后SAS、SDS评分低于一般组,P<0.05;集束组满意度为96.15%,高于一般组的61.54%,P<0.05.结论 通过集束化护理对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实施术后心理干预可促进患者负性情绪的有效改善,进而使其满意度提升.
作者:蔡丽华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室2016年5月—2017年5月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的30例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3 d的视力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1个月时的视力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的眼压高于对照组,术后的并发症差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48 h的眼压、生活质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是治疗白内障的有效手术方式,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赵小红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分析社区高血压患者应用慢性病管理模式取得的效果.方法 选取患者62例,随机分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和高血压慢性病管理模式,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管理模式实施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尿微量白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与空腹血糖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高血压患者长期治疗期间,引入社区高血压慢性病管理模式,对帮助改善血压指标、控制并发症等可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张旭 刊期: 2017年第33期
医学研究生在研期间进行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是其培训任务之一,但在科研的实施中,有些研究进展会比较顺利,有些则会遇到难题.这些难题有的涉及基础知识,有的涉及临床知识,有的则可能涉及专业外知识.此时依靠学生自己的能力可能无法顺利解决,并导致研究工作无法按照研究计划进行.笔者在研究生科研培养中体会到,当学生遇到难题时导师应当及时予以关心和指导,这对学生的研究能否顺利进行十分关键.文章结合笔者在研究生科研培养中遇到难题并顺利解决的两个典型事例进行了讨论.
作者:汪小海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分析现代根管治疗术治疗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的疗效.方法 此次研究纳入的患者为2016年3—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牙髓病及根尖周病患者.按照随机分配法则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塑化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现代根管治疗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治疗有效率、对治疗效果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进行手术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对治疗效果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现代感很管治疗术治疗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作者:蒋文雯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麻醉方式与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PD)、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关系.方法 使用中国知网、EMBASE和万方数据库检索麻醉方式、PD、POCD等关键词,评价纳入文献,使用STATA12.0进行Meta分析.结果检索到12项参考文献,全身麻醉(GA)和硬膜外麻醉(EPI)、联合麻醉(COM)以及脊柱麻醉(SPI)等局部麻醉(RA)对PD效应合并值为:OR=0.85,对POCD的效应合并值为:OR=1.38;GA会减少PD发生率,但是会增加POCD发生率.结论 Meta分析表明PD、POCD的发生与麻醉方式无相关性.
作者:刘宏强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本次研究的9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采用舒适护理.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止血时间长于观察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工作中使用舒适护理的方法,可提升患者的满意程度,缩短止血时间.
作者:谭亚君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研究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采取铝碳酸镁+莫沙必利的方案进行治疗后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本院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100例,将其依据动态随机化原则分2组,50例为一组.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硫糖铝片,观察组使用铝碳酸镁+莫沙必利,对比2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 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实施铝碳酸镁+莫沙必利治疗,效果理想.
作者:殷莹;王珍玲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分析CT动态增强扫描诊断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68例疑似肺癌患者,先行胸部X线或常规CT扫描,再行CT动态增强扫描,对比CT动态增强扫描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结果 病理诊断结果比较,CT动态增强扫描诊断结果符合率为96.36%,误诊率为3.64%.对比肺结核、肺炎与肺癌患者CT灌注参数发现,肺癌患者血流量、表面渗透性显著高于肺结核、肺炎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患者血容量、通过时间低于肺结核、肺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动态增强扫描检查对肺癌诊断准确性较高,通过CT灌注参数有助于鉴别良恶性病变.
作者:李海明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研究小儿支气管哮喘影响因素调查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体检中心于2015年3月—2016年1月接收的196例儿童,其中101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另95例健康儿童,回顾性分析儿童一般资料,分析导致哮喘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组家族遗传史、被动吸烟史、呼吸道感染史、过敏性疾病史、母乳喂养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结果证实上述5项均为支气管哮喘发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朱亚英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究苯溴马隆治疗高尿酸血症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抽选2015年9月—2017年9月我院门诊收治的高尿酸血症患者86例,根据抽选顺序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实施别嘌醇治疗,观察组实施苯溴马隆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尿酸(SUA)、血清肌酐(Scr)及血尿素氮(BU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改善,观察组血尿酸水平变化更为明显(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临床治疗高尿酸血症患者采用苯溴马隆能使疗效显著提升,且安全性高.
作者:李华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研究并分析不同层级外科护士继续教育培训内容需求.方法 选取我院不同层级外科护士11名进行深入访谈,并将访谈结果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 临床外科护士继续教育培训内容较为单一,缺乏选择性以及针对性,导致大部分护理人员在参加培训时感受到较大压力,护理人员对继续教育需求较大,同时期待电子化网络化的教学模式.结论 护理人员需要进行继续教育,并且不同层级的护理人员希望可以获得针对性较强以及较为实用的继续再教育,而且以数字化的形式为护理人员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平台.
作者:吴晓慧;廖象英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并探讨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高危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280例,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归性分析,并应用Logistics多因素分析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所有患者中有47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6.78%,其中下呼吸道感染及上呼吸道感染几率高,分别为25.53%(12/47)、21.28%(10/47),住院天数多于14天、年龄大于70岁、有ICU住院史、住院期间外出检查、探视过多过频、意识障碍、慢性基础疾病以及手术是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经过Logistics多因素分析得出,住院天数、年龄、手术、探视过多过频、慢性基础疾病是感染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具有较高医院感染风险,医护人员需要加强对影响因素的全面认识,并针对影响因素及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实现医院感染情况发生的几率.
作者:白文红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究中医综合护理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不同展开为对照组(中医治疗)及实验组(中医治疗+对症中医综合护理),均为45例.结果实验组、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78%、86.67%,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护理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疗效有积极的影响,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付倩倩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研究BI-RADS分级在彩超检查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规范化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7月接收的乳腺疾病且将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患者30例,采取高频彩超检测患者双侧乳房,且根据BI-RADS对患者乳腺病灶分级,选择BI-RADS分级为3~5级的26例患者,将BI-RADS分级结果与病理结果行对比分析,判定BI-RADS分级于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的应用效果.结果 乳腺病灶BI-RADS分级3~5级相关因素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BI-RADS分级3级~4a级中病理学诊断结果良性10例(90.91%),恶性1例(9.09%);病灶BI-RADS分级4b级及以上中病理学诊断结果良性2例(20.00%),恶性8例(80.00%);病灶BI-RADS分级5级中病理学诊断结果良性0例(0.00%),恶性5例(100.00%).BI-RADS分级诊断敏感度达92.86%,特异度达83.33%.结论 乳腺病灶BI-RADS分级检测乳腺良、恶性肿瘤的敏感度及特异度较高,在高频彩超检查乳腺状况时应用BI-RADS分级对乳腺癌的诊断及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朱红岩 刊期: 2017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