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
目的:探究固定剂量复合剂应用在结核病的防治中。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68例结核病患者,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抗结核板式组合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固定剂量复合剂费宁和费安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治疗后,其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经比较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固定剂量复合剂使用在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中是具有可行性的。
作者:张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给予干预组综合护理干预,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对比其效果。结果干预组的治愈率(80.49%)和护理满意度(95.12%)均较参照组(53.66%,78.05%)高,差异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可有效促进患者治愈,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欢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急性阑尾炎患者恢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急性阑尾炎患者180例。分为两组,护理组加强对患者进行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对比观察并发症出现率,出院时间,出院满意度调查问卷。结果护理组急性阑尾炎患者与常规组比较出院满意度更高,恢复更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在急性阑尾炎患者恢复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刘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甲状腺髓样癌和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特征。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56例甲状腺癌患者按类型分为甲状腺髓样癌组34例和甲状腺乳头状癌组122例。观察两组患者的超声图像,分析患者结节的大小、位置、内部结构、形态、边缘、回声水平以及有无钙化等特征。结果甲状腺髓样癌患者的结节相对较大,位于甲状腺的中上极,内部结构为实性,形态不规则,边缘不整齐,低回声,伴有钙化。甲状腺髓样癌和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结节在大小、位置、形态、内部结构、边缘、回声水平及钙化等方面均差异显著(P<0.05或0.01)。结论甲状腺髓样癌结节具有一些特异性特征,超声图像在术前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对于不典型的结节则容易误诊,需要同降钙素的水平共同诊断。
作者:崔志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六何分析法”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级护理专业三年制专科学生两个班320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60人。在护理教学中,对照组沿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用“六何分析法。结果“六何分析法”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后,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由被动转为主动学习,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结论将“六何分析法”应用于护理教学,能够切实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教学效果。
作者:张艳培;刘晓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宫颈炎康栓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4月~2014年4月期间我院诊治的240例中重度宫颈糜烂病患,在接受宫颈炎康栓的3个疗程治疗后,对其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中重度宫颈糜烂病患接受宫颈炎康栓治疗后治愈率显著提高,总治愈率达到85.8%。结论中重度宫颈糜烂病患接受宫颈炎康栓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明显,尤其针对单纯型、颗粒型的宫颈糜烂。
作者:信长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和总结阴茎折断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收集共6例我院2000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阴茎折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1年,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所有患者均无尿道狭窄及排尿困难。一例勃起时阴茎弯曲,一例勃起时阴茎疼痛不适。结论阴茎折断是泌尿外科少见病,其诊断多基于典型临床表现。主张急诊手术探查,可采取纵行切口,损伤较小,预后多良好。
作者:张自刚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显维喉手术治疗喉良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3月~2014年9月期间诊治的89例喉良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的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显维喉手术组(45例)与经纤维喉镜手术组(44例),给予经纤维喉镜手术组患者通过经纤维喉镜手术治疗,显维喉手术组采用显维喉手术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维喉手术组明显优于经纤维喉镜手术组(P<0.05)。结论显维喉手术治疗喉良性病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松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36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两组,每组68例。观察组给予厄贝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片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血压,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作者:刘彦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比较盐酸齐拉西酮胶囊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8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各时间点选择症状量表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为评价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盐酸齐拉西酮胶囊组和奥氮平组的PANSS和CGI-S评分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种药物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均具有较好的疗效,并且证明盐酸齐拉西酮胶囊疗效更佳。
作者:齐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小儿脓疱疮的治疗。方法对2011~2014年收治的小儿脓疱疮患者30例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痊愈18例,显效10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100%。随访1~2年复发3例,与间断用药有关给予重复治疗,效果满意。结论注意个人卫生,轻症可采用局部治疗,重者作脓液培养及药敏试验口服药物全身治疗。
作者:张伟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心内科老年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护理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2年12月收治的40例心内科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采用传统的健康护理方式,观察组20例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健康护理,观察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满意度和健康教育达标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100.0%(20/20),对照组为80.0%(16/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健康教育达标率为95.0%(19/20),对照组为65.0%(13/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心内科老年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下的健康护理干预,能进一步密切护患关系,增强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度,提升患者的健康水平。
作者:董艳飞;余丽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并过敏性鼻炎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其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136例支气管哮喘并过敏性鼻炎患儿分为两组,每组6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临床效果、护理总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并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临床效果,有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冯玉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轻中度支气管哮喘行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月间收治的116例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予以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治疗,分析相关数据。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6.55%比对照组86.21%高,且PEF、FEV1与FEVl%值均比对照组高,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轻中度支气管哮喘行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彭玉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肾结核患者的CT诊断价值及误诊因素。方法搜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肾结核38例,按照不同检查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19例接受CT检查,对照组19例接受B超检查。对比两组检查结果,并对CT误诊病例进行分析。结果两组相比,实验组诊断符合率较高(P<0.05),差异显著。结论肾结核患者CT诊断价值较大,应引起重视,加强误诊分析,提高准确率。
作者:郭艳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慢性肾功能衰竭皮肤瘙痒患者使用中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患者59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皮肤瘙痒评分(14±2)少于对照组(21±3),总有效率相对较高,两组治疗效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皮肤瘙痒患者应用中药浸浴方法治疗能够显著改善瘙痒症状与肾功能,效果良好,安全有效。
作者:李瑞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究胰岛素曾敏剂对多囊卵巢综合症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11月期间收治的76例多卵巢综合征患者,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予以对照组患者枸橼酸氯米芬、戊酸雌二醇以及妈富隆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胰岛素增敏剂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其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两组间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胰岛素增敏剂对多卵巢综合征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姜丽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我院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菌谱及其耐药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2月收治的10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对其进行痰液收集并对痰液进行病原菌株分离,对病原菌株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研究。结果100例患者病原菌株中,革兰阴性菌52株,革兰阳性菌48株。革兰阴性菌中包括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以及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阳性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对菌株进行耐药性试验,亚胺培南对革兰阴性菌敏感性较高,利奈唑胺对革兰阳性菌敏感性较高。结论下呼吸道感染细菌有耐药性,治疗时要针对其耐药性不同合理用药,才能使治疗效果达到好。
作者:苗雅静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与脂蛋白(A)联合检测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68例冠心病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检测其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与脂蛋白(A)并进行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与脂蛋白(A)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与脂蛋白(A)呈正相关(r=0.86, r=0.79,P<0.05)。结论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与脂蛋白(A)联合检测对于冠心病的诊断,判断严重程度,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宋荣海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脑挫裂伤的观察及护理。方法选取30例脑挫裂伤患者临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30例脑挫裂伤患者经治疗后全部痊愈。结论一般采用非手术治疗,但出现脑疝征象时,应开颅探查及行去骨瓣减压术。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张敏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