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指禅流派推拿治疗肩周炎55例

杨杜林

关键词:肩周炎, 一指禅, 流派, 推拿, 痛点, 弹拨
摘要:肩周炎多为中老年人慢性常见病,病者患肩疼痛,活动障碍,影响生活和工作,治疗周期长。一指禅推拿流派手法多,操作性强,针对的病种不受局限,结合个人临床经验总结,治疗该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疗程短,并且简便、经济。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术中肌瘤切除的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术中肌瘤切除的疗效。方法随机将96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术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单纯行剖宫产术,观察组术中行肌瘤切除,比较两组各指标。结果观察组出血量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肌瘤切除手术安全可靠。

    作者:倪璟鑫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在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路径式教学法在临床护理实习生带教过程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将我院72名护理实习生采用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名,对照组使用传统的临床带教方法,观察组护理实习生使用临床路径式教学方法,比较两组护理实习生的带教理论的掌握情况、操作成绩以及对带教方式的满意度。结果通过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实习生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技能的出科平均成绩以及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发现观察组的护理实习生在各个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实习生的临床护理带教中使用临床路径式教学法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护理教学的质量,提高护理实习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实习满意度,能够更好的为患者提供满意的服务。

    作者:李汝珂;王丹;刘春秀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盐酸氨溴索超声雾化吸入在小儿肺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盐酸氨溴索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随机在我院在2013年2月~2014年9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患者中抽取50例,根据其入院时间的先后,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有25例患者。观察组的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使用的药物为盐酸氨溴索联合抗生素;对照组的患者使用的药物为α-糜蛋白酶联合抗生素,两组患者的用药方法均为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治疗后的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接受治疗后,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92%(P<0.05),分析两组患者的数据,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肺炎的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采用盐酸氨溴索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有效的缓解病情。

    作者:齐永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应用早期干预对小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应用早期干预对小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70例正常新生儿分为两组,观察组行早期干预措施,对照组行常规措施。结果观察组适应性、语言、精细动作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神经精神发育单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干预措施对小儿生长发育具有良好作用,促使小儿健康成长。

    作者:王学荣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一指禅流派推拿治疗肩周炎55例

    肩周炎多为中老年人慢性常见病,病者患肩疼痛,活动障碍,影响生活和工作,治疗周期长。一指禅推拿流派手法多,操作性强,针对的病种不受局限,结合个人临床经验总结,治疗该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疗程短,并且简便、经济。

    作者:杨杜林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20例脑积水的手术治疗

    目的:对手术治疗脑积水的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间收治的本病确诊患者20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经治疗在20例患者中有14例疗效显著,4例有明显改善好转,2例患者效果不理想,治疗总有效率为90%。结论使用手术方法对脑积水进行治疗,其效果较理想,并发症较少且创伤轻微。

    作者:谢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36例腹外疝的超声诊断及无张力修复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在腹外疝诊断中的作用和采用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外疝的优点。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2月间收治的腹外疝患者36例,回顾其超声诊断腹外疝的方法和无张力修复术治疗的过程。结果36例腹外疝患者行无张力修复术治疗后均恢复健康,随访一年无复发。结论超声诊断对腹外疝分类、部位、大小、有无合并嵌顿、有无绞窄等提供出明确的信息,是一种经济、无创、准确、直观的诊断方法,应用无张力修补术避免了传统疝修补术对人体正常组织结构造成的损害。

    作者:于永付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系统化护理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四肢长管骨骨折患者共8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各有43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系统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74.42%,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存在明显差异(χ2=5.460, P=0.019)。结论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采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实施系统化护理,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

    作者:张华;刘桂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ICU小儿重症肺炎的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对ICU小儿重症肺炎的护理干预予以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90例ICU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体健康(78.53±11.89)分高于对照组(64.37±10.01)分,且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比对照组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小儿重症肺炎患儿予以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能够促进患儿症状改善。

    作者:崔娜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治疗中的效果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6月间在我院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的6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5例患者手术总有效率达92.31%(60/65);术后3例发生并发症(4.62%);随访6个月,QOL、PSA、Qmax、PVR以及IPSS指标均有改善,差异明显(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效果显著。

    作者:毛东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硬膜外麻醉与局部麻醉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对硬膜外麻醉与局部麻醉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方法回顾分析102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局麻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以及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对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的患者实施局部麻醉,效果较好。

    作者:李晓耕;董俊云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免疫抑制类药物应用联合手术治疗交感性眼炎的探索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手术联合药物治疗交感性眼炎的患者诊疗效果。方法对我医院眼科收治的交感性眼炎患者随机抽样100位来进行本次研究。对照组只提供手术治疗和基础抗生素治疗,实验组在手术诊疗同时使用免疫抑制剂药物联合方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结果对比(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交感性眼炎患者通过手术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王遵敬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缺血性心脑血管病中颈动脉超声的临床运用探究

    探究采用颈动脉多普勒超声诊断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运用。本文选取120例检查者为样本,分病例组和对比组。患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80例病患为病例组,检查正常的40例检查者为对比组,其中病例组分为脑供血不足组和冠心病组。对对比组进行斑块指数以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检测。经过诊断对比,病例组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平均值及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对比组,P<0.01。脑供血不足患者和冠心病患者两组之间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平均值和斑块检出率相差不大,P>0.05。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斑块对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灵敏度在81%~85%之间,特异性在67%左右。所以,通过颈动脉超声对缺血性心脑血管类疾病的诊断及预后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小燕;王德永;马富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四肢骨折合并糖尿病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与探讨四肢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与注意事项。方法选取四肢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共50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患者经过本院精心的治疗,均达到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血糖控制情况良好,骨折情况恢复良好。50例患者中痊愈共40例(80.0%),好转共10例(20.0%)。无病例在手术过程中或术后住院过程中死亡,对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析可得,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为切口感染、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0%。结论对于四肢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时,应首先考虑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手术过程中尽量控制手术时间,以预防术后发生切口感染,术后辅助患者进行下肢按摩,避免发生下肢静脉血栓。

    作者:庄桂林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健康教育用于慢性胃炎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健康教育在慢性胃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分别为8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的方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得满意度以及睡眠质量评分。结果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6.3%,对照组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为73.8%,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为(8.32±1.65)分高于对照组患者(7.11±1.23)分,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慢性胃炎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实行相应的健康教育,不仅有助改善护患关系,还能够提高护理质量,促使患者更好的恢复。

    作者:张春梅;徐新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的屈光矫正及综合训练

    目的:对屈光矫正与综合训练应用于屈光不正性弱视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60例(100只眼)于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对其行屈光矫正与综合训练治疗。结果40例患儿(61只眼)矫正视力超过0.8,17例患儿(34只眼)视力提升超过两行,3例患儿(5只眼)视力提升不明显,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5.0%。结论研究表明,屈光矫正联合综合训练有助于提升患儿视力。

    作者:王中利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医学高职高专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思考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对临床医生科研要求的提高,科研能力的培养成了现在医学教育中的当务之急。本文着眼于提高医学高职高专学生科研能力的问题,分析其重要性,指出其解决的方向和方案,为现行的基础医学教育提供了改革的方案。

    作者:吴琼;王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小儿心脏直视手术后的呼吸道护理

    目的:通过探讨小儿心脏直视手术后呼吸道护理方式,旨在为提高患儿术后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心脏直视手术的小儿患者85例,给予气管插管期间护理和拔管后呼吸道护理,记录患者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患者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53%,护理满意率为95.29%。结论小儿心脏直视手术给予术前护理和术后呼吸道护理可以显著降低呼吸道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率。

    作者:董云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综合护理干预预防初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60例初产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总产程、产后出血发生率、分娩后2 h、24 h 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初产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产后阴道出血量以及出血发生率。

    作者:徐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糖尿病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90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44例,观察组患者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为患者提供服务,观察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的模式为患者提供服务,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评分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8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9.55%;在护理满意度评分方面,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糖尿病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时,采用人性化护理的方式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的总有效率情况。

    作者:李俊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