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丽
目的:探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围手术期的临床作用。方法选自我院近期所收治的54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27例。参照组在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术后下床时间、肝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6.30%,参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1.48%,实验组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胡秀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和人工流产的临床效果,并分析不同患者相应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68例需要实施流产的患者,按照患者意愿的不同将其分为药物流产组和人工流产组,观察两组患者流产后的临床特征及表现,并对其护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施以不同流产方法,人工流产组34例患者均为完全流产,药物流产组完全流产为30例,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发现,药物流产和人工流产两种方案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流产方案,并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措施,缓解患者的情绪,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李春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几丁糖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拟在我院接受妇科手术者共12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手术,观察组在手术过程中在需防止肠粘连的组织上涂抹医用几丁糖,比较两组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发生腹痛1例(1.7%),盆腔积液1例(1.7%),妇检异常3例(5.0%),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妇科手术中使用几丁糖,可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率,利于术后恢复。
作者:司艳华;王桂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实验组的患者采用雷贝拉唑进行治疗,常规组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并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病情均有所好转,但实验组患者总体好于常规组,各项数据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应用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较奥美拉唑好。
作者:张逸强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在高龄前列腺癌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高龄前列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龄前列腺癌患者围术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患者护理满意度高,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刘群;刘丽影;尹广君;郑欣欣;朱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2014年,房山区第一医院护理系统开展了以“创新护理管理、提升服务质量”为主题的“五比五看”活动,并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一定经验。本文主要从基本做法、取得成效和经验体会三个方面介绍了活动的组织实施和深度思考。
作者:张蕾蕾;田双双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小儿肾病综合征患者临床治疗。方法对40例小儿肾病综合征患者临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0例小儿肾病综合征患者经治疗临床缓解24例,好转14例,无变化2例。结论本病采用以糖皮质激素为主,反复发作或对激素耐药者配合应用免疫抑制药,治愈率高,不良反应小。
作者:张丽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究脑梗死患者采用丁苯酞和依达拉奉综合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8月收治的37例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20例选择丁苯酞和依达拉奉的综合治疗,对照组17例患者选择依达拉奉的治疗,治疗后观察患者的身体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EES和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采用丁苯酞和依达拉奉综合治疗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并使神经功能得到较好的改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宝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胃食管反流患者40例中西医结合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中西医结合治疗,显效28例,好转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西药治疗标中药调理胃肠功能,从而增加起效时间和缩短疗程,疗效的巩固和减少复发,改善临床疗效。
作者:高志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评价激素替代疗法对围绝期综合征(PMS)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112例PM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每组56例,A组患者予以谷维素片治疗,30 mg/次,3次/d。B组患者应用激素替代疗法进行治疗,临床疗效采用Kupperman评分进行评价。对两组患者的Kupperman评分、治疗前后的促卵泡激素、雌二醇、黄体生存素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进行记录,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Kupperman评分、促卵泡激素、黄体生存素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而雌二醇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显著高于治疗前(P均<0.05),而治疗后B组患者的Kupperman评分、促卵泡激素、黄体生存素水平显著低于A组(P均<0.05),雌二醇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显著高于A组(P均<0.05)。且全部患者治疗后均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激素替代疗法应用于PMS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较满意,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杜灵枝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健康指导对于临界高血压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0例临界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指导,实验组采取针对性健康教育,并每周进行随访指导,比较两组降压效果及健康知识掌握率。结果实验组患者血压明显降低(P<0.05);健康知识掌握率明显提高(P<0.05)。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进行健康指导能够明显降低临界高血压患者血压并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率。
作者:刘相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12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药物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系统护理。2周后,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81.7%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肺功能指标FEV1和FEV1/FVC显著升高,比较都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系统护理在COPD中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并改善肺功能。
作者:周娟;叶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氨溴索联合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8月~2014年12月诊治的80例小儿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止咳、平喘、化痰治疗,参照组给予氨溴索,试验组给予氨溴索联合地塞米松雾化吸入,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咳嗽、气喘、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溴索联合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汪秀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甲状腺髓样癌和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特征。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56例甲状腺癌患者按类型分为甲状腺髓样癌组34例和甲状腺乳头状癌组122例。观察两组患者的超声图像,分析患者结节的大小、位置、内部结构、形态、边缘、回声水平以及有无钙化等特征。结果甲状腺髓样癌患者的结节相对较大,位于甲状腺的中上极,内部结构为实性,形态不规则,边缘不整齐,低回声,伴有钙化。甲状腺髓样癌和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结节在大小、位置、形态、内部结构、边缘、回声水平及钙化等方面均差异显著(P<0.05或0.01)。结论甲状腺髓样癌结节具有一些特异性特征,超声图像在术前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对于不典型的结节则容易误诊,需要同降钙素的水平共同诊断。
作者:崔志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究胰岛素曾敏剂对多囊卵巢综合症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11月期间收治的76例多卵巢综合征患者,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予以对照组患者枸橼酸氯米芬、戊酸雌二醇以及妈富隆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胰岛素增敏剂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其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两组间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胰岛素增敏剂对多卵巢综合征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姜丽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C型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方法,比较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与外固定架固定两种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4年1月我院经两种手术方式治疗的54例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内固定治疗28例中C1型12例、C2型13例、C3型3例,外固定架固定26例中C1型10例、C2型14例、 C3型3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桡骨远端尺偏角、掌倾角及桡骨高度恢复情况及腕关节功能恢复程度。结果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末次随访内固定组患者桡骨远端掌倾角恢复优于外固定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疗效评价内固定组优良率89.3%,外固定组优良率76.9%,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两种术式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均可获较好临床疗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疗效优于外固定架固定,可作为优先选择,临床应结合患者伤情,选择合适术式。
作者:祁志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慢性肾功能衰竭皮肤瘙痒患者使用中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患者59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皮肤瘙痒评分(14±2)少于对照组(21±3),总有效率相对较高,两组治疗效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皮肤瘙痒患者应用中药浸浴方法治疗能够显著改善瘙痒症状与肾功能,效果良好,安全有效。
作者:李瑞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依达拉奉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于2014年4月~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8例脑出血患者,按照住院单双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和依达拉奉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NIHSS评分、BI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治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在脑出血治疗中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效果,能明显促进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对降低致残率以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谭智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糖尿病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内瘘护理的应用进行探索。方法以2012年3月~2013年9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糖尿病肾病综合征患者40名研究对象,首先对其进行心理护理,然后应用动静脉造瘘术进行治疗,观察护理治疗效果。结果采用人造内血管治疗的患者的血管全部畅通。结论在为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糖尿病肾病综合征患者开展内瘘治疗的过程中,为患者开展有效的护理,对于患者护理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刘健;梁慧;王洪凤;耿明亮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甲状腺切除术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护理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在2012年5月~2014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50例甲状腺切除术患者,采用抽签法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n=25)和对照组(n=25),实验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下的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经过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分析来看,实验组的总满意度为96%,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80%,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护理路径下的护理干预应用于甲状腺切除术患者临床治疗中,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肖丽敏 刊期: 2015年第11期