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中华;周跃;于淼鑫;邓悦
目的:对肝性脑病的治疗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本病患者30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1例患者疗效显著,病情缓解,6例患者疗效较好,有3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有效率为90%。结论由于本病有着较特殊的临床表现,所以应用药物治疗能够得到较理想的效果。
作者:杨维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实验组的患者采用雷贝拉唑进行治疗,常规组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并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病情均有所好转,但实验组患者总体好于常规组,各项数据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应用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较奥美拉唑好。
作者:张逸强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患者溶栓抗凝的护理方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方法对25例急性肺栓塞症患者通过评估,采取个性护理措施,观察临床效果。结果经过个性化护理措施,我组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急性肺栓塞患者在抗凝溶栓治疗过程中给予个性化护理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死亡率。
作者:王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并过敏性鼻炎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其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136例支气管哮喘并过敏性鼻炎患儿分为两组,每组6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临床效果、护理总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并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临床效果,有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冯玉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布地奈德联合雾化吸入β2受体激动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发作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46例COPD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两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2.6%和69.1%。结论布地奈德联合雾化吸入β2受体激动剂对于治疗COPD能使治疗效果得到加强,将二者联合治疗COPD应在临床医学中广泛应用。
作者:魏会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胃食管反流患者40例中西医结合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中西医结合治疗,显效28例,好转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西药治疗标中药调理胃肠功能,从而增加起效时间和缩短疗程,疗效的巩固和减少复发,改善临床疗效。
作者:高志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奥美拉唑联合西沙比利对反流性食道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82例反流性食道炎患者,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予以对照组法莫替丁联合西沙比利治疗,观察组奥美拉唑联合西沙比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治疗后,其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两组间经对比,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反流性食道炎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联合西沙比利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邢永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真菌性阴道炎治疗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86例真菌性阴道炎患者,按照抽签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3例。参照组患者予以小苏打水,计量为2%~4%,对患者的阴道进行冲洗,使用常规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使用参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较参照组患者真菌性阴道炎治疗效果更好,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对真菌性阴道炎治疗的作用比较明显,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
作者:刘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方法通过对40例脑出血患者实施临床护理,总结临床护理疗效和经验。结果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有效预防并发症的产生,社会功能恢复度高。结论对脑出血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护理,对促进患者疾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
作者:曹玉仙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微格教学法在儿科实习医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138名儿科实习医生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临床教学,实验组采用微格教学法,比较两组实习后满意度及出科考试成绩。结果实验组实习医生满意度及出科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儿科实习医生临床教学中应用微格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王亚君;李晓辉;张国利;刘卓琼;张剑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分析系统化技能实践教学模式在临床医学教育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多媒体电子标准化患者与临床体格检查视频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学生经过系统化技能实践教学培训后,考核成绩明显提高。结论系统化技能实践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临床技能。
作者:陈永衡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自血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我科就诊的慢性荨麻疹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单纯行枸地氯雷他定对照组,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自血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组各80例,于治疗前、治疗结束即刻行血清IgE浓度检测,评价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变化,治疗结束后行疗效评定。并随访3个月统计复发率。结果治疗组痊愈、显效、好转、无效依次为67.5%(54/80例)、22.6%(18/80例)、7.5%(6/80例)、2.5%(2/80例),对照组痊愈、显效、好转、无效依次为32.5%(26/80例)、45%(36/80例)、10.0%(8/80例)、12.5%(10/80例);治疗后3个月复发率分别为2.6%与15.7%。结论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自血联合枸地氯雷他定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作者:卞曙晓;胡雯;王婷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中晚期大肠癌的疗效。方法随机将50例中晚期大肠癌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对照组行开腹手术。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疗效理想,具有出血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作者:于海龙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存在评价与考核机制不完善、课程内容和形式单一、临床技能和科研能力不足、医德匮乏、创新能力薄弱等问题,本文就其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现状进行总结,并为培养高水平的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作者:向征;康清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分析人性化护理方法应用于急诊科护理工作中所取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4年8月本院急诊科1552例患者,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7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通过人性化护理方式开展急诊护理工作,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终取得的患者满意度为98.6%,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8.5%,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诊科护理工作,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能够发挥更为显著的效果,促进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大幅提升,形成良好的护患关系,避免出现各种医疗纠纷,应用效果明显。
作者:赵桂荣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术中肌瘤切除的疗效。方法随机将96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术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单纯行剖宫产术,观察组术中行肌瘤切除,比较两组各指标。结果观察组出血量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肌瘤切除手术安全可靠。
作者:倪璟鑫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主要观察知觉性外斜视斜视眼内转时伴有下转这种特殊的眼球运动现象。方法回顾性收集知觉性外斜视患者临床资料13例,观察患者视力,三棱镜度数、眼球运动、眼底照相及手术方式。结果知觉性外斜视主导眼注视时,患眼明显大角度向外偏斜,眼球运动检查时,还发现患眼眼球内转出现下转。这13例患者均表现出患眼上斜肌亢进,其中2例患者伴有A征,1例患者伴有A征及内旋。结论知觉性外斜视这种特殊的眼球运动可能与患眼上斜肌亢进和眼底内旋有关,需进一步观察、研究。
作者:吴亚娇;陈霞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C型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方法,比较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与外固定架固定两种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4年1月我院经两种手术方式治疗的54例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内固定治疗28例中C1型12例、C2型13例、C3型3例,外固定架固定26例中C1型10例、C2型14例、 C3型3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桡骨远端尺偏角、掌倾角及桡骨高度恢复情况及腕关节功能恢复程度。结果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末次随访内固定组患者桡骨远端掌倾角恢复优于外固定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疗效评价内固定组优良率89.3%,外固定组优良率76.9%,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两种术式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均可获较好临床疗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疗效优于外固定架固定,可作为优先选择,临床应结合患者伤情,选择合适术式。
作者:祁志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心肌炎心动过速患者选择炙甘草汤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4年8月收治的62例心肌炎心动过速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34例患者选择炙甘草汤的治疗,对照组28例患者采用美托洛尔的治疗,对比身体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57%,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炎心动过速患者采用炙甘草汤的治疗,能够显著缓解心动过速的情况,安全性高。
作者:宫临征;张金霞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三联法治疗难治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1年9月~2014年11月我院难治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96例,随机方法分组。单用组患者给予缩宫素治疗,联用组患者给予三联法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控制出血时间、阴道流血量和治疗总有效率的差异性。结果联用组患者阴道的控制流血时间明显短于单用组,出血量明显低于单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用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联法治疗难治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疗效显著,有利于控制出血,减少出血量。
作者:杨艳香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