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荣海
目的:探讨子宫积脓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从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74例子宫积脓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与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治疗74例子宫积脓患者痊愈46例,显效12例,有效1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1.89%。结论对于宫腔积脓患者的体征和症状需要进行详细的检查,B超和诊断对医生诊断有重要意义。如患者处于生育期应采取保守治疗,而对于绝经期患者采取手术治疗也可以。
作者:石磊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90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44例,观察组患者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为患者提供服务,观察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的模式为患者提供服务,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评分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8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9.55%;在护理满意度评分方面,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糖尿病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时,采用人性化护理的方式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的总有效率情况。
作者:李俊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究脑梗死患者采用丁苯酞和依达拉奉综合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8月收治的37例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20例选择丁苯酞和依达拉奉的综合治疗,对照组17例患者选择依达拉奉的治疗,治疗后观察患者的身体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EES和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采用丁苯酞和依达拉奉综合治疗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并使神经功能得到较好的改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宝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四种抗生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治疗成本。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9月~2014年12月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5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各39例,分别采用阿奇霉素、头孢唑污钠、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四种抗生素对患者进行治疗,分析比较四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成本。结果四组患者的治疗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C、D两组患者治疗成本明显低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奇霉素、头孢唑污钠、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四种抗生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头孢曲松钠和左氧氟沙星治疗成本较低。
作者:苗淑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我院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菌谱及其耐药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2月收治的10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对其进行痰液收集并对痰液进行病原菌株分离,对病原菌株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研究。结果100例患者病原菌株中,革兰阴性菌52株,革兰阳性菌48株。革兰阴性菌中包括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以及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阳性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对菌株进行耐药性试验,亚胺培南对革兰阴性菌敏感性较高,利奈唑胺对革兰阳性菌敏感性较高。结论下呼吸道感染细菌有耐药性,治疗时要针对其耐药性不同合理用药,才能使治疗效果达到好。
作者:苗雅静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与探讨妊娠期糖尿病诊断中血糖检测的应用。方法选取100例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行指尖血糖仪监测血糖,观察组行动态血糖监测。对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指标情况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血糖控制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妊娠期糖尿病诊断中应用动态血糖检测,有助于有效控制患者血糖。
作者:梁诸芬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主要观察知觉性外斜视斜视眼内转时伴有下转这种特殊的眼球运动现象。方法回顾性收集知觉性外斜视患者临床资料13例,观察患者视力,三棱镜度数、眼球运动、眼底照相及手术方式。结果知觉性外斜视主导眼注视时,患眼明显大角度向外偏斜,眼球运动检查时,还发现患眼眼球内转出现下转。这13例患者均表现出患眼上斜肌亢进,其中2例患者伴有A征,1例患者伴有A征及内旋。结论知觉性外斜视这种特殊的眼球运动可能与患眼上斜肌亢进和眼底内旋有关,需进一步观察、研究。
作者:吴亚娇;陈霞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硬膜外麻醉与局部麻醉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方法回顾分析102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局麻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以及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对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的患者实施局部麻醉,效果较好。
作者:李晓耕;董俊云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肾结核患者的CT诊断价值及误诊因素。方法搜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肾结核38例,按照不同检查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19例接受CT检查,对照组19例接受B超检查。对比两组检查结果,并对CT误诊病例进行分析。结果两组相比,实验组诊断符合率较高(P<0.05),差异显著。结论肾结核患者CT诊断价值较大,应引起重视,加强误诊分析,提高准确率。
作者:郭艳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联合用药方案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方法随机将8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莫西沙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使用莫西沙星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莫西沙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能够有效缓解肺部啰音以及发热等症状,疗效显著。
作者:李春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评价激素替代疗法对围绝期综合征(PMS)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112例PM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每组56例,A组患者予以谷维素片治疗,30 mg/次,3次/d。B组患者应用激素替代疗法进行治疗,临床疗效采用Kupperman评分进行评价。对两组患者的Kupperman评分、治疗前后的促卵泡激素、雌二醇、黄体生存素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进行记录,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Kupperman评分、促卵泡激素、黄体生存素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而雌二醇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显著高于治疗前(P均<0.05),而治疗后B组患者的Kupperman评分、促卵泡激素、黄体生存素水平显著低于A组(P均<0.05),雌二醇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显著高于A组(P均<0.05)。且全部患者治疗后均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激素替代疗法应用于PMS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较满意,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杜灵枝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三参汤加减治疗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邓悦教授对收治的1例采用三参汤加减治疗的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其治疗效果。结果该例患者采用三参汤加减方进行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显著减轻,夜间睡眠质量显著好转。结论采用三参汤加减方对房颤进行治疗可取得较为显著的疗效。
作者:赵中华;周跃;于淼鑫;邓悦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科学发展是当今社会的主流思想,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要求医学教育工作者不断改革与创新,培养出符合高职高专所要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人文素质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也是目前在医学院校中有着较高的呼声。而在大部分医学院校中人文素质教育现状不容乐观。为了能够有效适应现代医学教育模式改革,需树立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作者:杨旭;赵明君;刘春灵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60例初产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总产程、产后出血发生率、分娩后2 h、24 h 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初产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产后阴道出血量以及出血发生率。
作者:徐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宫颈炎康栓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4月~2014年4月期间我院诊治的240例中重度宫颈糜烂病患,在接受宫颈炎康栓的3个疗程治疗后,对其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中重度宫颈糜烂病患接受宫颈炎康栓治疗后治愈率显著提高,总治愈率达到85.8%。结论中重度宫颈糜烂病患接受宫颈炎康栓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明显,尤其针对单纯型、颗粒型的宫颈糜烂。
作者:信长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究脑血栓患者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8月收治的34例脑血栓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19例选择尿激酶的溶栓治疗,对照组15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的具体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3.33%,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栓患者选择尿激酶的溶栓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药物安全性高,有利于身体的早日康复,效果显著。
作者:王志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在腹外疝诊断中的作用和采用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外疝的优点。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2月间收治的腹外疝患者36例,回顾其超声诊断腹外疝的方法和无张力修复术治疗的过程。结果36例腹外疝患者行无张力修复术治疗后均恢复健康,随访一年无复发。结论超声诊断对腹外疝分类、部位、大小、有无合并嵌顿、有无绞窄等提供出明确的信息,是一种经济、无创、准确、直观的诊断方法,应用无张力修补术避免了传统疝修补术对人体正常组织结构造成的损害。
作者:于永付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培训心内科医师通过心电图快速准确定位流出道室性早搏的有效方法。方法流出道起源室性早搏是临床常见的功能性室性早搏,集中于左,右室流出道及心外膜,射频消融治疗具有较高的成功率。术前通过心电图准确预判室早的起源部位,对缩短手术时间,减少X线曝光量,提高手术成功率至关重要。在培训过程中采用简化的术前心电图定位法则及假设推断相结合的方法预判室早位置,再根据术中实际标测靶点位置,分析术前定位准确或失败的具体原因。2013年6月~2014年6月共16名医师接受了培训。结果16名医师包括博士,硕士研究生及进修生分别为6,8,2名,所有医师均在3个月内熟练掌握了流出道室早的定位流程,对流出道室早的定位准确率超过90%。结论简化的术前心电图定位法则结合假设推断及术后对照分析的方法,循序渐进,可有效增强医师对流出道室早定位的准确性。
作者:时向民;陈福坤;梁卓;李健;辛倩;林琨;国建萍;单兆亮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6月间在我院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的6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5例患者手术总有效率达92.31%(60/65);术后3例发生并发症(4.62%);随访6个月,QOL、PSA、Qmax、PVR以及IPSS指标均有改善,差异明显(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效果显著。
作者:毛东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方式对于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效果与应用。方法将来我院就诊的8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情况以及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2例并发症(4.88%),对照组患者中出现9例并发症(21.96%)。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小于对照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罹患急性阑尾炎的患者在手术之后实施循证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保证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晶晶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