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患者的镇静作用

徐荣莉;赵波;刘丽君

关键词:右美托咪定, 全身麻醉, 镇静
摘要: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患者的镇静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间于我院就诊,并拟行全身麻醉接受手术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人。右托咪定组在麻醉诱导开始前将右美托咪定加入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对照组仅使用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者的镇静作用。结果根据Ramsay镇静评分可知,右美托咪定组镇静效果及满意度较对照组高, Ramsay评分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行全身麻醉时使用右美托咪定,可起到良好的辅助镇静作用,减轻患者痛苦,便于麻醉操作。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非手术方法治疗侵袭性牙周炎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究非手术方法治疗侵袭性牙周炎临床效果。方法选自我院近期收治的84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通过给予消炎止痛、龈下刮治以及松齿固定的非手术方法治疗,比较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以及牙齿松动的改善程度。结果患者治疗前后的牙齿0~I级松动率分别65.48%、84.52%,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治疗后的BI、PD、CAL指数均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对于侵袭性牙周炎的患者实施非手术治疗方法,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连志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注射剂治疗后循环缺血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注射剂治疗后循环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5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后循环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身体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后循环缺血患者使用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注射剂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疗效。

    作者:张兰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微波联合复方莪术油栓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微波联合复方莪术油栓(康妇特栓)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慢性宫颈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2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微波联合康妇特栓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用微波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8%,高于对照组的79.2%,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微波联合康妇特栓治疗慢性宫颈炎恢复迅速,效果显著。

    作者:王秀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64层螺旋CT诊断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

    目的:研究64层螺旋CT诊断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冠心病患者,先采用常规的冠状动脉造影诊断设为对照组,再采用64层螺旋CT诊断设为观察组,比较诊断效果。结果观察组轻度正确率为90.24%,中度正确率为96.16%,重度正确率为95.93%。结论对于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采用64层螺旋CT方法,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艳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系统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复发的影响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复发的影响。方法6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给予呼吸科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治疗依从性和复发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好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3个月和6个月的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降低复发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瑞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浅析慢性支气管炎呼吸内科规范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分析慢性支气管炎呼吸内科规范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64例,分为两组,单纯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研究组则采用呼吸内科规范治疗,并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内科规范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且更为安全可靠。

    作者:李永成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直肠癌低位保肛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并分析直肠癌低位保肛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4年1月到我院实施治疗的79例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2例低位直肠癌者中23例行保肛治疗,观察分析直肠癌低位保肛治疗情况。结果23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2例因术中出血和直肠前壁受损改施Miles术。术后3例出现吻合口瘘,2例出现吻合口狭窄,六个月完成治疗,随访期间23例患者控便功能保持良好。结论对低位直肠癌实施保肛治疗,严格按照手术要求和规范执行,可获得良好效果,治疗期间注意盆腔自主神经和直肠全系膜切除保护,预防吻合口瘘和狭窄问题的发生。

    作者:郑功敬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护理基本技术课程体系的构建

    随着优质护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的相继出台,对护理人员、护理职业能力、护理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基本技术》是护理核心胜任力培养体系中的主干课程,因此,迫切需要优化护理基本技术课程体系,以护理岗位胜任力为核心指标,将岗位胜任力融入护理基本技术课程体系,达到护理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作者:方仕婷;夏雅雄;苏吉儿;何萍;王凤;邢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颅脑出血的疗效评价

    目的:本文就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颅脑出血的临床价值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自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颅脑出血患者44例,通过抽签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予以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情况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颅脑出血的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周学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82例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手术治疗后球镜矫正视力与裸眼视力超过0.5的有效率差异不具显著性;患者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为11.9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74%。结论硬核白内障采用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视力,同时还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白秀林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苯磺唑酮辅助治疗痛风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索苯磺唑酮(苯磺保泰松)辅助治疗痛风的临床疗效,为以后痛风的药物内科治疗开辟新的用药方案。方法随机筛选2014年1月至今在我院进行诊疗的800例痛风患者,然后根据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所抽取的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要好与对照组,并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用药过程中临床症状经对比分析后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应用药物联合苯磺保泰松辅助性治疗,可有效的提高痛风的症状缓解率并且获得不错的临床诊疗效果。

    作者:魏会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清洁洗肠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清洁洗肠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洁洗肠治疗。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洁洗肠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疗效满意。

    作者:孙盛臣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浅谈妊娠期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疗效果

    目的:探讨妊娠期合并贫血的治疗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经妊娠期合并贫血的患者20例进行研究分析。结果20例患有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者,经阴道分娩6例,剖宫产14例,全部进行术中输血没有死胎现象,至出院前婴儿全部存活。结论再障患者妊娠需谨慎,对孕期要进行严密监护,争取对病情早发现早治疗,减少对母儿的危害。

    作者:靳宝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溃疡性结肠炎内科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内科综合治疗的方法和措施。方法对3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内科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显效4例,显效率10.5%;有效32例,84.2%,无效4例,无效12.5%。结论针对个体差异进行治疗调整,IBD的常用治疗药物为氨基水杨酸类、皮质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近年来治疗新药不断问世,特别是生物制剂的发展很快。内科综合治疗疗效满意。

    作者:崔永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传染科实习生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培训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传染科实习生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培训效果。方法对传染科12名实习生进行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培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每周至少1次理论学习,逐渐从基础疾病诊治向专科诊治技术过度,从易到难,遵循理论-观摩-监督指导-独立完成培训模式,由培训者视学习进度安排培训进度。结果12名实习生均达标,实习时间6~8个月,人均理论课时120 h以上,人均撰写个案诊治报告5份,双方互评均较满意。结论实际培训效果良好,培训具有针对性,注重循序渐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助于使实习生切实掌握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理念、方法。

    作者:杜敬佩;刘淑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CCU护士压力调查与干预措施的探讨

    目的:探讨分析CCU护士压力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减压措施进行干预。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60名C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通过对CCU护士压力原因的分析,找出相应减压措施进行干预。结论调查得出CCU护士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采取培养良好心理素质、改善CCU工作环境、加强专业技术培训、实行人性化管理等有效干预措施,减轻CCU护士压力,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安淑君;胡云霞;宋艳;刘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干扰素栓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衣原体、支原体性宫颈炎可行性观察

    目的:探析干扰素栓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衣原体、支原体性宫颈炎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予以对照组干扰素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阿奇霉素口服治疗。结果观察组在对照组干扰素治疗的基础上结合阿奇霉素口服治疗,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后的RCR检测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干扰素治疗的基础上结合阿奇霉素口服治疗,能够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宏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128层螺旋CT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与冠状动脉狭窄关系的研究

    目的:采用128层螺旋CT(128-MSCT)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进行评价,以此总结128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0例接受CT冠状动脉检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对所检出的斑块CT值进行测量,比较不同性质斑块引起的管腔狭窄程度;同时比较128层螺旋CT与冠状动脉造影CAG两种方法测量管腔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200例患者中,软斑块、中间斑块、钙化斑块数目及CT值比较差异显著(P<0.05);钙化斑块引起的轻度狭窄多,非钙化斑块引起的中度及重度狭窄多;128层螺旋CT与CAG检查方法在诊断管腔狭窄的相关性好。结论采用128层螺旋CT检查冠状动脉,有利于分析和测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及其引起的管腔狭窄,测量准确率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徐文娟;陈晗梅;方善春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18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进行抚触以及游泳护理。结果观察组生理性黄疸发生率、首次排胎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减小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发生率。

    作者:付长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胆囊结石合并轻中度胰腺炎患者实施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可行性

    目的:探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轻中度胰腺炎患者实施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轻中度胰腺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58例,按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实施时间将患者分为早期手术组和延期手术组。其中,早期手术组28例,延期手术组30例。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对比,早期手术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延期手术组(P<0.05)。结论排除胆总管结石后,胆囊结石合并轻中度胰腺炎患者在发病48 h 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切实可行,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患者负担。

    作者:王海宁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