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兰
目的:探析羟苯磺酸钙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羟苯磺酸钙联合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尿素氮、血肌酐、血UA改善情况均较好,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羟苯磺酸钙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安全性高,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苏淑芝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外科于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拟行手术的10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要求和选择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局麻组、硬麻组和全麻组,各34例,运用简易精神状况检测量表(MMSE)分别对3组患者术前24 h和术后12 h、72 h的认知功能进行比较。结果全麻组术后12 h、72 h的MMSE评分与术前24 h相比,有显著变化(P<0.05);102例患者术后早期POCD发生率为14.71%,其中,局麻组POCD发生率为5.88%,硬麻组POCD发生率为11.76%,全麻组POCD发生率为26.47%;不同麻醉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全麻和硬麻术后早期都可能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全麻患者的POCD发生率较高,非必要情况下不建议采用全身麻醉的方法。
作者:邱平洋;蔡莹;张鑫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关节镜下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探讨。方法选取于2014年2月~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传统开放手术与关节镜下微创手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完全负重下地时间以及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以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世富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甲亢性骨质疏松症治疗中骨化三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甲亢性骨质疏松症患者8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抗甲状腺药物联合阿仑膦酸钠片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骨化三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化三醇治疗甲亢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齐晨蕊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根据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护理体会进行分析。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2月到我院妇产科进行分娩出现产后出血的68例产妇运用综合性护理措施,并对产妇实行回顾性分析,对比产妇护理前后效果。结果全部患者经过综合性护理后,未发现患者出现死亡、产后并发症和后遗症等症状,治愈率达到100%。结论产妇产后出血做到及时发现,并实行综合性护理能减少产妇出现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可能性,提高产妇的生命质量。
作者:朱义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总结腹外疝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腹外疝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随访两年,复发1例。结论对腹外疝手术患者进行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降低复发率。
作者:苏燕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危险性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160例高血压患者,根据患者的心血管危险性来提供针对性的治疗,对比治疗前后的危险程度情况。结果治疗前患者共有15例极高危,占总数的9.4%,高危64例,占总数的40%,中危69例,占总数的43.1%,低危12例,占总数的7.5%。患者接受治疗后的危险情况为,极高危6例,占总数的3.8%,高危16例,占总数的10.0%,中危100例,占总数的62.5%,低危38例,占总数的23.7%。治疗后极高危、高危患者数量减少,中危和低危患者数量增加。结论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时,需要根据其危险分层情况来进行指导治疗。
作者:吴孝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神经外科是外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特点与外科其他专科相比来说具有特殊性。神经外科教学的内容主要围绕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展开;以理论知识为主,并辅以实践教学,但是理论教学中所学的知识比较抽象,因此就给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作为医学中复杂的一门应用科学,神经外科对医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在神经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必须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本文主要就如何培养本科学生神经外科临床思维能力进行分析和探讨。
作者:廖正步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方法在直肠癌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患者分为研讨组和对照组,研讨组采用综合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结果研讨组患者康复情况和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综合护理措施不仅使患者快速的康复,而且增加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马丹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凝聚胺技术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优势及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120例健康体检人员,清晨空腹抽取2份静脉血液样本,采用盐水法和凝聚胺技术对其进行输血检验,分析应用效果。结果采用凝聚胺技术进行输血检验的效果高于盐水法,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聚胺技术具有较高的灵敏性,操作方便,为临床的输血提供了准确的检验结果,确保了输血的安全性。
作者:孔秀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成人牙周病采取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2012年我院共接收了30例牙周病患者,患者接受基础治疗以及正畸治疗,对治疗后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全部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好,患者接受的治疗时间为15~30个月,牙周症状得到了缓解,已松动牙齿被保留,患者的口腔健康良好,外观相比治疗前改善明显;出血指数、前牙覆盖、牙周袋深度等相比治疗前改善明显。结论成人牙周病患者接受正畸治疗能够对其病情起到控制和改善效果,牙列有序,促进了咬合能力的恢复和外观的改善,临床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静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高血压心脏病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4例室性早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使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比较两组临床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高血压心脏病室性早搏的效果较佳。
作者:张亚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血清和尿中亮氨酸氨基肽酶(leucine aminopeptidase, LAP)活性的同时检测,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速率法同时检测32例患者的血清和尿液LAP。结果血清检测结果明显增高的有19例,均为肝病(肝硬化7例,肝癌5例,慢性肝炎5例,胆汁淤积2例)。尿液检测结果明显增高的有13例,均为肾病(糖尿病肾损害7例,高血压肾损害4例,药物性损害2例)。血清中LAP活性明显升高者,大多为肝胆病患者。尿液中LAP活性明显升高者,大多为肾病患者。结论血清和尿液LAP同时检测,血清检测活性增高提示肝胆病,尿液检测活性增高提示肾病,差异显著,可作为临床早期诊断肝病和肾病的重要依据。
作者:姜连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可吸收螺钉对骨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升骨关节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我院的29例骨关节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有12例患者,使用传统内固定手术治疗,研究组有17例患者,使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几率为,研究组11.76%,对照组33.33%,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情况为,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结论骨关节骨折患者接受可吸收螺钉治疗具有比较好的效果,临床中疗效可靠,对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具有较好的降低作用,患者临床治疗满意度比较高,医患关系和谐,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具有较大的帮助。
作者:王瑞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64层螺旋CT诊断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冠心病患者,先采用常规的冠状动脉造影诊断设为对照组,再采用64层螺旋CT诊断设为观察组,比较诊断效果。结果观察组轻度正确率为90.24%,中度正确率为96.16%,重度正确率为95.93%。结论对于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采用64层螺旋CT方法,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艳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复发的影响。方法6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给予呼吸科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治疗依从性和复发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好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3个月和6个月的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降低复发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瑞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引流术在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30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式,观察组采用微创穿刺引流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7%,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0%,两组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微创穿刺引流术临床疗效好。
作者:徐世和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膈下脓肿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选取2011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膈下脓肿患者22例临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22例患者经治疗治愈21例,1例感染并发症。结论积极处理原发病灶,控制炎症,促使脓性渗出液局限,形成脓肿者做脓腔引流。
作者:苏海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在当前的骨科护理中,如何确保年龄比较大的患者的安全性,我们通过一些调查,总结了一些比较合适的方法。方法调查一定数量的患者在术前术后护理中的不同要求,以及生理心理护理方法对患者的不同作用来研究。结果经过护理后,患者的心理和生理两方面的健康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改善。结论对老龄患者的骨外科方面的护理,既要在硬件设施上追求质量,也要在软件设施方面下功夫。
作者:吴畏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本文就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颅脑出血的临床价值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自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颅脑出血患者44例,通过抽签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予以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情况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颅脑出血的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周学金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