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弘水
目的:探究针刺配合言语康复对脑卒中后失语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70例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语言康复训练,研究组加针刺治疗,对比两组语言功能评分与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语言功能评分、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配合言语康复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症效果显著。
作者:杨晓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加强学科支撑体系的构建、合理进行教学设计,将翻转课堂模式引入机能实验学的教学实践中,解决了不同层次学生学习困难和动手能力差的问题,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锻炼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真正实现个性化学习,提高了高职高专机能实验教学质量。
作者:王兴红;许诗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评价以系统为导向的反转课堂教学在MBBS心脏诊断学教学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对昆明医科大学2014年9月进入诊断学学习阶段的80名东南亚医学留学生采用“以系统为导向”的“反转课堂”教学方法教授心脏诊断学部分。结果73.80%的学生认为采用的一个病例串联与临床工作很吻合,23.81%的学生认为比较吻合;91.67%的学生认为授课过程中师资有引导学生讨论,其中69.05%认为非常有用;95.24%的学生认为教师的讲课有使用多元化教学方式,其中78.57%认为很有效;96.43%的学生认为教师有进行小结和总结,其中 67.86%认为很有效;86.90%的学生认为所讲内容没有超负荷;95.24%的学生认为师资有寻求学生反馈; 96.43%的学生认为教学课件设计清晰;96.43%的学生认为教师对课题内容掌握透彻;97.62%的学生认为教师有充分时间给学生提问答疑。结论 以系统为导向的反转课堂教学方法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更好地从纵向扩充MBBS 留学生对心脏诊断学部分的学习,并且是有效的和容易被接受的。该教学方法更符合外国留学生的医学教学,更好地优化了教学时间和教学资源,从而提高了医学教学质量和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作者:周娜;林玥;林秋果;James D.Smith;Loh Cheng;David KNIGHT;张红珊;陈江;周晓鸿;李炯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应用于儿科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根据2012~2014年我院的76例儿科支气管肺炎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儿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采取临床路径护理,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94.7%,对照组满意度是78.95%。结论支气管肺炎患者的临床路径应用效果好,是儿科优质护理的重要方法。
作者:战春香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9例,对照组选择一般护理,观察组选择循证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护理疗效。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65%,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0.77%)相比较高,两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应用循证护理能够改善预后,降低患者的死亡率,行之有效。
作者:王春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高血压心脏病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4例室性早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使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比较两组临床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高血压心脏病室性早搏的效果较佳。
作者:张亚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论文的题目必须切合内容,简明扼要、突出重点,能够明确表达论文的性质和目的。题目一般都采用由名词组成的词组来表达,且标题不宜过长(一般少于20字)。读者在决定是否阅读此文时,首先要看文题。因此文题应该具有吸引力,能准确概括论文内容,提纲挚领,点明主题,做到文题与内容相符。总的要求是简明、醒目、有吸引力、紧扣文章内容。文题在15个汉字以内为宜。因为标题太长,记起来费劲,念起来吃力。如果标题实在太长而又不能省略,可通过副标题方式处理。但标题简短也要适度,太短而令人费解同样是不可取的。此外,要避免题目空洞和笼统,当前的趋势是,文题不加冗长套语,如“初步探讨”、“……的观察”,“一些想法”等一类词完全可以省略。学术性研究论文中应少用疑问性标题,如“有无……”、“何时……”、“如何……”等。文题只是文章的标签,并非具体内容,因而一般不需用完整的句子,不包含主语、谓语、宾语、状语等句子成分。文题中避免使用非标准化缩略语。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索病理诊断应用于宫颈鳞状上皮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研究对193例2012年3月10日~2014年3月10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理检查结果显示,39例属于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50例患者属于宫颈上皮内瘤变Ⅱ级,49例患者属于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对比病理学检查结果,细胞学诊断的假阴性率达到3.11%。结论采用组织学和细胞学联合诊断,有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曲召福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介入放射学研究生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说明,提出解决介入放射学研究生教学现状问题的具体措施。方法分析当下介入放射学研究生教学的现状以及在研究生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提高介入放射学研究生教学的水平。结论本文从介入放射学研究生教学的现状入手,分析研究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的主要措施。
作者:安天志;王黎洲;周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直肠癌低位保肛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4年1月到我院实施治疗的79例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2例低位直肠癌者中23例行保肛治疗,观察分析直肠癌低位保肛治疗情况。结果23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2例因术中出血和直肠前壁受损改施Miles术。术后3例出现吻合口瘘,2例出现吻合口狭窄,六个月完成治疗,随访期间23例患者控便功能保持良好。结论对低位直肠癌实施保肛治疗,严格按照手术要求和规范执行,可获得良好效果,治疗期间注意盆腔自主神经和直肠全系膜切除保护,预防吻合口瘘和狭窄问题的发生。
作者:郑功敬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B超应用于泌尿系统结石检查中的诊断效果,综合评估其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观察分析来我院进行泌尿系统结石检查确诊的80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41例肾结石、26例输尿管结石、8例膀胱结石、5例后尿道结石;大结石:5.3 cm×2.8 cm。结论 B超诊断应用于泌尿系统结石检查中,具有方便、安全、易于被患者接受等特点。
作者:邹小红;张利群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糖尿患者接受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我院2013年~2014年接收的51例糖尿病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使用基础护理,观察组使用人性化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临床中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有效率是91.3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是85.71%,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使用人性化护理比较优秀,能够对患者的血糖控制起到比较好的效果。
作者:佐建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小儿三尖瓣闭锁手术的麻醉管理。方法对2012年3月~2014年6月收治的40例小儿三尖瓣闭锁患者的麻醉方法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全麻。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死亡。结论做好三尖瓣闭锁患者麻醉管理的重点应维护心功能和血液动力学稳定,并积极防治心律失常。
作者:王基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产前筛查结果与年龄、体质量和孕周的关系。方法选取1800例孕妇进行研究,利用风险评估软件系统检测孕妇是否存在高风险。结果唐氏综合征风险值和爱德华氏综合征风险值与年龄和体质量有关,开放性神经管缺陷(OSB)风险值与体质量和孕周有关。结论在产前筛查时需避免相关影响因素,保证筛查准确性。
作者:王子桂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外科于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拟行手术的10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要求和选择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局麻组、硬麻组和全麻组,各34例,运用简易精神状况检测量表(MMSE)分别对3组患者术前24 h和术后12 h、72 h的认知功能进行比较。结果全麻组术后12 h、72 h的MMSE评分与术前24 h相比,有显著变化(P<0.05);102例患者术后早期POCD发生率为14.71%,其中,局麻组POCD发生率为5.88%,硬麻组POCD发生率为11.76%,全麻组POCD发生率为26.47%;不同麻醉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全麻和硬麻术后早期都可能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全麻患者的POCD发生率较高,非必要情况下不建议采用全身麻醉的方法。
作者:邱平洋;蔡莹;张鑫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医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疗服务的水平。随着麻醉学科的不断发展,麻醉学研究生培养作为一种重要的高级人才培养模式也越来越普遍。对于麻醉学临床型研究生的培养,我们必须以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和临床实践、思维能力为出发点,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的环境和能力,因地制宜的制定麻醉学临床型研究生培养计划和科学的管理制度,从而培养出临床和科研工作能力俱佳的高素质麻醉专业人才,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作者:刘丹彦;袁保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BI)在上消化道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于我院内镜检查的上消化道癌前病变患者共1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比两组患者检查消化道微细结构以及胃黏膜病变轮廓的图像清晰度。结果窄带成像技术在显示病变轮廓图像质量、显示黏膜微血管形态图像质量以及胃小凹观察方面均要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BI)在上消化道癌前病变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马淑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跟骨骨折患者运用闭合撬拨复位斯氏针内固定,切开复位跟骨钛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诊治的128例(139足)跟骨骨折患者,将其分为两组,比较分析。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组1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以及治疗费用均优于组2患者,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跟骨骨折运用不同方法治疗各有优缺点,但综合来说,如跟骨软组织条件允许及经济许可,好选择切开复位跟骨钛板内固定治疗。
作者:刘泽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肝切除术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及总结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科收治的37例因肝脏疾病而行肝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出现并发症6例,占16.22%。结论肝切除术的并发症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
作者:李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可吸收螺钉对骨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升骨关节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我院的29例骨关节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有12例患者,使用传统内固定手术治疗,研究组有17例患者,使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几率为,研究组11.76%,对照组33.33%,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情况为,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结论骨关节骨折患者接受可吸收螺钉治疗具有比较好的效果,临床中疗效可靠,对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具有较好的降低作用,患者临床治疗满意度比较高,医患关系和谐,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具有较大的帮助。
作者:王瑞阳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