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勇
目的:探讨流产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54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4例患者中治愈48例,6例无效。结论正确对患者使用合适方法可提高治愈率。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心理治疗也很重要,要使其情绪安定,增强信心。
作者:杨春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宫外孕患者的抢救治疗及护理。方法选取26例宫外孕的临床抢救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6例宫外孕患者经积极抢救和精心的护理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住院时间7~30天,平均13天。结论出血得到控制,生命体征恢复正常,缓解疼痛,患者情绪平稳,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作者:李慧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流行性腮腺炎临床特征、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100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临床资料。结果87%患者年龄在5~18岁间;发病时间以春夏两季为主;临床并发症主要为腮腺肿痛、发热、胰腺炎等。结论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年龄多为5~18岁儿童和青少年,发病以春夏两季为主,且并发症较多。因此应加强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疫苗接种,降低感染发病率。
作者:尹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采用法国PHENIX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治疗产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效果。方法选择确诊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两组患者盆底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在治疗第5次第10次后肌力测定较对照组恢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结合Kegel法训练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效果明显,其治疗方法安全有效,增强了治疗准确性,是症状较轻患者的首选疗法。
作者:刘芳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自血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我科就诊的慢性荨麻疹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单纯行枸地氯雷他定对照组,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自血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组各80例,于治疗前、治疗结束即刻行血清IgE浓度检测,评价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变化,治疗结束后行疗效评定。并随访3个月统计复发率。结果治疗组痊愈、显效、好转、无效依次为67.5%(54/80例)、22.6%(18/80例)、7.5%(6/80例)、2.5%(2/80例),对照组痊愈、显效、好转、无效依次为32.5%(26/80例)、45%(36/80例)、10.0%(8/80例)、12.5%(10/80例);治疗后3个月复发率分别为2.6%与15.7%。结论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自血联合枸地氯雷他定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作者:卞曙晓;胡雯;王婷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预后中凝血功能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择90例脑出血患者,入院后均检测各项凝血功能指标,若≥3个指标且比正常值增加或降低30%为观察组;反之为对照组。结果对照组凝血功能各指标改变、死亡率、病残率均优于观察组(P<0.05)。结论凝血功能检验对于评估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预后结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丽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总结对于肛瘘术后尿潴留患者的护理要点,减少尿潴留的发生。方法将124例肛瘘疾病患者分为两组并分开护理。结果对照组发生重度尿潴留32例。实验组发生重度尿潴留2例。结论应用自我调节理论对肛肠疾病术后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及降低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的发生。
作者:谭海欧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带关节的外固定架治疗Pilon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2005年4月~2013年10月收治76例Pilon骨折患者,男53例,女23例;年龄20~62岁,平均41岁。开放性骨折22例,闭合性骨折54例。根据Pilon-Al gower分型:I型18例,II型33例,III型25例。结果术后随访6~50个月,平均22个月。根据踝关节评价标准,优52例,良18例,中5例,差1例。结论带关节的外固定架治疗Pilon骨折,创伤小,固定可靠,结合空间小,螺钉及克氏针,能尽大可能达到解剖复位,固定期间可活动踝关节,减少关节僵直,促进骨折愈合。
作者:王洪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教育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说教式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强化式健康教育,3个月后比较两组教育效果。结果3个月后,观察组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式健康教育可有效增强2型糖尿病患者的认识度与自控能力,改善血脂代谢与血糖水平。
作者:高红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休克患者的抢救措施及护理体会。方法通过第一时间对115例休克患者进行一系列抢救护理措施,观察并总结预后效果。结果通过抢救措施及后续护理干预,115例休克患者中,仅有5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其他110例均预后良好。结论对不同时期休克患者进行系统的抢救措施及后续完善的护理干预可以起到降低患者死亡率,减少预后不良情况的发生。
作者:鲁丽娜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不同射血分数对慢性心衰患者的影响。方法依据左室射血分数值(50%)分为保留正常射血分数的心力衰竭(HFPEF)组和射血分数减损的心力衰竭(HFDEF)组,随访评价临床表现及生存情况等。结果 HFPEF组比较,HFDEF组患者临床症状更重,死亡率更高,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射血分数减损是慢性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邱明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慢性胃炎患者优质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搜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慢性胃炎36例,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成两组。实验组共18例,接受优质护理;对照组共18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效果,并比较分析。结果两组相比,实验组SAS改善明显(P<0.05),满意度较高(P<0.05),差异显著。结论慢性胃炎患者优质护理效果佳,满意度高。
作者:尹贞顺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术式选择及效果。方法随机将70例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术式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透明眼角膜切口超声入乳化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颞侧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治疗。结果对照组视力恢复率71.43%,观察组视力恢复率为70.85%。结论透明眼角膜切口超声入乳化术和经颞侧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均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海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手术与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于2014年3~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4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手术与石膏外固定进行治疗,对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腕关节主动活动范围以及Gartland-Werley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治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比石膏外固定治疗的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任立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产后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140例产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SDS 得分、生存质量得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消除产妇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降低产后抑郁症发生率。
作者:王祯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究采取皮下乳腺切除术对严重乳腺增生患者进行治疗后的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在我院2013年3月~2014年11月收治患有严重乳腺增生症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有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入院后,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入院后采用皮下乳腺切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患有严重乳腺增生症的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皮下乳腺切除术,可以对该病起到一个较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安全性较高,不易反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解洪权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系统了解影响口腔癌发病的因素,为临床准确提供预防控制口腔癌的参考依据。方法整理分析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80例口腔癌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饮酒、吸烟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查找诱导口腔癌发病的临床主要因素。结果在180例患者中,吸烟者易患口腔癌的机率是不吸烟者的3.35倍,饮酒者易患口腔癌的机率是不饮酒者的4.32倍,抽烟、饮酒患口腔癌的比例明显高于早期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晚期患者当中,抽烟、饮酒患者口腔癌的比例明显高于早期患者,即P<0.05。结论增加口腔癌发病的主要因素是吸烟和饮酒,及时戒烟和戒酒,能够有效的降低口腔癌的发病机率。
作者:李欣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比研究环吡酮胺乳膏剂治疗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90例随机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予环吡酮胺乳膏剂治疗,阴道给药;对照组予环吡酮胺栓剂治疗,同样阴道给药。选择5天为一疗程。检验记录用药前后指标。软件SPSS17.0统计分析。结果环吡酮胺乳膏剂的总疗效优于环吡酮胺栓剂(P<0.05)。结论环吡酮胺乳膏剂能够有效的治疗阴道炎。
作者:肖立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帕金森患者的护理工作进行探讨研究。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间收治的帕金森患者20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通过对20例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有14例患者治疗效果明显,有5例患者有所好转,有1例患者治疗无效。结论通过对帕金森患者进行全面系统的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石彩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6月间在我院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的6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5例患者手术总有效率达92.31%(60/65);术后3例发生并发症(4.62%);随访6个月,QOL、PSA、Qmax、PVR以及IPSS指标均有改善,差异明显(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效果显著。
作者:毛东方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