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研究生科研中遇到难题时导师的指导作用

汪小海

关键词:医学研究生, 科研培训, 难题, 导师的作用
摘要:医学研究生在研期间进行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是其培训任务之一,但在科研的实施中,有些研究进展会比较顺利,有些则会遇到难题.这些难题有的涉及基础知识,有的涉及临床知识,有的则可能涉及专业外知识.此时依靠学生自己的能力可能无法顺利解决,并导致研究工作无法按照研究计划进行.笔者在研究生科研培养中体会到,当学生遇到难题时导师应当及时予以关心和指导,这对学生的研究能否顺利进行十分关键.文章结合笔者在研究生科研培养中遇到难题并顺利解决的两个典型事例进行了讨论.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人性化护理服务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实施效果

    目的 分析手术室护理中人性化护理、个性化服务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6年3月收治的择期手术患者98例,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个性化服务,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入室后心率为(86.25±10.25)次/min,舒张压与收缩压为(96.36±11.25)mmHg与(120.78±4.89)mmHg,优于对照组的心率(95.25±12.25)次/min、 舒张压(110.25±12.58)mmHg,收缩压(130.26±5.26)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护理中人性化护理、个性化服务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李习荣;杨萍;加子芹;杜梅霜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七氟醚吸入麻醉对急性颅内出血开颅手术患者的脑保护作用分析

    目的 分析研讨七氟醚吸入麻醉对急性颅内出血开颅手术患者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随机从我院2015年7月—2017年4月收治的急性颅内出血开颅手术患者中,抽取80例纳入到讨论中,用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静脉输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全麻,研究组接受静吸复合七氟醚、瑞芬太尼、丙泊酚全麻.观察各时间点颅内压、血清指标等,并进行比较.结果T0、T1、T2时两组患者颅内压对比,P>0.05;研究组T3时颅内压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患者NSE、S-100β、TNF-α、IL-6指标,T0时P>0.05;T1、T2、T3时,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 临床在实施急性颅内出血开颅手术时,其麻醉药物可考虑采用七氟醚,此药物对患者炎症反应有抑制作用,发挥一定程度的脑保护作用.

    作者:哈斌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新形势下中职本《医用化学》教学困境与对策

    中职本是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里新的职业教育类型.为实现中职本人才培养目标,为国家输送适应岗位所需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针对医学院校中职本《医用化学》这一课程,阐述了当前教学中存在的困境;并针对中职本学生理论基础薄弱、自主学习能力差,但学习热情高、积极主动交流等特点,从教师教学角度出发,提出采用多样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建立合理的教学内容体系等解决措施.同时对高校、中职院校教学培养规划也提出建议.

    作者:周璐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食管癌根治术围术期全程营养管理干预对患者快速康复进程的影响

    目的 探讨食管癌根治术围术期全程营养管理干预对患者快速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胸外科经NRS、BMI筛选为轻中度营养不良行择期手术的食管癌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和营养宣教,观察组实施围术期全程干预外科快速康复营养支持方案,对比两组术后营养指标、并发症及平均住院时间.2月后出院随访比较两组NRS、BMI得分.结果两组患者入院当天NRS、BM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2个月后随访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入院和术前当天血清白蛋白和转铁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周、2周、2个月后观察组血清蛋白和转铁监测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施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全程营养管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其营养状况,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快速康复.

    作者:赵斯花;李素珍;王亮;詹义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阴式子宫切除术在妇产科的探究分析

    目的 探究阴式子宫切除术在妇产科的效果.方法 收集94例2016年1月—2017年3月妇产科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腹腔切除组采用腹式子宫切除术;阴式切除组采用阴式子宫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妇产科疾病治疗效果;手术操作相关指标和康复相关指标;阴道残端感染、切口脂肪液化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阴式切除组患者妇产科疾病治疗效果比腹腔切除组高,P<0.05;阴式切除组手术操作相关指标和康复相关指标比腹腔切除组好,P<0.05;阴式切除组阴道残端感染、切口脂肪液化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腹腔切除组低,P<0.05.结论 阴式子宫切除术在妇产科的应用效果肯定,可减轻手术创伤和减少阴道残端感染、切口脂肪液化等的出现,加速术后康复进程.

    作者:赵静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针灸配合推拿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针灸配合推拿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11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2组;对照组(n=55)单纯应用针灸治疗,研究组(n=55)则采取针灸配合推拿治疗,就2组疼痛指标以及整体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的治疗优良率是96.36%,高于对照组的85.45%(P<0.05);治疗前,2组VAS疼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配合推拿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价值,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感,可借鉴.

    作者:孙国超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奥美拉唑联合血凝酶对胃溃疡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究奥美拉唑联合血凝酶对胃溃疡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分析.方法 选择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开展临床研究.观察组(n=45)采用奥美拉唑展开治疗,对照组(n=45)使用奥美拉唑和血凝酶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12 h、24 h、48 h的止血率展开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12 h、24 h、48 h的止血率优于对照组,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奥美拉唑联合血凝酶对胃溃疡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展开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赵宏;李波;毕俊秋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基于云平台下医师培训管理系统的研究

    医师培训是医疗机构为培养具有职业道德和深厚的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能够独立进行诊疗工作的合格医师的机构.医师培训管理系统是医疗服务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对于医师的管理培训系统的建立还不完善,存在的问题也很多,仍然需要加强进一步的管理和提高.医疗云平台目前已经在我国部分医疗机构中开展,但是基于云平台下的医师管理系统目前展开较少.文章为提高对医师的管理培训水平,开展了对基于云平台下医师培训管理系统的有关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以便于我国医疗机构对医师的培训管理能够提升到更高的层次,规范我国医师的综合素质.

    作者:吉浩;李蓉;谢颖夫;李伟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高危因素分析

    目的 观察并探讨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高危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280例,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归性分析,并应用Logistics多因素分析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所有患者中有47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6.78%,其中下呼吸道感染及上呼吸道感染几率高,分别为25.53%(12/47)、21.28%(10/47),住院天数多于14天、年龄大于70岁、有ICU住院史、住院期间外出检查、探视过多过频、意识障碍、慢性基础疾病以及手术是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经过Logistics多因素分析得出,住院天数、年龄、手术、探视过多过频、慢性基础疾病是感染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具有较高医院感染风险,医护人员需要加强对影响因素的全面认识,并针对影响因素及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实现医院感染情况发生的几率.

    作者:白文红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麻醉方式与术后谵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关系的Meta分析

    目的 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麻醉方式与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PD)、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关系.方法 使用中国知网、EMBASE和万方数据库检索麻醉方式、PD、POCD等关键词,评价纳入文献,使用STATA12.0进行Meta分析.结果检索到12项参考文献,全身麻醉(GA)和硬膜外麻醉(EPI)、联合麻醉(COM)以及脊柱麻醉(SPI)等局部麻醉(RA)对PD效应合并值为:OR=0.85,对POCD的效应合并值为:OR=1.38;GA会减少PD发生率,但是会增加POCD发生率.结论 Meta分析表明PD、POCD的发生与麻醉方式无相关性.

    作者:刘宏强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脑供血不足型头晕患者中全面护理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脑供血不足型头晕患者中全面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所选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脑供血不足型头晕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全面护理,n=32)与对照组(常规护理,n=32).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头晕发生频次少于对照组,每次头晕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心理健康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照组依从率分别为96.9%(31/32)、75.0%(2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供血不足型头晕患者护理中,实施全面护理的效果更为理想,能缓解其临床症状,改善心理状态,且能提升患者依从性.

    作者:李娟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产后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对女性盆底功能的干预意义探析

    目的 探究产后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对女性盆底功能的干预意义.方法 收集94例2016年2月—2017年3月盆底功能障碍产妇,根据随机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产后指导和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产后早期盆底康复治疗.比较两组产妇盆底功能障碍康复效果;治疗前后盆底肌张力评分、尿液残留情况;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出现率.结果 观察组产妇盆底功能障碍康复效果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前盆底肌张力评分、尿液残留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盆底肌张力评分、尿液残留情况比对照组好,P<0.05;观察组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出现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产后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对女性盆底功能的干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盆底肌张力,减少尿液残留,降低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率,改善盆底功能.

    作者:陶波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中医综合护理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究中医综合护理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不同展开为对照组(中医治疗)及实验组(中医治疗+对症中医综合护理),均为45例.结果实验组、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78%、86.67%,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护理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疗效有积极的影响,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付倩倩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甲状腺腺瘤的超声与临床病理诊断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腺瘤的超声诊断和临床病理诊断.方法 以2016年1—12月我院50例超声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患者为实验组,另择取同期52例超声诊断为甲状腺腺瘤的患者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术前超声资料和术后病理资料,观察声像图特点,统计诊断符合率.结果 实验组诊断符合率92.00%,与对照组94.23%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鉴别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腺瘤较为准确,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影像学依据,联合病理诊断可进一步提高准确性.

    作者:吴晓曼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不同层级外科护士继续教育培训内容需求分析研究

    目的 研究并分析不同层级外科护士继续教育培训内容需求.方法 选取我院不同层级外科护士11名进行深入访谈,并将访谈结果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 临床外科护士继续教育培训内容较为单一,缺乏选择性以及针对性,导致大部分护理人员在参加培训时感受到较大压力,护理人员对继续教育需求较大,同时期待电子化网络化的教学模式.结论 护理人员需要进行继续教育,并且不同层级的护理人员希望可以获得针对性较强以及较为实用的继续再教育,而且以数字化的形式为护理人员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平台.

    作者:吴晓慧;廖象英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子午流注穴位按摩联合辩证论治汤药对肠癌病癌因性疲乏干预效果

    目的 探讨子午流注穴位按摩联合辨证论治汤药对肠癌病患者癌因性疲乏临床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存在癌因性疲乏的肠癌病患者7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均分为对照组(n=34)和观察组(n=36).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给予子午流注穴位按摩中医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缓解情况、平均住院日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CRF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CRF症状中、重度程度者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日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子午流注穴位按摩法联合辨证论治汤药可缓解肠癌病患者癌因性疲乏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住院期间对各项治疗的耐受及配合程度,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时间.

    作者:王惠;薛淑姝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CT动态增强扫描诊断肺癌的应用价值研究与分析

    目的 分析CT动态增强扫描诊断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68例疑似肺癌患者,先行胸部X线或常规CT扫描,再行CT动态增强扫描,对比CT动态增强扫描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结果 病理诊断结果比较,CT动态增强扫描诊断结果符合率为96.36%,误诊率为3.64%.对比肺结核、肺炎与肺癌患者CT灌注参数发现,肺癌患者血流量、表面渗透性显著高于肺结核、肺炎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患者血容量、通过时间低于肺结核、肺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动态增强扫描检查对肺癌诊断准确性较高,通过CT灌注参数有助于鉴别良恶性病变.

    作者:李海明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长链非编码RNA HOTAIR在胰腺癌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HOTAIR在胰腺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2016年12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普外科诊断明确的胰腺癌标本共54例.对照组为良性胰腺手术者(如胰腺外伤、胰腺囊肿内引流术).通过qRT-PCR方法检测HOTAIR mRNA的表达水平,统计分析胰腺癌组织与正常对照组间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胰腺癌患者HOTAIR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胰腺癌TNM分期I、Ⅱ与Ⅲ、Ⅳ期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长链非编码RNA HOTAIR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刘宇;张永平;魏志刚;刘建生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ICU低年资护士预见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目的 探讨对ICU低年资护士进行预见性思维能力培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在我院ICU工作的25名低年资护士为观察组,选取2015年1—12月在我院ICU工作的20名低年资护士为对照组,对照组护士采用常规教学,观察组护士实施以核心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培训.比较两组护士预见性护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考核成绩及科室2015年、2016年的护理缺陷、护理纠纷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低年资护士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护理缺陷、护理纠纷发生率低于均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低年资护士进行预见性思维能力培养,可提高其专业知识水平及操作能力,减少护理缺陷和护理纠纷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

    作者:董红娣;蒋会琴;柏榕榕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手术时机对治疗急性胆石性胰腺炎疗效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究急性胆石性胰腺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手术时机.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入的90例急性胆石性胰腺炎患者,用随机排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5例)在3天内实行LC,对照组(45例)在3天后实行LC.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实施LC治疗对手术指标及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康复时间上比对照组少(t=-14.993、-14.174、-17.846、-8.597,P<0.05);且治疗总有效率(97.78%)与对照组(95.5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65,P>0.05).结论 急性胆石性胰腺炎患者在3天内实行LC手术后,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康复时间上均显著减少,虽与3天后实行LC手术在治疗效果上差异并不显著,但比后者手术指标更具有优势.

    作者:周伟红 刊期: 2017年第33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