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拔药罐治疗腰腿痛的疗效观察

冯卫华;邵萍

关键词:腰腿痛, 中医, 拔罐, 疗效
摘要:目的 观察拔药罐后治疗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10月收治的腰腿痛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3例,采用卧床休息、物理疗法等基础治疗;观察组35例,在基础治疗基础上,配合拔药罐治疗,一周2次为一个疗程,共2个疗程.于1疗程、2疗程结束后,采用数字疼痛分级法评分(NR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两组患者的改善值.结果 1疗程后,两组的疼痛缓解程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疗程后,两组NRS评分、ODI指数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腿痛患者卧床休息、物理治疗配合拔药罐治疗疗效显著;拔药罐疗法可缓解腰腿部疼痛症状.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口腔创伤手术患者的影响观察

    目的 观察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口腔创伤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9月的100例口腔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病例的护理满意率、一期愈合率以及口腔功能恢复状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一期愈合率以及口腔功能恢复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干预有利于口腔创伤患者术后愈合和口腔功能的恢复,以及护理满意度的改善.

    作者:刘锋;张琴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术麻醉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在无痛人流术麻醉中运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12月行无痛人流的孕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只采用丙泊酚麻醉,而观察组在使用丙泊酚的基础上,给予芬太尼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清醒时间和镇痛有效率等.结果 在麻醉起效时间和清醒时间方面,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丙泊酚用量方面,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镇痛有效率为94%,对照组为78%,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无痛人流术麻醉中同时使用太尼和丙泊酚,效果显著.

    作者:马黎明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产妇的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叶酸治疗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78例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仅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叶酸,比较两组产妇的新生儿指标与妊娠结局.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头围(30.3±0.4)cm、腹围(28.4±0.9)cm、股骨长度(6.2±1.1)cm、双顶径(8.6±0.5)cm、胎盘质量(506.3±28.7)g、体质量(2.7±0.6)kg;对照组新生儿头围(25.1±0.6)cm、腹围(22.1±0.7)cm、股骨长度(4.5±0.3)cm、双顶径(7.0±0.8)cm、胎盘质量(417.8±31.2)g、体质量(1.6±0.4)kg,组间各指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5例(12.8%)、剖宫产4例(10.3%)、产后出血2例(5.1%);对照组早产14例(35.9%)、剖宫产16例(41.0%)、产后出血8例(20.5%),组间各指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产妇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低分子肝素与叶酸,对改善母婴结局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铃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综合护理干预预防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预防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将6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治疗组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予以空气波治疗联合康复训练,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例数、淋巴水肿程度和日常生活质量.结果 (1)治疗组患者在术后1周、术后2周及术后1个月时,与对照组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患者在术后6个月时,上肢淋巴水肿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时淋巴水肿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6个月时,治疗组患者FACT-B总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6个月时,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FACT-B总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术后淋巴水肿的发生和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作者:马秀侠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大型民营综合医院建设和发展策略探讨

    通过分析大型民营综合医院建设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基于医疗保障体系、医疗供给现状、社会需求改变以及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大型民营综合医院应该坚持错位发展、品牌发展的思路.强化医院内涵建设,持续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加强经营管理,完善医院薪酬和绩效分配机制,提高员工积极性,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明确医院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降低经营成本,处理好政府与相关部门的关系.

    作者:高家彦;王伟;戴锡清;曹沛莲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二级综合性医院专科护理建设与实践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发展专科护理在为临床护士提供职业发展方向和提高护理质量中起到的作用.方法 根据医院临床专科,设置专科护士岗位数,制订申报条件,采用申报制竞聘上岗.结果 激发了临床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护理质量(P<0.01);论文发表数逐年增加,2011年发表论文33篇,2012年发表论文59篇,2013年发表论文81篇,2014年发表论文89篇.结论 专科护士在推动专科护理发展、提高护理质量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作者:杨香玉;刘筱韵;居福美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穴位按揉对中风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施予中风偏瘫患者穴位按揉对促进其康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78例中风患者进行分组研究,39例展开常规护理为常规组,39例施予穴位按揉为干预组,对比分析两组康复情况.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优于常规组,且干预组满意度为97.44%,较常规组的79.49%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中风偏瘫患者,予以穴位按揉可促进其神经功能、运动功能的康复,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进而促进患者满意度的提升.

    作者:杨桂花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了解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方法 抽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入选患者均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疗法,分析临床疗效.结果 56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43%;术前IPSS、QOL评分,与术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例发生射精疼痛,1例发生勃起功能障碍.结论 临床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展开统一治疗时,选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疗法的疗效确切.

    作者:吴瑞青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PBL教学查房在老年心血管内科护理大专生实习中的效果

    目的 探讨PBL教学查房在老年心血管内科护理大专生实习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在本院老年心血管内科实习的70名护理大专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法则平均分为对照组、实验组,且每组各35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专科知识教学查房,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查房,比较两组实习生在教学后的理论成绩、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理论成绩、对教学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心血管内科实习的护理大专生中,对其采用PBL教学查房能够有效提升专科理论,增强专科知识储备,为提高其联系实际的能力打下理论基础,增加对教学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郑梅;张瑶;梁春丽;陈珊;谭知知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舒适护理模式对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舒适护理模式对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0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58例给予舒适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焦虑抑郁评分差异性.结果 两组患者经护理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4.00%;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17%,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为70.00%;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89.66%,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空腹血糖、蛋白尿、尿素氮、血肌酐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焦虑抑郁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48.69±5.26)分、(49.52±5.38)分;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42.02±4.29)分、(44.32±4.68)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模式的护理干预方法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有很好的临床效果,明显降低因血液透析治疗方法引发的并发症,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华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老年烧伤后合并坠积性肺炎的护理分析

    目的 分析对老年烧伤后合并坠积性肺炎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2014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36例烧伤合并坠积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对其开展抗感染、化痰等治疗的过程中,辅以针对性护理,观察结果,总结护理要点.结果 治愈者共计30例,占总数的83.33%.好转4例,占11.11%,无效2例,占5.56%.本案例中无死亡案例.护理满意度为97.22%.结论对于老年烧伤合并坠积性肺炎患者,分析并发症发生原因,重视疾病变化,开展针对性护理,有助于提升护理满意度以及治疗效果,可促进患者疾病转归.

    作者:邹艳;顾群亚;尹文琴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睡眠护理干预对老年谵妄患者临床症状影响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睡眠护理干预对老年谵妄患者临床症状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谵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睡眠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谵妄量表分析系统(CAM-CR)评分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CAM-CR评分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评分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谵妄患者实施睡眠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状况.

    作者:钱仲华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鼻内镜手术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嗅功能的改善作用分析

    目的 分析鼻内镜手术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嗅功能中的影响.方法 择取来医院就医的4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选取时间为2015年7月11日—2017年1月26日,给予鼻内镜手术进行治疗,探究手术前后嗅觉功能评分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鼻气道阻力评分.结果 手术后12周,轻度功能障碍嗅觉评分为(1.54±0.33)分、中度障碍评分为(2.54±0.36)分、重度障碍为(3.94±0.54)分、嗅觉丧失评分为(5.11±0.40)分,各评分优于手术前、手术后4周数据,同时鼻气道阻力评分手术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手术治疗后,有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情况.结论 鼻内镜手术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中效果较为显著,对其嗅功能也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作者:陈朱井;王锦淳;陈奇志;吴胜齐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镇痛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采取芬太尼结合丙泊酚麻醉,研究组采取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术后对两组患者镇痛效果进行评分并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拔管后5 min、10 min的OAA/S评分分别为(4.17±0.21)分、(4.32±0.43)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的(3.91±0.14)分、(4.11±0.3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镇痛效果显著.

    作者:杨代娣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孢曲松钠与水溶性青霉素治疗早期神经梅毒的临床效果

    目的 分析孢曲松钠与水溶性青霉素治疗早期神经梅毒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98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治疗组(49例)患者采取水溶性青霉素联合孢曲松钠治疗,对照组(49例)接受头孢曲松钠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脑脊液RPR检查结果发现,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的数据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的各项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CSF蛋白定量结果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早期神经梅毒治疗中,采用头孢曲松钠与水溶性青霉素联合治疗,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静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整体护理预防妇科盆腔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在预防妇科盆腔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本院妇产科接收并行妇科盆腔手术治疗的17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模式,将其分作甲乙两组,每组各88例.甲组给予常规护理,乙组则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整体护理,分析比较两组的护理结果.结果 甲组患者的DVT发生率为9.09%,高于乙组1.14%;甲组患者对本次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评分为(84.6±1.0)分,低于乙组的(98.6±1.2)分,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妇科盆腔手术患者积极应用整体护理,不仅可以对下肢深静脉血栓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而且还能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

    作者:王启玲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改良拉玛泽减痛联合穴位按摩对初产妇自然分娩结局影响

    目的 探讨新产程标准下改良拉玛泽减痛联合穴位按摩对初产妇自然分娩过程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分娩的80例初产妇,按照分娩先后顺序,选取其中40例作为对照组,另外40例作为观察组.两组初产妇均执行新产程标准(第二产程时限<3 h),对照组给予传统拉玛泽呼吸法助产护理,观察组给予改良拉玛泽减痛联合穴位按摩助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总产程时间、产妇及新生儿临床结局.结果 观察组初产妇总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活跃期产痛评定达Ⅱ度及以上者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中转剖宫产率、会阴侧切率、产钳助产率及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7分者少于对照组,上述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产程标准下延长了初产妇第二产程时限,但是恰当的助产干预措施仍然能够明显缓解初产妇活跃期产痛程度,缩短总产程时间,提高自然分娩率,切实保证母婴安全.

    作者:王朋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PBL典型病例库建立在传染病学见习改革的运用

    目的 探索研究典型病例资料库的建立结合PBL教学模式在传染病学见习改革中的运用.方法 将2015年3月—2016年12月医学院见习的1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的分组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分别5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典型病例资料库的建立结合PBL教学模式.通过出科测试、临床难题的解决情况以及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典型病例资料库的建立结合PBL教学模式在传染病学见习改革中的运用效果评价.结果 在传染病学见习生出科测试传统试题中,两组学生的平均成绩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实践与案例分析能力考核中,观察组的优势明显,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超过90%的参加问卷调查的学生表示,典型病例资料库的建立结合PBL教学模式在传染病学见习改革中能够提高学习兴趣、牢固掌握知识点能力、临床难题分析及解决能力、创新能力及意识.结论 典型病例资料库的建立结合PBL教学模式在传染病学见习改革中的运用具有很好的效果和较强的可行性.

    作者:陈一晖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急性阑尾炎患者实施多层螺旋CT诊断的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应用于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先进行CT增强扫描,再行静脉期扫描,分析诊断结果.结果 术前对60例患者进行CT检查后,有52例被检出为急性阑尾炎,其中46例与手术病理诊断相符合,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随访,终得到证实.结论 多层螺旋CT可详细显示急性阑尾炎患者的病变情况,使诊断更加快速、简单、准确,为选择临床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减轻患者痛苦,有效改善预后.

    作者:胡天明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嵌顿疝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76例腹股沟嵌顿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行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手术疗效和基本治疗指标,统计并发症.结果 患者手术成功率100.00%,术后下地活动时间(7.8±0.9)h,术后疼痛评分(2.3±1.0)分,疼痛持续时间(26.2±9.3)h.术后随访,并发症发生率5.26%,复发率0.00%.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效果确切,具有术后疼痛小、并发症少、恢复快、不易复发等优点,应用安全有效.

    作者:陈祥松 刊期: 2017年第36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